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2023-03-11 01:47刘世贵
学周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化学

刘世贵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二十一世纪是追求绿色、环保的时代,“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经是很多人思考的重要话题。作为一门代表着人类现代工业文明的学科,高中化学必须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出自己的教育引导作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人类文化背景构建化学课程体系,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生活与化学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下面笔者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提出一些策略性的建议,希望可以给诸位的工作优化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一直围绕着化学课内的知识而开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唯分数主义”的错误思维,对化学科学中的多元文化资源则罕有挖掘和利用。眼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公共热门话题,而化学则长期被贴上了“不环保”“高污染”的标签,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环保渗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缺失。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真正意识到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环保渗透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树立起一座正确的思想标杆。

(一)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化学应用观念

正如笔者在前文当中所提到的,在很多高中生乃至部分高中化学教师的印象里,“化学”似乎完全就是“人类工业”的代名词,似乎与生俱来地就和“环保”“生态”等词汇具有对立属性,化学科学的发展俨然必须以破坏生态、牺牲绿色作为前提条件。在这种错误意识的作用下,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和未来应用化学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利用态度,进而让自己的化学素养成长出现严重的方向性错误。

通过对环保教育的有机渗透,高中生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并体会到化学科学和自然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了解通过化学手段来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丰富路径和多元举措,同时发现化学所具有的“源于自然、回归自然、服务自然”的本质属性,使他们在日后的化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继而实现对正确化学应用观念的有机塑造和巩固。

(二)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高中阶段的化学科目是一门内容丰富、维度广泛且考查方向多元的综合性学科,因此也就很容易成为高中生的一项课程短板。笔者在调查当中发现,很多高中生之所以在学习化学时感到“力不从心”,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无法掌握足够的将有关知识点串联到一起的“主线”,因此容易产生一种错乱感和彷徨感。

通过对环保教育的有机渗透,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在传统的知识、思维引导手段基础上增设一条“绿色主线”,以“环境保护”为主轴,将学科内的重点知识、技法有机串联、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围绕“如何绿色地研究化学、使用化学”这个主题来正确理解、汇总课程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常规考查、应用模式,从而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良好成效,大大完善了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而这一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要得到来自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课程教学和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过去一段时间,很多高中化学教师普遍将自己的“技能点”加在专业知识、技法层面,对于这一科学中的广义情怀成分和正确价值理念则甚少涉及,因此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多教师综合专业素养的“跛足”化发展,这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环保教育的有机渗透,高中化学教师在教研、备课阶段需要在完成课程专业性知识研究的基础上,对与之有关的化学环保科学等子科学进行更加深入、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同时将这些成分和有关知识内容做深层次的融合。这个过程不仅扩大了教师的知识信息获取范围,而且也会在潜移默化间完善教师的专业研究、学习思想和态度,同时间接地促进教师继续学习意识的优化发展。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具体策略

从本质上来看,化学可以被看作是以自然物质、现象以及物质内部的客观存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突出的自然属性。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渗透的过程中应当首先以这一客观事实作为主要依托,分别围绕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资源教学四大主题落实有关理念和策略,让环境保护渗透既能体现出对课程知识、技法的反映性,又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环保理念形成正向的引导效果。

(一)在理论教学当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1.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科学的自然来源性。笔者在之前已经提到,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均具有自然来源性,可以说化学就是一门依托自然的伟力诞生的科学。高中化学教师要在环保教育的渗透过程中首先体现出对这一事实的反映,在理论教学阶段引导学生意识到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素材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化学”和“研究自然”之间的共通关联意识,从而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感受到环境保护对于化学发展而言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当然,这种引导必须要做到自然而然,否则反而会因过于生硬的手法而起到不利的反作用。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周期表中前20 位主要化学元素时,将这些元素的自然生成过程以及在自然界中的储量等知识点简单地介绍给学生,同时就人类从自然界中发现、提取对应物质的过程做一番简要的补充,等等。

