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波 董美辰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居住者对居住空间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室内设计也随之高速发展,居住环境与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居住空间设计是根据居住者的使用性质和建筑物的相关标准进行界定,并且结合居住者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通过将艺术美学与居住空间融合的方式进行展现,确保居住环境符合居住者的预先期待。现代人群大多时间在室内空间中度过,因此绿色环保理念的应用是设计师在设计中所重视的核心要点,居住者在对居住空间整体风格把控的同时,更多人会倾向于选择环保材料。绿色环保理念也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对室内空间装饰严格把控,才能真正实现绿色低碳与节能环保的健康理念。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环保装饰材料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策略、应用原则与意义,创新居住空间中绿色环保理念,以确保满足现代居住者对居住空间质量追求与健康理念等方面的需求。
绿色理念早已根植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建筑设计者南向开窗,使得居住者获得适宜的温度与光感;室内外温度差异过大的地区设置添加橡塑海绵保温板以增加室内舒适程度。如何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并建造出可持续发展室内环境是现今需考虑的重点。
我国相较于国外关于室内设计部分的研究较晚,大部分学者较少针对某板块进行细致研究,因此关于绿色环保理念更是晚些时候才出现,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吸取了非常多的宝贵理论经验与技术总结。学者殷盛男[1]对绿色环保在室内设计中重要作用做了详细分析,总结绿色设计原则的同时,重点研究绿色设计理念的引入。学者李冰妍[2]认为在室内设计中增加绿色环保理念是超前的,通过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应用,可以为室内空间设计提供新方向并打开室内设计师的新思路。
早在1960年,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提出设计师应重视有限的地球资源,其理论直到1970年有限资源论的产生才得到接受,自此之后绿色环保理念开始慢慢得到积极关注与实施认可[3]。西姆·范·德·莱恩在1995年提出设计的结果应来自环境自身,其评价设计标准为生态开支、设计结合自然、公众参与设计与为自然添彩[4]。20世纪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从自然界中得到领悟,他认为自然即美妙,新鲜空气与明媚阳光的存在使其意识到应根据自然资源与土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设,并且考虑阳光、空间以及绿色植被等客观需要,将光与影效果在设计之初充分融进室内环境[5]。
综上所述,国内外针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知与进程有较大差异,因此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不能直接吸取国外设计经验,须依据国内特殊审美与现阶段实际进行室内设计;另一方面国外对建材选择与装饰应用均与国内存在差异,由于地域不同导致土壤、空气、湿度、光线等多方面的不同,如只应用国外技术与理念,将会对取材与施工产生较大难度。
1.2.1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关注居住者在空间中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室内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居住空间设计最本质的特征是为居住者提供居住区域的服务,满足居住者对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对居住者生理、心理进行研究与思考,无论应用于何种类型空间的设计方案均需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根本遵循[6]。针对室内设计工作人员而言,其本质是需兼具合理性与科学性,对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处理,以满足居住者对于美学层面与物质层面的需求与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减少人工能源消耗与过度消费。
1.2.2 循环利用原则
绿色环保理念追求现代化模式,依照现代人群审美与生活需要对建材进行分类整合,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绿色环保理念可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类,所针对的不仅是面对产品或空间的生态化保护,更倾向于面向增强可再生材料的使用与减少或避免对有害建材的利用,确保实现室内环境的绿色环保化设计。
1.3.1 绿色环保理念相关条例
2007 年 9月10日建设部发布并实施《绿色施工导则》。2014年5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2019年3月3日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已于2019年 8 月 1 日实施。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及实行给予室内设计一定的设计标准,并起到督促作用,使行业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1.3.2 绿色环保理念实施必要性
在我国的室内装修装饰之中多采用欧美风格,这意味着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追求豪华而浪费的情况,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对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秉承绿色环保理念,在设计与装饰的过程中选择建材或风格时偏重简约与实用,最终有效地表达出居住者的需要。
对于室内设计本身而言,其目的在于设计合理化布局以及让使用者产生出美感,在设计过程中,将其作为艺术品进行雕刻与美化。但近年的设计成果并不尽如人意,其所呈现的艺术感官千篇一律,缺乏独有的美感与精神,缺乏对自然元素的深刻理解与探讨[7],室内所使用材质与装饰大多以人工制造为主,导致居住者无法在居住空间中感受自然与舒适。而绿色环保的理念实施重点在于强调人工设计和自然美学的和谐共存,真正地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共生融合,所以实施绿色环保理念对于室内装饰是极具必要性的。
