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弹好钢琴”

2023-03-07 11:49管洪
中国记者 2023年1期
关键词:舆论建设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弹好“钢琴”: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要抓住“移动优先”这个关键,把握好“全方位”和“主战场”的关系;坚持守正创新,既严守主流导向又着力创新报道方式,追求“主流权威”和“生动活泼”的统一;统筹好对内对外传播,谱写“内鼓干劲”和“外立形象”协奏曲;坚持新闻立业,又注重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谋求“内容为王”和“综合实力”双赢;牢牢牵住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业务和作风并重,处理好“当下”和“长远”的辩证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号令,作出了“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战略部署。这为全国新闻战线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指明了方向。怎样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呢?首要的是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闻实践,尤其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招即灵,而是系统性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立足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来弹好“钢琴”,既高扬主旋律,又奏好协奏曲,还唱准和谐音。

一、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要抓住“移动优先”这个关键,把握好“全方位”和“主战场”的关系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和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必须在平台建设上狠下功夫,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要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相得益彰、携手合奏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全媒体传播体系当然要全,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主流舆论大合唱。但是,在统筹和科学谋划“全”的布局的同时,还得善于集中时间和精力抓主要矛盾,抓中心、重点、关键,找准突破口。这个关键,这个突破口,就是要着力发展好互联网新兴媒体,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这源于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

其一,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而当下网络越来越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越来越成为舆论斗争、文化交锋的主战场、主阵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1];2015年5月18日,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他强调“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指出“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2]。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把主力军放在主战场”,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

其二,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基于对媒体前沿态势的深刻洞悉和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坚持“移动优先”,要“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3]。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移动化趋势日益明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重报集团)全媒体日覆盖数约为6.2亿人次,“中央厨房”监测数据显示,85%以上的覆盖数是通过上游新闻移动客户端实现的。

其三,主流媒体大部分员工是传统线性传播的行家里手,而对于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媒体”或多或少存在着本领恐慌。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和提高主流舆论网上引导力当主要矛盾来抓,当短板来补,当弱项来强。就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求“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4]。

当然,强调“移动优先”,并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还得要“弹好钢琴”、兼顾全面。因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5]。我们要学好辩证法,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而不能一提抓重点,就只“单打一”;一提融合发展,就平均用力、一线平推。

□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全面完成重庆(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

二、既严守主流导向又着力创新报道方式,追求“主流权威”和“生动活泼”的统一

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前提、基础。守政治方向之正,守主流价值之正,守人民立场之正,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正,培根铸魂、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高扬精神之旗、把稳导向之舵,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创新是方略、路径。创思维理念之新,创方法手段之新,创技术应用之新,创话语方式和呈现形态之新,让主流舆论和主旋律在受众喜闻乐见中入脑入心。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新闻报道确保了内容权威、价值主流,作为形式的话语方式和呈现形态就可能成为影响内容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决定性因素。重报集团时刻牢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一方面时刻绷紧意识形态安全之弦;另一方面顺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新特点,着力主攻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我们运用VR、AR、MR和流媒体、超高清等推出全息化、可视化、沉浸式、交互式新闻产品,丰富传播形态、样式。早在2018年重报集团就推行“全员视频化”战略,即要求所有采访必须拍摄视频或提供视频素材,这大大强化了采编人员的融合传播意识。而今,这一紧跟可视化传播趋势的举措已经催生了“小视频大传播”和“微视大义”的常态化效应,使许多重大主题报道以简洁明了、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集团旗下华龙网近年共有4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9年2篇,2021年2篇),除题材重大新颖、正能量强劲,其报道方式、话语方式、呈现方式恰到好处的创新也是获奖的重要原因。

□ 华龙网新闻专题报道《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作为矛盾有机体,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好的、合适的形式可以让内容增辉添彩、又快又广传播;反之,“金玉”也会受到破坏、伤害,传不动、传不开、传不远。主流媒体不能仍然穿着20世纪80年代的喇叭裤,摇着迪斯科赶时髦;做主题报道、正面宣传,不一定非得高大上,更不能板着面孔,一副老先生高高在上的说教式腔调。我们力求“四两拨千斤”,以生动和充满时代气息的形式春风化雨、成风化人。当然,我们满足服务受众也不是要去一味地迎合受众,不能为了轻松活泼而刻意花里胡哨,更不能失却了权威、庄重、大义,背离主流价值观。

三、必须统筹好对内对外传播,谱写“内鼓干劲”和“外立形象”协奏曲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内在地包含着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更高要求。统筹协调好对内对外传播,使内宣外宣齐头并进,形成内外同心、互为呼应的国内国际良好舆论环境,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到全方位全要素,统筹推进。一是要客观认识信息量进出口反差。当前,国际舆论场“西强东弱”的总体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逆转,国际传播中的“三差”还很明显,即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有研究资料表明:在中国经济总量已达美国70%的前提下,我们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仅相当于美国的14%;每天发自中国的信息占比不到全球信息发布总量5%,而90%以上的信息被美欧西方传媒所垄断。[6]二是要客观认识国际传播面临的复杂环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强大和发展成了少数国际势力的心病,他们必然极尽抹黑、妖魔化中国之能事,挑起针对我们的舆论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告诫我们,各种敌对势力就是想利用“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这个逻辑,要把我们党、我们国家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诱使人们跟着他们的魔笛起舞。[7]

由此可见,一定程度上,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其亲和力与实效性,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当作更加急迫、需花更大精力的重点工作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且以身示范,带头做好外宣和国际传播工作。他说过:“我每次出访,不论是会谈、交流还是演讲,都要讲中国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讲中国梦的背景和内涵,讲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这就是做思想舆论工作,就是到国外去做思想政治工作。”[8]而对西方部分政客和媒体炮制的所谓“中国搭便车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少外交场合有过回应,充满智慧,效果非常好——“美国人说‘中国搭美国便车’,我就提出‘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这在国际上反响很好。”[9]

