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运作及历史贡献

2023-03-08 01:04徐建平韩雨楼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边区工人工业

徐建平,韩雨楼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贺龙与关向应等率领第一二○师主力挺进抗日前线,与敌后抗日军民共同开辟了晋绥革命根据地(以下简称晋绥边区)。晋绥边区大部分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土地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交通不畅,地理位置劣势明显,经济发展落后,“同所有兄弟根据地比较起来,晋绥是块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他甚至也不如晋东南、晋西南和晋东北。”[1]晋绥边区地理环境虽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拥有充沛的矿产资源。边区矿业资源分布广泛,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金、银、铅、锰、硝、硫磺、石膏等。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障了战争供给和军民生活需要,增强了边区军民与敌人进行长期艰苦卓绝武装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有力地阻击了日军的西进,为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筑起一道坚固屏障。

目前学界对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已有一定的研究①,现有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对边区财政经济相关研究的学术成果中,或是对工业经济的某一领域进行分析,如从军工业、采矿业、纺织业等具体层面对边区工业经济进行研究,在宏观上对边区工业经济发展及其历史贡献的研究较为薄弱,缺乏系统、全面地反映边区工业经济建设进程及其成就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实践运作层面对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进行梳理,以期呈现出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态,并对边区工业经济发展对抗战胜利的贡献进行探讨。

一、战时状态下晋绥边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晋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工业发展缓慢,社会经济结构非常脆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领导下的工业经济有所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部分官僚阶级甚至为维护垄断地位对民间工业、手工业实施打压和限制手段,导致战前民间工业经济发展迟滞。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地处华北的山西、绥远成为日军侵略的重点目标,短时间内领土大片沦丧,原本脆弱的经济结构迅速崩解,人民的生产生活陷入极度困难。

晋绥边区自形成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一方面是战争本身对该地区生产活动的破坏,另一方面源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对边区实行的双重经济封锁,同时频繁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村经济的衰退。边区所辖区域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生产以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小型作坊生产为主。战争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的工业经济,日伪顽对当地经济竭泽而渔地疯狂掠夺,致使原本就贫弱的工业经济雪上加霜,衰弱不堪。日伪顽敌对势力通过直接破坏掠夺、消耗品倾销、必需品封锁等政策,对边区所辖地区实行禁运,晋西北原有的工业生产格局被严重搅乱,传统行业受到极大冲击。经济封锁加剧了边区贫困的经济状况,使本来就弱小的工业经济受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在1939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晋西事变”破坏的双重冲击下,边区供给来源渠道被切断,物资极度短缺,即使有资金也无法采购到所需物资。晋西事变对晋绥边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使边区有所恢复的工业、手工业纷纷倒闭。事变后国民政府撤退时将原行署的大部分财物带走或销毁,并停止对边区的补给,转而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并公开叫嚣:“不让什么东西进村,什么东西也进不了村;不让什么东西出村,什么东西也出不了村。”[2]80目的是要“饿死八路军、拖死八路军、赶走八路军。”[3]18边区的工矿业大部分被摧毁,“造纸减少到战前的半数以下,煤窑均比战前减少一半以上。”[3]494手工纺织业遭到严重冲击,基本处于停顿状态,“临县(临南在内)有改良机200余架、土机2 000余架完全停开。”[4]151

面对严密的经济封锁和严峻的困难形势,如何迅速恢复和发展边区工业经济,成为边区政府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边区机关报《抗战日报》在1941年9月30日的社论中指出:“我们不仅要很好的接受过去的经验教训,更要加紧研究财政经济政策,来正确掌握自力更生的工作,严格遵守统筹统支的原则,加紧生产建设,特别是农业和工业的生产,这些是建设和巩固根据地的关键,是我们完成根据地的自力更生的正确方向和道路。”[5]发展工业经济是巩固边区建设的需要,更是抗战的需要。要实现巩固和发展边区的目的,就必须有武器弹药等军事工业的生产和补给作为后盾,同时出于满足军民生活的需要也必须发展民用工业。为达成上述目标,边区政府千方百计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以应对战争进程对物资的巨大需求。

二、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运作

为促进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边区政府通过实施出台政策法规、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筹措建设经费、实施税收优惠、维护生产者权益、开展工业生产运动等措施,既贯彻落实了中央发展经济的精神,又在执行过程中紧密结合边区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边区工业经济发展。

