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融背景下贺州市地方特色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3-03-06 14:29
福建茶叶 2023年1期
关键词:贺州市贺州茶文化

胡 雯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贺州市有着中国的茶文化之乡的称号,其中昭平县每年的茶叶产值达到了15.48亿元。贺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明弘治年间就已经有关贺州茶叶的相关记载。汉元鼎6年最早开始了对于贺州的编制,汉武帝将南越平定后在当地设置了临贺县,也就是目前的贺州市贺街镇,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贺州茶文化历史悠久但茶的开发和运用情况却十分不理想,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此,课题组成员通过调研、资料收集分析,找出关键问题所在,给出相应的有效的解决策略,进一步促进贺州市地方特色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 中国茶文化起源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清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1]。茶文化是指在各种各样的茶事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茶联、茶书、茶具、茶歌、茶舞、茶室布局、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的最初起源地为中国,发展至今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饮食文化,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精神特质,讲究天、地、山、水、人的合而为一。

2 贺州茶文化产业的特色

2.1 广泛性

茶文化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具有广泛性等特征。贺州的茶文化资源更是深植在人们群众的生活中,再加上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中也蕴含了人们的高雅文化以及通俗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茶文化需要所有人的积极参与。提取优秀的茶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到人们所喜欢的消费形式中,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民众茶文化的具体需求,也能有效促进经济价值的进一步发展。

2.2 情感性

茶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比如含蓄、温和、内敛,这些都是中国式的生活风格和情调。茶文化自身的内涵能够让茶走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进而形成一种具有自身魅力的价值元素。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在于内容和故事,茶文化历史丰富,人们从种茶到赏茶这个过程,能够积累许多有趣的故事题材,可以把儒释道思想融入其中,将其体现在茶艺、茶德中,进而形成独具一格的茶文化[2]。因此,需要开发研究贺州地方特色茶文化自身的价值,发掘属于地方的文学、哲理学、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符合贺州市人们情感发展需要的茶文化。茶不仅能够将茶文化的价值展示出来,让人们感受世间冷暖,同时还能见证民族的兴盛衰败,进而丰富茶文化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内涵。

2.3 创新性

茶文化资源是历史的沉淀物,但是我们对于茶文化资源不能单单只靠这些历史沉淀,还需要对茶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的挖掘,找出其中的养分,再利用现代化生产方式,进一步创造、创新茶文化,对其进行加工和再生产,这样才能促进茶文化的有效发展。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具有科技性和体验性,他们对于新鲜事物会感到好奇,但好奇来得快去得也快[3]。贺州地域传统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行博弈与融合,已经深入到当地村民的血液中,原本茶文化拥有强大的自主传承与创新能力,但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民族特色茶文化传承主体在逐渐减少。贺州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打造了岔山村、虎头村、北莱村、西溪温泉度假村等一批优秀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受到众多游客青睐。茶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具备创新性,并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这样才能较好地传承和发展,从而让更多地年轻人主动来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魅力和价值。

2.4 实用性

贺州茶文化产业是贺州市支柱性经济产业之一,发展立足于贺州市的茶企业是地方特色茶文化需要重视实用性发展需要。目前,目前针对贺州当地发展特点,已经开发出致力于大湾区需要,也吻合贺州特色的诸多茶产品,比如开山白毛茶。贺州当地茶企对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贺州处于三省交界,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战场,贺州茶文化不仅普及到了当地,也辐射到了大湾区。据调查显示,大湾区使用贺州茶的量正在逐年上升。茶不仅可以舒缓人们的焦虑情绪,也可以为枯燥的居家生活增加一些趣味性。相关资料显示茶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通过调节舒缓情绪,有助于提高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疾病。由此可以看出,贺州茶的实用性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辐射大湾区,还能舒缓情绪提高免疫力,为贺州未来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3 贺州茶产业的现状及初步措施

