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在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2023-03-11 06:34蔡金霞高永霞黄红娟齐超任尧朱玲玲王维惟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核查医护

蔡金霞 高永霞 黄红娟 齐超 任尧 朱玲玲 王维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江苏 南京 210029)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而言,在进入科室后需要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实施必要的干预手段,待救治初步完成后,患者通常需要转入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或者部分由于医院的医疗条件无法满足后续治疗的需求,需要转运到其他医院接受详细的诊断或后续治疗[1-2]。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re care unit,EICU)为例,该科室收治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普遍病情危急,在经过及时的抢救和干预后,需要转入相应的科室进行后续检查和治疗。考虑到患者刚刚脱离危险,加之病情危急且带机转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变化,转运过程中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一旦未做好各项措施,会极大地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4]。因此,如何有效地采取转运措施,对ECMO患者的转运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较为常见的是传统的“转运前核查单”,但该核查单最大的不足在于预防性缺乏,即无法准确的评估转运时风险,导致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无法到位[5];亦有关于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前核查单[6]、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核查单[7]的编制及应用的研究报道,但上述研究仅针对的是院内转运的患者。目前国内尚缺乏特针对ECMO患者院内或院际转运确保患者安全的规范转运干预措施,鉴于此,我院创新性地设计出“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并就其在ECMO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旨在为进一步寻找更为科学、有效且安全的ECMO患者转运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供临床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EICU 2019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2例ECM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2019年10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前核查单”进行ECMO转运前评估;将2021年3月1日-2022年1月31日收治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进行评估。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本院院内或他院上机后转入我院我科的ECMO患者。(3)患者ECMO上机后需要院内转运者。排除标准:上机后疾病终末阶段放弃治疗患者及死亡患者。本研究开展共涉及相关科室责任护士为59名,患者的陪检医护和接收科室均相同,共计336人次。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家属或者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前核查单”进行ECMO患者转运前评估,用于保证患者的转运安全。观察组采用“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进行ECMO患者转运前评估。

1.2.1建立院内外ECMO患者安全转运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结合我中心目前ECMO转运核查单,拟定初稿,总结编写院内外ECMO标准化安全转运风险评估模块:现有转运核查单→文献检索→初步总结→专家认证→建立标准。转运风险模块组成:(1)医疗转运适应证及风险等级评估。(2)转运风险模块→护理转运前准备及支持评估(患者、机器、方法、材料及环节评估)。

1.2.2医疗转运适应证及风险等级评估模块 ECMO团队根据医疗转运适应证评估目前是否能进行转运,见表2。当患者可以转运时,评估患者转运风险等级,见表3。

表2 医疗转运适应证

表3 医疗转运风险等级评估

1.2.3护理转运前准备及支持评估模块 依据各风险等级需输入患者相应内容评估,见表4。 ECMO患者院内、院际转运核查单,见表5和表6(扫二维码获取)。

表4 护理转运前准备及支持评估模块

1.3观察指标 (1)记录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相关意外事件情况,如流量不足、氧气不足、低电源及物品不全等发生情况。(2)评估2组患者的陪检医护、接受科室对转运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采用科室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服务态度、技术实施、干预结果呈现等内容,100分为满分,评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3)比较2组责任护士的素质能力情况。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9],分7个子量表分别评价护理人员的开放思想、寻找真相的能力、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对判断的自信心、求知欲、自我认知度共7个特质。每个子量表含有10个题目,每题分值不等,总量表的分数为70~420分。得分>350分,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得分280~350分,表明有正性批判性思维性格;得分<280分,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差。

2 结果

2.12组患者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7。

表7 2组患者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例(构成比,%)]

2.22组患者的陪检医护和接收科室人员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8。

表8 2组患者的陪检医护和接收科室人员满意度情况比较(分,

2.32组责任护士CTDI-CV评分比较 见表9。

表9 2组责任护士CTDI-CV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可降低ECMO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 目前,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在管理学、医学等领域并不少见[10-11],其应用可有效降低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保证所管理或护理对象的安全性。本研究创新性地将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应用在ECMO患者的转运中,结果显示,观察组转运过程中各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了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应用的确能够减少ECMO患者转运时的意外事件,更好地保障患者转运安全。分析原因为,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建立院内外ECMO标准化安全转运风险模块和评估模块。前者要在常规转运核查单的基础上设计院内外ECMO标准化安全转运风险模块,并依此建立护理转运前准备及评估模块,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后者根据国内外ECMO转运指南,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文献的系统检索及专家认证,在转运风险模块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块,并科学实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实施性[12-15]。

3.2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不仅提高了ECMO患者转运中陪检医护与接受科室的满意度,且提升了责任护士的素质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陪检医护与接受科室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信息化风险评估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各方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为,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能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医院可根据评估的情况制定决策,能够有效降低转运时的意外事件,提升患者的转运安全,对接受科室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意义重大,因此,能够更好地提升陪检医护、接受科室的满意度。在责任护士CTDI-CV评分方面,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增强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分析主要原因为,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对转运参与人员的思维、技术、心理及身体等素质均有较高的要求,整个过程下来转运参与人员的素质会得到明显提升,并且由于患者病情的危重性,在素质和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护士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也随之增强。因此,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增强责任护士的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应用在ECMO患者的转运中,能够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能够获得医护人员及接受科室的认可,且增强责任护士的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且样本量偏少,其结果的是否能代表整体情况还有待后续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核查医护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一种基于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桥、隧安全防范声光预警系统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