(一)制定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是有序开展工业经济建设的基础和有力保障。抗战期间,晋绥边区为打破日伪顽的经济封锁,保障军民物资供应,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把制定经济政策作为边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工业经济在经济发展和军事斗争中的特殊地位,边区政府出台和执行了一系列与工业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晋绥边区保护工商业条例草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关于加强贸易税收工作的通知》《晋绥边区煤矿开采暂行办法》《晋西北管理对外贸易办法》《晋西北行政公署修正税务稽正暂行条例》《晋绥边区货物税暂行条例》《晋绥边区修正营业税暂行条例》等,以促进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通过发布指示和政令等形式作为政策法规的补充,用于指导工业经济的发展。1943年是抗战进入战略反攻的前夜,也是边区工业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战争局势和日寇的疯狂进攻,保障战争供给,减轻人民负担,边区政府于1943年1月1日发布《关于晋西北今年财政经济建设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提高生产,发展贸易,提高农工业生产,是战时晋绥根据地财政经济建设的基础。”[3]470强调工业生产对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推动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工业生产上,必须发展各种手工业,特别是纺织手工业,着重提高土布质量,注意扩大纺织区域;努力发展、巩固各种生产合作社;整顿公营工厂,提高公营工厂的生产质量和数量;提倡使用土货,反对不用土货而购用外货,以促进自给经济的发展;注重完成军用器械的紧急任务,以备生产对敌斗争所需要的大批武器等等。[3]471在这一发展工业经济总方针指引下,边区又细化措施落实《决定》精神,着力发展本地区的工业和手工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土纸、食油、煤铁、瓷等除自给之外,还有部分可供出口。[2]209正确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政策的有效落实,为边区工业经济有序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举旗定向的作用。

(二)发展多种经营模式

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包括公营、合营和私营等经营模式。在政策导向上,边区政府大力发展公营经济,倡导发展合营经济,鼓励发展私营经济。

大力发展公营经济。在边区政府的扶持下,1940年5月经济建设会议之后,陆续建立起一批公营工厂,包括造纸厂、煤矿厂、铁厂、瓷厂、卷烟厂、纺织厂等。以纺织厂为例,至1941年底,除军区厂外,纺织一厂、纺织二厂、兴县纺织厂、神府纺织厂、二区纺织厂、三区纺织厂6个厂共有资本1 012 930元、织机169台[4]184,抗战期间公营纺织厂的产量基本稳定在5万匹至6万匹。从公营经济的归口看,既有党政机关所属,也有部队所属。以部队为例,到1941年底,部队系统下属的工厂已涵盖重工、轻工、化工、制药等多种门类,轻工业有鞋厂5家、被服厂6家、毛巾厂1家、制革厂3家,化工业有肥皂厂1家,制药业有药厂3家,矿业有煤窑16座、铁矿厂2家、铁厂9家、硫磺厂1家、硝厂5家、熬盐作坊23家,另有各类作坊如毡坊、皮坊、麻坊、木厂、铁坊、酒坊、油坊、粉坊、醋坊、磨坊、纸坊等合计71家。[4]24-25边区公营经济的数量虽然相对较少,但规模较大,设备更为先进,待遇也更为稳定。以瓷窑为例,私营瓷窑获利主要靠剥削工人和抬高市价,盈利的具体情况往往也隐瞒不报,公营瓷窑工人待遇整体上要高于私营瓷窑,有时还发放额外补助。公营瓷窑的价格优势还在于资金稳定,能多次烧窑,产量高,所以成本更低,私营瓷窑受限于资本,总体盈利一般不如公营高。[4]139-140军事工业是边区公营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1940年5月,一二○师修械所与工卫旅修械所合并,在葭县牸牛沟扩建为一二○师后勤部修械厂,成为边区的第一座军工厂,后更名为晋西北军区后勤修械厂、晋绥军区后勤部修械厂、晋绥军区工业部一厂。1944年在牸牛沟成立晋绥边区后勤部工业部,使晋绥边区军事工业的发展有了系统的管理体制。工业部先后组建了4个兵工厂,牸牛沟修械厂改为工业部一厂,李家坪迫击炮弹分厂扩建为二厂,临县高炉试验工作组改为三厂,新成立的晋绥火药厂为四厂。公营经济对边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有利于边区的财政和经济状况的稳定。