2.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科学的环保服务性。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任何科学技术的存在都是以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价值体现的,而人类社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为根本前提,因此可以说化学存在的一大作用就是服务于环境保护事业。据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将化学知识、技法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过程、方法和效果介绍给学生,扭转学生脑海中“化学=不环保”的片面思维,从价值体现角度切入,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和“环保”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对于《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在完成基本知识的讲解后,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开展污水净化、盐碱土壤改良、可降解材料研发以及臭氧层保护等环保活动的有关资讯,同时可以补充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强化这一环节的综合教学效果,等等。

(二)在实验教学当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1.注重对实验材料的环保选择。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项目,其中必然会涉及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高中化学教师要在保证实验效果和展示效果的大前提下,在制定实验材料选择标准时突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避免选择一些对环境危害较大、以滥用自然资源为代价而获取材料的选择,同时突出对实验材料的循环利用,并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一些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废品作为非必要材料的替代品,以此来彰显出实验教学的环保色彩。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环保材料的选择务必要以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为前提,不可因对环保的片面强调而产生“因噎废食”的后果。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酸碱中和的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这一项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如洁厕灵、小苏打等生活当中常见的酸碱性质物品作为实验材料,同时对“84”消毒液等反应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的材料做有意识地规避,等等。

2.注重实验过程的环保设计。必须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很多化学实验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这是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难以避免的;同时还有一些实验本身就是为了演示错误的化学使用方法给自然带来的破坏性的。对于这些实验项目,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选择在专门的实验教室中进行,一方面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实验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做及时的控制、回收和处理。其次,高中化学教师还可突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多地选择视频影像来引导学生了解对应实验的操作流程和现象、效果,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比如,对于《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这一项实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坐在实验教室的中后排,同时打开教室的排风系统,而后再开始演示;如果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理论知识形成了较好的基础,那么教师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实验的演示视频,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看,以此来代替实地实验;等等。

(三)在实践教学当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1.引入环保主题的户外实践探究活动。高中化学中很多知识、技法的教学可以体现出很强的环保服务性,而这些内容的应用自然可以被转移到广阔的户外天地当中。据此,高中化学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的具体内容、要求,组织学生来到自然环境当中,带领学生利用既有的学习成果去完成一些体现环保目的的实践操作、探究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在环境保护当中所能发挥出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有质感和个性色彩的环保向化学学习、应用成果,可谓是“一举两得”。比如在完成了《获取洁净的水》这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带领学生来到周边的一些自然水域,引导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活性炭、沙石等材料自制一个简易的净水设备,而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组分头进行自然水质的净化操作,看一看哪个小组净化出的水最洁净,并请各组派出代表对本次活动做一番总结。

2.引入环保主题的户外观察活动。化学的自然存在性和生态服务性并不是人为创造出的理念,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时,让学生以观察的角度去发现自然界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化学元素和对应的物质,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化学和自然的有机统一关系形成深刻而正确的认识,以此来对学生的环保向化学意识的形成注入强劲助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时采集一些各式各样的岩石标本,而后根据自己所学到的课内知识对这些岩石中所存在的碳酸钙、磷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的化学属性做一番回顾,同时还可鼓励他们说一说根据自己的认知如何将这些岩石中的对应物质提炼出来。

(四)在社会资源教学当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环保理念在化学当中的渗透已经成为一项社会性的话题,因此对应的社会资源也可谓是十分丰富。高中化学教师要利用这一条件,积极引入一些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化学知识体系形成的社会资源,让学生在挖掘、吸收的过程中将自身初步形成的环保主义思维进一步深化到化学学习理念当中,以起到巩固既有教学成果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将人类因为滥用化学而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破坏的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看,同时展示人类为了挽救这一局面而同样依托化学开展环保活动的资料,让学生在这“一正一反”的事例对比中鲜明地体会到化学的环保价值和应用意义。

三、结语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并正确处理人类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提高自我多方面的综合素养。高中化学教师要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日常教学当中大力践行之,树立起鲜明的“环保渗透”意识,围绕多元主题设计、执行系统性的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和技法的同时,切实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依托化学手段来改善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让化学成为学生提高自我科学水准和生态保护觉悟的有机载体,从而为他们将来更高阶段的化学学习和课程综合素养的稳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化学
环境保护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