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阈下汉语教材中少数民族形象塑造分析*

2023-03-09 13:38韩佳蓉
关键词:少数民族模态汉语

杨 璇, 韩佳蓉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北京 100872;2. 北京大学,中国 北京 100871)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据国家统计局于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254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9%。与201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10.26%,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1)数据来源: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105/t20210511_1817195.html.。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不仅是少数民族政治经济蓬勃发展的体现,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及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信息来源: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8184944461054535243.在此背景下,国际汉语教育作为在理论与实践中最能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之一,(3)赵金铭.国际汉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6);吴应辉.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服务强国战略八大功能与实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从业者们更应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域、群体、文化及整体形象的研究和讨论。在国际汉语教材中塑造真实而全面的“少数民族形象”,不仅能向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爱好者全面且真实地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现状,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打破复杂国际局势下西方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偏见和误解,还可以让生动有趣的少数民族内容成为汉语学习的媒介和突破口,让全世界的汉语学习者在了解多元中国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基于此,文章将在多模态分析理论的视域下聚焦《走遍中国》《中文听说读写》《发展汉语》及《新实用汉语》四套共20本国内外现行的汉语综合教材,运用态度评价理论,深入研究上述教材中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对中国少数民族形象的共同塑造。同时,我们总结现状与问题,希望能为未来国际汉语教材的修改和编写提供信息参考。

一、研究动态梳理

(一)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对“少数民族”的研究现状

笔者以“少数民族”“国际汉语教育”“对外汉语”等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了检索,结果显示,国际汉语教育界对“少数民族”的研究不仅缺乏且过分集中于少数几个研究领域。首先,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域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4)胡宁.广西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6);朱凤娟.地域文化体验与对外汉语教学建设——以牡丹江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卢敏宁.论广西地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之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7);梁吉平,杨艺.贵州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8,(6);黄锦,郭思妤,白彩艳.地域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以贵州文化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36);毛向樱,黄小芬.广西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报,2022,(1).其次,民俗学和国际汉语教育两个学科深入结合的可能性也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5)贾放.对外民俗文化教学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阮静.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2,(9);李晓鹏,沈铁,刘爽.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渗透的社会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除上述两大领域以外,对外汉语与少数民族汉语的教学对比研究。(6)张艺彤.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学苑教育,2019,(21);李月炯.对外汉语教学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借鉴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2018,(12).少数民族舞蹈(7)王鑫.“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中国民族舞蹈教学——以新疆舞在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教学为例[A].2021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四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21:6~12.、非物质文化遗产(8)杨一.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来华留学生教学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等单一民族元素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应用等也是学者们已涉足的研究领域。综上,当前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多着力于对未来的策略和宏伟构想,而对于当下国际汉语课程或教材中已有的少数民族信息的呈现、编排、问题则明显关注不足。目前,只有少量的硕士论文针对国内出版的国际汉语教材如《博雅汉语》《成功之路》《拾级汉语》中的民俗文化项目进行了初步的考察,(9)姜迪月.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丁瑶.《博雅汉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李亚楠.《成功之路》中高级教材民俗文化编排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周紫薇.对外汉语初级教材《拾级汉语》与《成功之路》的民俗文化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但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再观国外,研究者们的研究方向往往集中于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在语文教材中的对比分析。(10)Chu Y.Constructing minzu:the representation of minzu and Zhonghua Minzu in Chinese elementary textbooks[J].Discourse: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2018,(6).少数民族在国内各科教材中的变迁,(11)Liu Q,Colak F Z,Agirdag O.Celebrating culture and neglecting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ese primary school textbooks(1976~2021)[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22.以及少数民族形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西藏等地汉语教材中的建构分析等。(12)Zhang Q,Cuo Y.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attitudes towards Tibet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J].Asian Ethnicity,2021.

