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轶行
(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陕西 汉中 7231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中小型企业都在扩大自己的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加大,对员工的管理难度就随之提升,企业也意识到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的标准。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建立,不仅能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在未来几年,我国企业想要不断扩大规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关键,就是能够在企业内做到安全生产管理和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虽然有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且探索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存的弊病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与之相关的建议,让企业能够以此发现可能造成危险的因素,对尚未改善的地方有明确的改进章程,也能够对其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提供借鉴。
安全生产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各行业的员工在生产中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在对现有资源以及人们的才智加以利用后,通过各种方式以及科学的理念和客观规律,对企业落实相关的决策、计划、组织以及控制等活动,达到人与机器、生产原料的动态平衡,做到安全生产,使企业因为不规范生产行为造成的损耗减少,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管理有以下4 个特征。
对管理的概念逐句分析,可知,管理是由两方面人员组成,管理者通过自己的权力来对另一方施加的特殊行为,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是由人进行控制和制定的,并且会根据现实应用情况不断进行变化。管理者的观念和理解会造成管理行为的差异性。
在现行经济体系下,企业想要适应市场化的发展,不仅需要重视经济效益,还要重视意识形态和心理因素。在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能认为企业的存在就只需要盈利不用顾及安全生产,或者不重视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安全生产行为,减少在这方面的管理和经费投入。若从企业成本和经济利益分析,安全生产行为可以降低事故率,减少在安全事故中造成的损失与各项赔偿,员工伤亡的可能性也会大幅度降低,可以给员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场所,也能节省企业运营中的成本。
企业要重视安全管理,就必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保证其实施,否则难以有效地对员工行为进行管理,这样会导致在企业生产中员工的操作仍处于混乱中,此时,企业管理也就沦为空谈,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企业的工作规章、培训制度、工作纪律、奖惩措施、操作规范、技术标准、日常行为规定,本身就是为了实现某些目的而制定的,有着一定的强制性,以此来对员工的行为开展安全管理。
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运营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处于动态变化中,所以内部的章程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管理者的思想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改进,但是企业的改进不应该处于盲目、无约束的状态,应该立足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不断推动企业内在转型升级。
当社会化的分工逐渐明确、专业时,企业的日常工作运营中的精密工程的运行就需要安全有效的措施保障,企业就需要安全有效的安全生产制度管控员工的行为。企业需要树立安全、科学、生命健康至上的红线意识,将生命安全作为底线,不断推行与安全有关的管理条例,让生产中的事故发生率降低,在这种安全的状态下完成生产任务。我国不少企业都有着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相关体系,在生产的过程中增加了安全性,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加以保护,设备也能够随之高效运转,但是纵观企业的发展现状,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在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安全生产,这是企业运行的关键。企业在当前经济压力下,进行市场竞争时想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要是不能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企业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就会对企业运营进行损耗。在企业的生存中,既要处理好上述问题,还要有风险意识,消除不安全因素。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出现的事故,大多是因为人为操作不规范。这并不是指员工的故意行为,而是其安全生产的意识不足造成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让管理者的安全思想传递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在正确的思想形态引导下,才能够合理地协调企业生产效益和安全隐患二者的关系,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经济发展加速时,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危险因素出现的概率随之加大。企业的生产操作人员在工作时,极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行为,最终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企业要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将其渗透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人、权、责分明,将安全生产责任、操作要领落实到岗位、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企业的安全文化风气形成之后,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将会大幅度提升,在生产中的操作就会逐渐规范,改变以往被动执行的状态,主动去服从企业的安全管理章程,促使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的进程加快,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国内很多工业企业的成立时间都比较早,这些企业中的管理层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但是此类企业的管理中不仅依靠相关制度对人员进行调控,还会存在家族式管理情况。在解决问题时家族式管理的应用占了很大比重,公司制度的存在感非常弱,员工也不能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1]。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备的安全体系,对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定并不全面,也没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出现安全问题时“无法可依”。长此以往,这类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逐渐增大,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没有详细的章程条例,只有管理者的口头归纳总结,高层的管理人员利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对员工的行为作出指导,没有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总结,对日常运营中出现的新问题也不能够及时发现,作出相关指导。在没有标准的管理制度下,“人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会影响到企业的制度执行,最终丧失企业制度存在的作用,使得企业内部频繁发生类似的安全问题,这对企业的人力财力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当安全生产中的人、权、责不能分明,操作责任不能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时,也无法因此进行奖惩行为,无法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
