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改革开放重要论述引领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分析

2023-03-07 02:22马冀群
南方论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广东改革

马冀群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新时代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广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四次到广东考察调研、两次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每到广东发展的重要关口,都及时为广东定向领航,对广东改革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指引广东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经风雨、化危机,应变局、开新局。早在2012 年12 月,习近平就对广东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殷切期望,并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2023 年4 月,总书记第四次考察广东,面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又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指示。四十多年来,广东改革开放取得了瞩目成就,并在全国发挥了关键先行示范作用,但当下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更多挑战,广东还要把握机遇、奋勇向前,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

一、广东改革开放的主要进展与成就

(一)地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广东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更加灵活、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通畅的对外经贸合作渠道进一步刺激了地区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长。截至2022 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12.9 万亿元,保持连续34 年居全国首位。在疫情影响下,地区生产总值依旧保持了正增长态势,特别是在2021 年增速大幅逆势回升到8.1%,达到近五年最高,更加凸显了改革开放为广东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但2022 年因广东疫情严重,服务业发展严重受挫,加之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下滑至1.9%。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全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023 年广东经济开局良好,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4%。

地区经济稳中增长的同时,广东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中也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更加显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5万家,总数、总收入、净利润等均居全国第一,并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9.9%。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成为重要产业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5G 产业、数字经济规模均居全国首位。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健康服务业以及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二)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市场活力充分释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广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和前沿阵地,在中央统筹部署下大力推进改革工作,改革范围广、程度深、落地快,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十三五”时期,广东扎实推进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人才科技体制、民生和社会事业、文化体制、生态体制等领域的改革,18 项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率先推进13 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攻坚突破。其中深圳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在“十三五”时期已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10 项,在全国复制推广58 项。

经济发展是改革的首要目标,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是广东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十三五”时期,广东形成58 项营商环境改革制度成果,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显著提升,省级权责清单事项从5567 项大幅压减至1069项,通过实施“减证便民”行动,累计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220 项。“大数据”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务市场的水平和效率,目前广东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稳居全国首位,并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电子税务局。同时,广东在全国率先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以及与投资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融资机制。

广东营商综合环境改革极大促进了市场主体发展,“十三五”时期广东各类市场主体净增加约600 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居全国首位。同时,广东出台“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等政策措施,在较大程度上减低了企业成本,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特别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为广东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一系列新政策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维持生产经营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和物质保障,成为了维护经济发展的关键稳定器。

(三)高水平开放局面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

广东以自由贸易为战略重点,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发挥开放“窗口”与“试验区”作用。“十三五”时期,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了41 项全国首创的制度成果、6 项全国最佳实践案例,充分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示范效应。广东依托自贸区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管理高标准的示范性规则体系,在执法与司法建设、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贸易监管、诚信体系建设和口岸通关监管模式等方面大力创新,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广东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总量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2022 年,广东货物进出口总额超8.3 万亿元,受全球疫情和经济大环境影响,仅增长0.5%。其中,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十三五”时期,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7.9 万亿元,年均增长7.5%。2022 年,广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额近2.3 万亿元,增长 10.3%。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广东不断优化外贸结构,重点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网络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巩固出口市场份额,优先培育以技术、品牌、知识产权、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在利用外资方面,2022 年,广东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超1.3 万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超1840 亿元,虽较上年有所下降,但投资前景和环境依然向好,并在2023 年表现出复苏预期。

(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广东始终坚持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各项措施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时期,广东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逐渐建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城乡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22 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 万元,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 万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万元,增长5.8%。在社会保障服务方面,广东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和基金累计结余均居全国第一。在公共服务方面,广东省五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15 分钟健身圈”。在疫情期间,广东加快公共卫生安全立法,以法治手段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如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成为疫情以来全国首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地方性法规。

二、广东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省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珠三角辐射粤东西北能力亟待提升

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下,广东省各城市经济稳步发展,但发展不平衡性依然突出。以深圳市、广州市为引领的珠三角地区发展优势明显,地区生产总值达100585.25 亿元,而粤东西北地区仅为23784.42 亿元,相差超4 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相差近2.6 倍。此外,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额也存在显著差距。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突出,尤其在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境,乡村产业实力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低收入人群偏多。而且,珠三角地区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粤东西北地区人才、劳动、资本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剧了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困境,在产业转移、投资、人才技术输送、产业链联动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较为微弱。

