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锋 王丽娟
使用Citespace 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 设置Years Per Slice=1,Node Types=Keyword,TopN=50, 可以得到如图 5—6所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中关键词节点及字体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研究热度越高。 节点颜色越暖,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时间越近,研究越新。通过共词分析发现,国内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节点数量N=230, 关系连线 E=445, 网 络密度Density=0.0169; 国外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节点数量N=335, 关系连线E=1873,网络密度 Density=0.0289。相较之下,国外“漂绿”领域各主题间联系更为紧密。 国内研究中,处在中心地位的关键词包括“漂绿行为”“绿色营销”“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绿色广告”“碳中和”和“信息披露”;国外研究中,处在中心地位的关键词包括“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业社 会 责 任 )”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环境绩效)”“impact(影响作用)”“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和“disclosure(信息披露)”,都与“漂绿”的主题有着直接联系。
图5 2002—2022 年国内“漂绿”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6 2002—2022 年国外“漂绿”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3 2002—2022 年国内外“漂绿”研究关键词中心度及共现频次
表4 列出了部分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及其中心性。 一般来说,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节点之间连线越多,表示节点所示主题之间关联度越高,则关键节点的中介中心性越高(中介中心性大于等于0.1,该节点可称为关键节点), 越有可能形成学术聚焦。 国内研究中,“漂绿”“信息披露”和“绿色营销”这三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强度位居前三。 “漂绿”现象的主体范围比较广泛,涉及政府、企业、居民个人、金融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等“绿色金融”体系内多个主体。 为实现“双碳”目标,引导“绿色金融”发展,防止“绿色营销”带来的信息晦涩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要求相关市场主体将“信息披露”融入公司治理架构中。 统一的披露标准和规范的指引,能够使得市场配置更加有效,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国外研究中,“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业社会责任)”“impact (影响作用)”“consumer(消费者)”这三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强度位居前三。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长期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挑战。 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商业竞争优势,是企业与消费者实现共赢的策略。然而,管理者可能由于重视企业投资的财务绩效,而忽略其环境绩效,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众多“漂绿”现象,造成一些隐性的、滞后的不良后果。
表4 2002—2022 年国内外“漂绿”研究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统计
图8 2002—2022 年国外“漂绿”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基于Citespace 对国内外“漂绿”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如图7—8 所示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国内研究的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为0.7808,国外研究 Q 值为0.4329, 表明聚类的社团结构均显著(Q 的取值在 0—1 之间,一般认为 Q>0.3时,聚类的社团结构显著);国内研究的聚类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 S)为0.9439,国外研究S 值为0.7544, 表明聚类结果的可信度均较高 (一般认为S>0.5 时,聚类合理;S>0.7 时,聚类结果具有高信度;S 越接近1,网络同质性越高)。
图7 2002—2022 年国内“漂绿”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国内“漂绿”相关研究的聚类标签有漂绿(#0)、绿色债券(#1)、绿色广告(#2)、绿色营销(#3)、漂绿行为(#4)、政府补贴(#5)。国外“漂绿”相关研究的聚类标签主要是 environmental messages (#0 环境信息)、green advertising(#1 绿色广告)、sustainable finance(#2 可持续融资)、stakeholder engagement (#3 干系人参与)、control analysis(#4 控制分析)、iso 14001(#5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对比中外关键词聚类图谱,国内期刊有关研究的聚类单元比较分散, 说明各类研究热点之间联系还不够紧密,而国外聚类图谱聚类单元则过度单一、企业视角较为集中, 未来在国内相关领域开展研究时应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及相关性。
