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认可推动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的作用研究

2023-03-06 11:01罗佳琪孙莹
中国商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成员国效应贸易

罗佳琪 孙莹

(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2012年由东盟牵头发起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历时8年,中间历经印度的退出,最终由东盟十国、中国、韩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5国共同签署,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RCEP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其经贸规模最大、人口最多。RCEP的成立极大削弱了成员国内的关税、非关税等贸易壁垒,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被誉为市场经济“信用证”、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管理“体检证”与国际贸易“通行证”的认证认可,不仅是当今世界各国用于保护本国产业和国家利益的技术性措施,还在各国进一步突破贸易壁垒、参与国际化战略合作与共同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加强RCEP各成员国贸易磋商方面,认证认可无疑是各国突破贸易壁垒、推动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抓手。因此,厘清我国认证认可合作水平对于RCEP成员国产生的贸易效应意义重大。文章以实证研究为视角,检验我国认证认可合作水平对RCEP贸易便利化的推动作用,为突破RCEP贸易壁垒,更好地推动贸易便利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文献回顾

认证认可,起源于19世纪英国铁轨发布的风筝标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认证认可发展格局具有全球化和体系化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各学者研究认证认可的角度多样:一是关于认证认可主体的研究,其主体包括企业、行业、认证机构、认可机构等,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主体层面(国际认可论坛,2012;苍学俊等,2014;郑妍妍,2015);二是关于认证认可制度的研究,各学者主要对其制度的框架(霍忻,2020)、安排(刘分明,2017)和收益(褚小菊,2014)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三是关于认证认可作用的研究,认证认可不仅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纪文,2011)、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许新建,2019)、改善环境(邢红霞,2016),还能促进贸易壁垒的减少(宗和,2015)并推动贸易便利化(黄怡璠,2019)。

其中关于认证认可推动贸易便利化的研究较多:齐欣等(2005)认为我国应同发达国家建立标准制度双边互认与区域合作机制,削减贸易壁垒推动贸易便利化;薄昱民(2011)提出要对双边机制和多边舞台进行充分利用,使认证技术贸易措施发挥最大效能,稳步推进国际互认,使国际贸易更加便利化;Blind(2018)对ISO9000扩散和认证合作的贸易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认证能够促进贸易,表现为签署国际认证论坛多边承认安排的国家其贸易量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虽然各学者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国家维度的研究比较少,且研究对象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较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研究手段单一,研究多为定性分析,量化手段鲜少;关于认证认可贸易效应的研究也多以标准认证数量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及获取数据的直接途径,学术界尚未对认证认可合作水平及其贸易效应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该问题的定量分析。因此,从定量角度探究我国认证认可合作水平推动RCEP贸易便利化具有重大意义。

2 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合作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证认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认证认可行业的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目前,我国三大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均已实现了认证认可的全覆盖,且累计颁发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证书数量与获证组织数量蝉联冠军,产业规模超过2800亿元,我国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是当前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其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国际层面,我国与其他国家关于认证认可的合作不断加强,其合作的途径主要包括两类: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如建立双边认证认可合作机制或签署双边合作协议(MRA)以及加入国际组织所构建的认证认可多边互认(MLA)。我国不但保持和全球近百个政府、认证认可机构的双边合作关系,还广泛参与世界性或区域性组织的认证认可活动,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国际认可论坛等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并担任这些组织国际多边互认协议的签署成员。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参与并跟踪的认证认可国际组织达37个,多边互认协定共签署了14份,已签署的双边合作互认安排共121份,认证认可的国际合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3 认证认可对RCEP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3.1.1 模型构建

本文基于传统的引力模型,将我国认证认可合作水平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扩展的引力模型。此外,为避免异方差、多重共线性等现象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本文对除虚拟变量以外的变量均进行自然对数的处理,构建如下实证模型:

其中,Tradeijt代 表我国认证认可合作水平对RCEP成员国产生的贸易效应;Cerijt表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即我国认证认可合作水平;GDPjt表示j国的经济规模;Popjt表示人口,其中i表示我国,j 表示RCEP中除我国以外的其他成员国,j=1,2,…,48;t表示时间,t=2005,…,2019;comlangij为虚拟变量,表示两国是否拥有共同语言;Disij表示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代表截距项;,…,是回归系数,作为上述模型的参数;为随机误差项。

3.1.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双边贸易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其单位为万美元,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核心解释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是我国认证认可合作水平,该指标是本文通过对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公布的国际互认合作文件和加入国际认证认可组织的成员情况等进行梳理,从而形成我国与RCEP成员国间认证认可合作水平的数据。具体而言,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每签订一份双(多)边互认协议,或同在一个国际认证认可组织,两国合作程度便记为1,累计求和计算总合作水平。

