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经营系统的两个抓手

2023-03-08 05:35苗兆光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机制企业

我们谈刷新经营系统,要有具体的抓手。有了抓手,才能真正把刷新之后形成的经营理念,转化为现实的行动。从我的个人体会和大企业的一些体验来看,有如下两个具体活动可以作为抓手。

大家之前也对价值观有一些理解,但今天讲的这个体系和以前大家接触的可能不太一样。“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哈林顿·埃默森说过:“清晰明确的理念体系是组织协同的基础。组织的生命力来自从顶级开始到下一级能协调一致,共同推动组织的发展。如果组织中的人采用相异的理念,就会将组织作用于不同的方向,其结果一定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一个企业的组织,其力量建立在所有人遵循同一套价值原则的基础上,如果这些人遵循同一套价值原则,大家看到的机会就具有一致性,去打仗的时候就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一个组织协同的基础、存续力量的基础。如果不具备一致性,企业家的想法和基层的想法不一样,组织就会离散,力量就无法存续。从小到大的所有企业都需要这套理念系统,即便没有系统的表达,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形成了核心团队,核心团队成员之间的理念系统是具备一致性的。

越是有一致性的企业,越能表现出强有力的组织能力;越缺乏一致性,组织能力就越弱,人的心智资源容易被分散。

1.组织的三大问题和三大机制

当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再重新调整经营理念的时候,管理者可能无法完成同步调整,这时候组织就有可能发生离散。那么如何在环境变化的时候,根据环境让管理者同步刷新这套理念体系?

华为在1996年就面临这个情况,当时它的规模急剧扩张,原来这些人的评价、定工资、分配任务以及公司的大决策都是老板来定;而当人多起来,决策就开始离散,这个时候组织建设无非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组织的动力从哪里来?早期动力来自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发现机会,把人组织起来,带着这帮人往机会上靠,去改变这些人的习惯、工作方式,把他们统一到机会上来。但是当体量开始变大时,组织动力仅仅依靠企业家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如何根据市场机会的力量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突破个人局限?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谓组织就是让不同的人按照分工的方式形成互补,把所有人的长处加在一起。个人是有局限的,能力有局限,时间有局限。即便企业家再厉害,但很多事情没在一线,没有体验,临场信息不够,这时候必须突破个人局限。怎样让不同的人都做出贡献,超越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边界,这是组织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如何做到大而不散、大而不僵、大而不乱,使组织仍然保持一个整体?即便体量再大,业务中也有内生的一致性,管理者的决策也有一致性。

建设组织本质上就是回答这三个问题,而解决这三大问题则需要三大机制。

第一个机制,利益机制。解决分钱、分誉、地位的问题,把钱分好了,从利益出发,只要围绕着机会、围绕着绩效、围绕着合作建立组织,就能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这样就解决了利益机制的问题。

第二个机制,分权机制。把决策权力分配给那些专业的人、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即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去决策,这叫分权。我们研究治理结构,研究组织结构,研究职位体系的设计,其实本质上都是理顺权责机制,从而更好地去分权。

第三个机制,评价控制。这些人有了动力、有了权力,但是在组织里,每个人都会夸大自己的贡献,都会有滥用权力的倾向,要让他们为我所用,就需要评价机制。通过机制去评价其绩效、能力、行为,看权力是否滥用、责任是否履行、贡献是否到位。

这三大机制正好对应组织的三大问题:动力从哪里来?如何突破个人局限?如何做到大而不散、大而不僵、大而不乱?但是,仅仅设计这三大机制,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机制在运行中很难实现绝对公平。比如华为铁三角,三个人搞定一个订单,一个搞定客户关系、一个搞定解决方案、一个搞定交付,这三个人谁的贡献大、谁的贡献小?其实离开谁都不行。

2.机制背后的难题:统一价值前提

机制能否发挥作用,表面上是基于客观事实的选择,即事实前提,包括赢不赢利、可不可靠、技术上通不通、投资上过不过得去、人的能力行不行等,而本质上机制发挥作用、产生力量的前提是,组织中的人认为它是合理的,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也是隐藏在机制背后的难题——价值前提。

机制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取决于背后这些人是不是认可,是不是有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价值排序。比如开发一个产品,到底是等成熟后才上市,还是先做到八成熟到市场上占坑,这就是价值判断。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决策。

有一个做医疗器械的企业,早期产品质量很差,经常出现低水平的质量问题。我和老板说:“你是做医疗生意的,怎么能做不合格的产品呢?”老板说:“苗老师,你不知道,国外的进口产品做一台手术需要7万—8万元,用我的产品做一台手术只需要2万元,8万元的产品大多数老人是换不起的,很多人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换。但我们把成本降下来,很多老人都能换,县级医院就能做这个手术。虽然我的产品质量差点,合格率只有95%,但是也让95%的人获得了幸福。”我说:“那为什么不能把质量做好了再推向市场呢?”他说:“如果质量做好了,可能3年产品也推不出来,虽然只是合格率提升5%,可是难度太大了。我把现在这个质量水准的产品推向市场,于社会、于企业都是好事。”