倡导发展合营经济。边区政府在大力发展公营经济的同时,倡导发展合作经济,以推动边区工业经济发展,增加军民生活必需品产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边区政府实施奖励生产合作政策。1940年9月6日,晋西北公署公布《合作社暂行条例》,规定合作社可免征营业税。对合营经济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银行对合作社实施无息贷款,对生产输出品的手工业合作社予以特别奖励。1941年5月20日的《抗战日报》发表社论《如何建立合作社》,指出生产合作社以发展手工业生产,供给人民大众生产、生产必需品为目的[6]。边区各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多种类型的工业生产合作社。兴县在组织合作社中贯彻民办公助方针,坚持以生产为主,以发展纺织事业为中心,到1944年9月拥有规模较大的合作社12个,小型合作社90余个,中心合作社7个,持有股金530万元,社员4 541人。合作社以纺织为主业,兼营采矿、烧瓷、挖煤、榨油等生产[7]。兴县合作社的创建思路在晋绥边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得到政府肯定和群众认可,之后合作社运动在临县、临南县、离县等地蓬勃展开。1944年合作运动达到高潮,据1944年冬季统计结果,全区共有大小合作社1 042个,股金9 783万元,综合性合作社285个,社员达63 275人,共有资本6.3亿元(以当年本币币值计)。②生产合作社的蓬勃开展,成为公营经济的有力助手,是边区工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边区政府认识到仅依靠公营经济和合作经济难以充分满足战争和军民生活的需要,应鼓励私人资本投入工业经济领域,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在纺织业方面,边区的私营纺织业具有一定的生产基础和资本,市场反应快且应变灵活,私营纺织不仅能出产纺织品,也可以制造纺织机具。1941年纺织业逐步恢复后,“临县和歧道都有私人新设的制机厂,出卖纺机……大批纺车陈列在市台上,这是过去所没有过的。”[4]152在工矿业方面,1941年7月中共晋西区党委和行署召开联席会议,对工会工作中有损私营经济的问题进行检查纠正。1941年8月出台《晋西北矿厂劳动暂行条例》,1942年12月颁布《矿工(煤矿)劳动合同》,严格禁止滥处滥罚滥没收,纠正过去定价收买、低价强买的情况,消除资方和商户的顾虑,使劳资关系得到协调和改善,促进了私营经济发展。招贤的私人煤窑1941年增加至28座。[4]631941年招贤18座铁厂中有私营8座,合作社与私人共同经营铁厂6座。[4]111-112边区政府还广开思路,帮助私营经济解决产品销路和资金不足等问题。边区政府为发展私营经济颁布的政策条例,以及在落实政策中解决实际问题采取的务实工作作风,对促进私营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筹措建设经费

边区工业经济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以重构并有所发展,与边区政府在经费上的扶持密不可分。为鼓励和扶植工业经济,边区政府通过发放贷款等形式积极筹措经费,用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奖励和投资。1940年5月,晋绥边区西北农民银行成立之初,就“决定投资于工业与合作事业。”[8]宗旨是在不影响农贷的前提下,“进行部分工、商、合作事业的放款。”[9]1942年颁布的《山西省政府第二游击区贷款暂行办法》规定:棉毛纺织业、造纸业、煤窑、瓷窑、铁厂、制药厂、度量衡制造业、各种制造业、各种家庭工业等均可纳入工业贷款的范围。1940年至1943年的三年间,边区政府共贷款4 000余万元、贷粮1 000余石对工矿业进行扶植。为刺激纺织业的发展,1943年11月行署决定对“纺织,纺车,水利等贷款一律免收利息。”③在工矿业方面,1945年边区政府发放工矿业贷粮1 000余石,以解决煤、铁、纸、瓷、硝磺等工矿业生产中的各种困难。边区发放的工业贷款有效缓解了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为边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政府鼓励增加私人资本投入。如在煤矿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执行“民办公助”方针,鼓励私人资本投入煤炭业生产;在纺织业方面,1941年高干会议后提出要扩大公营纺织厂,也要奖励私人投资与家庭妇女纺织。1945年7月晋绥行署出台政策,奖励地主资本转入工矿业,对工矿业、运输业合作社经政府准予备案者,一律免征营业税与公粮。

