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学生生态观 整合项目式学习活动

2023-03-11 01:01张蓓蕾浙江瑞安市曹村镇第二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良田稻米建构

◇张蓓蕾(浙江:瑞安市曹村镇第二小学)

夏雪梅博士在《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需要什么?》一文中提出,项目式学习的中国建构,需要价值观作为灵魂。笔者学校所在镇拥有万亩良田的稻作文化,而小学生受金钱观价值的驱使,暴露出“良田应该造房子买卖赚钱,而不是种水稻”的前概念,也深层次地反映出乡土文化消退的焦渴。笔者基于小学科学“生物与环境”单元为知识与能力建构板块,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重组教学内容,形成服务于生态观的大概念教学目标,从而提升生命科学领域生态观引领。

一、构建结构化、模块化的生态观核心知识网络

构建结构化、模块化的生态观核心知识网络

建构结构化、模块化的核心知识网络体系,消除表层零散讲解带来的知识碎片化弊端,让核心知识在情境中再建构与创造。

(一)本土资源优势是设计的真实追求

1.真实情境的追求

项目式学习具有真实性、适应性、挑战性等特征。我校地处浙江省生态示范镇,素有“瓯越粮仓”美誉。万亩良田种植水稻,为生态观建构提供真实的研究场景。

2.迁移运用的追求

通过构建“水稻与非生物的关系”“水稻与生物的关系”“水稻与人类的关系”三条主线,是对“生物与环境”单元教学情境改变后的迁移运用的真实检测。

3.综合素养的追求

新教材改版后,“生物与环境”单元本身就是基于绿豆苗丛真实情境的研究,可以做成一个微项目学习。借助真实的场景,可以让教材微项目的学习进阶升级,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沟通合作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审辨思维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视角,指向“生态观”引领的建构。

(二)课程标准是学科设计的依据

笔者以明确生态观的内涵为主线,在对接小学科学五年级“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材,落实“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核心概念教学以外,再融合劳动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拓展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辅助核心概念,共同形成“价值观—核心概念—核心知识点”的教学思路,梳理出基于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化、模块化的生态观核心知识网络。

二、整合问题式、实践式的价值观引领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为了驱动学生主动投入,需要用问题的方式表现核心知识,即形成本质问题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驱动性问题。将本质问题归纳为:如何理解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驱动性问题为:本地的良田为什么不造房子,而是种水稻?请每位学生围绕主题“水稻”,来寻找水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水稻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证据。

此项目式学习设计,主要使用高阶认知策略,实践与评价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入项活动

我们走到户外良田进行情境教学,通过“你打算怎样来规划这片良田?”引发研讨。学生一方坚持良田种水稻,只因为水稻是粮食,可以养活人,另一方觉得,这片良田要改为造房子赚钱,暴露了学生认为水稻是孤立的存在、与周围的环境没有关联性的认知。于是基于驱动性问题:“本土的良田为什么不造房子,而是种水稻?”学生讨论,通过KWL表格,分解驱动性问题,形成三大研究子任务:稻米与人类的关系、稻米与非生物的关系、稻米与生物的关系。

(二)第二阶段及第六阶段: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迁移与运用

教师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教学内容,接着通过知识与能力迁移运用于水稻的系列研究。

1.子任务一——稻米与人类的关系(人文自然)

通过视频剪辑观看《稻米之路》,学生深入了解水稻不仅仅作为普通的食物存在,还是一粒文明的种子,影响着人类艺术、民俗、贸易、经济等数千年人类文明。学生通过了解本土万亩良田种植水稻背景,从涝区变粮区、从粮区变景区,实现本地经济大腾飞,增加农户收入,初步建立植物与人类在人文自然方面的关系。

同时,通过视频学习,学生了解水稻会在温暖的环境肆意滋长,遇到恶劣的环境会被扼杀,激发了学生想研究水稻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2.子任务二——稻米与非生物的关系

第二阶段:知识与能力建构。“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材第1~3课教学:运用单一变量学习,对比实验自然而然融入。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物栖息地里的绿豆发芽阶段、生长阶段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逐步掌握了对比实验方法。