类似于这个决策,背后就是价值观在驱动,而不仅仅是量化决策。诸如此类的决策在企业里有很多,如果不统一管理人员的价值原则,大家不是在一个价值原则上去做事,老板就无法授权,一授权就乱。很多老板授权下去以后,因为价值观不统一,很快就会对下面人做事的结果不满意;这时候再把权收回来,下面人就觉得老板出尔反尔。组织经过反复折腾以后,就失去了信用。

所以,统一价值前提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因为在背后无意识地建立了统一价值前提。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背后的一系列价值原则都需要刷新,如果这种刷新不处于管理状态,组织就会陷入混乱。

西方在20世纪用二三十年研究科学管理理论得出结论,第一条就是清晰明确的理念体系是齐心协力的基础。所以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一定要清晰,否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就会混乱。

3.刷新组织系统,企业家需要回答的六个问题

在环境变化时,管理者需要审视企业过去的做法是否已经过时,刷新组织系统需要企业家和管理者至少回答以下六个问题,从而调整经营基础。

第一,如何重新定义机会和增长?

一些企业过去一直在增长,但目前事实上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低增长状态,那么经营目标应该如何调整?

一种是从增长到成长。原来的机会是宏观的机会,现在的增长方式要向抓住结构性机会转变。当结构性机会发生改变时,我们观察环境、对市场的认知以及竞争规则也要有相应变化。中国的企业家原来做生意有个逻辑,即看哪里人多就做什么,类似农民种地的思维,人家种啥我种啥。这种逻辑在当时也成立,因为人多的地方市场大,在宏观上有规模优势,所以总能找到求生之道。但现在宏观机会没有了,如果还是依靠哪里人多往哪里走的逻辑,存活的概率就很低。这时候就需要重新思考业务机会,思考如何调整和变化。

对很多行业来说,现在机会少了,那还要去追求增长吗?这时候如果还去定增长的目标,可能会不断打击团队的信心。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企业有结构性机会,那就可以去重新定义增长,原来是外延式增长,现在可以定义为内涵式增长。所谓外延式增长,类似丰臣秀吉式的增长,即扩展地盘、扩大规模;所谓内涵式增长,就是改变内部产业的质量,也可以提高赢利水平,提高核心价值和附加值。也就是说,从增长的概念转变为成长的概念,去改善业务质量,拉近客户关系。虽然增长可能没那么快,但是可以连续发展。

还有一种增长方式,如果企业不幸连成长都无法维持,还可以选择坚持生长。所谓生长,就是无论再糟糕的环境,你都能活下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当这个行业开始复苏时,你还能崛起。就像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底下的小树一直在积蓄能量,有一天当一棵老树倒下了,周边的小树有哪棵能够尽快吸收阳光、占据空间,它就能成长起来,这就叫生长力。

第二,围绕机会和增长方式的改变,企业是否具有匹配的核心能力?

机会和增长方式改变了,需要的核心能力和过去不一样,比如原来需要的是复制能力、快速响应能力,现在要响应结构性机会,就要做品类创新,这种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

第三,核心能力是否已经建立在组织上?

只有建立在组织上的能力才是可以管理、可以上升的。怎么把战略上的核心能力建立在组织上,从哪几个方面去建?

第四,组织系统是否具有柔韧性和敏捷性?

所谓柔韧性,就是当机会不断变化和间断时,组织能够具有适应性。就像稻盛和夫讲的“阿米巴”(变形虫),组织也需要具备柔韧性。那么柔韧性从何而来?过去一些企业强调流程、强调硬性的规则,现在一些企业开始强调小的作战团队、强调划小核算单元。其实划小核算单元并不是本质,本质是每个核算单元里要有柔韧性,从固定化的组织变成团队,而团队之间具备啮合关系,就有了柔韧性。那么企业怎么去改造自身的柔韧性?

第五,核心干部队伍是否过硬和具有学习力?

当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增长逻辑要调整的时候,没有现成的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走,这时候拼的就是核心干部队伍对公司的归属感,他们是否愿意根据公司环境的变化去调整自己,获得新的能力,这就表现为学习力。

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一直在创业,去年做5000万元,今年做8000万元,明年做1亿元,企业里从老板到员工都没有经历过新的规模形态,所以对大家来讲企业一直在创业,要不断解决一些过去意识不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核心干部队伍如果学习力弱、僵化,或者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就只是打一份工,那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就弱。

第六,企业成败的要素是否处于管理状态?