(四)实施税收优惠

边区政府实施减免营业税政策,刺激工业生产上的投资取向,以促进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业税征收制度与工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关系着工业经济能否平稳运行,也关系着边区广大工商业者对政府的拥护程度。边区建立初期,以公粮征收为主要税项,工业营业税征收税率比较低,如制造业按资本额征收4‰至20‰。1941年12月20日实施的《税务稽征暂行条例(修正)》对课税标准进行了调整,规定以营业额作为课税标准者,免税点调为1 000元;以营业税为标准者,免税点上调为2 000元。[10]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边区政府提高了对工业营业税的认识,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工业税率进行适时调整,制造业由原来象征性的税收改为以不同行业区别征收,最高征税千分之十,最低千分之五,并规定了免税点。调整后的税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增加幅度并不大,仍然属于低税收政策。相较于低税收政策,对钢铁制造业、棉织物业、毛织物业、制药业等实施的免税政策,更体现了边区政府鼓励发展工业经济的决心和力度。在纺织业方面,实施种棉免征公粮、妇女纺织不征税等政策。1943年规定纺织业免征公粮,后又延长3年;试种棉全免公粮并赔亏一半。[11]在采矿业方面,税收减免政策得到充分体现,如煤炭业营业税税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1940年营业税税率为2‰,之后税率有所提高,1943年达到10‰。[12]149对修复的煤窑则免征一年营业税,开采一年内出煤的新窑免征营业税二年,开采期达一年以上的免征三年;淡月不停工的,淡月产煤折半计算收入。[4]701944年边区政府扩大减免范围,规定对临时营业者、公私纺织、造纸、炼铁、熬硝及一切军火制造事业及政府发给的资金、抚恤金、退职金所经营的工商业,免征营业税;各种生产合作社免征;对公营工商业以其纯收益的按七成计征。[12]279-280减免营业税作为边区税收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减轻了厂矿和经营者的负担,刺激了工业生产上的投资取向,对促进边区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维护生产者权益

为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边区政府出台保障工人权益和优待技术人员的政策,彰显了边区政府对工人和专门技术人员的重视和关怀,在提高生产者生活水平、提升生产积极性的同时,生产人员的思想觉悟也有了明显进步。

保障工人权益。边区政府保障工人权益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作为维护工人权益的机构。1940年3月,晋西北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兴县召开,会议通过《晋西北总工会关于改善工人生活办法草案》,明确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多工作时间等内容,以此作为改善工人生活、维护工人利益的准则;同时会议决定成立晋西总工会。晋西总工会成立后,作为晋西北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保障工人权益、改善工人待遇成为其发动工人团结抗战的重要内容。晋西总工会及下属的各地工会,以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为指引,团结开明的私营工厂主和作坊主,孤立和打击态度顽固的私营工厂主和作坊主,减轻了工人负担,提高了工人待遇。二是颁布政策法规保障工人权益。边区政府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指导下,1941年4月1日公布《晋西北改善雇工生活暂行条例》《晋西北工厂劳动暂行条例》,8月1日公布《晋西北矿厂劳动暂行条例》等政策法规,为保证工人切身利益提供了政策依据。如《晋西北矿厂劳动暂行条例》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及工资:“矿工工作时间,每日以十小时为原则,必要时可增加至十一小时。”工人工资“应以维持一个半人最低限度之生活为原则”,并规定资方不得无故拖欠和克扣工人工资。[4]348边区政府通过对私营工业中的劳资关系进行调整,缩短了工人劳动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受剥削程度,工人的权利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工人的薪资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据不完全统计,1945年工人平均工资较边区政府成立之前增长了50%~100%。工人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提高,部分工人购置了土地和房屋等固定资产。据对临南招贤镇 577名工人的统计,购买房产25处,土地957亩,有71名单身工人组建了家庭。[13]工人权益得到保障,生活得到改善,其生产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工人们感慨说:“现在的劳动政策,照顾到劳资双方的利益,而且为抗战生产,多劳动点也高兴。”[14]边区政府对工人权益的保障措施,推动了工人思想觉悟的进步,工人们以自愿参军、购买公债、义务劳动等多种方式为抗战贡献力量。

