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建业
从事书画创作几十年,日常往来的朋友也多是对书画感兴趣的。品茗聊天,经常谈到书画品鉴的话题,一幅画如何是好?好在哪?优劣如何评判?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古代经典作品多传承有序,赏评已有定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各有归属,少许的争议只在真伪存疑的不多作品,那也是文博专家们的事。但是对于没有定论尤其当下那些被名利裹挟的书画作品优劣的研判,尚需有一个清醒的梳理。
近3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书画市场也空前繁荣。但是对画的评判多以名头论英雄,书画本身的艺术价值及精神实用性已弱化。谁的名气大,职务高,谁就有市场,也就无从谈起画的优劣,这就是专业圈里所谓的“买画的不懂画”。笔者认为简、静(净)、古、厚,即中国画创作的至高境界,也是评判作品优劣的参照。
先说简,就是简约。画面陈置有度,不让人感觉繁复臃赘,杂乱涩堵;简不是简单,没有内容,而是落笔精准,多一笔显堵,少一笔就单薄,要笔不到意到,给看画者有回味,产生想象空间,外溢画外的文化内涵。如中国的古诗词,虽寥寥数十字,却意境天外,乾坤通达;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文简意远,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简”的灵魂,写意精髓。在画坛,简的典范当首推八大山人,特殊的人生经历,让八大山人的审美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主线的儒、释、道幻化于笔端,惜墨如金,留出的空白,实乃无形之画。
静(净)就是画面有静气,清雅、空灵,如老僧坐禅,春蚕吐丝,可化满腹烦躁之气。如范文正公《岳阳楼记》中所言“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之状。观之心平气和,有超尘拔俗之感,清爽之气油然而生。而净是指画面干净,用笔清爽,墨与色清纯鲜活。如齐白石的作品,用笔果敢,水墨淋漓,用色单纯明快,如大雨过后的满眼鲜嫩,沁人双眸。
所说的古,其实就是传统。中国画的正脉是文人画,而文人审美组成元素的源泉是中国文化基石的儒、释、道,几千年的滋养传承,已成为国人的文化基因。所以,文人画家探究的是画中有诗,意境高远;表现手段是以书入画,追求笔精墨妙;诗、书、画、印是文人画家修养的“四驱动力”,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品最终表达的是传统文化之审美呈现。中国画家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滋养,其作品必然文气缺失,落入俗套。相反,有文化底蕴的画家,文脉相传,笔下流淌出的是雅致平和,经得起推敲,耐得住品味。中国大写意画开宗大师明代的徐渭,早年以文学、戏曲、军事名世,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半生落魄后的生命凝结在笔墨中一泻千里,在他的笔墨里流淌出传统文脉的审美信息元素,是对生命的表述,在看似随意挥洒中,直指心灵;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品评中国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中第一位为“气韵生动”,徐渭留给我们的作品是最佳的诠释。
厚就是朴厚大气。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厚重博大。回望漫长的历史轨迹,外来文化的无数次侵蚀,无不被强大的文化“内力”消解或同化。表现在中国画上,就是看似圆融平淡的形式,却给人无限的审美想象,幽谧玄远,耐人寻味,就如东坡居士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被誉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的海派领袖吴昌硕,其画最能体会浑厚之境,石鼓文之沧桑笔意入画,“六法论”之“骨法用笔”是也。浑厚华滋中透出儒家的宽博正气,若肱股之臣临朝,威武不失敦厚,泱泱大国之气象矣。
简、静(净)是佛禅之境;古、厚乃儒家风骨;四者融通方为老庄之道法自然。就画家来说,齐白石胜在简、静,吴昌硕胜在古、厚,唯八大山人四字皆备,登峰造极也。笔者以为,只有对书画鉴赏审美认知有了正确的研判,才会让观赏者真正分清作品的优劣,在反复实践中鉴赏能力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
此正是:
简雅虚华少,
禅房静亦韶。
古馨通圣迹,
厚朴勿需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