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鑫(福建:福州实验小学)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科学课需要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开展思维与实践相融合的探究学习,培育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既是教学目标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也是教学策略的研究和课改精神的鞭策。科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和本质,在有意义的探索中获得新的知识,获得体验真知的快乐。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能扎扎实实地开展多项实验教学和微课题探究,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多种素养和综合能力。虽然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某些技能,学生对动手活动也能踊跃参与,但经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做一些科学实验时,学生只停留在“动手”的层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思维的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和发展。如何让学生经历思维的探索、获得知识的体验?通过深度教学来促进!在深度合作学习的推进下,让学生开展“内驱”式的学习,通过思辨探究,培养知识再建、不懈批判、学以致用等能力,达到抽丝剥茧、了解事实本质、培养科学思维的目的。本文将从目标提升、教具改进、问题追问、自我超越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个载体,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灵活地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来完成教学。科学教材虽然都是精选的内容,但是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进行重组。只有经过深度加工的教材,老师加以创造性地使用,才能制定目标,使教材的重难点得以突破,进行有梯度的教学,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这就是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一生》一课后,我们开展了“种子,种子”的深度学习,并根据年级梯度进行:一二年级设计种子画;三四年级种植一袋老师发的神秘种子(先不告诉他们是什么种子,只有等学生种植、开花、结果,记录下整个生长过程后,才能拿着种子袋上的编码,找老师要种子谜底);五六年级的学生解剖各种种子,制作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种子标本,建设“种子博物馆”。通过这样的深度学习,把植物的一生都串联起来。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一一记录各种现象,把植物的身体描绘出来,了解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作用功能、生长周期、进化特点,还把植物的特殊本领和仿生学相结合,使单元学习达到一定的高度,为初小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辨析能力、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通过创造性地延伸使用教材,突破单一、不连贯的课本教学,把教学引入实践,延长了观察周期,使科学探究不再拘泥于课本,变得生动而立体。
科学课是基于器材的建构主义课程,是建立在真实的现象和数据之上的。科学实验和演示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万事万物之间是有联系和规律的。学生的观察在老师有意识的演示下变得主动而积极,这是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的重要时机。科学老师利用经典的、改进的、创造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思考,经过思维深度加工,从具体到抽象,从讨论到辨析,从而形成严谨的科学概念,实现理性思维的飞跃。
一段时间以来,科学教学普遍重视探究的过程和形式,忽视探究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的培养。为撬动学生在课堂中有序、直观、连续性地获得新经验,促进学生将新经验、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实验教具的制造和改进,如,光学演示仪、空气压强演示仪、地球的公转演示仪、热对流演示仪等,让学生在演示和探究下,对数据、表格、图像进行分析,把握数字变化规律隐藏的内涵,找到数据、图像变化的原因。这都是科学抽象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研究影响物体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老师把木块的一面贴上砂纸,制成粗糙的一面,另一面贴上透明胶,制成光滑的一面,并在木块与木块之间贴上磁性贴,这样两块吸在一起,模拟重量对摩擦力的影响。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可以进行器材组合,控制粗糙、光滑、重量等变量,通过数据的记录和对比,来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通过表格中横向、纵向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学生一下子就可以看到条件变化时摩擦力的大小变化,从而找到影响因素。这种教具设计打破了原来的教材设计,优化了数据表格,展现了数据变化的奥秘,体现了变量之间的互相影响。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条件接触面光滑时接触面粗糙时摩擦力(牛顿)放1个木板① 2.4 (牛)④ 3.1 (牛)放2个木板② 3.6(牛)⑤ 5.3(牛)放3个木板③ 5.1(牛)⑥ 6.5(牛)
在上《热胀冷缩》这一节课时,老师自制了一个玻璃瓶液体温度计。当老师把液体温度计放入热水时,其实液体并没有明显地上升。老师问道:“你们看到液体的热胀冷缩了吗?”学生说“有”,老师再问:“有吗?”这种效果不明显的演示,学生习惯性地回答“有”,但在老师追问之下,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实验——没有观察到热胀冷缩现象!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改进实验器材,让实验效果看得更明显?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建议把水变成冰水,浸泡到热水中温差大,就能看到液面上升;有的建议把粗的吸管改成细的吸管;有的建议把水换成酒精;还有的建议为了让效果更明显,可以滴入几滴色素……大家一起动手改造了液体温度计,把影响热胀冷缩的因素一一找出。经过改进后的温度计效果果然明显,验证了液体也能热胀冷缩的猜想。课堂上,学生观察到的事实可能会与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我们欢迎这种课堂的生成,只有质疑、分析、推理、概括,才能建构和提升。这种创造性的改进,先是引发质疑,再引发思考,再推动改进,最后得出结论。这一过程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走向深度思维的过程。
开展“设问—追问”教学,是将学习活动引向更高层次的重要策略。这种追问不仅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肯定,更是对学生观察、思考能力的肯定。在老师层层追问下,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延伸性、迁移性得以训练,让课堂上的思考始终处于有效积极的状态。
在上《光的反射》一课时,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然后抛出问题:1.在光的反射中,光线的传播有什么特点?你能画一画吗?2.对于光的反射,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吗?3.你觉得什么才是光的反射?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涉及入射角、反射角、法线等概念,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关系时,先用了格子图像法,即在对称坐标图中,利用数轴和对称的方法,数格子,找对称点,画出了预测的右边反射光线的路径。用数格子的方法能找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在老师的追问下,学生大胆思考:可以用量角器来找它们的关系!学生动手开始画夹角。此时,老师先肯定学生量角的方式,再追问:这个夹角除了可以是入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还可以是入射光线与对称轴的夹角吗?(渗透法线的概念)。在画出第二种找反射光线的方法后,老师再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学生提出可以用折纸对称的方法,通过折叠纸张,找到相应对称的另一条反射光线。老师追问:“不在同一平面也可以是对称的,那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一定要在同一平面吗?”带着问题,老师拿出自制的磁吸式光线演示仪,随着老师移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也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如果不在一个平面上,则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样有目的的思考和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不但发现了反射规律,还解决了三线共面的问题。通过三种反射光线的演示,既拓宽了研究方法,也拓展了科学思维。课堂中有价值的追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开辟新的思路,能点亮智慧的火花。
多元的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学校和操场,而是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图书馆,走进社会。创造多元的学习空间,创造多元思维空间,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思维。多元思维空间、多元评价方式、多元项目式学习、多元智能,体现了老师对教材与学生、教与学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宽松而有创造力的环境中学习,思维的触觉才会伸展得更加广泛。
创造多元学习时空,提高思维能力,要有几个超越。第一,是对学生认知的超越:教学内容要基于学生前概念,但不能是旧有知识的重复,而是在超越固有认知中逐步培养思维能力。第二,是对教材的超越:编者、老师、学生之间共同的对话体是文本教材,老师要在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思路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孤立的文本、图像转化为系列、多样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应用。第三,是对自己的超越:小学科学是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的综合教学,老师的学科领域都是有局限性的,超越自己就是要打破以老师为权威、以学科为界限、以传授为主要途径的“小课堂”,走向自主、创新的“大课堂”。超越自己,同时还要打破学科边界,让学科间相互渗透与交叉,使课堂成为培养综合能力的课堂。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使得小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变得更为牢固,对科学的认知也更加深入。只有小学生形成创新性的思维,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养,并熟练掌握了严谨的科学方法,逻辑思维能力才会更强,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