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深化

2023-03-05 21:09:39李丹丹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两山论银山绿水青山

李丹丹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主要有两个理论渊源:一个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另一个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思想资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失的坚实支撑。“两山论”立足中国当代社会的实际,为解决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全球生态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深化。

一、“两山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工业革命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环境问题伴随着机械流水线运作的步伐初现端倪,虽暂未上升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但经典作家以其敏锐的智慧察觉出自然环境这个人类生存家园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劫难。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明确提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恒久发展之道。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两山论”实质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要义,既是对经典思想的内化,又是以实践为基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体、自然规律是人实践的基础、实现和解与发展并行。

1.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体

恩格斯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阐述了自然的先在性。早在46 亿年前地球就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在无尽的时间运转中产生了地壳、水源与生命体,而人类则是地球在距今5500 万年前应运而生的产物。恩格斯指出,人类尚未涉足自然领域时,自然就以自身的运行承载了一类物种起源、发展、灭绝的整个历程,在漫长的物质进化中,人类仅仅是自然整体系统中从属一类物种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动植物相同都归属于自然,接受自然的运转、依赖自然的供给、与自然进行物质代谢交换。马克思同样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209,作为自然存在物,人与其他动物并无差异,我们共同生活在自然界这个大家园,同呼吸一片空气,但人又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自然存在物,因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1]209,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拥有主观能动性,是有思辨与创造性的能动存在物。在辩证认识人的能动作用后我们也不可自大妄为,因为在自然规律下我们又不可摆脱“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209。自然界拥有的先在性从不因人类的存在而改变,相反人必须在自然系统中方可维持生存。自然既哺乳着人类的生存又为其提供发展平台,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158在生产劳动中,自然一方面保证人的生命体征,为人类提供接续生存的直接物质供给;另一方面,又为人提供实施劳动加工的对象,使人拥有现实物质材料能够对其改造从而创造财富,人脱离自然就失去了手脚,丧失了生存的源泉。“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158,如同人可以直接感观的有血有肉的身体一样,自然是人摄取基本生存资料,为确保自身“不致死”条件必定要交互相处的“无机身体”,虽然二者没有血脉的相连交接,但在需求与供给中却是不可或缺的身体组成要素,因此只有确保“无机身体”的健康,“有机身体”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山论”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思想,绿水青山代表自然生态,金山银山代表人类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前提,没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人类的生存便丧失保障落入困境,何谈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一切终将归于空无。因此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本为内在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旦一方出现坍塌,整个循环体系都将按下暂停键。绿水青山作为我们生存的依靠,在为我们提供物质资料的同时,又可作为艺术对象,现实世界的物质资料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始源,只有拥有现实存在后,人的意识才能伸展枝杈,犹如水作为物质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必需品,作为艺术对象它又代表着期冀与向往,浇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沃土,使人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归根于经济基础的累积,但意识又不仅仅单方面受动于经济基础,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我国发展将温饱问题褪去、人民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个体的眼界与视角变得更加开阔,对发展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物质资料取得的硕果为人民充实精神世界带来了无限可能性,现今科学技术的驱动使时代运行的脚步加速迈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应运而生,生态需求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绿水青山的时代意义也更为广阔,优质的自然资源与优美的生态环境现已如同珍宝,绿水青山当之无愧就是金山银山。人类物质生产中的“金山银山”与精神创造世界的“金山银山”都源于自然生态环境,二者在发展中的统一性不言而喻。