(3)控制变量。第一,经济规模(GDPjt)。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规模,对其国际贸易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选择成员国的GDP来表示该指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单位是现价美元,并假定它对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第二,人口(Popjt)。一般而言,一国人口数量越多,劳动力成本可能会越低,由此产生巨大的市场潜力,越能激发贸易的需求。本文选取成员国的人口数量指标来衡量其人口规模,取自然对数后进方程,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第三,共同语言(comlangij)。在一定程度上,共同语言可以提高贸易的可能性。该变量是虚拟变量,表示两国之间是否存在共同语言,如果存在,则记为1,否则为0。本文假定它对贸易的影响为正,数据来源于法国CEPII数据库。第四,地理距离(Disij)。本文选择北京和其他成员国首都之间的加权距离表示两国的地理距离。它反映了阻碍两国贸易因素的大小,通常情况下,两国之间的距离越远,交易成本就越大。本文假定该指标对贸易产生负向作用,数据来源于法国CEPII数据库。

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科学性,在进行回归前必须通过相关的检验选择正确的回归模型。本文首先进行了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00,拒绝原假设,即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中,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更合理。但当面板数据模型存在不随时间变化且不能遗漏的变量时,固定效应模型的局限性就出现了,这是因为固定效应忽略了个体差异,只对变量的时间差异进行估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择了Thomas等(2007)提出的固定效应向量分解(FEVD)模型作为基准回归模型。表1 展示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混合OLS模型与固定效应向量分解(FEVD)模型的回归结果。从拟合优度和各变量的显著性结果来看,固定效应向量分解(FEVD)模型的确最适合本文。

表1 回归结果

由各模型回归的对比结果不难看出:核心解释变量认证认可合作水平对贸易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提高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间的认证认可合作水平,能够促进双边贸易,即推动RCEP贸易便利化;而在控制变量方面,GDP、人口、共同语言对贸易的影响效果显著为正,与本文的预期一致,说明提高成员国的GDP、增加人口数量以及具有共同语言都会促进贸易规模的扩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地理距离对贸易产生的效果与预期相反,原因可能是RCEP其他成员国与我国的距离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较近,且因为RCEP协定的生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理距离带来的交通成本,因此地理距离对贸易的负向影响发生了改变。

4 对策与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我国认证认可合作水平推动RCEP成员国间贸易便利化的作用,结合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合作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贸易磋商。通过优化认证认可合作的政策环境,为认证认可合作与贸易磋商提供环境基础,需要做到全方面拓宽政府层面的合作关系,广泛参与认证认可国际多边互认体系,鼓励并支持我国认证认可从业机构同国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交流,简化对认证认可相关业务的行政管理。

(2)突破现有机制,多渠道发展合作。第一,建立跨区域互认联席委员会,定期召开RECP认证认可区域会议,成员国共同商议制定互认管理与监督协定,明确在认证一致性、等效性以及标准和符合性评估等方面的实施办法,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互鉴,共同开展域内互认行动。第二,基于中国—东盟标准云平台,进一步推进“RECP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息平台”共建,打开成员国互动通道,实现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各类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整合分析,加快准入认证认可信息服务、检验检测报告查询、合格评定服务企业信息三大功能建设。第三,依托当前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支持龙头企业在进行标准研究、钻研新型认证检测技术和拓展国际市场等领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培育行业知名品牌,在标准技术、认证技术同步下实现国际认证认可互通的长效发展,在集聚区进行试点探索,打破部分检验检测与准入机构的限制,扩大对外业务的辐射范围,形成若干典型产品的认证认可区域互认方案。

(3)完善国际认证认可标准,加强技术储备。在加强认证认可国际合作的工作中,从专题、国别和产业等维度加强技术标准储备研究,基于对国际认证认可组织和发达经济体认证认可标准和技术的研究学习,结合我国自身实际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标准和技术进行差异化研究,探讨建立双边互认的可行性。

总而言之,我国要坚持合作共赢,通过务实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始终围绕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化发展和贸易便利化的实际需求,为RECP认证认可合作量身打造“一篮子”服务政策,在人员、资金、交流、宣传等方面对认证认可对接形成保障支撑,营造政府重视、企业关注、国际互动的发展业态,不断加大政府层面推进与RECP各成员国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与互认的力度,提高认证认可机制的运行效率,促进认证认可行业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猜你喜欢
成员国效应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贸易统计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