(二)经济社会结构复杂化,体制机制改革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使广东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随着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复杂化,改革也更加需要协调性、系统性,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体制机制的改革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广东改革成效领先全国,进一步将改革推向深入也将面临更大难度,同时将不断面对新的改革试验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在产业链重构、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作用发挥、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超大型城市治理和社区治理、流动人口管理、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依然有较大难度。

(三)要素价格优势渐弱,传统产业转型压力较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强调创新动力,稳步推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而这也是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面临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主要凭借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制造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财富积累。但是,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开始面临“刘易斯拐点”,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产业劳动力从富裕转向短缺。2021 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120299 元,是2000 年的8.7 倍,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此外原材料、能源、运输等成本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广东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外资普遍将加工制造的目光投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加之疫情、中美摩擦等因素影响,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也受到限制。如2021 年广东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894.14 万美元,较2000 年减少近100%。这一问题在珠三角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出口加工制造产业聚集的东莞等地区,大量工厂效益降低,并面临破产。因此,广东经济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但由于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主要集中于深圳、广州地区,其他城市在产业转型中依然面临着高端人才短缺、科研平台不足、制度环境不完善、城市规划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转型进程。

三、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引领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实践路径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也是改革开放40 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新时代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离不开党的领导带来的强大保障力。

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精神和战略意图,充分发挥省委总揽全省、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在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外资外贸等工作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防实际工作中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政策“一刀切”以及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二)强化“关键一招”的战略地位,释放改革开放再出发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是对改革开放战略地位的形象表达,也潜藏着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巨大红利。

广东要继续坚定走好改革开放道路,以改革开放激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力。一是要推进深层次和系统化改革,立足新发展格局推进深层次改革,拓展改革的全局视野,以结构变革塑造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二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 年4 月考察广东期间特意参观了位于广州的一家外资企业,并强调“中国是不会自己把大门关上的,我们开放的大门还要进一步扩大”。面对中美摩擦不断、全球疫情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等风险挑战,广东要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三)把握“双区”建设机遇,夯实改革开放再出发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主平台;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进一步发挥特区先行示范作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

广东要进一步加强“双区”功能完善和效能发挥,充分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作用,推进重大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试验,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双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人口、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地区经济社会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广东要充分利用“双区”战略优势与政策机遇,更高水平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自由贸易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广东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的对外开放,并重点依托湛江徐闻港,积极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

(四)全面加强顶层设计,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的前进道路上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全面加强顶层设计”的重要转变,改革开放再出发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要立足大局、高位谋划,在中央的统筹协调下系统、高效推进改革开放工作。要紧密围绕国家和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及2035 远景目标,完善建设规划,强化改革开放各项举措的衔接协调,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通过信息平台构建形成统一衔接的规划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精准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和系统联系性,提升改革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与实施效率。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构建各类政策与规划的协调机制,包括省级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产业政策与市场方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等方面的衔接协调。

(五)充分激活创新要素与市场活力,强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广东,研发投入近90%来源于企业,研发人员近90%来源于企业,研发机构约有90%来源于企业,发明专利近90%来源于企业。可以说,企业主导的创新驱动是广东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重要因素。

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要强化创新驱动的核心作用,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建设各类型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使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成为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依托“双区”推进区域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利用港澳、广深的科技人才优势,重点加强对深圳、广州以外城市的人才、技术辐射,建立健全工业劳动力教育培训机制,促进地区出口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

(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开放再出发成果

2023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强调:“广东要发展,不仅要靠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这些地区也要联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广东成为了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其区域内部发展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成为了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中要补足的关键短板。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要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依托地区优势加快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发挥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省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向海而生”,在维护海洋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海洋经济,扶持粤东、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化的海洋渔业养殖、良种以及多元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打造连接粤东、中、西部地区的海洋经济走廊,加快构筑陆海一体的“一核、两极、三带、四区”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完善海上交通设施。二是高质量推进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振兴建设,依托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加快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承接绿色化工、电子信息、智能家居等制造业,以及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下游产业,从土地、金融等方面扶持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强化现代化产业基础,打造省内产业链闭环。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广东改革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广东舆情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