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最后得以推翻确实存在一些偶然因素,但如果没有持续努力的抗争,这一偶然机会即便出现,也没人敢伸手去抓。与献文帝、孝文帝等人出生后便被从生母身边夺走不同,“孝明帝出生后,由宣武帝亲自安排养于别宫”,也就是说宣武帝最先迈出坚决废除“子贵母死”旧制的实质性步伐。因宣武帝比同父异母哥哥晚出生不到一个月,宣武帝之母高照荣才侥幸暂时逃脱旧制的打击。罗新教授推测,此时高照荣应该还会得到本书幕后主角王钟儿的照料。
等到后来宣武帝即位时已14 岁,初具是非判别能力,与生母高照荣自然母子情深,此时效仿旧制逼其改认“嫡母”,根本无从替代生母的心中地位。另外,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时代,碰上生母不明不白地死亡,宣武帝岂能不记恨于心?与宣武帝前面的几位皇帝不同,此时皇权力量的天平正在向他这边倾斜,这也最终酿成小冯大冯的命运悲剧。
罗新教授不只是关注宫廷倾轧,还关注一些温暖的记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宫廷的血腥文化有所平衡。“宣武帝元恪把对于母亲(高照荣)的温暖记忆,转化为亲近和信任那些与母亲有关系的人。这一点因与王钟儿慈庆相关,因而本书特别关注。”王钟儿死前孝明帝曾亲自探望,死后朝廷为其举办了隆重葬礼,并由专人撰写墓志,在罗新教授看来这绝非偶然。“宫女的法律地位远比普通农民低下,但她们更靠近权力中心,因而也更有可能偶然地成为权力的一部分。当然,绝大多数宫女不会有墓志,只有那些在巨大的不幸之后又幸运地爬到某个位置的宫女,才可能获得官费安葬甚至刻写墓志的优待。”古往今来,一个人哪怕身份再卑微,一旦与权力产生某种联系,其地位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某些变化。
书到最后越发沉重,王钟儿就像是湮没于朝廷暴力争斗中的一叶孤舟,她的出现与否对改变力量走向根本无关紧要。她就像偏居北魏宫廷一角的一位沉默看客,人微言轻,除了远远地观察,不可能有更多的举动。也正是这种冷静的远离,才使得她没有卷入其中,才有可能为自己“赢”得一块墓志铭。今天看来,王钟儿的这种存在,同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书的最后,罗新教授引用了田余庆先生的话:“犹以田余庆先生的这些话发人深省、余韵优长:‘在拓跋部向文明攀登的过程中,残酷的暴力是催化剂。暴力铸成了许多伤天害理的罪恶。……子贵母死的研究给我一种认识:野蛮孕育文明;同时也给我一个疑问: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使用残酷的暴力手段,难道古今文明都需要野蛮残酷才能孕育?我思之再三,无从做出答案。’”
历史从来没有脚本,文明进程本身也是一种摸索,不可能唾手可得。本书主人公王钟儿,只能算是一个安静地位于宫廷一角的历史见证者,她可能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高寿帮她见证了一个旧制的覆灭,顺带也见证了田余庆先生笔下的“文明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