优待技术人员。边区政府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为充实技术人员力量,从部队、机关抽调人员转入各类公营工厂,走上生产岗位,帮助地方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政府对技术人员实施优待政策,竭力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加大对技术发明者的奖励力度。1941年11月颁布的《晋西北奖励生产技术的暂行办法》,规定对在生产事业中做出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奖励对象包括在各种生产工具、各种外货代用品方面有所发明改进或仿造者,在发现或研究化验矿石方面取得成功者,在热心传导推广现有技术上堪称模范者,对各种技术有所建议因而试验成功者。受奖励人员除获得荣誉奖励外,视贡献情况设七等奖金予以奖励,其中一等奖金为4 000~5 000元。[4]341-3421941年12月,晋绥边区招贤工业建设委员会发布优待技术工人条例,从工资待遇、家庭优待、奖励、养老保证等方面对技术工人实施政策保障,以免除技术工人的后顾之忧。[4]343-3441942年1月10日,边区政府颁布《优待专门技术干部办法》,根据技术人员的学历、经验、经历及技术水平,给予十五至五十元之间的津贴补助;从优奖励专门技术干部在生产及技术上有所改良和发明者;给予技术干部的直系亲属及配偶以生活费。④边区政府对技术人员的优待和奖励政策,体现了边区政府发展工业经济、以人才为本的理念,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开展工业生产运动

由于地理位置相邻,肇始于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较早得以在晋绥边区全面展开。在大生产运动中,边区政府组织开展了厂与厂、组与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生产竞赛,掀起热火朝天的生产竞赛热潮,推动了技术革新和生产进步。广大工人在工业生产领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工业展览会内容日益丰富,并涌现出一大批工业劳动英雄。

举办工业展览会。晋绥边区政府通过不定期举办各类展会,展示边区在各条战线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对边区人民进行宣传教育,激励军民的战斗和生产热情。举办生产展览会是边区展览会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边区政府对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是为了奖励劳动英雄、技术能手,检阅生产成绩,另一方面有益于生产经验和技术的推广交流。[15]随着边区的巩固和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工业相关的展览次数逐渐增多,展品愈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广泛。1941年1月边区举行第一次晋西北生产展会,展品涉及工业、农业、矿业等生产品达千余种。生产展览会与同时期举办的群英会相得益彰。1942年12月边区举行第二次生产展览暨劳动英雄检阅大会,其中纺织展览室陈列着各种新型纺车和轧花机,工矿展览室对边区煤、铁、硫矿的矿藏情况和开采炼制技术进行了展示。1944年1月在兴县举办了第三届晋绥边区群英会,会上工业品陈列室受到参观者的高度关注。晋绥边区举办的各类工业展览会经历了形式由单一到系统、数量由少到多的发展演变过程,见证了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脉络。展览充分展示了边区工业生产者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进步,增强了军民戮力同心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使边区军民在思想上、行动上对发展工业经济形成共识,成为展示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展览会存在着流动性大、布展较为粗糙等不足,但瑕不掩瑜,工业展览会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展示边区工业经济发展成就的重要方式,交流生产经验、激发革命斗志的重要平台,增强了民众参与工业生产的意识,促进了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良,调动了广大工人投身生产和改造创新的积极性,对推动边区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引导作用。

