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实践路径探究

2023-03-10 18:19穆林曾勇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品牌化立德党史

穆林 曾勇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具有时代内涵和价值内涵。创建创新性的高校党建工作,正是需要立足于全局,以谋发展、促创新的视角,真正地将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落到实处,以取得长效发展。在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创建的过程中,既要能够很好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又要加强党组织内涵建设,充分地与育人工作、思政工作相结合,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

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时代内涵

了解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过程,需要首先了解品牌的定义。品牌广义上而言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品牌是能让拥有者实现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这一词语正是经济学上的词汇,品牌承载的更多的是一部分人对产品以及服务的认可,与此同时,品牌也是人们对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更是一种信任。而将高校党建工作与品牌化这一词汇相结合,正是力图改变原有传统党建工作的单一化模式,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增强党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基层党建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扎实有力。

高校党建工作的建设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与高校的教学质量、品质,科研成果息息相关,与高校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密切关联,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2]。打造党建品牌,能够将党的教育方针更加有效地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环节中,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同时,思想上不走偏。党建工作与教科研的有效结合,突出专业优势和特色,以专业特色为依托,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载体,润物细无声地浸透党史知识,真正地让党史知识动起来活起来。

高校党建品牌工作将品牌这一概念引入党建基层工作之中,运用品牌化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凝练并提升党建工作的方法、亮点、特色,不断地探索符合高校党建工作的特色内容,通过品牌的树立和创新,以此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助推学生成人成才。新时代高校党建品牌的建设,正是要能够打造品牌特色,不断地提升党建的服务内涵。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始终以其为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正落实正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内容,新时代高校越发注重思政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真正地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充分地运用思政元素,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运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观,充分地运用红色文化和红色元素[3],将党建精神融入其中进行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能更好地品味其中先进人物和先进事件所带来的品牌内涵。

戏曲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加强党支部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建设质量,有计划地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优势,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价值观,凸显专业特色,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强化大学生的荣誉感,真正地将品牌理念融入党建工作之中,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其工作成果。

(二)拓宽人才培养的路径

加强高校党建品牌的建设,正是顺应了新时代、新使命和新任务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成长、强化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者应当积极投身于党建工作品牌构建的过程中,以高校基层党建为载体,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高校各基层党支部在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在活动中融入育人元素,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在政治理论学习、专业培养、学生素质养成等方面下足功夫。

品牌,正是由于它具有独特的价值。而高校党建工作的品牌价值正是能够从每一个层面得以体现和反映高校立德树人的最终成效。而品牌的创建,正是在不断创建的过程完善品牌建设的机制、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以此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未来的发展。通过培育党建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特色创建的“可视化”,增强党建品牌活动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也能提升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勇于担当、具有高尚品德的时代新人。

(三)创新党建工作的路径

创新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路径,找出当下党建工作品牌建设遇到的困难,解决并找到对应的方案,以此更好地拓宽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创新是活力源泉,载体是魅力抓手。高校党建工作正是要经过不断地自我革新,才能逐渐形成善于打造育人发展共同体,增强党建工作“师生获得感”和“成长幸福感”的党建特色。

高校党建品牌工作的建设和形成,正是其党建工作理念不断地推进,不断地推进党建育人机制,不断地推进党建活动的建设性,不断地推进基层党建品牌的建设,提升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在注重建设过程、持续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不断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和成果化,让“党建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增强支部党建“活力”和“魅力”。

三、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实践路径探究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的实践路径与其教学、科研密切相关,丰富高校基层党建活动的载体与方法,实现二者的多元化与科学化,力争以创新性的方法真正地让高校党建工作得以品牌化、得以形象化。以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党建工作品牌的实践为案例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让党建工作与活动“活起来”,如何找到真正符合学院的创新路径。

(一)积极探索“三落实、三打造”工作机制

落实机制建构,加强工作系统性,打造学习型党支部。将支部党建与品牌活动培育相结合,着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开展“梨园雅韵 共享经典”戏曲进校园活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是戏曲学院的特色活动,在活动中弘扬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活动当中,达到“以戏化人,以戏育人”的效果。这样的活动从想法的提出,到实施落地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困难面前,党支部成员、积极分子勇于担当,争当排头兵,以实际行动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落实理论学习,提升思想理论素质,打造规范型党支部。将党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开展“戏曲进社区”活动,开展原创戏曲作品创作并参加大学生曲艺周,在中小学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党员讲党课”新型互动模式学习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正是将红色经典作品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在实践活动、比赛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年轻的吉艺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卓越的艺术才华,激发了师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并规范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弘扬了中华文化,坚定了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