基于Citespace 对国内外“漂绿”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后, 绘制如图9—10 所示的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趋势图。 时间线图是在聚类图的基础上, 细分时间, 显示每个聚类中关键词的发展情况, 能够反映各跨类研究的合作关系和聚类的演进过程。从图9 可以看出,我国“漂绿”相关主题研究关键词自2009 年起逐渐丰富。 2009 年之前,学界对“漂绿”没有明确的概念认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利益、 消费者利益以及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大多是关于“绿色营销”的原理性探讨,主要分析企业、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绿色博弈 (魏明侠,2002; 武永春和文起湘,2004)。 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观的不断深入, 学界关注的重点从2010年起强调 “漂绿”的内涵、驱动因素和行为形式多样性,到 2013 年 开始重视“漂绿”行为的法律规制建设,2016年强化企业绩效、信息披露、环境审计及社会监督管理,再 到 2020 年关注消费金融、 治理措施和同构行为。 期间,“绿色广告”“批判精神”和“拟真”分别从广告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漂绿”这一概念从“虚假环保宣传”到“绿色文化隐喻” 的粉饰性修辞转变 (房也,2018; 赵奎英,2020)。 如图 10 所示,2008 年以前,学界对市场建设的相关主题(green marketing)作了初步探索,关键词各聚类单元间关联关系较弱;2009 年起开始强调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和信息披露(information disclosure) (Bilharz et al.,2011;Font et al.,2012);2014 年重点关注对企业“漂绿”行为(behavior change)的分析和监管(Panwar Pajat et al.,2014);2016年开始转换视角(consumers perspective)重新审视企业“漂绿”行为是否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观感(brand loyalty,brand trust repair,word of mouth)(Zhang et al.,2018);2020 年起研究热点延伸到绿色债券(sustainable finance)、 环境、 能源及人工智能建设(ecosystem service,renewable ener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AI ethics)等方面(Harlan & Tyler,2021)。 对比国内外关键词共现聚类发展演进过程, 国外期刊各类关键词间关联程度较高, 为各主题的联结合作提供了相互支撑;国内期刊关键词聚类的各主题间交叉连线较少,说明目前“漂绿”相关主题的研究大多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研究对象比较单一,未来在国内相关领域开展研究时应加强多学科、多层次的融合研究。
图9 2002—2022 年国内“漂绿”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趋势图(Timeline)
图10 2002—2022 年国外“漂绿”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趋势图(Timeline)
基于Citespace 对国内外“漂绿”相关研究领域中的突现词进行分析, 可以得到如表4 所示的突现词统计。 突现词是出现频次高、增长速度快的关键词,反映了研究主题的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从“市场反应”“信息披露”“绿色广告”“洗绿”“漂绿感知(perception)”“企业口碑(word of mouth)”“绿色信托(trust)”“战略部署(strategy)”和“企业责任(responsibility)”等突现词,可以大体窥见国内外“漂绿”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 总体看,国内形成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三方博弈、绿色金融、漂绿广告等方面,国外则聚焦碳排放环境气候变化、企业社会责任、品牌效应、口碑效果等方面。
罗程娟子和翟华云(2017)基于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以《南方周末》2014—2015 年发布的“漂绿榜”中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分析了不同企业性质和行业对“漂绿”曝光效应的异质性影响,发现非国有企业和医药生物企业的投资市场反应更消极。 陈兆镒(2020)通过实证检验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能显著提高企业环境信用等级,企业信用等级随“漂绿”程度降低而升高。企业社会成本、沟通成本的提高有助于减少任何形式的象征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漂绿”行为(Nardi & Leandro,2022)。
结合现有153 篇中文文献和396 篇外文文献计量分析,本文总结出目前“漂绿”相关主题研究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从发文情况看,我国“漂绿”相关主题的研究自2009 年逐渐起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发文数量从2019 年起呈增长趋势,各项研究均有序开展、有待完善。“波动性缓慢增长”趋势的关键节点与社会舆论、 大众需求和党的重大政策方针密切相关。 国外相关主题研究的发文量爆发点略早于我国,但总体趋势大致相同。国内外“漂绿”仍处于新兴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期,尚未形成“井喷”态势。
