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渊
在我国文学宝库中,古诗词是重要的瑰宝。意蕴丰富的古诗词充分体现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古诗文能够运用简练的语言来描述一幅美丽的画卷,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画中的内容,品味诗人传递给世人的真挚情感和诗人为读者创造出的优美情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中增加了许多学习古诗词的要求,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习的古诗词篇目不得少于160篇。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了。教师需要根据班内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水平,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创新传统的教育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热爱发挥出来。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营造欢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不断提高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古诗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并提升优秀的品质,另一方面,古诗词教学能够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产生推动力,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古诗词教学有益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这是由于古诗词中包含了古人对时代的见解,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古人的各种思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积极影响。小学生在语文诗词教学中能够逐渐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自身优良品质的形成。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种名山大川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很多古诗词中有赞美山河的名句,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景色。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美景,使得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1]。
古诗词教学,能帮助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词,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为其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既可以了解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的生平和经历,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了解田园诗、边塞诗等不同的风格,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了解律诗、绝句、散曲等诗词的不同特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如果能恰当引用古诗词来表达自己要体现的观点或者某一种情感,能为习作加分不少,同时展现学生的语文功底。例如,《十三岁的际遇》的作者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古诗词和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初中时,她就出版了一本诗集。她的诗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不止田晓菲,还有许多的作家、诗人,他们都在少年时代就积累了丰富的古诗词,这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仍有一部分教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太过于看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对古诗词的教学。在记忆古诗词时,有些教师会让学生死记硬背,由于古诗词距今比较久远,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诗词的内涵,而教师又不教给学生任何背诵的技巧,不管学生是否理解了古诗词,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出现畏惧心理(害怕背诵不过被老师责罚),甚至会失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全程引导他们进行古诗文的学习,直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都变成了知之。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3]。
目前,语文教学中老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一般都太程序化了。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先让学生熟悉一下,之后便直接给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而忽视学生的理解。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的学生会因为教师程序化的教学方式产生惰性,无论是预习时还是复习时,他们只会等着辅导书的答案或者老师的讲解,学习过程中也仅仅是把重要的字词解释和诗句意思做好笔记,完全忽视了自己思考的过程。这样的学生一旦脱离书本上的笔记,只会对古诗词一知半解,甚至出现完全无法理解的情况。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更容易挫伤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既影响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喜爱,又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考试成绩相当在乎,对学生进行高强度训练的习惯一般不容易改变,在无比繁琐枯燥的题海战术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会大大降低,培养学生古诗词文学素养的教学目标也会受阻。
针对小学的诗歌教学,教师应学会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老师为了应付考试或迫于学校教学进度的压力,常常采用“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内容讲解。这样的课堂让老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沦为课堂的配角,学生在此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如果同学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势必会失去对古诗词的好奇心,也会失去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想进行高质量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就必须增强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如今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为学生创建学习的情境,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古诗词内容的情境之中,使他们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在教学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中饱含深情的诗句时,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歌曲,让学生深入感受思乡的情绪,加强记忆,使他们对这首诗的记忆更加深刻;再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将西湖美景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根据图中内容背诵诗词,体会晴天里的西湖和雨天里的西湖不同的美。诗中描绘西湖的湖光山色,在和煦的晴天里光彩熠熠,在雨天里也有别样的韵致,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者写此诗时的感受。教师尝试将多媒体融入教学中就会发现,学生在学过之后对诗歌中的情感、印象会更深刻与敏感,将多媒体融入教学能够改善语文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学生的学习,而借助多媒体则能不断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4]。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朗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提高古诗词理解能力的方式。我国传统的教育之一就是朗读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例如,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音律美和节奏美。朗读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含义和韵律。这种感受是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情感的第一步,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古诗词中的丰富内涵。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古代私塾教学的方式,利用吟诵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吟诵古诗词的乐趣。古诗词的吟诵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诵读,第二个步骤是吟咏,第三个步骤是体悟。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范读。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并对模仿他人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范读吟诵能力外,还要通过吟诵古诗词调动学生模仿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具有很强的韵律。当学生进行吟咏的时候,能够逐渐了解到作者在古诗词中的情感,并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加入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可以提升小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5]。
例如,教学古诗《咏柳》,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这首古诗进行初读,并进行知识点讲解,让学生在初读中粗略地了解这首古诗的涵义;其次,在吟咏环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咏柳》进行整体把握,利用吟诵符号进行标注,同时在声调分配、吟诵规则以及吟诵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再次,教师要播放《咏柳》这首古诗的吟诵录音,在录音的带领下让学生掌握吟咏的要领;最后,在体悟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引导作用,将古诗和古曲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古诗词之美,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增加了学生课外的阅读量才能丰富学生古诗词的储备。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如果只依靠课本中的几首诗词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需求的。因此,教师就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古诗词供学生阅读,从而不断增加他们古诗文的阅读量。教师在提供课外阅读时,可以将同一作者的古诗词集中在一起,先让学生了解一个作者的写作风格,之后的每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给学生整理一次作者的作品。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对那几位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在今后的小测或者大型考试中遇到相关作者的诗词哪怕没有见过,都知道往哪一方面去想,从而快速地理解古诗词的大意,进行答题[6]。
例如,在学完陆游的《示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诗表达爱国情感的较多。那么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诗写的是爱国情感?学完李白的《将进酒》《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以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可以知道李白善于写讴歌祖国壮美山河和自然风光、重情重义以及报国无门的诗。那么,你还知道与李白同一时期的诗人有哪些?学生要尽快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有足够丰富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当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可以跳出老师平时授课的局限性,形成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最终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学生在古典文学的学习中会慢慢发现自己知道的仅仅是沧海一粟,这样就会更渴望了解关于古诗文的其他知识,从而激发其学习古诗文的热忱[7]。
古诗文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它能够丰富学生诗词的储备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丰富的文化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古诗文课程教学计划,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古诗文的储备量,让学生爱上古诗文,爱上语文,爱上祖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