(二)党建引领,打造“流动课堂”

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全面贯彻执行学校党建工作方针,不断地提高、提升戏曲学院基层党建水平,以服务和繁荣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己任,开展戏曲进社区活动,深入基层,培养群众基础。“流动课堂”的打造,将舞台搬到了社区,充分地对党建形式进行了创新,随着平台的转变,理念也得以转变。将一段段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融入节目中,搭建了与社校联动的舞台,既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又将艺术服务于人民,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播得更深更远更广。

将课堂搬到社区,戏曲学院党总支深入长春市绿园区丰和社区,开展“戏曲进社区”活动。表演的原创作品新说唱“逐梦新征程”入选第三届大学生曲艺周,带着青年的热情唱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最美的描述。在活动中戏曲学院的同学们还用一段《江姐》唱出了我党革命时期的不易,尽显英烈先驱,饱含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社校联动,打造“流动课堂”,为师生提供汲取艺术创作灵感的土壤,搭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锤炼品格的舞台。

艺术与党建融合,专业特色与党建融合,学校与社区的有效融合,合力互动,党建共建。这样的课堂形式,既摆脱了原有党建工作形式的单一化,又能将理论内容生动地融入课堂中。丰富的课堂形式,使得学生在排演的过程中凝聚和提升了爱国情怀,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真正地成为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践行者。

(三)用党史文化搭台,让党史“活”起来

为了更好地丰富高校党建工作的形式,以多元化的内容为载体,以专业特点为核心,进行了深度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以戏曲唱响党史声音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的党史活动,用党史文化搭台,让党史“活”起来,让党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生动地、丰富地、多元地将党史呈现在大众和学生面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温《杜鹃山》与《江姐》,运用这一个个经典的戏曲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一个个历史人物,以此展现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舞台上鲜活的形象如同往事重现于观众的眼前,既唤醒历史记忆,又激发爱国情怀。

用党史文化搭台,让红色经典唱戏。戏曲学院与此同时还成立了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在传承戏曲艺术的道路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传承的覆盖面和纵深度。2020 年底举办了“赓续红色血脉 彰显红色底蕴”专场演出。演出涵盖了吉剧、京剧、二人转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除了有传统剧目吉剧《燕青卖线》、京剧《贵妃醉酒》外,还有吉剧现代戏《江姐》、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更有基地原创的大型吉剧现代戏《山魂》的选段。

用喜闻乐见的戏曲方式,形象化地进行演绎和诠释,在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将党史传播给每一个人。为了更好地将党史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运用多媒体平台的传播模式,通过戏曲圃等公众号网络平台,以及省级新闻频道、电视台、社会主流媒体等传播手段,利用学术期刊和专著、举办学术研讨交流会、开展线上平台的视频会、大型演出直播等传播方式,使中心研究成果得到有效的宣传,扩大对整个社会传播的覆盖面,辐射带动业内同行们了解戏曲艺术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了解研究领域和方向新成果的意义和前景。如2022 年的非遗吉剧研修班,采用的是理论课全程线上直播,结项演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采用多样化推广途径、多元化推广形式、利用三网融合进行线上线下活动,旨在全方位推广吉剧的传承与保护,为打造地方戏曲品牌做贡献。

(四)举办多类研修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举办“2020 东北二人转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2022 吉剧非遗传承人研修班”“2018 东北二人转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2018 黄龙戏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2017 黄龙戏、新城戏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这五个研修班的创建,正是全新的党建工作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尝试,对学生既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又弘扬了传统戏曲文化,有效解决了传承推广的难题。研修班的搭建只是一个全新的载体,这些项目的确立,让全国更多的人能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线上线下模式的结合,优秀网络资源以及优秀论文的出刊,搭建网络党建新平台,有效延伸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猜你喜欢
品牌化立德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严以修身”先立德
主持人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