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星,胡 瑾
(湖南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由于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资源紧缺等客观因素,加上农村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储运和销售环节的经销人员以及农村消费者等受教育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区域广、基层工作人员少的现象突出,仅依靠基层监管人员的薄弱力量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效果有限[7]。国务院食安办在2022年9月27日召开了相关会议,要求政府部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的同时,特别强调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以下简称“两个责任”),切实增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共同促进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完善,可见国家提高了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食品产业发展迅猛,安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健全,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强化,全过程多方位监管体系基本建立,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食品安全形势取得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仍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本文对农村地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出有力的对策建议,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其对问题食品的辨别能力,最大程度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要经历从原材料种植、生产成品、流通运输至消费者手中的多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诸多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
种植环境对食品原材料具有较大影响。以湖南大米为例,湖南部分区域的土地中重金属镉含量较高,许多生产商未考虑此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导致大米在监督抽检中镉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限值,从而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在原材料加工及再加工过程中,由于乡村企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未进行专业的职业培训,不规范的操作及卫生标准都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以湘西腊肉为例,不同的加工方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不同,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也不尽相同[1]。
流通运输环节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是产品的保存以及运输方式的选择。产品的保存应以产品特性为重点,考虑微生物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本身特性,已采用高温杀菌、脱水干燥、辐照等抑菌杀菌措施,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减弱其繁殖,但难以全部杀灭,因此在保存上,特别是包装容器的选择,在结合产品特点的同时,也要符合国家微生物卫生标准,避免因包装问题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运输方式需根据产品本身的特性进行选择。例如,冷链产品应在冷藏(冻)条件下保存运输,生活饮用水应在避光阴凉下保存运输,并且实行分类分离运输,避免交叉污染。
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受利益驱使,跨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红线,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以次充好。例如,用二氧化硫熏制开心果,使其色泽品质等更加“优质”;在流通过程中,将过期或临期产品进行处理,打造“贴标”商品;在销售环节中,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者,如市场上流通的“绿米”,不仅不属于绿色产品,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农村地区一般距离市城区较远,加上“三小”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居多,食品配送更新不及时,导致存在销售过期变质甚至“三无”产品的违法行为。
①对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政府更多给予的是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忽略了宣传对于提高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导致一些不法商贩抓住该漏洞,以养生讲座、文艺汇演等形式,将假冒伪劣产品以低价促销、虚假宣传的方式销售给农村居民。②政府市场监管部门有执法权,但管辖的区域主要是城市区域的食品安全,对农村地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缺失,乡村两级基层监管人员无法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判断食品安全问题,也无权进行管理处罚。③乡村基层监管人力有限,身兼数职,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平时基础工作不扎实,应付上级突击检查较多,且常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履职不到位。④乡村基层监管人员自身专业知识不过硬,对及时更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学习领悟不到位,对农村居民提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无法给出专业的解答。⑤包保责任机制是食品安全治理的一项创新举措,处于起步摸索阶段,部分包保责任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未深入一线了解农村地区最真实的情况,包保职责履行不到位。
①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多为“三小”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匮乏,未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加上生产、贮存、运输设备简陋,导致农村市场常销售过期产品、变质产品及“三无”产品。②生产经营主体受利益因素驱使,抱着侥幸心理,无视村民的身体健康,未履行其作为市场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生产销售产品时虚假宣传、以次充好。
农村地区的居民由于经济不发达,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家里以老人和儿童居多,受教育程度不高,食品安全知识匮乏,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加上老年人受节约不浪费传统美德的影响,对食品安全没有明确的认知,认为食品表面完好、口感不变即是安全,无法识别问题食品,更无法鉴别假冒伪劣食品,即使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投诉维权的意识。
原材料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中常见的一种。目前,由于工业化较发达,形成了“三废”,再加上种植者追求利益最大化、产量片面化,大量使用除草剂等化学试剂,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植物耐药性增强、重金属超标,从而导致原材料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而导致动物肉类食品同步被污染。
对于农村地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要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切实落实“两个责任”,不断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向上,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保护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2]。
①强化政府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监管人员配置,完善专业设备配置,开展食品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履职能力。②切实履行包保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机制,明确包保干部范围和包保主体对象,明晰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组织开展市、县、乡、村四级包保干部培训,签订责任与承诺书,强化包保责任与监管责任的衔接,形成工作闭环,将“两个责任”机制常态化。③形成监管合力。各部门之间要积极协作,密切配合,由原来的市场监管局一家管到行业主管部门分头管、明确专门职责管、牵头部门具体管的历史性转变。④提高食品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及时公示,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⑤强化检验监测技术支撑。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部门强化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要主动加强对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从技术层面上将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发挥技术支撑作用[3-6]。
①加大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培训力度,职业道德培训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两手同时抓,引导市场主体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养,从根本上降低食品安全风险。②农村食品企业要主动履行保障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自查机制,加强培训考核,增强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促进助力乡村振兴。③“三小”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坚守道德底线,不触碰法律红线,营造和谐、安全、健康的农村食品安全市场环境,维护公平市场秩序。
①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优势,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戏剧、民歌、短视频等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公益宣传,借助其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强化社会共治,提高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居民食品安全辨别能力,进一步强化正面宣传效果。②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双向互动功能,重点聚焦农村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线上与网友交流互动,线下广泛征求农村居民意见,以线上线下组合的方式切实增强宣传效果[7-8]。③巩固线下宣传阵地,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可推行包保责任机制,建立由1名区县领导、1名部门负责人、1名监管人员、1名乡镇(街道)干部、1名村(社区)干部组成的“五包一”工作专班机制,通过“五包一”专班动员党员、驻村队员、党建指导员和食安协管员下沉到农村食品监管网格,积极发挥巡查员、宣传员、信息员和监督员的作用,以屋场会、“村村响”广播、“村村通”宣传栏和发放食品安全知识读本等形式,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和滞后性的问题,可建立信息互动平台,通过互动平台及时识别、抓取信息,将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反馈给居民,同时也能更快速高效地收集到人们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既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又提高了政府办公的透明度。此外,对于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也起到了督促整改和接受全民监督的作用。
农村地区因地理环境、经济落后等因素,其食品安全已成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最薄弱的区域,也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最大短板”,除了需加大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外,还需要行业、企业、村委会以及村民相互协作、共治共建,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使人们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