这些要素一开始可能不成熟,达不到要求,那怎么通过管理让它从不具备条件到具备条件,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没有能力到获得能力,一步一步变强,我们称之为管理状态。

以上就是企业在环境变化时刷新组织系统要解决的六个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重构企业内部的组织系统和管理系统。

第二个要开展的活动,是熵减活动。“熵减”这个词来自物理热力学领域,这两年已经被引入管理学界。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会不断增加。熵积攒多了,系统就变得越来越没有活力,最后就会死亡。组织内部同样有一种熵,熵不断减少,组织才会有活力。

1.推特、小米、阿里巴巴的熵减实践

近幾个月全球范围内,一些知名企业都在进行熵减活动,最典型的是马斯克在推特的实践。马斯克是一个极负盛名的天才,他搞特斯拉、搞火箭发射,2022年10月又花440亿美元收购了推特。推特很有人气、很旺盛,内部人才济济,业务很成熟,用户规模和活跃度都很高,但就是不赚钱,因为没有赢利模式。马斯克接管推特之后,先搞了三轮裁员。据说第一轮裁员特别夸张,7000人先裁掉一半;第二轮开始评估能力,凡是没有业务能力的,比如不能写代码的,全部裁掉;第三轮再精准裁员。随后,他开始重新设定业务规则,探索用户付费的赢利模式。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熵减,把内部不适应这个企业增长和赢利的东西全都清理掉。对马斯克而言,企业能够活下去、能够活得好,是第一位的。

再看小米的高层大调整。2022年12月,小米也在做大调整,一是把总裁换了,二是让“老干部”退休,三是提拔年轻的副总裁。小米每次在业务困顿的时候都做人事调整。其实小米那些“老干部”也不老,刚刚50来岁,都是当打之年,那为什么要把他们换掉,让更年轻的人上?

因为小米在做战略转型,从过去的低端战略转向高端战略。小米的产品之前是满足收入低、有活力的年轻人群的需求,主打性价比;现在行业开始稳定,要增加利润必须走高端战略。但是从低端人群转向高端人群,需求的性质、排序都会改变。而管理者已经被过去的逻辑高度驯化了,在往上转型的时候,这些人在新的场景下想改变自身逻辑是很难的,每个人都很难从底层把自己的逻辑全部清理掉。所以小米搞人力结构调整。

阿里巴巴也是如此,阿里云战略也开始做大量的高层调整。阿里巴巴本身是立足于做基础设施的,但是阿里云和钉钉现在遇到了挑战,不像原来支付宝、淘宝这种基础设施性质的业务,现在这两个业务遇到了企业微信、遇到了华为、遇到了字节跳动的挑战,业务逻辑能不能走下去还不一定,所以阿里巴巴也在重构人力结构。

2.熵减:减掉惯性之中与环境变化不一致之处

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去清理组织中的熵,所谓熵就是惯性与变化不一致之处。组织是有惯性的,人都会沿着自己熟悉的路线去做事,组织里的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按照固定的文化运行;组织结构一旦形成,每个人固守自身的位置,结构就很难调整,很容易板结,这些都是企业中存在的惯性。但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惯性就会和环境产生不一致,转弯转不动,必须把这种不一致减掉,这就是熵减。而且这种不一致可能会存在于业务中。如果业务一直习惯于按照一种模式去运行,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业务结构就需要调整,要改变过去那些与新业务形态不适应的东西。

有一家服装企业,主要做高端品牌,在行业内很有影响力,规模也很大,年销售额有七八十亿元。在服装行业的互联网线上模式冲击下,这个企业面临一个难题。老板认为高端业务一定要有丰富的线下体验,认为线上的都是低端的,会导致品牌低端化,这种观念造成该企业业务线上转型困难。但是实体店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业务结构不调整,肯定走不下去。

为什么西方的品牌企业持续越久,它的品牌力越强,能跨越不同消费趋势的变化,而中国的品牌企业过几年就换一茬?实际上业务背后最重要的是要与顾客的联系节点同步,去做相应改变,而不是以一成不变的思维来经营。线上也可以经营高端品牌,而这个企业的问题就在于过于依赖过去的惯性。这是业务中的熵。

组织中人的重构、企业用人也需要熵减。当企业用惯了几个熟悉的人之后,虽然他们与老板的价值观一致,但是在过去的成功逻辑越来越强的时候,这些人反而表现出好像在兢兢业业但事情却干不好,很“忠诚”地阻碍了企业的变革。

这就需要进行人的重构,这也是熵减。再比如文化的重构、价值观的重构,企业刷新内部的理念体系,即组织结构的重构、机制的重构等,每一种重构之中都有一些熵减的活动。我不称其为变革,因为变革很容易伤筋动骨,而企业把每个领域里的熵减掉,是可以常态化开展的活动。

今年媒体都在讲相信和勇气,我一直认为企业家在熵减活动里最需要勇气,因为我们都不愿意摆脱过去的惯性。我们更应该去判断自身的业务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中存在哪些熵,勇敢地采取一些措施,将其耗散掉,如此才能够刷新自己。

在一个不确定的时期,长期来看,我们要坚定信念,對做企业,对我们的人生,要有一个信念级的东西支撑我们。坚信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保持这种信念。中期来看,我们要保持信心,只要按照做企业的规律去做,总会走出一条路来。短期来看,我们要保持达观,对于看不懂的事情,也秉持接纳的心态。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快不是重要的,观察才是。我们需要在一个不断观察的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去做相应调整。(苗兆光,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副总裁,华夏基石大师塾训战导师)

猜你喜欢
机制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