第二,科研合作方面,国内外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的知识图谱密度都较低,仅有小范围的合作,甚至没有合作,作者与机构之间缺乏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说明仍需加强彼此合作, 持续推进学科研究交叉融合以及学术共同体建设。
第三,通过关键词分析我国当前“漂绿”相关主题的研究,可明显发现绿色广告、信息披露、绿色金融是当前我国“漂绿”主题的研究重点;“漂绿”内涵界定、形式多样性及有效治理措施已经逐步被广告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关注; 但总体来看,该领域高质量论文数量较少,且缺乏具有一定深度的权威观点。另外,当前学界偏重“漂绿”的内涵、成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等方面的原理性探究, 基于微观视角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中文文献大多以问题导向、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在研究方法上,仅有27 篇中文文献是定量研究,如“漂绿行为”的驱动因素(刘亦晴等,2022)、政府补贴对绿色认证机制的影响效应(陈艳莹和刘婧玲,202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效应(贺宝成等,2022)等。外文文献的研究热点虽然也包括“漂绿”的形成路径与绿色感知、“反漂绿”的环境治理机制建设等部分,但已延伸至财经实践领域的ESG 投资、 技术层面的AI 人工智能商业伦理等。 并且, 其中实证分析篇幅占比相对较大,采用各类经济模型,假设验证变量间关系,如俄罗斯市场基于供需两角度评估绿色认证的可靠性和感知度(Svetlana et al.,2021)、环境关注与绿色循环商品服务消费倾向间的关系(Szilagyi et al.,2022)、媒体报道对“漂绿”行为的影响机制、政府规制的调节作用和内部监管的中介作用(Wang et al.,2022)等。
我国“漂绿”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漂绿”行为伴随着气候环境问题出现的全过程,不仅冲击了商业道德建设,还关系到“双碳”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在坚持问题效果导向的前提下,我国“漂绿”课题研究有必要持续深耕,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漂绿”相关主题的研究应创新科研模式,进一步深化“有组织科研”。 其“有组织性”表现为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导向性, 代表了科学研究将更加重视研究选题、过程、工具手段和不同主体协同创新。第一,在确定研究选题时及研究过程中, 不能将视野局限于环境科学及生态理论,要在行为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哲学伦理、计算机、法律等多维学科基础上,积极拓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努力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严防绿色金融快速发展中出现“漂绿”陷阱,应更加重视国家战略目标导向,需要积极采用财税政策工具优化“反漂绿”、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第二,研究方法上,“漂绿”研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仅仅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因果推断的确定性方面可能说服力不足,需要充实研究方法为其相应结论提供支撑,将实证方法实践内化为一种学术自觉(刘选,2017)。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实证检验类的文章较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漂绿”的样本数据不足。解决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既要从政策监管层面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也要鼓励引导企业构建公司绿色合规文化的“软法体系”,实现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吴杨,2022)。 第三,研究主体方面,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应立足新发展阶段,发挥学科水平提升、平台内涵建设、创新人才蓄积、成果转移转化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优势,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有导向性、指向性地进行科研创新实践。
另一方面,“漂绿” 领域的内容研究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第一,在厘清企业“漂绿”内涵、动因、类型、特点及负向影响的基础上,鉴于“漂绿”行为存在的隐蔽性,找到如何快速识别感知“漂绿”陷阱的有效方法,量化项目建设中的“绿色含量”和“绿色质量”;从企业、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视角出发,探索设计更为有效的“漂绿”治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机制,如企业内部控制路径、环境会计核算方式、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研究、ESG 投资专项审计量化指标构建、 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渠道、投资者索赔机制建设、非营利组织及新闻媒体的监督效用等方面。 第二,需做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如分析不同国家或大型跨国企业“漂绿”现象差异化的影响因素,比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愿、管理层的决策偏好、地方行政管制强度或经济体制差异等,或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漂绿”行为的有效治理经验,致力于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