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锋 王丽娟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信息披露作为绿色转型的关键,有利于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展现了“双碳”目标的政策导向和对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2022年2月8日起,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明确依法披露的主体、内容、形式、时限和监督管理等基本内容,强化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是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ESG(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ment, 译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积极引导,我国绿色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开阔;但同时,资金规模达到一定体量时,很可能出现“漂绿”风险。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 “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应该是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不能仅仅是“漂绿”包装,一方面收获消费者的“绿色溢价”,另一方面可能使企业在融资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获得与实际不符的利益,从而扭曲政策效果。尽管我国“漂绿”相关主题的研究不断增加,但关于“漂绿”的定义和动因尚未出现统一明确的结论,且绿色金融快速发展伴随着“漂绿”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大众对“漂绿”的认知存在一定误解,仍停留在“虚假营销”“绿色广告”这一层面。
“漂绿”(Greenwash)由“洗白、粉饰”(Whitewash)演变而来,指企业虚假绿色环保宣传、粉饰牟利之实的行为,强调了其环保欺骗性(李大元等,2015)。这一概念起源于1986年美国环保主义者杰伊·韦斯特维尔德(Jay Westerveld)对美国酒店“回收毛巾”环保行为的反思,用于描述企业出于营利目的而做出的虚假环保宣传行为。形式上,企业在公众面前承诺承担社会责任,但实质上,没有采取相应行动甚至违背社会责任,“漂绿”是一种伪社会责任行为 (肖红军等,2013)。由于存在商业竞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必要树立绿色品牌形象,将生态友好作为一项重要资产(Bekk et al.,2016)。 苏士梅(2022)认为“漂绿”广告是为提升产品及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塑造其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或产品形象的营销策略;且基于语义操控和绿色崇拜,将“绿色”符号化,传播过程中使投资者和消费者出现认知遮蔽。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漂绿”是制约其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漂绿”行为在绿色金融领域主要表现为:在投资端,投资人迎合资本市场对ESG投资的偏好,却未能开展有效的ESG专项审查,而纳入“非绿”标的;在发行端,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并未按照承诺的框架投放,未披露投放项目的环保效益,或投放项目未达绿色发展的承诺目标,造成绿色金融项目发展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间的不平衡。“漂绿”行为一旦曝光,会削弱投资者信任,对金融市场产生负面效应。于是本文梳理国内外“漂绿”相关研究文献,绘制知识图谱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关于“漂绿”的研究述评。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国内文献取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设置检索主题为“漂绿”或“洗绿”或“绿色营销”,国外文献取自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设置检索主题为“Greenwash”或“Greenwashing”,精确匹配检索发表时间为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后对文献进行筛选、校对处理,剔除了书评、报纸、会议、新闻短讯等研究性不足的文献,最终获得153篇中文有效文献和396篇英文有效文献。本文使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 v.6.1 R2版本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基于共词分析、突现分析和聚类分析,更为直观地从研究情况分布、科研合作网络及研究关键词等方面对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进行具体解读及趋势预测。
如图1所示,国内外近20年“漂绿”主题的相关研究,整体来看热度持续增长。
图1 2002—2022年国内外期刊“漂绿”研究年度发文量
国内相关研究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2002—2008年为初步探索阶段,期间相关研究成果极少,发文量≤1;2009—2018年为缓慢摸索阶段,发文量≤10,基本达到稳中有升;2019—2022年为较快发展阶段,发文量>10。而国外相关研究的总体发文量大多略高于国内,其期刊发文量爆发点略早于我国,自2008年起,年度发文量显著上升,截至当前发文量已增长近13倍。国内出现“波动性缓慢增长”的原因是,我国“漂绿”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2008年,美国环境营销公司Terra Choice发布绿色产品《漂绿六宗罪》调查报告,环保造假主要形式包括流于表面(Hidden Trade-off)、 毫无凭据 (No Prof)、 用词含糊(Vagueness)、混淆视听(Irrelevance)、避重就轻(Lesser of two evils)和欺骗公众(Fibbing);后2009年增加崇拜认证(False labels),修订为《漂绿七宗罪》,社会反响强烈。2009年,《南方周末》杂志颁布“中国漂绿榜”,才正式将“漂绿”的概念引入中国大众视野。
国内外近20年的“漂绿”研究,总体均呈现上升态势。阶段分布关键节点的理论研究成果数量既与理论研究发展的自身规律相符,又与舆论重心、大众需求和党的重大政策方针息息相关。虽然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相关研究,但国内外发文总量较少,尚未形成“井喷”态势,说明“漂绿”相关主题的研究仍属于新兴领域,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需要加强和深化对“漂绿”相关问题的研究。
