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强
湘南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香火龙是汝城县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世代相传至今己有上千年的历史,早些年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习俗。 汝城香火龙作为“活着的”民间工艺,具有自己独特的影像特征。香火龙是由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竹子、稻草、龙香、木棍、粽叶等制成的,整条龙体插龙香4万支左右,一支龙香可燃烧2-3小时,密密匝匝,十分壮美,其主要突出夜视效果,在夜间将所有的龙香点燃,煞是一条腾飞的火龙,高昂的龙头,前突的两睛,后伸的双角,大开的龙口,前伸的龙舌以及摇曳下垂的龙须,呈火焰状向后舒展的龙尾,张开的四脚,尖利的五爪,远观近渺,大有凌空欲飞之态和腾云驾雾之势,十分有利于影像记录与传播。
在全球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和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猛烈冲击下,给我国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对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生态传承影响巨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正面临着损坏、消失和破坏的威胁。其次,汝城香火龙是“活态”非遗,主要是需要人进行传承的文化形式,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由于许多老一辈传承人年迈去世,年轻人又无心经营继承,存在后继无人、随时失传的困境。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存在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传承时间久远,由于是人传人许多内容没有形成文字性记录,特别是影像记录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靠口述,容易造成丢失和误传。二是成果的保存、保护。许多一手资料都还保存在基层单位,基层保管单位存放条件差,保管体系不健全,造成很多文件的丢失和损坏,如何建立保管体系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整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对于历史文化研究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如人类学、民族学、档案学等学科相对薄弱,所以,保护和传承汝城香火龙迫在眉睫。
汝城县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香火龙文化,体现了汝城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人生理想等行为观念,它不仅是体育活动相关的技术技能、龙具制作、香火龙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内容,又是体现汝城地区的社会特点、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久远的历史文化,还是对当地人的创造力体现,有利于增强汝城政府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
传统的东西是精华才能被广为流传,汝城香火龙从身体文化角度为世人留下“运动身体语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现代社会展现了不同于西方式的健身理论和方法,为现代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当今世界多方面融合进程的加快,汝城香火龙要想在这场融合中不被淘汰,必须积极适应多变的社会,主动融入多元化社会,避免被现代社会淘汰。传承是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延续的必要推动力,做到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传承人为活态载体,建立传承的学习机制,形成有效的传承路径。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从青少年着手,也就是在学校的教授中进行传承是最长久有效的,学校教育的传承要从教育目标、传承内容、传承方式、传承师资培养、教育的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地建构其生态传承路径,以上几方面形成了好的基础以后,还可以通过对香火龙的整个传承脉络及视频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网页开发、微课展示、人数多了以后可以搭建校园武艺竞演平台、成立汝城香火龙文化展览馆建设等高科技教育技术传播途径,加速推进其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乡土村落文化,也可以为家乡的文化创新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3.3.1 撰写汝城香火龙校本课程教材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汝城香火龙的特点撰写符合学校教育的汝城香火龙课程教材是当务之急。教材对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教材做指导,学校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任课老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综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进行教学。政府应加大对于教材编写的资金投入,组建汝城香火龙教材编写小组,根据学校性质和层次,编写具有校本特色的汝城香火龙教材。
3.3.2 准确定位汝城香火龙学校教育价值
从认识论上来说,价值是指客体通过特定的环境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是表示客体的功能和属性与主体之间的一种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价值作为哲学范畴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概括性。(1)学校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前者是指通过教育可直观实现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客体不具有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性质,它主要能够帮助其他价值的实现与完善;后者指教育本身固有的价值。(2)学校教育具有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前者指教育的本身目标价值,旨在为未来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后者指教育为了社会生活不断服务,培养人的某种实践技能。汝城香火龙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头衔将文化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价值尤其凸显。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需求是评定汝城香火龙的准绳,需求决定价值,汝城香火龙发展到现在所呈现的社会需求还是很大的,只是传承过程中并没有挖掘其中的魅力和具有的创新的学校教育价值。
3.3.3 贯彻落实汝城香火龙学校教育行动