(二)国际汉语教材多模态分析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多模态理论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目前,多模态理论已被国内外学者作为新兴工具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多模态理论在国际汉语教育领域中的研究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但却极具应用潜力,目前在教学模式、教材编写、语料库、在线教学等各个方向都已有部分研发成果(13)章广硕.多模态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9,(6);李显,田兴斌.我国多模态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载文的统计分析[J].教育现代化,2020,(31).。我们对近10年来国内外期刊上针对国际汉语教材的多模态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当前针对国际汉语教材的多模态研究集中于两个方向:一是以多模态理论为研究方法对现行的汉语教材进行分析;二是为国际汉语教材提出多模态的编写策略。从2019年起,陆续有近10篇硕士学位论文对不同的对外汉语教材进行了多模态分析,但研究内容仍有待提升,研究样本数据和规模也需进一步扩大。

二、理论基础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图文关系

模态是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创造意义的符号资源,如图像、语言、音乐、手势等,这些模态具有完整的表意系统。(14)Kress G.Multimodality: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 Routledge,2010:79.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只使用一种模态的话语是单模态话语,使用两种及以上的为多模态话语。(15)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通常,国际汉语纸质版教材以语言模态(如文字、音符)和视觉模态(如图片)共同呈现文化内容。因此,在考察教材中少数民族形象的构建时,既要考察语言模态,又要对视觉模态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关注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文章对多模态话语中语言模态(文本)和视觉模态(图片)关系的分析是基于Martinec & Salway提出的图文关系理论(16)Martinec R,Salway A.A system for image-text relations in new (and old) media[J].Visual communication,2005,(3).。该理论中的图文地位关系包括两大类:平等和不平等关系。当图文地位相等,且整个图像与整个文本相关联时,图文地位平等。平等关系还可以具体分为两种情况:图文独立和图文互补。当然,图文之间也存在地位不平等的情况,若图片只和部分文本信息相关则二者关系为图从文,若文本信息需要参考图片解码才能获得,则二者为文从图关系。

(二)态度评价理论在多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会话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主要承担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17)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其中,人际元功能指言者对所说或所写内容的态度,判断、评价命题信息的功能。人们可根据语气、情态等多种词汇、语法资源考察文本的人际意义,其中,评论附加语如“unfortunately”“luckily”等、表态度的修饰词如“silly”“awful”等能够体现说话人的态度或价值观。(18)Butt D,Fahey R,Feez S,et al.Using Functional Grammar——An Explorer’s Guide[M].Sydney:Macquare University,1994:83.据此,我们通过考察文本中命题的评价修饰性成分,获取言者对命题的正面或负面态度倾向。

Martin在系统功能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语言模态构建了“态度评价系统”(Appraisal System),(19)Martin,J.R.Beyond Exchange: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M].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2000:142~175.旨在通过分析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来判断使用者所持的观点和立场,具体表现为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判断或鉴赏。(20)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28.通常,研究者可借助词汇色彩体现言者的情绪和心理,从而分析文本的情感特征;通过言者对人物及其行为的性质判定分析文本的判断特征;通过言者对事物价值的美学评价分析文本的鉴赏特征。(21)辛志英.话语分析:理论、方法与流派[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20:19~20.

Martin & White进一步指出,视觉模态也可作为被评价的对象,传达情感、判断与鉴赏态度。(22)Martin JR,White PRR.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69.具体来说,视觉模态可以通过图像中人物面部表情体现情感特征;通过人物的眼神、活动、姿势等体现判断特征;通过物体、场景的美感与价值体现鉴赏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单一的图片信息是浮动、多义的,(23)Barthes R,Heath S.Image,music,text[M].New York:Hill and Wang,1977:37.也就是说,当图片信息并不能传达直接、确定的立场和态度时,可被判定为模糊态度。

三、国际汉语教材中少数民族形象的多模态分析框架构建

(一)少数民族形象分析

1. 形象维度

当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形象”的塑造研究多集中于大众传播领域,在国际汉语教育学界中还未对少数民族形象这一概念做系统的讨论和定义。我们将通过逻辑性解构和整合“民族”“形象”及“少数民族认同”等概念,结合国际汉语教材的实际情况,尝试对“少数民族形象”这一概念做更多维讨论(见表1)。

表1 少数民族形象维度及内涵

首先,“形象”在《辞海》(语词卷)中被定义为“形状相貌”(24)信息来源:https://www.cihai.com.cn/search/words?q=%E5%BD%A2%E8%B1%A1。学者Maykel Verkuyten在其研究中用存在(being)、感受(feeling)、认知(knowing)和行为(doing)作为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成员识别对方的标准,(25)Verkuyten M.Social identity[M].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thnic identity.Routledge,2018:71~106.而“存在”作为第一标准即是指少数民族群体对自我特征的认识。也就是说,少数民族作为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其“人物形象”,包括外貌、年龄、性别、身份等自我特征都应该成为探讨少数民族形象时的重要内容。

