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2023-03-06 22:16黄新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教院校融合

黄新杰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127)

0 引言

在职业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承担区域生产服务的重要责任,做好理论基础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新时代教学标准,产教融合成为了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经途径。产教融合就是教育和生产一体化教学,将生产实践和理论教学进行结合,让生产和教学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实践发展得出,产教融合理念需要将校企合作作为基础,以学生就业作为最终导向,制定全新行业发展标准。本文主要探讨农业专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的合理对接,将生产和实践技能进行融合,确保学校和社会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在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同时视为教学重点,解决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满足高职院校发展需求。

1 内涵与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教育开展过程中强调将教育和生产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完成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互补,产教融合的根本任务是逐渐创新已有教育形式,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为企业发展和高职院校教育提供稳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对于企业和学校而言,通过产教融合方式可以实现双赢,同时也是两者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全方位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和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1.2 产教融合符合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在我国高职教育开展中创新驱动产业体系,只有使用技术转型的方法,才能保证生产效率逐渐提升。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高校及时完成教学改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双重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方式,可以达成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意愿,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1]。

1.3 产教融合符合农业人才成长规律

在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新的农业技术和传统理论知识教学有所不同,农业教育需要将重点放在日常操练和经验积累方面,为学生创设实际的工作情境,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不能使用传统的反复记忆方式对已有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高职院校在培养农业人才过程中,需要重视专业设置和内容设置,将教学过程视为重点,满足农业人才就业需求,在遵循职业标准情况下,完成教学和生产之间的有效对接。

1.4 产教融合可以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校企合作的基础在于保证企业处于盈利状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双方都要在合作中同时获利。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与高职院校合作无法获得更多利益。产教融合的最终目标在于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全新路径,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转型,达到高校和企业共赢的局面。

2 现状

2.1 涉农专业与产业对接程度不高

现阶段,部分涉农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机制参与积极性不高,其中最重要有两点原因。首先,很多企业并没有对产教融合培养机制下的创新人才产生重视和认可。很多涉农企业更愿意将目标放在人力资源市场中通过招聘的方式获取人才,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更加直观,并不愿意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在产教融合的机制中。另外,高职院校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额外的奖励机制对企业进行约束。所谓产教融合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如果其中一方的主动性不高,就导致整体计划进程推进出现偏差[2]。

2.2 各高职院校间或各专业间协作程度低

我国高职院校数量较多,但是由于地域性差异、办学资质不同、地方政策参差,导致的各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机制的推进和发展水平不一致,甚至,在同一所院校,由于资金投入不同、教学模式不同产生的学校内专业发展与产教融合的程度不一致,这些差异都造成了高校间的教学合作出现漏洞。另一方面,各地的高职院校不断增设新的学科,各高职院校出现的同类别专业,多家高职院校同时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和提高生源数量,导致双方的竞争性增加,工作协调出现问题。

2.3 学校研合力度和行业对接度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的研合作力度不高,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和院校的双方互利,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相关的专业较少,与涉农专业能够匹配的企业和品牌更是不多,更多的知名企业比较注重科研能力和利润回收周期,在这两方面高职院校和相同专业的本科院校存在这一定差距。虽然国家大力倡导校企合作,但是,还是有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只是在执行表面上的形式合作,不能达到国家提出该项人才培养机制的最终目的,能够实际参与到产教融合中的企业本来就少,而且更多的是中小型企业,给学生带来的实际操作和社会适应度并不高,在实操中不能跟上当下社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步伐[3]。

2.4 社会实践中教师的参与度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实际的生产实践之间的差距是当前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问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会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产生根本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授课中,缺少实践机会,使教师本身对涉农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欠缺,导致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当下的发展情况和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老师本身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就容易使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 突破三个对接难点

3.1 涉农专业与产业对接

在农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多了解行业发展的机会,在当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实现会更加高效。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农业校友联络处,深入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和行业人才需求状态,根据人才市场发展需求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变已有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逐渐丰富,提升了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3.2 课程设置与行业对接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课程,保证课程体系改革效果,根据已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完成学生实践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作为基础,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层次创新。对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划分,分成专业训练、研究创新及技能训练等模块,构建符合行业发展的综合性培训体系。对于农业专业教学来讲,需要增加学生对农业行业发展的了解,在保证学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合理应用双语课程体系,实现传统教学内容的突破,保证农业专业教学效果。

3.3 能力和社会服务对接

高职院校在农业人才培养中,需要在初始阶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究专业和企业之间的融合点,从而保证实践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可以合理使用科研和教学的优势,将农业发展市场作为研究重点,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将企业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平台,保证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地方企业稳定发展。目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永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合作。

4 落实三项建设

4.1 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师资力量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对于年轻教师需要进行阶段性培训,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可以让青年教师走进企业学习实践经验,并且还要定期开展教师实践技能方面的竞赛活动。高职院校还需通过激励制度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对于年纪较长的教师需要重视理论知识培养,确保教师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发展,满足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需求。

4.2 优化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

在产教融合教学体系中主要包含多种教学结构,农业专业的课程,应在理论基础知识方面涉及植物细胞分子学和植物组织器官学,对植物病理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等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开展中还需设置专业技能模块,其中包含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实训机会,学习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在实践技能教学中,保证学生具有专项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途径,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4]。

4.3 搭建产教融合平台

高职院校需要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为企业和高职院校融合教育提供良好基础。在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平台内容主要包含植物学、种子生产、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种子检测等,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及时跟进行业发展情况,逐渐完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

5 重视文化融合,通过事务机构完成统筹规划

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握文化价值理念,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促进产教融合文化生成。在初始阶段需要获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点,寻找良好的产教融合文化建立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文化吸引和重阳,获得学生的认同感。企业和学校之间需要构建产业融合事务机构,将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完成有效融合,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符合产教融合的具体需求。

6 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教学探究方法,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初始阶段,需要抓住人才培养核心,解决产教融合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培养更多高水平农业领域人才,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农业发展创造稳定基础。

猜你喜欢
产教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