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硅酸锆钠治疗围透析期患者慢性高钾血症的有效性研究

2023-03-09 07:44董生荣景舒梦苟伟康房浩亮刘彬彬刘永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钾血症硅酸血钾

董生荣 景舒梦 苟伟康 房浩亮 刘彬彬 刘永峰

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定义为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15 mL/(min·1.73㎡)起,至初始透析3个月这一时间段,包括透析前期和初始透析期2个阶段,时间为1~2年[1]。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而言,其出现并发症概率较高,尤其以高钾血症发生所占比例较高。对于此类患者,需通过透析治疗,获得血钾水平降低效果[2]。但是即使采用规律间歇性血液透析方法进行治疗,患者自身血钾水平仍然会产生异常波动现象[3]。并且在透析前,部分患者会表现出高钾血症症状,对应发生感觉异常、疲劳乏力等系列神经肌肉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现象[4]。此外,在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如血钾水平发生骤降现象,则患者因此而产生的心律失常比例较高[5]。因此对于慢性高钾血症患者而言,在实施透析前,确保其血钾水平保持正常,对于患者预后水平改善,表现出显著价值[6]。环硅酸锆钠作为新兴口服降钾药物,其主要在患者胃肠道,经氢、钠离子作用,对钾离子进行选择性捕获以及交换[7]。其针对高钾血症患者实施治疗后,表现出较高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本次研究将2021年11月—2022年4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围透析期的慢性高钾血症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环硅酸锆钠治疗围透析期患者慢性高钾血症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11月—2022年4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围透析期慢性高钾血症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围透析期干预方案的不同完成本次研究的组别划分,即采用低钾饮食方案干预的35例作为参照组与采用低钾饮食方案+环硅酸锆钠干预的35例作为研究组。(1)纳入标准:①慢性高钾血症经临床采取系列措施展开对应检验,疾病均获得有效证实,符合《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钾管理实践专家共识》[8]中的相关标准。患者均处于围透析期,即包括临近透析高钾血症患者以及已经透析高钾血症患者;②所纳入的70例慢性高钾血症患者通过收集一般资料并整合,均无缺漏,此次研究属于肾小球滤过率(eGFR)<15 mL/(min·1.73㎡)的未透析患者和开始透析但时间<6个月;③在实施慢性高钾血症治疗前,相关医护人员就疾病知识以及用药知识等详细讲解,患者以及家属可以充分掌握本次研究内容以及重点,自愿签署相关同意书;④患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⑤患者血液透析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⑥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频率为3次/周,时间为4 h/次。(2)排除标准:①在准备治疗前1周内,选择聚苯乙烯磺酸钙等系列血钾降低药物进行治疗;②罹患慢性高钾血症疾病同时,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感染或者恶性肿瘤等系列影响试验顺利开展;③针对环硅酸锆钠呈现出过敏现象;④表现出严重酸中毒现象;⑤患者预期寿命在6个月以内;⑥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肾移植计划。终止试验标准:①慢性高钾血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产生系列不良事件,导致研究受阻,经医师判别,需要将当前试验立即停止;②针对慢性高钾血症患者在试验研究过程中,患者所产生的系列体征、症状影响本次研究开展,医师需要将其停止,并且视患者为无效;③在开展治疗研究期间,慢性高钾血症患者所呈现出的偏差脱离实际尤为显著,导致自身配合度明显降低。(3)脱落标准以及处理原则:①慢性高钾血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对中途退出保持自愿态度,或者主动向上级提出将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撤回;②所有研究人员针对慢性高钾血症患者的疾病情况、疾病诱因与脱落情况展开清晰以及详细记录,并且完好保存系列数据,完成档案创建,以为后期的研究分析提供依据。参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0~77岁,平均(65.29±3.25)岁;透析年限6个月~1年,平均(8.26±0.51)个月;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e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阻滞剂患者32例(91.43%);基础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8例(51.43%);慢性肾炎13例(37.14%);其他4例(11.43%);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为34例(97.14%);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值为(1.36±0.22)。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1~76岁,平均(65.33±3.49)岁;透析年限7个月~1年,平均(8.95±0.57)个月;使用RASS阻滞剂31例(88.57%);基础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7例(48.57%);慢性肾炎14例(40.00%);其他4例(11.43%);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为33例(94.29%);Kt/V值为(1.37±0.2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针对所有患者的饮食习惯展开调查,对坚果、水果以及蔬菜等每日摄入量加以了解。依据结果创建对应合适的低钾饮食方案。参照组:采用低钾饮食方案进行干预,需要确保含钾在250 mg以下。可通过水煮去汤以及将食物在水中浸泡而将钾含量减少。以细粮为主,水果去皮。研究组:采用低钾饮食方案+环硅酸锆钠进行干预。于非透析日,控制环硅酸锆钠(美国AndersonBrecon,Inc,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90073,10 g×3袋)口服剂量为5 g/d。于治疗前4周内,将用药剂量增加,保持10 g/d治疗,以对正常血钾水平加以维持。对两组患者均实施为期6周连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血钾、血钙、血镁、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包括便秘、双下肢轻度水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血钠、血钾、血钙、血镁、血磷、iPTH、ALT、BMI、ALB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钾水平较参照组更低(P<0.05),其他指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续)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血钠(mmol/L)血钾(mmol/L)血钙(mmol/L)血镁(mmol/L)研究组 35 治疗前 137.91±8.25 5.69±0.29 2.02±0.19 1.11±0.32治疗后 138.95±8.26 4.96±0.22 2.07±0.25 1.11±0.29 t值 0.527 0 11.864 4 0.942 0 0.000 0 P值 0.599 9 <0.001 0.349 5 1.000 0参照组 35 治疗前 138.37±9.16 5.62±0.26 1.99±0.25 1.12±0.33治疗后 137.49±8.22 5.49±0.25 1.98±0.23 1.14±0.32 t值 0.423 0 2.132 2 0.174 1 0.257 4 P值 0.673 6 0.036 6 0.862 3 0.797 6组间治疗后比较t值 - 0.741 2 9.415 5 1.567 3 0.410 9组间治疗后比较P值 - 0.461 1 <0.001 0.121 7 0.682 4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便秘症状患者1例,双下肢轻度水肿症状患者1例,总发生率为5.71%(2/35);参照组只产生1例便秘患者,总发生率为2.86%(1/35);两组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 3,P>0.05)。