其次,梁启超和斯大林都在对“民族”这一概念的研究中不约而同地将“共同地域”作为定义“同一民族”的标准之一。不仅如此,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至今仍被国内学术界广泛引用。(26)马戎.关于“民族”定义[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参考上述概念,文章将少数民族聚集地或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地域形象”纳入考量,其中,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动植物、气候、行政区域、经济面貌等都是该维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参考Yang等学者提出的少数民族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3个标准——“物质重要性”“心理与精神重要性”“与民族相关行为”,(27)Yang Y,Liang F,Quan F,et al.The importance of ethnicity:developing a measure of minority ethnic value and value-expressive behavior among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10).将少数民族的“物质形象”“精神形象”以及“行为形象”纳入讨论。具体来说,“物质形象”包括了服饰、食物、建筑和工具等方面;“精神形象”则强调了语言、节日、礼仪习俗、文学历史和艺术宗教等元素;“行为形象”则包括了具体的民族实践和互动,如日常生活、经济、科技、教育、言语等行为。

2. 时空特征

国际汉语教材具有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两种基本功能。少数民族形象属于文化范畴,具有文化的“运动、发展属性”(28)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3.。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研究少数民族形象时,研究者应将其置于“时空视野”,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探索(29)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何星亮.对传统与现代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阐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4);张红岩,罗云平.论中国先进文化的“时空特征”[J].甘肃高师学报,2009,(1).,以此来挖掘其本质与内涵。

从时间特征上看,少数民族形象既有传统性,也有现代性。前者是在农业化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具体表现为古代遗址、农牧方式、风俗习惯等;后者则是社会在工业化推动下发生的全面变革,具体表现为海陆空交通、能源开发等。从空间特征上看,少数民族形象包括自然性与人文性。前者是在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具体表现为动物、植被、地势、地貌等;后者则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实践和精神活动,具体表现为村落建筑,产业加工、环境治理等。当然,少数民族形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人文性与自然性并非相互对立的,它们在多数情况下都相互渗透,并在融合中有所侧重。

(二)国际汉语教材中“少数民族形象”的多模态分析框架

综合上述理论及少数民族形象的内涵,我们构建了多模态视域下的三角分析框架(见图1)。首先,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所提供的图文信息是“少数民族形象”的载体和呈现方式,其考察内容主要为图文关系。其次,由“人物、物质、地域、行为、精神”5个维度共同塑造的“少数民族形象”是本框架内容的提供者。最后,态度评价系统将从情感、鉴赏、判断3个方面分别考察所选教材中视觉模态和语言模态对“少数民族形象”所持的态度。文章将通过实践上述框架,尝试回答以下3个研究问题:(1)国际汉语教材是以何种形式呈现少数民族相关信息的?(2)国际汉语教材是如何从五个维度塑造少数民族形象的?(3)国际汉语教材对少数民族持何种态度?

图1 国际汉语教材中“少数民族形象”的多模态分析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教材的选取

在多模态视域下研究国际汉语教材中关于“少数民族形象”的塑造,教材的选取是研究的前提。我们借鉴了Zhang和Leahy在其研究中挑选教材的标准,(30)Zhang Q,Leahy A.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the tech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in CFL textbooks[J].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漢語教學研究—美國中文教師學會學報),2021,(3).并结合本研究的实际需求,以目标学习者“年龄、时代性、出版发行情况”为标准,选定了4套共20本具有代表性且适用于成年学生的综合汉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走遍中国(Discover China)》(简称《走遍》)《中文听说读写(Integrated Chinese)(第四版)》(简称《中文》)《新实用汉语(第三版)》(简称《新实用》)以及《发展汉语(第二版)》(简称《发展》)。关于这四套教材的基本情况(详见表2)。