2.自然规律是人实践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实践把自然界分类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在自然”是人类尚未涉足的自然领域及史前阶段,“人化自然”指人类实践涉足后带有人为足迹的自然领域。因此劳动实践是人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代谢的连接点和“人化自然”的途径,更是人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动物与自然之间也进行生产活动,但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最直接的肉体需要,因此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人的劳动实践则是具有目的性的活动。农耕时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实践是片面的,其对自然界的积极探索因现实条件的约束停留在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等神化设想中,原始神造人与自然崇拜萦绕在整体思维内,在此期间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具有强烈的自然色彩,人类绝大部分生产活动也依附于自然规律,进而实践对自然“无机身体”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极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制造使用工具的能力得到空前飞跃,机械化工具的应用使“人化自然”的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展,自然规律的束缚被资本家撕碎,迎合目的式改造自然变得轻松,逐利性与短见性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展现得淋漓尽致,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导向性,使得人与人的直接关系披上了物与物的表现形式,社会全局氛围中充斥着大额利益比重。恩格斯指出,在改造自然时“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9。无数历史和现实都向我们证明,遵守自然规律既是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又是将发展长久延续的唯一途径,就像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居民永远不会想到一时的错举竟能将家园变为不毛之地,对待自然“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3]998,以自然规律为先,尊重自然发展才能谋取永久性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山论”中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生态与发展二者兼顾的理念就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宗旨下践行生产活动,寻找二者的平衡点。保护自然,尊重规律并不代表放弃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而是要同一切自然存在物一样以规律约束自我行为,摒弃以利益为先导、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践行创新与保护并行,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共赢。现今的大工业化生产与网络科技应用,大幅提升了人类实践的能力,顺应目的式改造自然不再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复归,可以主导自然,肆意破坏。自然规律始终应是社会生活、劳动实践的准则,人类改变世界能力越大,则肩上的责任越沉重,我们在享受脚下沃土蕴藏的生机时,也要立足长远收纳时代进步的优势,规制科技应用的弊端,以科技促生态保护,以自然为基进行科技拓展,时刻铭记只有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我们脚下的根才能扎得深,站得才能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矛盾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守护绿水青山的永恒使命不能变,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宗旨,更是站在人类命运发展全局下的历史担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新时代国家前行的整体规划,同样内蕴着金山银山的深意,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展现的应是一体共生、融会贯通的景象,生态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依托,为政治建设提供绿色平台,为文化建设催生艺术灵感,为社会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进而经济建设应及时管控生产与环境的矛盾,政治建设应适时提供制度支撑,文化建设应全力扩展生态教育,社会建设应唤起全民生态职责,因此“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现也就是对生态与发展并举的践行。只有全社会全面担当作为,遵守规律,严于律己,最终才能收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圆满成果。

3.实现和解与发展并行

能动性与创造性是人最具独特性的能力,也蕴藏了人类发展的出路。自然界以其内在的规律性警醒着人类,凡是违背规律谋求发展取得的利益都将如数奉还,但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路。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大纲》中首次阐述了“两个和解”思想,内在隐蕴着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双重和解向度。回首人与自然的过往关系,利己主义倾向与敌对化阵营关系占据了绝大比重,进而唯有从根源扭转态度,归正人与人的异化关系,由内树立和谐共生指向才能迎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资本主义制度内蕴藏的利欲性与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表明,在其制度束缚下绝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始源,资本家为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只着眼于当前,以人为主导理所当然地消耗自然界全部资源,蒙蔽自我双眼,在迫害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促使工人被动地践行谬误式生产活动,在资本家高强度的压榨下,工人为维持生存不得不以牺牲自我生存环境、损害自我生存资料来谋求发展,“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1]163,都转化成工人为谋求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更为惊人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年代,资本家在从事高污染产业时从未实施过任何环保政策,自然承受的负担严重超载,因此变革社会制度是解决环境困境的第一步。马克思将解决生态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在共产主义制度中,人们能够合理地调节生产与环保的尺度,不再以“盲目的力量”统治自然,开始真正明晰自由的定义,不以幻想中摆脱规律而自豪,领悟在规律的掌握中实现自由的真谛。此间资本造成的劳动异化也必将消失,人们的生产劳动只为自我的完善与全面发展服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共同体中得到最终的和解。

“两山论”的核心就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通往共产主义的阶梯,我们前进的总目标从未偏离共产主义实现之路,生态建设的最终指向也必定是共产主义生态之美,积蓄阶段性成就逐步汇总后,代代奋进与期许的总目标终会如约而至。我们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以人民需求为己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向正确目标清晰。为满足人人平等享有生态环境的公正性,党和国家强调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重价值,既使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与充盈,又确保了良好生态家园建设的永续性与代际性,保护与发展二者皆不可偏废。在“两山论”的践行中,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就是“两个和解”的阶段性落实,首位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后,人与自身的和解也必定在山水常绿、金银接续中走来。解决两山难题实质体现的就是一种和谐绿色的发展方式,是一条将保护落到实处对自然损害降至最低的建设之路,创新科学技术探索绿色能源,实现创新型能源的广泛转化和使用,将有限资源的利用扩展至最大化。社会主义生态建设是走在尊重自然、依照规律、追求和谐的永续道路上,并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需要依靠每一代人秉持初心、坚守信念、不言放弃、接续努力,将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之路建牢、建强、建美。

