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排球发展的优化路径

2023-03-10 00:46:25
湖北体育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后备选材排球

洪 庆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体育强国建设是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导向,排球作为三大球之一,成为重要发展领域,这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标志体现[1]。 “十三五”时期,我国排球运动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部分效果, 但仍未能满足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2]。“十四五”时期我国对排球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应拓宽针对排球人才的培养渠道, 未来我国的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数量应增加至80 所,排球青少年运动员需要达到2 万人,增加排球赛事活动品牌至20 个[3]。 青少年排球运动的发展可对我国排球事业的开展起到直接的影响, 对体育强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如何发展青少年排球事业成为当前建设排球运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故本文针对我国当前青少年排球开展的价值体现、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索进行探讨,增加排球运动参与基数,扩大排球后备人才的储备,为我国成为体育强国提供参考。

1 我国青少年排球发展的价值体现

1.1 助力竞技排球发展

青少年体育支撑体育强国建设, 保障竞技体育的发展[4]。从全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 竞技体育水平是评价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5]。青少年排球发展能够增加竞技排球选材宽度与广度,充足的后备人才是竞技排球发展的基础,同时竞技排球的发展也离不开系统化培养的青少年后备人才。 在我国排球项目发展过程中,青少年排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实现体育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排球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但碍于人数、场地及地域等各方面限制,排球的群众基础相较于篮球、足球仍处于较薄弱的状态,因此,更应大力开展青少年排球运动,解决排球参与人数以及排球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青少年排球的推广可促使排球运动成为一种终身爱好与习惯。

1.2 助推排球文化传播

加强青少年排球的发展,可增大排球运动参与基数,同时可增加排球竞赛组织与传播。 排球运动参与基数的增加可促使排球文化的发展, 更多的人参与并了解排球运动可在无形之间促使排球所带来的文化得以传播。 青少年排球比赛需坚守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品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完善,强化了“女排精神”的地位,助推青少年排球发展迈向了新的高度。 青少年排球比赛既可以增加青少年之间排球文化的交流,也可以起到弘扬中国女排精神,助推中国排球文化的重要作用,更大范围地影响和传承排球文化。

1.3 推动全民健身开展

在加快体育强国战略建设的过程中, 全民健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全民健身运动的主体是群众,而青少年排球发展是当今群众排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未来群众排球发展的潜在动力。 群众排球侧重于群众性、娱乐性、终身性以及生活性。 因此青少年在发展体育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应参与其中, 这极大地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家庭体育的实施,不仅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家长更需以身作则,榜样示范,能促进当下及未来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普及和拓展学校教育,可以提高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参与度,进而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热潮,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6]。其次,排球具有充分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但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相较于篮球与足球并无优势。 所以,应加大力度开展青少年排球运动,增加群众排球参与人数,解决排球发展滞后的问题,努力普及与推广排球运动, 促使排球运动成为一种终身爱好与习惯。

2 体育强国背景下青少年排球发展的困境

2.1 排球后备人才基础薄弱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的严重萎缩, 已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因素[7]。钟秉枢提出我国三大球的后备人才力量匮乏, 排球作为其中之一也面临同样的困境[8]。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排球未来的发展状况有直接影响,在我国排球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包含俱乐部队在内的排球专业队仅存在于我国的十几个省市,且规模较小,其后备人才来源以体校为主[9]。全国设置排球专业队的省份较少,且选材主要来自体校,优秀人员匮乏。 我国竞技排球的后备人才注册人数从80 年代至2013 年已从最初的3 万人缩减为2 600 余人[10]。 针对排球招生的调研中,我国80%的教练员认为选材面临的问题为所选之才不愿参与排球专业训练和当前选材手段落后[11]。 排球后备人才基础薄弱,导致排球运动发展缓慢。 排球发展滞后,致使参与排球运动的后备人才数量减少。 2 者互相影响,因此应尽快解决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基础薄弱的问题。

2.2 地域差异明显

在我国各个地区青少年排球的发展中,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或受经济因素制约或受原本该地区排球发展基础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政府对待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视程度不一,从而制约了不同地区的排球发展现状[12]。 从职业俱乐部、专业队建设可知,当前我国存在职业俱乐部的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分布不均,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国内部分城市未存在排球俱乐部,分布具有明显具有地域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排球俱乐部开展相对集中, 三四线城市少有甚至没有排球俱乐部。 在学校体育中排球项目的开展也同样存在地域差异,这就使得部分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缺少接触到排球训练的机会;省排球专业队仍未涉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贵州等省份。 从2021 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的排名中可知,女排位于前列的是天津队、江苏队、辽宁队、上海队以及山东队;男排位于前列的是上海队、山东队、浙江队、江苏队及四川队。 排名前五队伍地理位置除四川队外都位于我国的中部或东部, 且在全国来说有着较好的经济发展状况。 由此可知,排球的发展具有地域差异且经济发达地区排球发展更好, 由于青少年排球作为竞技排球的基础, 所以青少年排球的发展也会具有近乎相同的地域差异。