表2 本文所使用的国际汉语教材详情

(二)实施过程

首先对选定的20本教材进行研读,并从“人物、地域、物质、行为、精神”5个维度提取教材中和少数民族有关的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随后,对上述信息从“图文关系”“少数民族形象与特征”“语言模态评价”和“视觉模态评价”等4个角度进行分别编码。最后对编码信息进行汇编、比较和检查,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五、数据分析

(一)少数民族图文信息在国际汉语教材中的呈现

经过研读和编码,对少数民族信息在选定的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和数量进行了统计(见表3)。从总量来看,《走遍》(共四册)一共收录了84条与少数民族相关的信息,《中文》(共四册)《新实用》(共六册)和《发展》(共六册)则分别收录了24条、23条和15条信息(见表1)。从课本难度和收录量的对应关系来看,《发展》初级和高级阶段与少数民族相关的信息数量较高,而《新实用》则在中级阶段出现爆发式增长。相比之下,《走遍》和《中文》两套教材收录的信息数量则和课本难度基本成正相关,也就是说,课本难度越大,越容易出现和少数民族相关的信息。

表3 少数民族信息数量统计

从少数民族信息的呈现方式来看,4套教材都使用了语言和视觉两种模态,其中视觉模态主要是以图片的形态表征的。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都是图文共现的,因此,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文章的图文关系中还设有“仅图”和“仅文”两类。

从两种模态的出现频率来看,“图从文”和“仅图”关系出现频率较高,分别有43例和40例。“仅文”次之,有28例,其余的“图文独立”“图文互补”和“文从图”关系相对较少,各有18例、15例和9例(见表4)。

表4 少数民族图文信息及关系统计

和国内出版的两套教材相比,《走遍》和《中文》的模态呈现方式更丰富也更复杂一些。大多数少数民族信息不仅会图文共存,还有多种图文关系出现在同一条信息中的情况。例如,在《走遍》第三册中出现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介绍(见图2)。其中,地图与文本为图文独立关系,而草原背景的图片则从属于文本。另外,《发展》《新实用》两套教材中“仅文”占比较高,分别占总信息数量的46.7%和30.4%。最后,与其他三套教材相比,《走遍》“仅图”比例占了其总数的近一半,此类图片信息的功能大多为背景、页面装饰、边框等,无文本与其搭配,但具有美学鉴赏价值。例如,在《走遍》第二册中出现了一位土家族妇女,然而此图与同页的文本信息却毫无关联(见图3)。

图2 图文独立与图从文共现示例 图3 仅图示例

(三)少数民族形象在国际汉语教材中的塑造

在对少数民族信息的呈现方式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对各民族的出现频次进行了统计(见表5)。首先,共有22个少数民族被选定教材明确提及,其中4套教材均提及蒙、藏、苗、壮4个少数民族,其中又以蒙、藏两民族的出现次数最高,分别为15例和14例。除了表5中呈现的少数民族外,朝鲜族、侗族、土家族、瑶族、哈萨克族、哈尼族、回族、高山族等出现在教材中。其中,《中文》中提及的少数民族种数最多,并出现了如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拉祜族等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

表5 各民族出现次数统计与分布

关于少数民族的形象内涵是文章的研究重点之一,具体从“人物形象”“地域形象”“物质形象”“行为形象”和“精神形象”5个维度进行考察(见表6)。

表6 少数民族形象维度统计

首先,从“外貌、性别、年龄、品质、身份、规模、其他”等7个方向考察了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表6所示,所选教材更倾向于用少数民族群众来展现人物形象,名人和个人的出现频率较少。另外,虽有少部分人物形象让阅读者产生“贫穷、落后”等观感,但大多数的群众形象都呈现出“勤劳”“热情好客”“身手矫健”等好的人物特性。例如《走遍》第二册中所展现的跳舞的藏族少女(见图4),以及文本信息“你会喜欢她的!”都明确体现了该少数民族人物“能歌善舞”且“受人喜爱”的特征。从年龄来看,所选教材均偏爱选取中青年人物来展现少数民族形象,儿童和老人有所涉及但数量不多。至于性别,因大多数人物形象都是以群体形式出现,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以个人形式出现的人物则男女比例为5:3,男性数量稍高于女性。