国内收录期刊153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收录论文90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论文63篇,发文质量较高。如表1所示,发文量≥3的期刊均为省级以上期刊。其中,《财会月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新闻界》《财会通讯》《管理现代化》《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和《生态经济》均为核心期刊,2021年平均复合影响因子约为3.050,对我国未来“漂绿”相关主题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有较大帮助。国外收录期刊396篇文献,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收录论文346篇,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收录论文17篇,同样发文质量较高。根据JCR期刊分区,各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至少在各领域排名前50%,收录期刊所属分类主要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Sustainability,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A Journal of Nature and Cul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社会科学(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和传播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不难窥见“漂绿”相关研究的学科方向相对集中。然而,该领域总体发文量较少,表明当前国内外“漂绿”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刊发都比较分散,尚未形成较为明显的核心学术集群。
表1 2002—2022年国内外“漂绿”研究成果期刊收录情况
使用Citespace对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研究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到如图2—3所示的研究作者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国内研究作者共现图谱的节点数量N=120,关系连线E=51,网络密度Density=0.0071,对应年限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论文数量为7。根据普赖斯定律,关键作者的计算公式为其中,M指论文数量,Nmax指对应年限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论文数量。因此,在国内“漂绿”研究中,当作者发文量>2时,该作者即可被视作高产作者,有杨波(7篇)、刘传红(6篇)、黄溶冰(5篇)、刘婧玲(5篇)、刘亦晴(5篇)、王积龙(3篇)、黄世忠(3篇)等。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杨波教授为例,杨波教授主要研究“漂绿”的行为演进及治理经验,于2010年独立发表《大型零售商漂绿行为的危害、成因与治理》,探究了企业“漂绿”产生的负面效应及根本原因,强调了政府、消费者、企业和NGO(非政府组织)多元主体的有效治理。2012年,杨波教授独立发表《中国消费品市场中“漂绿”的治理分析:基于信任的视角》和《环境承诺为什么演变为漂绿:基于企业绿色过程模型的解释》,分别通过不完全信息“漂绿”博弈模型和多维企业绿色过程模型,分析了“企业漂绿”的具体成因。2014年,杨波教授独立发表了《漂绿的形态多样性及演化研究》和《漂绿现象的第三部门治理研究》,认为“漂绿”治理的个体效应不佳,要注意企业、政府、公益性社会组织及绿色消费者的多元主体合作,尤其强调了第三部门的重要作用。同年,发表的《商品漂绿的中国本土特征与治理》和《西方发达国家治理漂绿的成效与挑战》,则对“绿色消费”的概念作出了中国本土化的具体阐释,并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治理“漂绿”现象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
图2 2002—2022年国内“漂绿”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如图3所示,国外研究作者共现图谱的节点数量N=145,关系连线E=79,网络密度Density=0.0076,对应年限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论文数量为5。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在国外“漂绿”研究中,当作者发文量>2时,该作者即可被视作高产作者,分别是Lyon TP(5篇)、Du XQ(4篇)、Font X(4篇)、Seele P(4篇)、Zhang DY(4篇)、Chen YS(3篇)、Gatti L(3篇)、Karaman AS(3篇)等。 以密歇根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的讲座教授Thomas.PLyon为例,Thomas教授聚焦环境信息披露和媒体关注效果的内外监督手段对企业“漂绿”行为频率的影响,于2011年发表《战略性环境披露:来自美国能源部的温室气体证据》和《漂绿:外部监督下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的战略性自愿环境披露行为较少,通过经济模型设计,研究发现企业预期环境绩效与其环境信息披露间存在非单调关系,外部监督的压力的确能够有效阻止“漂绿”行为,但也促使企业更少地披露他们的环境表现。2013年,Thomas教授发表《社交媒体对企业漂绿的影响》,认为社交媒体的关注将减少企业“漂绿”的发生率。2015年,《漂绿的手段和目的》和 《企业可持续性披露中的夸张和谦虚》两篇利用当时已有的社会科学研究对“漂绿”的机制进行理论化和建模,并衡量其对公司业绩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同时扩展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理论,再次确认外部审查对“漂绿”行为减少的有效作用。
图3 2002—2022年国外“漂绿”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使用Citespace对国内该研究领域的所有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其节点数量N=106,关系连线E=40,网络密度Density=0.0072。主要的研究机构有郑州航空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商学院。表明我国“漂绿”相关主题的研究机构合作较为缺乏,各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之间、各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都有待加强。
图4 2002—2022年国内“漂绿”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使用Citespace对国外该研究领域所有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均为独立节点,无关系连线。因此,国外“漂绿”研究机构部分得到如表2所示的统计结果。主要的研究机构有伦敦大学、密歇根大学、乔治亚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牛津大学、维也纳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其中,部分研究机构为高校系统(University of Michigan System和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ystem),指的是多所州立大学(分校)构成的大学系统,可能由于论文刊发的作者单位未细化至分校或二级学院,导致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不明显。总之,国内外研究机构关于“漂绿”的研究大多仍处于“独立作战”状态,相互间合作不够紧密。
表2 2002—2022年国外“漂绿”研究机构共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