居住空间设计中结合绿色环保理念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一环,在满足居住者的基本住房需求的同时,依据建筑物的实用特性、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相应的建筑化、标准化指标,加以美学手法运用、技术手段支持以及建筑设计原理,科学且完整地制定出符合居住者所期待的居住空间设计方案,进而设计并开创出可满足于居住者物质和精神需要以及功能分区合理的居住室内环境。
居住空间设计需遵循实用经济、美观大方、绿色环保的原则,在合理利用空间布局的同时,满足居住者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以及为室内增添空间感、造型感与文化感[8],在实用性与装饰性相互协调作用的同时,需要选取经济与绿色的环保性质的装饰装修材料,突出居住空间设计的节能特性与环保特性,为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绿色环保设计一直是现代室内设计所追寻的目标,其在设计过程中可将室外的自然元素引入到室内空间中使用,使得室内空间更具自然生机与活力[9]。室内建材包括涂料、石膏板、大理石面板以及瓷砖等,以上物品在生产、运输以及后期使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碳污染,对室内环境的绿色指标产生不小的影响[10]。因此,减少使用装饰高污染建材即是对绿色环保理念的积极响应,尽量选择并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居住者在选择时需减少使用黏土实心砖、射灯与PVC胶质等材料,理性地看待绿色环保理念与居住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使得绿色环保理念在居住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注意绿色环保的实际,进而营造舒适安心的居住环境[11]。
室内设计快速发展的同时,市面上针对不同风格的产品也琳琅满目,部分生产与销售人员注重自身利益,以低廉的价格售卖虚假产品以获得高回报,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表明了居住者对建材的质量不能有清晰的辨认方式,增加室内装饰的污染风险。很多居住者把室内装修全权交给装修公司,而大部分装修公司以追求速度与节约成本的方式选择建材,这也会造成室内甲醛超出标准[12]。
2.2.1 铺张浪费
在设计中过度追求奢华品质将极大增加建设成本,而保护生态、节能环保与节约资源是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内涵。例如,高端硅藻泥虽可有效吸纳甲醛,但是怕水,因此不建议在厨卫空间使用;智能家居使用后的废弃电池会对地下水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然而大部分家庭并不具备处理的能力,从而对家庭安全与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隐患。
2.2.2 污染环境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光污染”成为一种新型污染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光污染即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以及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生活与工作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导致人们出现眩光效应,即由过高亮度直接进入视野造成的,其严重程度多取决于光源亮度、大小、位置、视线方向、照度水平以及房间表面反射比等诸多影响因素,其中光源的亮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2.2.3 分割不明
设计工作者在追求美学价值的同时,忽视了绿色环保理念,故而许多设计工作者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例如智能阳光房屋设计,将过多的设备在客厅与卧室进行安置,造成空间面积挤压,导致室内不利于居住;一部分设计工作者为了追求阳光房的美观,增加了大量太阳能电池,不仅影响居住的舒适程度,也给后期的维护带来麻烦。
2.2.4 忽略配色
过度追求绿色视觉效果也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实施问题之一。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中本意是希望给居住者以健康、活力的视觉体验,但科学表明,绿色相较于红色、紫色、黄色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其折射较大,在成像时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使得人眼处于放松的状态,基于此在室内设计中多使用绿色是多数设计师的选择。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为了大规模追求绿色的明度与纯度,许多建材皆含有大量甲醛、二甲苯、氡与氨等有害物质,对居住者的健康反而造成威胁。
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装饰风格偏向于使用欧美元素,在忽视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与物力,这也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浪费[13]。室内舒适程度涵盖针对居住者身心健康的保护与室内艺术内涵的提升,在传统室内设计中对审美元素运用较为看重,更强调文化性与价值性[14],对自然元素运用较少,这也间接导致了人类文化精神与自然资源的联系弱化,在绿色环保理念的指导下可运用多种自然元素,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区域布局设计,彰显绿色环保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对环保支持的同时,简单化室内设计的概念逻辑,减少质量低劣的复合型建材使用,例如在墙面造型装饰或吊顶基层时,尽量选用石膏板,避免人造板;地格栅或其他木质材料禁用水柏油、沥青等高污染材料做防腐、防潮处理,保护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现代室内设计师较为注重对绿色环保概念的研究,优化室内物理环境需注重室内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准。例如,设计人员可通过对防噪声物料的合理化使用优化室内环境,提升隔音效果。也可通过对光线的利用,将室内外的环境进行有效融合,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并减少使用照明灯具,其中冷光灯具有功率小、照度高、色温好的特点,同一色温下灯具直射光只做逆光、侧逆光与冷光灯散射光配合使用最小功率220V/300W,也可使用220V/500W或220V/800W。由于改善室内物理环境的需求,住宅区域内应尽量不使用反光、反热性强的建材,避免产生二次光源。最后设计人员可通过对室内空间布局的设计,使居住者拥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与通风质量,扩大楼宇之间的自然空气流通通道,加速有害气体的疏散,尽可能体现空间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功能区域划分与配置安置,确保设计实施能充分反映建筑物的实际用途,为居住者提供优良的施工与舒适环境。