3 讨论

慢性高钾血症疾病的出现与患者心脏骤停以及心律失常存在显著相关性[9]。并且血钾水平在5.0 mmol/L以上,会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10]。高钾血症的出现,不仅导致血液透析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而且会导致其紧急住院以及额外透析,使经济负担增加[11]。慢性高钾血症的出现,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其猝死概率显著增加[12]。即使高钾血症症状表现较轻,但是仍会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增加[13]。因此确定有效、安全的方式将透析期间的高钾血症发病率降低,从而降低患者猝死风险的意义显著。在研究慢性高钾血症防治措施期间,对于围透析期患者,旨在将患者钾排泄增加,将钾摄入减少。主要体现为充分透析、低钾饮食以及药物治疗等。此外将透析频率增加,可将高钾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但是因为透析频繁影响,会导致患者自身焦虑程度、经济压力以及身体疲劳感均显著增加。

传统干预以低钾饮食干预应用为主,其可防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围透析期呈现出慢性高钾血症现象,但其获得效果同患者依从性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并且呈现出较大控制难度,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对此针对透析间期高钾血症提倡采用药物实施控制[14]。包括聚苯乙烯磺酸钙以及胰岛素联合葡萄糖等。以往部分围透析期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葡萄糖静滴降低血钾水平,但是此种方法表现出较短维持时间,存在较高概率发生低血糖事件。并且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药物治疗后,于消化道内可同血清游离钾离子结合,经粪便于体外排出,从而将透析间期高钾血症风险降低,但在安全性方面,则存在一定程度质疑[15]。部分患者在选择聚苯乙烯磺酸钙长时间治疗后,会呈现出结肠狭窄、胃肠道症状以及水钠潴留等系列不良事件。对此临床探究高效、安全方式对围透析期患者的血钾水平进行控制,以期将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环硅酸锆钠作为无机晶体化合物,其呈现出不溶于水、口服给药以及不被吸收等系列优势。于患者消化道中可对钾离子选择性捕获,同钠离子以及氢离子实施交换,最终经粪便排出,从而将血钾水平有效降低。本次研究发现,经指标水平测定,治疗前,研究组血钠、血钾、血钙、血镁、血磷、iPTH、ALT、BMI、ALB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钾水平较参照组更低(P<0.05),其他指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便秘症状患者1例,双下肢轻度水肿症状患者1例,总发生率为5.71%(2/35);参照组发生1例便秘患者,总发生率为2.86%(1/35);两组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从而表明低钾饮食干预的单纯应用,无法对围透析期患者的血钾水平稳定降低做出保证,所以及时选择环硅酸锆钠药物进行治疗,可将慢性高钾血症猝死风险显著降低。并且此种药物应用,不会导致患者钠负荷增加,可以充分避免钠潴留造成的水肿。此外证明选择环硅酸锆钠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同其他离子比较,在吸附血钾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可避免发生体内电解质紊乱现象,不会对营养状况以及肝功能指标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环硅酸锆钠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体现为便秘以及水肿等,不会导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围透析期环硅酸锆钠的有效应用,可将慢性高钾血症患者的血钾明显降低,并且不会对其他肝功能、电解质以及营养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猜你喜欢
高钾血症硅酸血钾
角色扮演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高钾血症为例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改性树脂对高浓度硅酸的吸附去除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肾移植术后早期低浓度他克莫司致顽固性高钾血症5例诊治分析
血钾异常伤心脏
阿斯利康高钾血症药物Lokelma获欧盟批准上市
聚硅酸/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研究
纯硅酸溶液的聚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