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晶,吕 拓,孙士涛,王满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湖南长沙 410221)
2017 年10 月18 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1]。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农业知识的传播载体,使命重大。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应如何发展是每一个农业科技期刊人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如此才能践行初心使命,才能更好地谋划期刊未来。
据统计,“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中文期刊共8 704 种,其中农业科技期刊623 种,占中文期刊总数的7.15%[2]。有调查显示,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发展速度缓慢,发行量偏低,少数期刊发行量为5 000~8 000 份,发行量为1 000~2 000 份的期刊占绝大多数,还有的期刊发行量仅为500 份左右[3],极大地限制了农业信息的传播。
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由“读纸”到“读屏”的转变,从便利性角度来看,“读屏”省去了随身携带纸质书籍的麻烦,同时,搜索功能更加便捷,内容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农业科技期刊本就受众小,故转型发展带来的冲击尤为明显。随着开放获取成为趋势,纸刊的发行量只会越来越低,发行量也不再是评价期刊传播能力的唯一标准。
我国科技期刊主管单位有1 345 家,其中拥有10 种以上期刊的只有72 家,平均每家主管单位拥有期刊3.76 种;主办单位3 238 家,拥有10 种以上期刊的只有31 家,平均每家主办单位拥有期刊1.56 种;出版单位共计4 391 家,只有8 家出版单位出版的期刊超过10 种,平均每家出版单位只拥有期刊1.15 种。由此来看,期刊出版及管理集约化程度极低,未形成竞争优势[4]。
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其中的小众群体,主办单位多为科研院所,期刊管理遵循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编辑岗位设置严重不足,运营资金基本靠主办单位支持,这对于一些需要资金支持的新路径探索存在一定制约。另外,多数期刊编辑部负责稿件的全流程处理,包括初审、选择专家进行同行评议、复审、终审等,此外,还要同作者、专家、合作单位等进行联系沟通,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除去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时间,编辑很难有精力进行约稿、组稿、选题策划等促进期刊良性运转的工作。
现在正处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期,一方面,多数农业科技期刊工作者仍未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各刊社缺少复合型编辑人才,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加之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如何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另外,在当前分散的办刊模式下,各方面资源未得到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资金问题也是限制融合发展的关键。
新媒体时代,各种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但“内容为王”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对于多数农业科技期刊而言,最稀缺的仍是优质稿源,多数编辑部没有主动策划、约稿和组稿,宣传力度不够;期刊主编、编委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处于等稿的状态,但等来的稿件质量往往也不是很高[5]。另外,很多刊物的栏目设置一成不变,不能根据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及时作出调整,既难以突出刊物的定位及特色,也限制了优质稿件的来源。
再者,目前仍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期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虽然“破四唯”“破五唯”口号已喊了多年,但目前在职称评定、项目奖项申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SCI论文及影响因子依旧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这也导致了优秀论文外流,最后到国内期刊的多数是“二手货”,或是为了满足项目结题、研究生毕业的论文要求,往往无质量可言。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期刊整体表现为“小散弱”,针对此等状况,并结合上述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新型学术交流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传播体系,科技期刊更应主动适应,拥抱新概念、新技术,加快传统出版向知识服务、数字经济转型发展。集群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单打独斗式已不能满足期刊的发展需求,媒体融合时代,应运而生的期刊集群化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除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综合性科技期刊集群外,还有像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水产期刊网、中国光学期刊网等行业性科技期刊集群。农业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新时代农业学术研究成果的重任,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期刊普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管理分散,资源配置有待优化,“术业有专攻”发挥得不明显,国际影响力不高,亟需拥抱新技术、新理念,走农业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期刊的规模化效应。
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切实发挥集群的作用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组装在一起,不能实现期刊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和集中办刊,则很难达到目的。
高效运转农业科技期刊集群,至少应发挥以下作用:刊群的市场竞争力较单刊显著提升;期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现优化配置;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期刊及具备发展潜力的梯队期刊;刊群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这是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抱团取暖才能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纸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道路。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 年2 月最新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台式电脑上网比例(32.8%)[6],说明新兴媒体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
传统纸媒传播速度慢、出版周期长、呈现形式单一,且不方便随身携带,而新兴媒体刚好弥补了这些缺陷[7]。知识爆炸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各种信息以各种形式在同传统科技期刊争夺读者的时间,如何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回来是编辑乃至出版单位要思考的问题。当下最重要的是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了解数字环境下人机协作,探索“互联网+科技期刊”新模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5G等信息化手段助力科技期刊更好更快发展。
可以利用直播平台、小程序、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在线传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编辑进行选题策划;利用用户画像技术助力期刊定向约稿,并推测读者阅读偏好,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论文和研究热点;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辅助编辑校对;利用5G、VR/AR等技术加速学术期刊产业链升级;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强版权保护和防范学术不端等[8]。
新技术赋能学术期刊新发展,但“内容为王”始终是不变的真理,不论如何精致的包装和宣传,如果失去了“灵魂”,则都是一具空壳,“内容”才是一切发展的根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出版业提出了新要求,从单一的“内容为王”向“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平台支撑”转变,需重塑“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出版生态链。
我国目前已开发的期刊集群平台均设置了期刊导航、论文浏览、检索等通用功能,一些期刊集群平台还设置了统计分析功能,提供学术交流、新闻资讯、行业培训等服务[9]。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农业知识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能够将其中的知识转化为服务和产品才算真正发挥了价值。除平台的基本功能和通用功能外,考虑到农业科技期刊的服务对象可大致分为学术圈和公众两大类,为学术圈提供的知识服务旨在促进知识生产,为社会大众提供的知识产品旨在推动知识的普及和利用[10],故平台的功能开发可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
针对学术圈,根据集群期刊的组成及特色,设置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农产品贸易分析、农业专题分析、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圈等;针对公众,其更多的是农业技术的应用者,可以设置科普推广专栏等,以视频或音频方式呈现,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养、提高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此外,平台还可链接行业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计划”项目、“973 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以及最新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以助力科技期刊开展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和邀请相关专家审稿。
近年来,科技期刊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各地相继启动了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计划,为其良性发展提供了各种利好条件。对于科技期刊而言,亦或是对所有出版物而言,“内容质量”始终是王道,宣传方式可以学习,工作流程可以效仿,运营方式可以参考,唯独内容是学不来的,这也是一本期刊能否在时代浪潮中永保前列的真谛。所以在工作中,科技期刊编辑要避免“等、要、靠”的思想,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只有这样,方能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上获得主动权。
科技期刊拓宽优质稿源的渠道很多,如专题组稿,需要主编、编委、专家发挥他们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组织学习一些国内外同行的优秀研究成果,像国家重点课题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等,并保持持续跟踪,这类稿源多为优质稿源;优化栏目设置,体现刊物特色,可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行业热点和前沿等进行设置,邀约相关研究团队专家供稿,并加大栏目宣传力度,以增加作者黏性和吸引优质稿源;丰富宣传方式,采用多种渠道推广宣传,“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编辑部成员可多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向行业内专家介绍推广。另外,要提高稿件处理速度、缩短刊期,从而确保优秀科研成果的时效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业科技期刊编辑,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牢记期刊人的使命与担当,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将农业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用我们农业科技期刊人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