选树工业劳模。评选和表彰劳模是晋绥边区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先进开展的群众性评比表彰活动,旨在通过表扬生产战线的劳动英雄,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同时,选树劳模活动也是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展现边区实力、增强边区凝聚力、激发民众生产热情的重要平台。边区政府重视提高工人素质,提出创新型工人的八条标准:一是生产超额计划15%以上;二是质量提高5%;三是要节约原料,爱护工具,并有具体成绩和表现;四是应在半年内教会徒工,达到半熟练工人水平;五是要遵守学习时间,不识字者要识200字以上,识字者要做到能读报、读文件,并教他人识字;六是要模范遵守劳动纪律;七是做好上述要求,还能影响推动他人;八是做到工作积极经常性,又能团结他人[2]215。在政策引导和激励下,大批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却做出不凡的业绩,其中以修械所工人张秋风最具代表性。张秋风技术精湛,爱厂如家,热心公益,能够把革新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人,深得工人们爱戴和尊敬,多次被评为工人劳动英雄。张秋风的劳动热情和出色业绩得到边区政府的肯定,1943年4月30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军区后勤部和边区总工会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作出开展“学习张秋风运动”的决定,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代书记林枫提出“我们需要许多张秋风”的号召。从1942年1月至1944年12月,连续召开四次英模大会,隆重表扬各行业的先进英模人物,一大批工业英雄从中脱颖而出,在工业领域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其中1944年1月7日至15日召开的边区第三届群英大会,是对晋绥边区工业系统正在开展的“学习张秋风运动”的一次检阅和总结。大会评议出工人劳动英雄50名,张秋风、刘清荣、薛义奎3人荣获工人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工业劳动英雄得到丰厚的奖励,工人特等劳动英雄的奖励是一枚奖章、两面奖旗、一条毛毡、3 000元奖金及其他衣服用品多件,工人甲等英雄的奖励是一条毛毡及1 500元奖金。大会组织劳动英雄进行了分组交流,交流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技艺。1944年12月7日召开了第四届晋绥边区群英大会,大会历时25天,751名英模与会交流,会期和规模均创历届群英会之最,有56名纺织英雄、77名公营和民营工厂劳动英雄受到表彰。

三、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工业经济伴随着根据地的壮大经历了从弱到强、从相对单一到较为全面的发展进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晋绥边区军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克服基础薄弱、设备落后、技术缺乏、经验不足等重重困难,使边区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发展。边区工业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是边区政府政策正确且执行有力的结果,工业经济发展成就巩固了边区政权,保证了军民生活需要,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对边区的坚强领导

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在抗战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我们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最牢固的根基,巩固了战时党对边区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于晋绥边区创建、发展和巩固的各个时期,贯穿于晋绥工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尽管长期遭受日伪顽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但在边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下,党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和领导性地位始终未发生改变。民心向背决定党的生死存亡,人民是党的根基,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切实地解决了群众缺吃少穿的实际困难,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边区政府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生产动员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纵观抗战时期边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成就,从机构设立、政策制定到各项措施的实施,无一不是在中央晋绥分局和边区政府精心谋划和严密组织下落地。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和战局的向好进展,党对边区的影响与日俱增,社会各界各阶层同心协力,积极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边区政治和军事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边区工业成就的取得诠释了党的领导是边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有力加强了党对边区的控制力,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对边区的坚强领导。

(二)打破了日伪顽对边区的经济封锁

抗战期间,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发展经济对取得战争胜利的必要性,指出抗日根据地只有迅速发展和适当解决必需工业品,才能最终打破经济封锁,打断城市统制乡村的链子。[16]晋绥边区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工业经济的举措,促进了军工业、工矿业、纺织业等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部分工业产品基本实现了自给,粉碎了日伪顽企图以经济封锁扼杀边区的妄想。1942年晋绥边区民间织布约30万匹,实现了穿衣半自给;到1945年底,布匹产量由1944年的72.2万丈上升到107.3万丈,⑤使边区军民摆脱了缺衣少穿的窘境,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有的工业产品具备一定的出口能力,通过输出本地产品从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换购棉花、布匹、食盐等物品,解决了边区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边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本地商业和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在商业方面,一是商店数量有了显著增加,到1945年,边区拥有公营商店“达到60家,连同贸易局一起达72家。”[17]二是商店的类型增多,除了货业外,转运栈、布匹行、饭馆、店房、澡堂、饼子铺等数量也大幅增加。在贸易方面,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晋绥边区与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等邻近根据地的贸易往来,各地取长补短,增强了各自对敌斗争的经济力量。在工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边区物资供应短缺状况得到缓解,边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1944年美国记者爱泼斯坦到晋绥边区考察经济发展状况后发表文章指出:边区“从乌有之中建立工业……我和其他外国记者访问共产党领导的地区,发现晋绥那边的老百姓和士兵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穿得好、吃得好。”[2]212边区群众丰衣足食,支援和慰问军队的热情空前高涨,如兴县1944年中秋节就组织了60多人的劳军慰问团,携带大量物品慰劳前线将士和伤病员,增强了军民鱼水情。

