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后勤服务中心,北京 100091)
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科研技术的研究、创造和发明,更离不开“人”的管理。后勤管理工作,类似于一个单位的“大管家”,家里无论大事小情,都与“大管家”的工作息息相关。科研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集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于一体,它为事业单位完成职能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服务保障,是科研事业单位中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职能部门[1],包括计生管理、房屋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寓管理、食堂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绿化管理、保洁管理等。如何在原有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更快更高效率及更有说服力、行动力、执行力的管理服务理念和模式,精准提升后勤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科研事业单位科研和民生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服务体系。
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改革的产物,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下,当前的后勤管理部门依然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2],有着浓厚的行政色彩,依据行政命令履行后勤管理和服务职能。它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开展工作由单位全额拨款,所有事务由本单位员工“全包全揽”,有利于增加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形成“主人翁”意识,但是很容易造成机构臃肿、队伍散漫、专业素质差、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2)后勤中心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单位统筹管理与后勤管理服务相分离,不是独立法人,人事属性不变,但却实行企业化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成为事实上的承包经营制度。
(3)企业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单位单独出资成立的,资产属性上隶属单位,实际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变相承包,只是借用了社会化公司运行机制来管理单位的后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概念。
(4)剥离式外包托管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将那些专业性强或者技术含量高、工作量比较大的事务放到市场上招标采购,由社会上专业机构或劳务成熟的公司参与竞争,用以解决目前单位后勤人员结构和知识层次严重老化和没有后勤用人编制的窘境。如将物业服务外包,以最优的价格换取高质量的物业服务,减轻后勤服务保障压力。
后勤管理服务保障工作,核心在于“服务”二字,良好的后勤服务意识是每一位后勤服务管理职工必备的修养[3],但受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和老一辈同事思想固化的影响和束缚,导致相关人员的总体服务意识与意愿不够积极强烈,思想老化[4],工作热情不高,只图安稳清闲,表现在决策慢、效率低、服务差等方面,这对后勤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制约作用。
科研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人员,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都学历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伴随着老龄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战斗力的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管理要求。因此,倡导以“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激励”的用人理念来指导用人工作[5],不断补充和完善后勤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对创新后勤管理模式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制度管理重效率、重控制、重制约、重制度、重规范,而现代管理模式把人力资源视为最为珍贵的资源,重沟通、重激励、重指导、重帮助。随着事业单位体制不断发展变化,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制度无法适应现阶段单位的管理需求,并且很难体现公平与效率原则,使得“后勤人”形成了一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倒翁”心理,不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6]。这种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后勤服务工作效率不尽如意,所以要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后勤服务管控机制,建立符合现代管理需求,并且能够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优化和创新后勤管理服务模式工作显得迫在眉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水平和效益的先决条件。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要求后勤服务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观念[7]。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要始终以推动后勤服务质量提升为标准,坚持贯彻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8]。因此,积极构建“智慧化院区管理、推动物业服务社会化改革、培养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节能型管理”的后勤服务新模式,是紧跟时代发展、乘势而为的重大举措。
现如今,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9],互联网技术、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进步,实现物联网智慧管理已是打造“智慧后勤”管理发展的趋势。如智慧车辆管理系统,即车辆的注册管理、入门检测放行、院内导航引导、停车管理、缴费管理、出门放行等,减少人工花费,减少闸道值班亭建设花费,减少空调费花费;通过车道对讲系统,一个值班员可以对所有车道实现可视对讲,解答应急问题;智慧固定资产管理和巡检系统,可轻松实现院区固定资产管理和巡更巡检;智慧资源交易管理系统,可实现对院区科研和民生用房、经营房、居民楼等资源的出租与交易服务及社会相关服务资源的对接服务管理;智慧能源管理,建立能源管理和优化运行的网络模型,将能源管理与装置运行监测(生产)与能源预测(计划)关联为一个整体,将计划管理与生产执行贯通,形成计划-执行-跟踪- 调整的闭环管理,利用足够的信息来发现能源使用的问题及更多节能的机会;智慧院区管线管理,建立院区管线网络信息化监控服务平台系统,将院区所有管线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管线有异常现象,报警装置就会启动,精准定位,工作人员可以立马赴现场排查隐患,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等。因此,积极构建院区公共区域资源的智慧化管理,有利于充分体现后勤服务的便捷化、优质化和个性化[10],推动其管理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科研事业单位后勤物业管理事务庞杂,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广,管理及服务的难度较大,要推动后勤物业工作的高效开展,需引入市场主体,将后勤部门从繁重、琐碎的工作压力中脱离出来,实现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全面提升科研事业单位后勤服务水平,实现从“自我服务”到“购买服务”的高质量转变。同时,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围绕一个中心,强化2 个建设(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树立大局观念,创新服务标准,为单位发展多做贡献”的管理理念[11],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理顺和规范后勤物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做事有章可循,考核有据可查,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管理模式,打破原先的供给型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向社会化后勤转变的有偿服务机制,努力打造需求导向型服务保障体系。
任何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人是第一要素[12]。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搞好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要想使科研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朝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工作人员实施专业化培训,完善后勤内部竞争机制,以实现后勤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13]。同时,应把员工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严格组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科研事业单位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传统的节能观念,总是首先想到养成节约水、电、暖、气、粮食、生活消耗品、建筑材料等日常生活中物质资源的生活习惯,或是采用大量高科技技术手段实现资源节能,但是否忽视了管理节能的重要性?从事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涉及领域广泛,我们要做到是管理节能,首先树立节能型管理理念,从源头抓起,方可将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工作中拥有节能管理意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它是一种品质、一种涵养、更是一份责任。科研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要立足长远,要把节能型管理理念深入到日常工作中,真正为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
随着科研事业单位的各项改革举措不断深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我们要以打造智慧化院区、物业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多元化,建立节能型后勤管理为目标,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运行机制,创建管理模式,与时代进步携手并肩,为实现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科研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