2.3 青少年个体认知匮乏

青少年排球运动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我国的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宽度与广度, 决定了未来我国排球运动的群众参与基础。 当前我国青少年缺乏对自我的充分认知,未能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未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12]。 我国整体青少年基数处于较高状态,如此基数之下,具备排球运动发展潜力的青少年也随之更多,但青少年对于排球运动的认知不充分,对于自我潜力的定位缺乏,自我目标定位缺失,同时受到家长及社会的影响, 家长对于排球的认同感与青少年对于排球运动参与成正比[12],部分青少年受到当前网络、游戏等的影响,使众多青少年无法自主地参与排球运动[13]。 因此,加强青少年个体认知建设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4 体育经费投入未构成多元化形式

近年来,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青少年排球事业的发展,于2011 年发布的《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指出要以政府为主,其他多渠道筹集青少年体育建设所需经费[14]。2016年《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更对青少年体育经费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其纳入年度预算保证经费需求,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15]。 但现行的经费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要形式,社会力量投入资金较少, 衍生出地方青少年体育发展太过依靠政府拨款的问题,导致部分资金薄弱政府的投入力度低,使场地设施建设、竞赛举办等受到影响,进而拉大我国地区之间排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3 体育强国背景下国内青少年排球发展优化路径

3.1 加快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增加排球选材多样性

排球后备人才的储备及质量决定着我国未来竞技排球水平的高低。我们应该加快我国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速度。当前我国排球运动员选材受制于发展环境因素影响, 且选材的范围缩小,选材的质量下降[16]。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拓宽排球运动员选拔的渠道,选材队伍不应局限于少数学校去选材,而应多走访,从不同学校中进行选拔,进入乡村城镇进行选拔,扩大选拔范围,选拔出身体素质优异的青少年,然后对这些青少年进行骨龄测试,预测其未来最终的身高体态,最终决定被选人员。 加强对排球运动的宣传,使家长加深对排球运动的了解,校园内设置排球运动课程,促进学生运动兴趣产生,减少具备排球运动天赋的青少年流失。 应尽量选拔出有着较高排球天赋的青少年, 随后对所选拔无基础的青少年专门制定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及训练目标, 通过不断地训练而去培养新进人才,以此拓宽青少年选材的渠道与范围。

3.2 完善青少年排球发展顶层设计

青少年排球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排球整体的发展水平,中国排球协会应以体育强国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做好整体发展规划,做出合理的顶层设计,从而解决我国排球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异明显的主要问题。 通过与中小学的对接来解决校园排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设立全国统一的俱乐部培训机构认定标准,促进俱乐部及排球培训行业开展,制定统一排球教练员认证体系,在中国排球协会的指导下,提高青少年排球竞赛开展水平,以青少年年龄段进行划分,不同年龄阶段安排不同频率的比赛, 在排球竞赛开展较少地区加强排球竞赛的开展,提升青少年对于排球的参与度,促进青少年排球事业的发展。

3.3 “家、校、社”协同完善青少年自我定位

由家庭、学校及社会3 方面入手,社会层面需加强对于排球运动的宣传,宣传内容主要为当前排球运动参与模式,如何确定青少年的排球参与潜力, 排球运动参与对青少年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等,宣传途径主要为自媒体、媒体等协同宣传。学校层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定位,通过竞赛等途径增加学生排球运动参与兴趣,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潜力等来确定未来发展目标。 家庭层面应促使家长对于排球运动参与的认同感生成, 以社会为媒介向家长传播排球运动的参与价值, 使家长对青少年的排球运动参与产生积极影响。 “家、校、社”3 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以此为准从3 方面入手推动青少年个体认知的健全。

3.4 建立“利益诱导”模式,吸引多渠道资金投入

地方政府应对企业设置充分的利益诱导, 外部资金是否投入主要以回报是否丰厚为评价标准, 应拉大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以体育竞赛或体育中考为主要方向设置利益诱导,体育竞赛除突出体现对投资企业的广告宣传作用外, 还应在一定程度上设置运动员等级证评定或荣誉机制, 扩大比赛参与人群基数。 将排球定为中考必考内容之一,同时在该地区增强宣传力度, 促使家长认识到排球学习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获得对孩子学习排球的认同感,增加排球学习的社会需求,吸引除当地政府外的其他社会力量参与。 地方引入外来企业,除地方现存企业外,也应招商引资扩大外来力量投入,如排球发展不充分的省、 市或县可以利益诱导为主要模式吸引国内其他排球基础较好地区的外来力量参与本地区排球事业建设,从而加大地区内的排球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促进该地区青少年排球事业的发展。

4 结语

青少年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根基, 青少年排球的培养更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发展我国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应稳住根基,茁壮成长,其所要达成的目标为:振兴中国体育事业,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体育强国背景下对当前青少年体育发展加以分析得知:青少年排球发展可助力竞技排球发展;助推排球文化传播;推动全民健身开展。 青少年排球发展面临排球后备人才基础薄弱; 地域差异明显; 青少年个体认知匮乏;体育经费投入未构成多元化形式的困境。 优化路径为:加快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增加排球选材多样性;完善青少年排球发展顶层设计;“家、校、社”协同完善青少年自我定位;建立“利益诱导”模式,吸引多渠道资金投入。 少年强则国强,由青少年入手,增强我国排球事业的人才培养力度,使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得以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后备选材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雪运动(2020年2期)2020-08-24 08:34:22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4:10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