较长一段时间,国际传播似乎主要是中央媒体的事情,地方媒体开展国际传播的主动性不够,影响力不足。努力形成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就要在巩固壮大现有国际传播阵地的基础上,加强多语种新闻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建设,组织和推动各类主体开设境外社交网站和视频平台账号,联络更多亲华知华、有影响力的外国友好账号,打造传播矩阵,提高传播能力。2018年,重报集团组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国际传播中心——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当年12月,IChongqing英文网站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上线仪式,还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和LinkedIn等5大海外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了同名账号,形成“1+N”海外传播矩阵。经过几年发展,IChongqing网络矩阵海外用户超过1000万,共发稿近4.6万件,总访问量达18.83亿,其中《百年巨变|山水重庆,中国桥都!》《轨道上的都市区》两款视频作品全网播放量均超过4.5亿次,《百年巨变 | 山水重庆,中国桥都!》还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二等奖。2022年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重庆声音”。按此要求,重报集团正在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基础上加快推进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努力使之成为拥有广泛影响力和强大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传播平台。海南、云南等省级党媒集团也在高标准推进国际传播平台或机构建设,多方合力做好国际传播的局面正在形成。

应该说,内宣外宣、对内对外传播不存在孰轻孰重,而是主流舆论新格局中应当花开并蒂的一体“两翼”,应因时、因地、因不同单位实际情况而统筹兼顾,既突出阶段性重点,又不顾此失彼。这也需要“弹钢琴”的艺术。

四、坚持新闻立业,注重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谋求“内容为王”和“综合实力”双赢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工作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无论技术、格局和传播方式怎么变,任何时候媒体都要坚持新闻立业,都要把内容建设当作第一要务。

但是,内容建设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性工程。作为追求的目标和最终呈现的结果,一流新闻内容的生产有赖于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平台、技术、经营、人才等诸多因素作为支撑。在这个意义上,内容建设也具有“功夫在诗外”的特征。我们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有系统性观念和思维,统筹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形成以内容建设为统摄的媒体发展合奏曲。

□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深入疫情防控一线采访

创新媒体经营,壮大主流媒体综合实力,当下也到了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关口。其一,传统广告经营模式失灵正在成为主流媒体痛点。“客户排队上门登广告”的旧日风光已不再,媒体广告营业额断崖式下滑。其二,多元化经营遭遇瓶颈,红利渐失。转型阶段,不少媒体发挥聚合优势,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有的甚至“跑马圈地”涉足重资产领域,一段时间效益明显,但受疫情、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当下都不同程度遇到了困境。同时,多元化经营同新闻主业直接关联不够,最终也难以构成核心经营模式。其三,新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可持续盈利模式尚未成形。有专家认为网络时代媒体经营不同于“两次售卖”的传统广告模式,走的是“免费+收费”模式,即在巨型信息服务平台新增用户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的条件下通过高端增值服务获得稳定收益。目前,国内主流媒体几乎都没有建立起这一模式。

经营创新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强调:“围绕主业、紧贴市场、关注民生,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为传统主流媒体经营转型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实际上,新闻媒体具有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把握好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的双重属性关系,充分发挥这两种属性的积极功能,注重事业和产业 协同发展,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内容为王和综合实力的有机统一。

五、牢牢牵住新闻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业务和作风并重,处理好“当下”和“长远”的辩证关系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要依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铁军。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当作统揽新闻舆论工作的“牛鼻子”牢牢牵住,当作主要矛盾和重点工作着力抓好抓细。

要清醒认识新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一是有着传统线性传播习惯的从业人员数量多,占比高,而在互联网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年轻网生代总体偏少、偏弱,这一定程度上使主流媒体的互联网思维、意识还跟不上全媒体传播的新要求;二是会使“十八般兵器”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具备采、写、编、评,综合处理文图、音视频、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介技术的全媒型人才缺口大,既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又擅长媒体管理和媒体经营的多面手更是少之又少;三是骨干人才流失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不少媒体人在企业化灵活薪酬待遇难以保证的情况下,纷纷转而谋求稳定的事业编制或薪酬更优的职位;四是作风建设任重道远,网络在给信息源获取、采访等方面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新闻人的作风建设和弘扬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等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人习惯网来网去,习惯线索网上找、采访靠邮件,使得在现场、在路上的鲜活新闻少了;过度追求零时差,常常导致事实核实缺位,造成新闻反转、虚假新闻二次传播;过度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而丧失“把关”和“守门”意识,盲从“算法”而忘了用主流价值引领;一味“技术狂欢”“技术崇拜”而松懈了媒体人应有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片面追求流量、点击率而模糊新闻真实性和趣味性边界……凡此种种,都表明互联网时代新闻队伍的作风建设难度更高、任务更重。

新闻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是着眼党的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我们要处理好“立足当前抓落实”和“着眼长远固根本”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目光短视,又不能好高骛远,要把牵好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同抓好各项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成为内容建设、平台发展、技术创新、媒体经营的强大推动力量。

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当下,我们要活学活用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主动顺应矛盾转化规律,抓住契机,创新发展,处理好领跑和跟跑、优势和劣势、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弹好钢琴”,努力实现正向转化,以实绩实效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注释】

[1]习近平.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2]习近平.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09.

[3][4][5]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6] 转引自张天清.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主张[J].新闻战线,2022(7上):6.

[7][8][9]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20、121、122.

猜你喜欢
舆论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