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希 何启亮
近年来,佛山市一直致力于构建青少宫、乡镇、社区、营地等校外阵地与少先队的深度链接,探索校外阵地服务少先队员机制。
一、“宮+少先队”——示范先行,逐步释放少先队社会化活力
青少年宫是少先队组织迈向社会的支点,是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的重要阵地。目前,佛山市已推动142个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少工委;推进共建各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155个,与605所中小学校少工委实现100%结对,充分激发了少先队工作活力。
建立工作机制,“活”用组织教育。佛山市创建青少宫大队,建章立制,先后出台《佛山青少宫大队运营管理办法》《佛山青少官大队校外辅导员聘任及管理办法》《佛山青少官大队队员招募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同时,将“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融入少先队员在青少宫大队成长的全过程。
打造活动载体,“活”用阵地资源。佛山市构建校外少先队基地样板,联合社会各界打造青少年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创立“红领巾未来城”项目,依托基地的国防、交通、消防、法治、地震、心理等33个科普展项“硬设备”,设计“未来城”管理架构及职能部门,队员化身城市小主人参与其中。
打造品牌项目,“活”跃组织生活。佛山市邀请少先队专家指导,合力开发志愿服务实践、安全教育、科学探究、素质拓展和心理健康五大领域、60余个项目的活动课程体系。通过讲动结合,讲践结合的方式,开展“红领巾看佛山高质量发展”寻访实践、少先队小骨干训练营等少先队校外品牌实践活动,增强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二、“乡镇、社区+少先队”——双线协同,焕发少先队杜会化生命力
少先队大队与镇街、社区“双线”结对合作,构建联建共育的崭新的工作模式,少先队工作焕发生命力。
盘活文化资源,联动打造“队味”活动。学校少工委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主责主业,组织队员以小组合作、实地走访、互动交流等方式对自己所在的镇街、社区文化进行多维思考和探索,充分挖掘镇街、社区优质资源服务少先队活动。如,佛山禅城区南庄镇围绕红色文化主题,以“作为一名‘小小红领巾文化使者,你如何宣传身边的革命历史文化?”为问题导向,组织队员进行小组讨论、资料搜集,并走访红色地标,赓续红色血脉。
联建协同共育,增强实践活动自主性。注重将镇街、社区人文景观及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少先队研学活动,大大提升了队员的积极性和校外少先队活动的感染力。区少工委通过提前“踩点”,设计研学路线,打造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菜单”,供学校少先队大队“点单”,队员可根据自己需求或以就近的原则选择研学线路。如,佛山顺德依托均安镇黄有权故居红色文化、黄连社区村史馆革命历史文化、容桂街道顺德工业发展馆的“制造业当家”精神等社区资源,设计十条三大类研学路线。
三、“营地+少先队”——拓展延伸,助攻少先队社会化新动力
围绕“打造家门口少先队”的目标,夯实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建设,并努力将“红领巾奖章”争章内容贯穿到校外少先队活动中,增添少先队社会化新动力。
强化阵地保障,打通“家门口少先队”的“最后一公里”。为了给少先队员提供从课堂走到课后、从校内走向校外的阵地保障,佛山市少工委将着力点放在校外实践营地(基地)建设,前期通过资料审核、实地考察,推出涵盖“红色基因传承类”“城市规划管理类”等十大主题的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名单,并不断扩大阵地建设的范围和种类。
彰显传统文化特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学校、镇街社区与校外营地积极联动,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开展各级“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实现区级统筹,学校、镇街社区、校外营地联合实施争章项目。如,佛山三水区聚焦“善”“德”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出“美德小精灵”特色章,创新性推动全区校内校外的队员选择区内“1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打卡学习,引导队员明德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