图4 人物形象示例—跳舞的藏族少女 图5 物质形象示例—蒙古包

关于少数民族“地域”形象,从“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动植物、气候、行政区域、经济面貌”等6个方向进行了考察。从统计数据来看,所选教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势地貌和动植物有高达97例和81例的大量描述,对少数民族所居住的省、市、乡镇等行政区域也有多达67例的介绍。相较于上述3个方向,所选教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气候特征、经济面貌和地理位置等也有所提及,但数量均不多,分别为20例、27例和31例。云南、内蒙古、西藏、广西等地地域形象在教材中被多次提及。

针对少数民族“物质形象”的考察主要从“服饰、食物、建筑、工具”4个方向入手。根据统计,少数民族建筑在“物质形象”这一维度中出现的频率最高,4套教材共50例。其中,藏族寺庙、蒙古包、苗族吊脚楼村寨等都是最常出现的信息。例如,《新实用》第一册在谈论中国特色建筑时,便对蒙古包的形状、作用、特色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见图5)。除建筑之外,四套教材对少数民族服饰、食物和工具都有所展现,且数量相当,均在20到35例之间。

相较于其他4个维度,所选教材对少数民族“精神形象”的呈现数量偏少。首先,与宗教信仰和歌舞艺术相关的信息虽出现次数较多,分别为12例和15例,但内容却相对重复。其次,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节日等在所选教材中虽均有呈现但数量不多,比如《新实用》第五册中对白族三道茶仪式的描述,以及《走遍》第二册中对傣族泼水节的介绍等。

最后,对于少数民族“行为形象”的塑造,主要从“日常生活、经济行为、科技行为、教育行为、言语行为、生理和心理行为”6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根据表6结果显示,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经济行为在4套教材中都有较高频率的呈现,分别为50例和52例。具体来说,日常生活包括了少数民族骑马射箭、招待客人、游居迁徙等行为,而经济行为则涵盖了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渔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另外,也有部分教材展示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科技行为和教育行为,比如草原地区新能源建设以及内蒙古支教活动的开展等。

除上述5个维度之外,对所选教材中少数民族形象的时空特征还做了进一步考察(见表7)。

表7 时空特征

从空间特征看,教材所展现的人文特征数量略高于自然特征,分别为119例和102例。具体来说,自然特征具体表现为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和动植物等,例如《走遍》第三册展现的新疆那提拉草原风光(见图6);人文特征则包括人类的精神、行为、人所创造的物质等,例如图4所呈现的跳舞的藏族少女;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也常常是共现的,例如《走遍》第四册在谈到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时,既提到了苍山、洱海的自然风景,也提到了崇圣寺三塔的人文建筑(见图7)。

图6 自然特征示例 图7 自然和人文特征示例 图8 传统特征示例 图9 传统和现代形象示例

从时间特征看,所选教材对传统特征的呈现远高于现代特征,分别为132例和49例。具体来说,传统特征的具体表现为农耕社会文明,包括铁犁牛耕、“南船北马”式的原始交通、手工艺品、传统歌舞艺术等,例如《走遍》第二册中敬茶的苗族女孩(见图8);现代特征则是对工业文明的呈现,包括了现代交通工具、城市建设、科技产品等。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特征往往是依附传统特征而存在的,例如《中文》第四册在提及风力发电工程建设时强调了内蒙古多风的气候特征(见图9),传统特征为现代特征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基础。

(三)国际汉语教材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分析

上文对少数民族形象的呈现和塑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本节将基于评价理论,探讨国际汉语教材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倾向(见表8)。