如今全球经济遇冷背景下,茶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2014年茶市场的茶叶价格疯狂飙升,这种情况显然是不正常,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各个茶商之间的竞争,抬高了价格,导致普通老百姓对茶叶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价格偏低的茶叶便不是好茶叶[4],唯有高价格的茶叶,品质和产量才是好的。造成这一错误认知的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茶农、茶商并未深入了解茶品牌。许多老百姓对茶文化的了解不多,茶农、茶商自身也没有真正理解品牌效益。为了能够让老百姓更好地了解茶品牌,传承茶文化,有关部门可以组织老百姓参与茶文化活动,如茶艺比赛等,以这些活动,让人们来了解茶文化的魅力。在茶产业现状,要推动有机茶的种植,使农户能够了解到当代人对茶的想法和理念,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种植出来的茶叶在茶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才能让贺州地方特色茶走向全世界。

其次,未能保障茶叶的品质和价格。一是,茶叶的品相和品质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通常这种情况是采摘原因造成,在采摘过程中,采茶都是折采、双手采等方式,但是部分茶农为了能够提高采茶的效率,便会用手直接去掐,导致在后期炒茶时茶叶梗部会有小红点,这也是品相不好的主要原因。另外,茶山都在高地,一些茶农为了节省人力会使用袋子装茶青,刚刚采摘的鲜叶由于长时间在袋子中,可能会出现挤压,使得叶脉受到了损害,进而有了不健康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派遣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使茶农能够了解茶形的作用。二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推崇健康饮食,对于茶叶也有了新的要求,人们为了能够喝到健康有机茶愿意花费大价钱。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应当给予茶农相应的补助,或者为其提供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困境。

最后,缺乏有效的销售方式。贺州市地方特色茶滞销,其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力,缺乏有效的销售方式。对此,当地政府可以将其与旅游行业相结合,借助旅游来提高茶的销售。贺州也是十分出名的旅游景点,茶农、茶商可以利用古镇的生态环境、民风等销售茶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正确的销售方式,切不可欺瞒消费者,否则可能会造成反向效果。

4 东融背景下贺州市地方特色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1 加强对茶产业的重视

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想要进一步创新、传承贺州市地方特色茶文化,首先需要加强对茶产业的重视并持之以恒。云南省种植了将近百万亩新鲜台地茶,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产值突破了10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成功[5],关键在于领导坚持、领导对茶产业的重视,对此,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抓住茶产业的发展时机,及时建立专门的茶叶协会,有关部门居中协调,将茶产业的资金扶持等列入财政预算中,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相关涉农资金,以此来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并将“目标不变,靶心不移”作为主要目的。

其次,坚定决心,促进贺州地方特色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一,品种,种植人员必须要精心挑选适合当地的特色茶品种,确保其质量[6]。第二,品质,无论是什么茶产品,都需要严格把控质量问题,把生态有机、健康等作为发展方向。第三,品类,贺州具有较多的品种种类,可以将其往六大茶类等方面进行发展,着重体现昭平有机绿茶、开山白毛茶、瑶山六堡茶的特色。从当地种植经验情况来看,可以将本产区原生品种作为茶的原料,这也是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同时还能更好地传承、宣传茶产业。

最后,在东融背景下,贺州开展六堡茶产业需要先拓展原材料的种植基地。结合以往的实践情况来看,可以以奖补为主,也可以通过赠送茶苗的方式来激励种植人员,从而推动贺州市地方特色茶产业的发展。

4.2 提高茶产业,打造茶品牌

首先,采取“借船出海”的方式,丰富茶产业的营销市场。目前,一些大型茶企走向了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便开始加强了对基地的建设,借此来实现全面覆盖产业链的目的。基于这一情况,可以利用比较成熟的发展的模式,即生产基地+茶品牌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梧州茂圣茶叶和北京老舍茶馆便是采取了该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上组织茶博会、茶类展销等活动,以此来推荐贺州市当地特色茶产品,从而提高茶品牌的竞争力。对于大湾区等地区,可以设置专门的线下店铺,通过这一方式来打开市场,增加销售和经济效益。