“拿来主义”泛滥和企业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企业的管理人员也会对内部进行整改,看到别的企业优秀的管理制度,就直接照搬过来,不考虑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管理条例和自身的安全管理实际并不符合,员工对其认可度不高,认为其空洞乏味,在生产生活中也不会主动去应用,让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运行不畅,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有的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权责划分模糊,有的工作甚至还会在不同的部门出现重叠现象,但是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双方又会互相推诿扯皮,让管理制度无法实际应用,不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
企业在进行部门划分时,都会设置安全监管部门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管,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让企业不断整改,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足。首先,这项工作对安全监督部门的员工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有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常识外,还需要对本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业务等有一定的经验。假如在化工企业,不了解生产中所需的原料、工艺、流程,以及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那么即使企业存在着安全因素,监管人员也不一定能够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进而消除安全隐患[2]。所以很多企业的监管人员,甚至是雇佣的兼职监管人员,由于对本企业不熟悉而出现的监管漏洞,最后导致极为严重的安全生产问题。其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国家也会设置相关部门进行外部监管,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行为做出审查,发现其安全隐患,可以责令其整改。但是对于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这样的处罚力度并不能引起其对安全生产的警觉心。对待外部检查保持着应付的心态,检查过后依旧恢复以往的生产方式,无法保证员工的安全。
有的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对员工的安全教育频次较少,导致员工安全意识匮乏。有的员工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违章指挥、操作者违规工作的情况。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设置不合理,为了节省企业运行中的人力成本,企业会招收大量的合同工、临时工、季节工等,这些员工本身素质较差,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工艺流程等不熟练,无法做到安全操作,再加上流动性比较大,职位和人员频繁变动。企业无法提供相应的安全管理培训,这就使得企业的安全隐患加大[3]。有一部分企业也会定期进行一些安全知识培训,但是都浮于表面,操作人员只能记住安全管理的条条框框,不能在生产中实际应用,没有根植于心底的安全意识,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没有丝毫防备。
企业的生产活动想要实现安全高效,就必须使用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让他们可以遵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有着实践意义,这样才能让员工主动遵守,让员工的责任意识加强,强化企业的凝聚力,还能够处理安全生产中出现的矛盾。科学安全的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管理规范、科学、民主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规范:
一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做到精细,让每个规章制度都落到实处,不能全盘采用一个管理制度。针对不同部门人员面对的生产事项,制定出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加以实施,这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科学化的前提。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必须有现代化的理念作为指导,让员工有安全参与感。把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不断完善本企业的规章制度,而且还能获得员工的认可。在日常运行中,还要不断关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其中的弊病根源,对制度进行改进。二是要保障现有制度的贯彻实施,设立企业安全监督岗位,不断跟踪调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地情况,并且将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汇总。建立制度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其次还应该建立相关机制,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对近几年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经常出现“有章有法不依”[4]。所以对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人,都要严加处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安全监督部门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监管范围内的企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工作,对于违规行为绝不姑息,在独立、公开、超前、重专业、重日常的基础上,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强制的方式来保证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反馈实际情况,保障安全生产管理行为的实施。第一,建立健全安全体系,以二级安全标准化验收为准,实行PDCA 循环管理,规范工种工艺,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覆盖管理,消除企业的安全隐患。第二,强化监管部门的作用。①外部监管部门的工作中,加大突击检查力度,在安全隐患容易出现的季节频繁进行检查行为,还可以进行扣分制,累计分数达到一定分值时,责令企业停业整改,促使企业正视安全监督管理。②在企业内查方面,构建规范化的部门专职进行监管,独立于各个部门,保证其自身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加强人员的素质管理,对其进行业务培训,让检查人员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工种、原料等。在化工企业尤其要注意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如对特殊材料的使用和保管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化工知识,才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面临危险时也能采用正确的方法自救。
员工的素质影响着企业管理的实际效果,需要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对普通操作员工和管理者分开进行培训。让普通操作员工学习到更加先进的生产经验,管理者则是要进行创新管理课程的学习,对企业制度方面的制定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实际生产中积极实践安全操作要求。开展大范围的安全教育活动,如讲座或者安全演习,让员工对企业安全生产有更深的认识,从安全方面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可以和国内知名院校、行业协会等共同组织“共育”的培训教育模式。让安全专家在企业进行现场授课演练等,针对员工面对的实际问题,做出相应的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储备和技能。另外,企业也可以组织第三方安全培训机构,对各个操作岗位的危险因素进行培训,如防范高处坠落、高温灼烫、粉尘爆炸等的培训,杜绝职工在实际操作中仅凭经验或麻痹违章作业,让员工在了解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防范。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长期坚持、动态调整的任务,必须时刻关注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层要以身作则,不断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着良好的安全意识,起到带头人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形成健全的安全生产模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素质,让企业安全稳定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