表8 态度分析统计

结合前人研究,我们确立了情感、判断和鉴赏3个维度的评判标准,同时对所选教材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语言模态进行了态度分析。情感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情绪感受(31)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28.,带有喜欢、尊敬、支持等积极意义的词句可以传递积极态度,相反,讨厌、害怕、抵抗等词句则可表达消极态度。例如图7的文本信息“云南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评价主体对云南的喜爱之情,而《中文》第四册中,评价主体用“受不了”表达了对白族导游劝买纪念品行为的不满。判断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及其行为的是非判断(32)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30.,当文本信息传达评价对象具有勤劳能干、诚实守信等美好品质时属于积极判断。例如《新实用》第四册中写道:“王洛宾跟维吾尔族老人一起唱歌,跟年轻人一起跳舞,他把那儿男女老少看成自己亲人,那儿的人也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兄弟。”上述描述体现了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品质,是积极判断;与之相对的是,当文本信息描述评价对象虚伪失信、贫穷落魄、自私懒惰时则属于消极判断,例如《走遍》第一册中用“过度开发、过度放牧”谴责了内蒙古当地人对环境的破坏。鉴赏则是探讨实物、自然、政策、思想等非人或抽象结构的价值(33)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33.。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的事件等都可被判定为积极的鉴赏。例如《发展》第六册用“极富民族风格”“颇具神秘色彩”“丰厚的人文内涵”等词句对白鹤梁水文题刻进行了赞赏;相反,危险的、有害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事物或事件等都被判定为消极鉴赏,例如《走遍中国》第三册用“偏远”“教育不发达”“生活条件确实不如大城市好”“设施很落后”等词句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消极的描述。

从整体来看,语言模态的态度倾向较为清晰,均以积极态度为主。其中,鉴赏维度总量最多,共75例。除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山水风景、自然资源、建筑饮食等64例的正面评价外,还有11例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的负面评价;情感维度共45例,其中有42例都表达了评价主体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及其文化的喜爱与欣赏;与鉴赏、情感相比,判断维度的数量最少,共27例,大部分的判断是对少数民族人民行为、品质的正面评价,7例负面判断则主要反映了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过度商业化等问题。

参考Martine & Rose以及Zhang在其研究中对视觉模态的评判准则(34)Martin JR, Rose D.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2nd ed. London;New York, NY,Continuum,2007;Zhang Q, Cuo Y.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attitudes towards Tibet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J].Asian Ethnicity,2021.,文章从“情感、判断、鉴赏”3个维度对所选教材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图片信息进行评价。首先,情感态度可以通过图片中人物的面部特征展现。其中微笑、大笑、惊喜等属于积极的情感态度,反之,悲伤、流泪、气愤等都被视作消极的情感态度。对于面部情绪不明朗的图片信息,其情感态度为模糊,而以非人为主体的图片信息,则被判定为没有情感态度。其次判断态度可以通过图中人物的姿态、活动、眼神等加以判断。若人物的身体语言表现出了威严、钦佩、支持、期待、舒适等状态,则能体现积极判断;若人物身体明显地反映出疲劳、轻蔑、愚昧、绝望等表征,则为消极判断;图中人物没有明显的身体语言时,则为模糊判断。同理,以非人为主体的图片信息,被视为没有判断。最后,鉴赏则是通过吸引力及美学价值来判断的。具体来说,若图片信息中呈现风景、山水、古建筑、歌舞、服饰、美食等能清晰传递正面美学价值的事物,则为积极鉴赏;若图片信息传递的是破败、病态、闭塞、暴力、穷苦等美学感受,则为消极鉴赏;若图片信息中传递了不清楚,或者多种对立的美学感受时,则为模糊鉴赏。以《走遍》第一册招募内蒙古志愿者夏令营的宣传图为例(见图10),可以清晰地出观察到蒙古族孩子的面部表情,微笑体现了积极情感,吐舌头等动作既显示了孩子对于“内蒙古夏令营”的期待,又传达了其调皮、乐观的性格特征,属于积极的判断。最后,此图中蒙古族孩子鲜艳的民族服饰和头饰都具有正向的美学价值,因此,该图片可判定为积极的鉴赏。

图10 内蒙古志愿者夏令营招募

从整体来看,所选教材对与少数民族相关的视觉模态大多都持积极态度。从情感维度来看,共有20例传递积极情感态度的图片,18例传递模糊情感态度的图片。从判断维度来看,共有33例图片呈现了积极态度。消极判断出现在《走遍》第一册和第二册,两例图片均呈现了少数民族群众落后贫困的生活。从鉴赏维度来讲,共97例图片呈现了积极的美学价值,绝大部分图片信息都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值得一提的是,两例被判定为消极鉴赏的图片信息分别呈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破败的建筑以及烈日下严重沙化的草原。

六、问题与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文章总结所选教材在塑造少数民族形象时所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加以讨论。