要想将香火龙在学校中传承,首先,当地相关政府要争取政策对传承者进行扶持,健立体育传承人和体育传承项目的保护政策。要在学校中传承就需要加大对学校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国家为了未来武术人才的梯队培养,青少年是主要力量青少年来源于学校,所以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其次,对传承人解放思想,改变之前的传亲不传外等封建思想,通过政府行为,招聘一批有基础、专业技能高的汝城香火龙老师。最后,完善教育媒介。教育媒介涵盖了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环境。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孩子们快乐地在学校学习香火龙,把香火龙从学校里面引到学校外面去。这种技能传授型教学,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把之前的教师主导转为学生主导,把课堂交给学生;教育手段,利用现在的现代化教学,通过新媒体让大家能够与时俱进;教学组织形式应该使课堂简单而且生动有趣,采用情景式和引导式教学,增添课堂乐趣。教育环境应该得到改善,与机构合作,争取拉赞助,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保障汝城香火龙传承的舒适教学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费支撑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最后失传都是由于缺少经济支持,得不到“抢救”,久而久之,优秀的传承文化就可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科、教、文、卫四大指标代表当地的整体实力,而人们往往过多追求其他三项,忽视了文化建设,文化是抓思想,抓灵魂,少了文化建设是不健全的。人们都想着经济发展起来了再去发展文化事业,可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许多有价值的灵魂已经销声匿迹了,那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也永久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投入的相关保护经费太少在传承中丢失,国家应当加大文化保护的经费投入,可通过自收自支或其他合规渠道设立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用来挖掘、整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少量地区试运行设立此类基金,但是地处汝城县的汝城香火龙的保护经费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学校想去做只是“单相思”,只有通过政府引导,保障正常的教学开支,才能减少汝城香火龙在学校教育传播的阻力。我们应该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契机,增加保护非遗的经费投入,为汝城香火龙在学校教育传承提供经费保障。
通过对汝城香火龙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虽然汝城香火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很早就被人挖掘整理过了,但是汝城香火龙还是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那种热潮,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慢节奏的生活已经要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思想,加快汝城香火龙现代化传承的速度,通过一些新渠道和媒介,为汝城香火龙传承寻找另一个途径。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认知直接决定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当地群众只看到了它是一项群众性的庆典活动,没有意识到它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根文化的代表,有着相当独特的地域特色。奥林匹克运动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体育项目往往追求的是“高、难、美、新”发展,传统、草根的体育文化渐渐被人们遗弃了,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往往那些直接映入眼帘的体育才是被大家所欣赏的,追求刺激。渐渐忘记了原生态,最原始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引领下,体育也受到影响,人们现在意识不到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传承的重要性,等回过头来再去挽救已经晚了,有些东西丢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到,许多学生一开始都热衷武术,但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影响了学生习练武术的热情。从家长层面来看,就是担心孩子习练武术类项目会不会到处去惹事,所以定位很重要,只要让家长们了解习练汝城香火龙的功效可以达到健身强身,修身养性,又可以掌握一技之长,家长们很乐意孩子去学习汝城香火龙。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是,制约香火龙的传承和保护最主要的困难也是财力投入有限、配套资金缺乏。湖南省四大拳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汝城县的香火龙、张家界的鬼谷神功、邵阳的大成拳、湘西的苗刀都是起源于湖南省几个比较贫穷的地区,当地经济和财政都相当匮乏,温饱都是近期才得到解决。在文化精神建设方面的投入自然也会少,因此,开展汝城香火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如果靠湖南省政府和汝城县地方财政的有限投入,经费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地方的传承人和传承机构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自己掏腰包,但是个人的力量终究是薄弱的,通过田野调查发现,65%的汝城香火龙民间拳师生活十分窘迫,仅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如果还要让他们出钱传承,几乎不可能,经济上的不足,使得一些工作无法开展,给汝城香火龙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制约。
很早就被挖掘的香火龙,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之所以发展到现在没有很好的成效,是因为不会和周边其他传承空间相交流,没有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现代的文化传承已经不能固步自封的学习,不能像以前只传给自己最亲近的人,怕“技艺”被他人挖走,而是应该与外界相接触,通过结合和创新产生出新的思维。让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养成喜欢在舞台上与他人分享的习惯,这样他们既能找到习练武术的快乐,又能得到大家的肯定。社会不能够独立存在,所有的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汝城地区当地政府将师徒传承与社会传承分离了,忽视了其整体性,目前是各自为营的局面。
(1)抓住香火龙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契机,抓住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例如体育课程不能被其他课程取代等等,使其成为汝城香火龙在学校教育中传播的有力保障。将现在全国推行如火如荼的武术进校园、武术段位制与国家大力挖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寻找新的传承路径,抓住机遇,大胆创新。(2)汝城县体育主管部门应进行积极干预,已知香火龙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将汝城香火龙纳入规划的重要位置;加大政府引导,制定相关的资金来源方案,加大投入携手地方企业共同打造,兴建训练场馆和购买训练器材;教育主管部门成立汝城香火龙课程教材编委会,由政府牵头,聘请相关专家任编委委员,编写一套实用且符合实际情况的香火龙指导教材;多举办汝城香火龙教师的培训,增强其专业技能,增加武术教师之间的交流。(3)应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将学校里的汝城香火龙“展示”出来,让大家在对比学习中成长,定期举办汝城香火龙校园文化节;挑选一些习练水平高的队员,组建成高水平运动队,进行各地的巡回演出;体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定期进行汝城香火龙比赛,给习练汝城香火龙的青少年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香火龙的积极性。
汝城香火龙现在仍然处于衰落期,由于我国传统体育也受到西方体育思想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传统的武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眼球,现在人们追求的是“高 难 美 新”,像汝城香火龙这类传统的体育如果不加以改革,不寻找新的传承路径,便可能不断被竞技体育思想冲击,直至最后无人问津,慢慢消亡。所以,我们应该在汝城香火龙传承中寻找现代传承路径,而学校教育传承是最好的场所,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场所,通过现代化的教学与信息化设备传播,为汝城香火龙的传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