(三)纾解了陕甘宁边区的财政及军事压力

晋绥工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晋绥边区实力,同时有力地支援了驻陕甘宁边区党中央的财政经济所需,缓解了陕甘宁边区财政和军事方面的压力。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多处于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在日伪顽的严密封锁下,均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毛泽东曾指出:“最大的一次困难是在1940年和1941年,国民党的两次反共摩擦,都在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18]在陕甘宁边区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来自晋绥边区的财政和物资援助成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经济来源,正如贺龙所指出的:“就全国来说,我们解放区最小,人口最少……又最穷,但是负担最重,肩负的责任最大。”[19]在其他根据地对陕甘宁边区支援受阻的情况下,便利的区域优势使晋绥边区成为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财政和物资的重要来源。毛泽东充分肯定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重要作用,指出:“晋绥的党组织在抗日时期的领导路线,是基本正确的。这表现在实行了减租减息,相当地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和家庭手工业、军事工业和一部分轻工业,建立了党的基础,建立了民主政权,建立了近十万人的人民军队,因而就能依据这些工作基础,进行了胜利的抗日战争,并打退了阎锡山等反动派的进攻。这就给了我们在日本投降以后能够据以打败蒋介石的反革命进攻的有利条件。”[20]1940年下半年,党中央面临严重的经费困难,向晋绥边区发电求援。此时的晋绥边区受“晋西事变”的严重冲击,经济上捉襟见肘,举步维艰。在部队冬装尚未落实的情况下,贺龙果断决定把晋绥边区所筹经费的三分之二连夜送往延安,以解党中央的燃眉之急。贺龙兼任晋绥行署审计委员会主任期间,先将支援党中央的粮款预拨出来,不准挪作他用。晋绥边区每年财政的50%~60%要支援中央财政,有的年份达到80%。晋绥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边区军民浴血奋战和经济援助陕甘宁中央提供了保障。到1944年,晋绥边区共“解放村镇3 100多个,解放人口40余万,解放国土2 400余平方公里。”[21]据统计,八年抗战中一二○师及晋绥军区部队共计对敌作战10 114次,毙伤日伪军100 740人,俘虏日伪军18 389人;晋绥边区民兵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作战18 718次,毙伤日伪军7 733人,俘虏1 876人[22]。上万次的英勇战斗使得敌人无法越过黄河侵犯陕甘宁边区,成功地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的安全,为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召开党的七大等历史性事件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为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积聚了革命力量。

(四)缔造出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精神

在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缔造出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精神,并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工业建设者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工业经济建设中不断铸就新的辉煌。

艰苦奋斗是晋绥工业经济建设精神的支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倡导并一以贯之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百折不挠的斗争史,也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晋绥边区工人阶级占边区人口不足3%,但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方针,经历抗战烽火的洗礼和淬炼,排除等、靠、要思想,粉碎了日伪顽包括经济封锁在内的重重高压政策,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图强,探索出一条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使边区的工业经济呈现出蓬勃活力。边区政府坚持工业经济建设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既不悲观泄气,也不盲目乐观,而是积极调动各种要素,挖掘一切有利条件,发挥边区军民的革命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军工生产和民用工业生产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建设成就,保证了军需民用,使晋绥边区成为保卫党中央的重要屏障和后勤保障基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力更生是晋绥工业经济建设精神的基石。晋绥边区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落后,面临严酷的经济封锁,边区工人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克服或缓解了军需民用中的诸多困难,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以军工生产为例,为解决钢铁原料的严重短缺状况,一二○师修械厂的工人们通过参与拆毁铁路的军事行动,用所得轨道制造武器、机器零件和各种生产工具,既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又解决了军工生产的原料问题。晋绥边区军工业约15%的机器设备由军工厂工人改造或自建而成,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自制的生铁及道轨作为原料,生产出大量子弹、枪支和掷弹筒等装备,用土法上马制造出地雷和炸药等,逐步探索出一条独立发展的军工道路。据不完全统计,1940—1945年,晋绥边区军工厂生产手榴弹282 909枚,其中1943—1945年期间生产手榴弹21万多枚,生产掷弹筒1 012门、炮弹12.76万发、炸药1万多公斤[23],使前线战士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武器补给。

