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陈群 通讯员 王杰
一张红色剪纸,一本手工线装书——《宜见扬州好地方》,这是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翔参加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带去的“特殊礼物”。新时代十年,二十个“宜”,见证了扬州“好地方”党群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的幸福图景。
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市第一个大型拆迁安置社区,2005 年7 月,郑翔担任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在她和社区党委的努力下,文昌花园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 多项荣誉,为建设生态、智慧、宜业、宜居的模范社区提供更鲜活的实践经验。
对居民来说,郑翔是一个特别有担当的书记。她曾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24 小时处理问题,后来社区党员的电话号码都成了“社区110”。一个个号码是一根根看不见的“线”,把党组织和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作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郑翔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围绕参加党的二十大的经历、感受和对社区工作的展望,她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者:连续三届当选党代表,此行与之前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郑翔: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为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大会的每个细节我都记忆犹新,其中,有四个“印象特别深”:一是10 月16 日的开幕会,国歌响起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眼泪夺眶而出。当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主席台,所有人不约而同站起身,长时间鼓掌,直至他们就坐。习近平总书记作大会报告时,所有人都在认真聆听、记录,整个过程有32 次掌声,其中3 次掌声的时间长达四五十秒,场面十分热烈。二是10 月17 日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时,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看到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非常自豪。三是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继续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全场爆发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这是民心所向。四是10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时,我感到十分激动,印象深刻。
记者:为何带上《宜见扬州好地方》赴盛会?
郑翔: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我都带去了礼物,分别是“180 张扬州百姓笑脸”、《我们眼中的十九个变化》和《宜见扬州好地方》。这次,我通过登门入户、集中座谈征求意见,以线装书为载体,融合雕版印刷、扬州剪纸等非遗工艺,带去了二十个“宜”,分别是宜治、宜安、宜商、宜业、宜裕、宜赏、宜智、宜承、宜居、宜品、宜行、宜养、宜医、宜健、宜阅、宜教、宜游、宜购、宜乐、宜梦。二十个“宜”,是扬州人民一心向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勾勒出“党旗飘扬在一线”的使命担当、“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的为民情怀、“群众事群众议”的治理形态、“和谐花常开”的美好图景,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扬州“好”在哪里,群众的幸福指数高在哪里。
记者:您将一个“问题社区”变为全国典型社区,是怎样协调各方、解决问题的?
郑翔:2005 年7 月,我被组织上调到新建成不久的文昌花园社区担任书记和主任,我知道这里群众生活难、凝聚人心难、文明和谐难。当时主要有“四怕”:一怕接待;二怕接电话;三怕检查;四怕活动。那时有人对我说:“与其让我们把你轰走,不如你现在自己走,这个社区搞不好。”面对挑战,我暗下决心要用心用情做好社区工作,将文昌花园社区建设成百姓认可的暖心社区、宜居社区、幸福社区。这是对美好愿景的思考,是实干苦干、创新巧干的奋斗方向。
记者: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郑翔:当时社区都是拆迁居民,面对失地失业、没工作没收入等实际情况,社区党组织倡导实施“家门口饭碗”工程,帮助居民灵活就业、提高收入。在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率先成立社区治理委员会,对社区重大事项进行商议,力求“最大公约数”。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治理委员会为平台,坚持“五议工作法”(提议、合议、群议、决议、评议),规范议事程序,构筑“民情工作站”,以网格为基础单元,打造“智慧型社区”,拓展多元主体共驻共建,推进居民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随着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邻里之间从过去的斤斤计较转变为互帮互助,愁眉苦脸转变为喜笑颜开。
参加党的十八大,大家建议我将老百姓的心声、心愿带去大会,我想,幸福生活就绽放在扬州180 张笑脸上,于是带去了“180 张扬州百姓笑脸”。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之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说天蓝了、水清了,生活好了、政治生态好了,所以党的十九大时,我带去了《我们眼中的十九个变化》,用雕版印刷、扬州非遗的形式展示出来。
记者:退休后您选择重返岗位,是什么促使您作出这样的选择?
郑翔:我今年59 岁,原应2019 年退休,但组织有需要,而且社区居民也希望我留下,那时我还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有责任和义务继续发挥余热,不负百姓期待。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您最关注哪方面的内容?
郑翔:党的二十大报告饱含为民情怀,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基层工作者,我更多在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和民生福祉方面思考,我一定坚守为民服务的信念,时时刻刻把群众的需求揣在心里,把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在实践中履行“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的承诺。党的二十大闭幕至今,我进行了40 多场宣讲,一方面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透,另一方面是结合具体工作加深学习,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您曾表示“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履行这个承诺的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郑翔:社区工作直面基层群众,各项任务千头万绪,光靠嘴皮子是行不通的,必须怀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真心实意服务群众。为民服务的一个心态就是不要有心理负担,如果我们愁眉苦脸了,老百姓看出来,反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我虽然年龄大了,但还是要学会以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对待所有事。
记者:社区居民自发编排诗朗诵《我眼中的郑翔》,得知后有什么感受?
郑翔:我们日常尽心尽力服务,收获的回报就是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都是朴实的,只要对他们真情付出,他们就会真心理解、支持、回报。他们的“好评”也是我前行的动力,感动之余是触动,触动更要推动,让百姓们更满意。
记者:围绕重点关注的内容,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郑翔:一是建强基层组织,抓好党建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一位党员都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找准服务群众的平台;二是搭建治理平台,规范治理程序、完善治理标准,发挥居民的聪明才智,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文昌实践”;三是精细社区服务,引进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精细化服务,通过项目提升服务质量,用诚心、热心、信心、细心办好每一件事、办实每一件事。我是党在基层的直接代表,一定不负殷殷嘱托,不负人民期待,把扬州“好地方”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