室内设计师在针对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选择以绿色环保概念为基础的家具或家居进行布局,所需建材原材料的操作、生产以及运输须得秉承绿色环保的原则,以此保证与绿色环保理念不产生冲突。例如中国银行总行大厦的“赛柏斯” 防水工艺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其对混凝土基层的湿度要求不高,可带水进行作业,从而有缩短工期的效果。赛柏斯防水建材具有无毒无味、耐久性好的特性,与混凝土或砖石材料组合时黏结力强,具有较好的抗渗、防漏效果。但在寻得适合建材的同时须得计算所需用料,秉承节约原则,对于选材及用料进行合理化计算与筛选;另一方面设计师在设计与施工时需要重视材料是否对周遭环境产生污染,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尽可能选择绿色、可循环再生的材料,坚持节约资源与维护居住者需求同步进行。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空间中的布局类型来进行分割设计的,其具有以下划分方式:①生态化分割,即在确保科学的空间布局的同时,增强空间的平衡感与韵律感,根据空间面积的大小与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布局划分。例如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的推拉门将客厅与其他区域进行分割,起到良好的隔音、隔噪的效果。②无明确界限划分,即通过对空间设计原理的借鉴,对不同建材、空间布局以及光线照明等元素进行无界限式划分布局,塑造空间感与体验感,对室内空间布局进行虚实感处理,为空间增添趣味性与美感。
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设计层出不穷,中国一直参照“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传统观念进行室内布局,在绿色环保理念加持下形成有韵味的自然化室内空间。例如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将生态绿色引入建筑设计中,参观者跟随着室内绿色植物方向可穿梭于大堂、观景大厅与露台之中,绿色植物联通着室内外空间,有游廊移景意象,使建筑空间既得传统文化之蕴,又得自然生态之势,独具匠心。适合室内种植的绿色植物大多具备以下特点:①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②具有较好的耐光性与喜光性;③无毒无害。具备以上特性的绿色植物是居住空间的首选。绿植的放置需根据空间格局合理安排,绿植与居住者同需呼吸新鲜空气,同理卧室放置过多绿植将会影响居住者呼吸活动,在卧室区域可放置松柏类绿色植物,其具有易修剪、不掉落的特点,可保证房间的整洁程度且有较好的助眠效果。不同绿植的特性决定其所在范围,所以绿植可放置在不同的区域,作为空间划分的同时,增加空间灵动感与活力,也可以平衡空间内的氧气含量。
居住环境中的家具与家居的选择格外重要,不仅需要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又需满足绿色环保、审美观点以及实用需求。放置家具不可只追求美观,需要根据空间布局的实用性与合理性进行安置,以居住者视角审视空间的美学性与协调度。在坚持绿色环保的概念下,藤制品、竹编制品以及纸制家居是较为合适的选择,三者皆具有污染小、造型多样的特点,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除上述制品外,实木家具也一直是装修装饰的热门,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环保性,原料大多采用生态树木,对甲醛的处理极有好处,作为我国传统的家具装饰材料,其具有深远意义与源远流长的文化涵养,既能展示出居住者的书卷气息,又能表达出朴实优雅的气质。色彩的选择也占有家居中的重要比重,颜色之间的混合搭配给观者以不同的感官体验,基于绿色环保理念要求室内设计时做好颜色搭配与分类分区,例如天花板颜色的选用须浅于墙面或与之同色;空间若非封闭贯穿,须使用同一配色方案;光照不足、较为昏暗的空间不宜使用颜色较深的家具制品,因难免给居住者以压抑之感且增加灯光照射,与节约能源背道而驰。
室内设计行业是使用污染材料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相关部门应提高资源节能指标,完善绿色环保产业链条,提升室内设计的生态化效能与转变模式。室内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树立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更要掌握环保材料的特性,进而提升室内节能环保标准。例如,在选择涂料与壁纸的情况下,需关注二者的优缺点,结合预算的情况下可选择低污染的壁布或硅藻泥,从而减少室内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地面装饰时可选用实木地板、天然石材等材料,提高使用寿命,避免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选择保证室内温度时,优先选择太阳能或地热能,营造室内恒温效果,减少污染物排放[15];在室内光线的选择中,设计工作人员根据居住空间周遭环境,灵活选取可变换的自动调节照明灯具,起到有效保护环境的作用[16]。在国内众多建筑中,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则是绿色建筑的一大典范,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采用了多种节能科学技术,其中包括日光利用与绿色照明、建筑遮阳、地源热泵等,倡导低碳科学生活方式,有效弘扬绿色生态理念。
为居住者营造安全环保的居住环境,相关部门要针对室内有害物质超标现象加以监管,规范行业行为标准,一方面需保障生产与销售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技术素养,加速创新新材料与保障新技术环保性品质;另一方面居住者需确保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重视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与拓展,不仅需要合理化使用绿色环保建材、提高空间节能环保指标,又要树立节约自然资源的设计态度。从长远角度来看,绿色环保化设计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居住空间中利用绿色型资源,增强空间美感,坚持使用E1级环保建材,做到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从而构建环保绿色的居住空间发展体系,提升居住者的居住品质,满足居住需求,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