无私奉献是晋绥工业经济建设精神的底色。边区工人阶级在生产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展现出工人阶级高尚的思想情操。工人们踊跃参与抗战勤务工作,平时站岗值勤、传递信息,战时给部队做向导、运物资。煤炭工人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响应和落实边区政府优抗拥军的号召。1943年春节前,临县六区煤窑工人为抗属挖炭,将三万余斤炭送给抗属。煤窑工人发起劳军运动,每天增加劳动一小时,为临县的驻军送炭六千斤。[24]在 “学习张秋风运动”中,边区被服厂工人开展每天加班一小时义务劳动, 于1943年寒冷季节来临之前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军区后勤工业部一厂工人在8个月内完成1 900多个义务工,推动了全厂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各地工会的组织和动员下,工人们参军热情高涨,抗战期间有2 000多人参加抗日武装,奔赴前线与敌人浴血战斗。晋绥边区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民族大义和高尚精神境界的体现,是共产党人宗旨和本质要求在边区工人中的延伸。

勇于创新是晋绥工业经济建设精神的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拥有勇于创新的气概,一往无前,就能突破艰难困苦的束缚,迎接希望的曙光。抗战期间,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建设能够顺应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推动着边区工业经济的稳步前行。为提高纺织效率,边区政府通过鼓励改进纺织工具和创新纺织技术,不断增大产能。在1942年12月举行的第二次生产展览暨劳动英雄检阅大会上,纺织展览室展出的各种新型纺车和轧花机充分展示了边区纺织业的创新成果。在“学习张秋风运动”中,新技术、新工艺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修械厂陕吉泰和张学志合作研制出切爆发管机,提高工效13.5倍;武斌研制铣引信丝扣机,提高了1.5倍工率;李焕研制的引信重锤划钻,节省人工1.5倍。工人高三马改进生产工艺,研究出熟皮子的新方法,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功效。在资料短缺的情况下,边区各军工厂工人及技术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实现了以河滩石替代砂轮、麻油替代机油、肥皂水替代润滑液、细陶瓷片代替合金刀片等生产技术革新,保证了军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四、结语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军事斗争的同时,卓有成效地领导了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卓越的表现和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凝聚起了磅礴的革命力量,为新中国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政权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建设,而工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革命根据地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产业。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山西特殊地理位置在抗战中的重要性,开辟并巩固了晋绥革命根据地。与其他革命根据地相比,晋绥边区有着更为艰苦的自然条件、更为薄弱的经济状况,更为落后的文化基础,更为复杂的政治局势,发展工业经济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在边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晋绥边区工业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过程,军工业、采矿业、纺织业等均有长足的发展。边区工业经济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激发起工人阶级巨大的生产热情,点亮了其爱国爱党的坚强信念,缔造出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精神,有效地维护了边区的经济秩序,有力地支撑了边区的生产建设和战争需要,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成为铭刻在晋绥大地上永不消逝的红色记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铭记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光辉历史,总结晋绥边区工业经济的发展经验,传承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精神,既是对革命战争年代我党艰苦奋斗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也为今天在工业经济建设中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提供了启迪和借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著作成果有:“三晋”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征编委员会《晋绥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1937.7—1949.9》(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牛崇辉《晋绥革命根据地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贺文乐《晋西北根据地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0—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解福谦《山西军事工业工人运动史通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张正明《山西工商业拾掇》(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刘欣和景占魁《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等。论文主要有:韩志宇《晋绥边区工商税政策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8期)、张晓玲《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家庭手工纺织业》(《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年第9期)、张晓玲《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煤矿业》(《兰台世界》2014年第10期)、郜俊斌《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煤炭开采业研究》(《吕梁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张晓玲《抗战时期晋绥边区营业税运行程序研究》(《历史教学》2014年第1期)、王明前《晋绥抗日根据地税收制度的正规化和科学化》(《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7期)、赵艳扬《晋绥根据地财政工作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博士论文)、胡定《山西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初探》(山西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等。

②参见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编印的《一年来综合性合作社的经验介绍》,第1页。

③参见山西省档案馆藏《晋绥行署关于纺织纺车水利等一律不收利息的命令(1943-11-19)》档案,档案编号A88-05-10-4。

④参见中共吕梁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印的《晋绥根据地资料选编(第五集)》1983年版,第432-434页。

⑤参见吕梁市政协学习宣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的《晋绥风云(一)》2015年版,第184页。

猜你喜欢
边区工人工业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工业人
调配工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工业4.0”之思考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