第一,从少数民族形象的呈现方式来看,《新实用》和《发展》两套国内出版的教材对少数民族的关注相对较少,特别是《发展》,六册教材仅有15例与少数民族相关的信息。其次,所选教材在处理课本难度和少数民族内容数量的关系时似乎没有清晰的规划,出现了中级阶段信息量爆发式增长或缩减的情况。另外,《新实用》和《发展》中“仅文”占比过高,也就是说,它们在呈现少数民族信息时模态单一,忽视了视觉模态的重要性。相反,《走遍》虽然大量使用了视觉模态,但“仅图”的占比高达总数量的一半。同时,大部分的图片信息都缺少背景介绍,面临被读者忽视并丧失存在意义的风险。不仅如此,《走遍》中一些图文信息的搭配也稍显不合理,例如图8中文本信息“你是哪国人?”与图片信息“敬茶的苗族少女“之间关联程度低,容易给学习者制造不必要的理解困难。

第二,少数民族形象的呈现内容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呈现哪些少数民族”的标准有待考量。所选教材对各少数民族信息数量分配不均,具体表现为《走遍》《发展》《新实用》均集中展现了藏、蒙、满、傣等少数几个民族,对于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壮族、维吾尔族及回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重视程度不够。(35)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1/indexch.htm.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对少数民族“地域形象”的塑造上。因为受限于所选的少数民族数量,西藏、云南、内蒙古3个地区被反复提及,而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贵州、湖南、辽宁等地却鲜少出现(消息来源:同上)。其次,“如何展现少数民族形象”可进一步优化。在塑造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时,男性数量仍高于女性,孩童和老人的比例也相对较低。再者,虽然有相当数量的信息是用于塑造少数民族“物质形象”的,但4套教材大多都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视觉模态的展示,而文本模态所提供的信息大多缺少细节描述。此外,少数民族“精神形象”的塑造不够丰富且内容重复。具体来说,《新实用》和《发展》对少数民族宗教、节日等内容完全没有涉及,而《走遍》和《中文》在展示少数民族信仰时,对藏传佛教反复描述,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宗教,如回族、维吾尔族信仰的伊斯兰教,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信仰的萨满教等都极少提及。在涉及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新疆歌舞、藏族歌舞和傣族孔雀舞等被多次重复,而其他少数民族艺术,如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最后,教材可对“多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做进一步挖掘。具体来说,所选教材对民族群体间的日常交往、尊重理解、共同生活等行为都甚少展现,这不仅是“行为形象”塑造上的缺失,也不利于学习者理解我国少数民族政策,更不利于认可我国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共同繁荣的生活现状。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所选教材多倾向于向学习者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性,包括美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对于少数民族的现代生活,以及过去几十年间的生活变迁则鲜少涉及。与传统相关的信息固然可以让学习者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但若不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视角,便可能让学习者对少数民族的当代生活产生误解,以为少数民族还生活在闭塞、贫困、一成不变的环境中,从而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环境的改善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三,从少数民族图文信息所传递的态度来看,4套教材整体均持积极态度,消极评价主要针对“环境恶劣”“偏远贫困”“环境破坏”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的是,4套教材无论是文本模态还是视觉模态,都过分聚焦于展现少数民族的自然风景和物质文化,缺少对少数民族人民的描述和评价。这也导致了鉴赏评价的数量远超“情感”和“判断”两个维度。另外,少数民族人物往往以群体或背景的形式出现在视觉模态中,这不仅不利于视觉模态发挥传递信息的功能,也不易引起读者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

七、结 语

文章基于系统功能的人际意义、图文关系以及态度评价等理论,从“人物、物质、地势、精神、行为”5个维度考察了4套国际汉语教材中对少数民族形象的多模态塑造。对所选教材在构建少数民族形象时所采用的呈现方式、所选取的维度、所持的态度及所存在的问题均做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这不仅为今后汉语教材的编写者、汉语教育的从业者们提供关于少数民族信息编写及教学参考,同时,也为国际汉语教育领域的多模态研究提供方法论。最后,希望通过此研究与所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者和传播者们共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仅要有不逃避问题的诚恳态度,也需要有打破刻板印象和偏见的专业能力,需要在兼顾历史与现代的多元视角下探讨中华文明的价值与传承,展现一个真实、立体且全面的中国。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模态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