第六阶段:迁移运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判断水稻发芽、育苗所需的基本条件,每个小组能选择一个因素,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如,在水稻发芽阶段,选择育种前浸泡或不浸泡,开展“水稻发芽是否需要水”的研究;选择一个用热水淋保温处理,一个是常温处理,开展“水稻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的研究。在育种阶段,学生发现很多农民伯伯会把种子放进混合的营养土里,同时搭建暖棚为发芽的稻种育苗,会猜测育苗生长需要营养、需要适宜的温度的原因,并对此做出解释。

3.子任务三——水稻与周围生物的关系

第二阶段:知识与能力建构。学生了解植物生长与非生物有关,那和周围动物之间是否也有关联呢?“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材第4~7课教学:进行生态系统模型建构,提供知识与能力的建构。第4课《蚯蚓的选择》,通过分析建构蚯蚓对环境需求的概念,为分析稻田中其他动物对环境的需求打下基础;第5课《当环境改变了》为学生研究“稻田中的动物在环境改变时会有哪些行为”打下基础;第6课《食物链与食物网》通过“游戏模型”理解生物之间能量流动的研究,为学生研究更复杂的稻田生物打下了建构基础;第7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认识“群落”与“生态系统”,初步建构“生态系统”概念。

第六阶段:迁移运用。承接第4课,以水稻田为情境,通过调查、记录蝗虫、蚂蚱、蛙、白鹭等动物生活所需的条件;承接第5课,重点观察、记录、分析本土青蛙、白鹭在不同季节的行为变化,进一步认识环境改变,生物做出适应环境的行为;承接第6课,通过调查、游戏模型,进一步理解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稻田中的真实呈现;承接第7课,记录户外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来了解生物在稻田中的比例,了解良田和建筑用地的区别。

4.子任务四——稻米与人类的关系(科学技术)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经历水稻全程的生长,深入体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形成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的意识。而在观察记录时,学生了解到运用科学技术帮助稻种在不利自然条件下顺利发芽生长;观察使用烘干技术给稻米脱水操作,明白人类科学技术可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比插秧机与收割机,了解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由此,进一步了解水稻与人类科学技术之间的关联。

(三)第三阶段:探索和形成初步成果

小组整理自己的成员在探究中形成的学习单、自然笔记,搜集探究过程中的视频,采集筛选,初步完成各类表达作品。同时每个小组分板块介绍,形成公开演说的PPT和发言稿。

(四)第四阶段:评论与修订

根据评价量规,项目小组内和项目小组间评价和交流内容、素材,教师进入项目小组内,提出修改建议。

(五)第五阶段:公开成果

扩大成果公开范围,通过邀请全镇人民在文化礼堂举行线上线下成果汇报展示会,自觉履行项目承载的生态观宣传的责任,通过各具特色的动静作品,如自然笔记、研究经历的视频剪辑等,多元展示,公开表达。

三、实现学生、教师、全员育人的愿景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实现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和项目成果的呈现。

(一)升级学生的价值愿景

历经一年半深度参与水稻的生长学习,与自然亲密接触,学生在全镇乡民的成果汇报会上这样说:“今天的家乡良田不能再用来造房子,而要种水稻,不仅因为土地越来越少,而且‘瓯越粮仓’四个大字还肩负着向外输送粮食的责任。”学生意识到自己具有传播并推广正确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此刻,他们看见的不再是一颗颗普通的稻米,而是小稻米里连接的大世界。他们在深度体验中,扩宽了视野与胸怀,成为一代文化基因的传承人。

(二)实现教师思维的转变

学科线+素养线,学科教师将学科教学与项目学习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科知识与校内外、课本内外学习的限制。教师经历了这样的项目式学习过程,提升了项目设计的能力,更生发出探寻价值意义的综合实践能力,重构育人方式的探索。

(三)实现全员育人的愿景

项目式学习实现了全员育人的愿景。乡村学校师资结构不均,项目式学习提出了解决真实问题所需的多元社会师资及物资力量。联动家长、村民、驻村干部等社区群体,参与真实项目的探究,为学生真正实现社会性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性工具和师资。每个人都化身为学生身边的好教师,贡献自己的力量,联动全社会做教育。

猜你喜欢
良田稻米建构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洪湖市春露合作社
良田育良种 迈步新征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