其次,培育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可以先帮扶1个亿元左右的龙头企业,以示范等形式驱动中小规模的企业,使小企业能够与大市场等进行有效地融合,进而实现相互补充的目的[7]。自从2018年改制之后,一些公司企业便采取了轻装上阵的策略,以技术入股等形式进行投资和改革,从而为茶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帮助贺州市地方特色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最后,相互抱团,一起发展,建筑发展平台。目前,贺州市茶产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打造茶产业集中加工厂,形成专门的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市场建设的进度,丰富茶的品质和种类,由专门的市场进行销售,这样一来,既能确保茶产品的质量,也能提高单价的话语权,同时还可以使群众、市场、政府等方面均受益。除此之外,种植人员也要采取统一购买、工艺、品质、包装、销售等模式,确保茶的质量和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销售模式,让贺州市地方特色茶品牌走向世界。

4.3 借助技术,促进茶产业发展

在东融背景下,促进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想要做大茶叶基地,则需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比如某白毛茶厂,经常会有城市经销商与之联系,但该厂老板却不敢轻易答应,其主要原因便是基地规模不大,茶的数量不够,极易出现断货的情况。当前,一些“小而美”的茶企,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品质建设,尽可能拓展基地的规模,“大而全”企业则可以以当前的实际数量作为标准,发展百万茶园,确保原材料的来源。如云南普洱便有600万亩茶基地。

第二,选择良好的品种。茶和其他一些农产品一样,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水资源,会出现不一样的特质,例如开山白毛茶、昭平绿茶,虽然都是“绿茶”,但是各自有着各自的香型特质,而现代人们对于绿茶的评价也是各不相同,有的说是花草香,有的又说滋味虽陈,却都有着各自地域的特征。事实上,绿茶基地虽然保留时间很久,但由于缺乏现代化经验和科学技术,目前只存在10来个种类混合。对于这个情况,应当及时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体系,对老茶园进行高质量的选种、选育,提纯等工中,以此来实现“小而美”的品牌特色,突出其特征,让人们体会到茶产业的百年魅力。

第三,专业化的管理制度。正所谓“茶者,人在草木间”,茶产业想要的到较好地发展其主要在于人,尤其是人使用的科学技术和脑力支持。以贺州市地方特色茶为例,可以制定“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模式,确保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首先,茶果中心负责行业规划管理,由引入现代化科技人员,充实各个岗位。其次,技术指导和帮扶。可以邀请当地科研院所来负责,引入人才加强科研水平和质量。再次,聘请制茶高手,茶生产的关键是茶的制作过程,可以采取师徒教导模式,传承茶文化,创新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后,鼓励各个地区职业院校开设茶学相关专业,以此来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4.4 挖掘茶文化,体现特色

在东融背景下,茶产业属于比较突出的产业之一。贺州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有特色和资源,古人常说“镇古茶香人长寿”,想要推动地方特色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可以借助该地区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以茶乡特色为方向,打造茶文化小镇,博览馆、观光茶园等景点,再将茶园基地当作载体,开展采摘活动等旅游活动,把“茶”作为主体,探索茶文化的历史和文化素材,丰富旅游活动,让人们能够感受茶文化的丰富多彩。其次,结合茶产业的特点,建设茶产业产品链。如开发优质山泉水,设计好看的茶叶包装和茶具,邀请人们当场体验茶文化,这难道不是一场“艺术享受”吗?另外,在结合贺州市当地的特产,开展富硒茶叶一些衍生产品,寻找古茶树、温泉养生、古镇探险等等,将茶和旅游、运动、健康等相结合,借助茶推动养生健康等产业,实现深层次的融合,从而促进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东融背景下,贺州市可以借助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地域优势,突出茶文化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建造属于自身的茶文化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当地茶企业需要起到榜样作用,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协调和帮扶,这样才能完善茶企业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促进贺州市地方特色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猜你喜欢
贺州市贺州茶文化
游贺州紫云洞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长征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印象贺州
广西贺州合源集团双获国家、欧盟认证
茶文化的“办案经”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空谷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