二、“两山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深化

“两山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生态发展的具体现实提出的科学论断,打破了生态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两难困境,保证了发展生态的力度,标注了经济建设的红线,增添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实践策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建设方向。“两山论”体系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智慧,蕴含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深化创新。

1.在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结合中推动理论深化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是“两山论”的重要渊源之一,通过汲取和弘扬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两山论”也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深化创新。

“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与历史传统”[4]。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源远流长,从理念上说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命题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虽然“天人合一”包含神人合一、道德之天与人的合一等多重含义,但最具现实意义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天人合一”原初的意思是自然的天与人合一,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结构,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社会状态下,天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的劳作顺天之变,顺时而化。这种传统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化天人和谐的价值取向。

早在先秦时期,道家和儒家都提出了保护生态促进平衡的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提出了“道法自然”“法天贵真”的观点,阐发了尊重所有存在物尤其是动物生存权利的思想,认为人们不应该“络马首”“穿牛鼻”,破坏动物的天性,而应该保护野生动物,欣赏倏鱼的从容悠游、野雉的自由觅食等,理想的状态是人与动物之间互不相扰,和谐相处,道家的追随者鲍敬言曾经描绘了这样一幅美好的图景:“凤鸾栖息于庭院,龙鳞群游于园池,饥虎可履,虺蛇可执。涉泽而鸥鸟不飞,入林而狐兔不惊。”(《抱朴子·诘鲍篇》)

与道家相比,儒家的天人合一理念更关注现实,更具有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儒家对自然界生物之间共生共存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周易》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系辞上》)“类”“群”皆有种类、种群之义,“方以类聚”表明,世间万物有以“类”相聚的特征,构成种群,此物种群与他物种群之间产生了有机联系,于是形成一个生态系统。荀子曰:“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荀子·劝学》)食草动物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方繁衍成群,由于食草动物的大量聚集又会吸引来食肉动物,大自然相生相克的生态系统初步成型。可见,自然环境的衍生发展都是遵循着物种生长的客观规律。儒家非常重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出诸多保护生态系统的主张。首先,“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周易·未济》),人应当细致辨别这些不同的生物资源,尊重自然规律,让这些生物资源各居适当的处所,以利其生长繁衍。其次,在保护好生物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山川湖泽,因为“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礼记·乐记》)。生态系统中既包括生物,也包括自然环境,二者密不可分,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殆尽,所有生物包括人在内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此外,儒家很早就认识到生态资源中包含丰富的财富资源,绿水青山也可以成为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经济价值的肯定,在早期儒家经典文献中就已初见端倪。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然资源与社会财富之间的关系,“问国君之富,数地已对,山泽之所出”(《礼记·曲礼下》)。山林湖泽的出产既是一国之民获取薪柴、食物等生活物资的主要来源,也是地球自然赋予国家人民的宝贵财富。《礼记》中还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可见,孔子从孝道伦理的道德高度出发,认为不在合适的时节哪怕只是砍伐一棵树,捕杀一只野兽,也是不孝的行为。《国语》中说“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国语·鲁语上》),九州的山川湖泽出产,是国家依赖的财富之源。荀子又曰:“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荀子·强国》)山林河流此类天然资源能够满足人生产生活的多种需要,对自然资源中蕴藏的价值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解,孔子也从仁爱的角度,提出“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的理念,将“君子惠而不费”(《论语·尧曰》)立为“五美”之首,主张培养勤俭节约品质,厉行节约并做到爱护他人,如此才是真君子。荀子是“人定胜天”思想的提倡者,他辩证地解决了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主张人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以“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人们“有余财”“有余用”,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左传》云,“夫山、泽、林、盬,国之宝也”(《左传·成公六年》),说明了充足的自然资源是国家财富丰赡的象征,是国家的重要宝藏。此外,儒家生态智慧主张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一定要有限度、有所节制,因此提出“时禁”的理念,要求统治者和普通百姓奉行时禁,不合时令的采伐和狩猎必须制止。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捕鱼不用密孔的渔网,伐木按照季节进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知止知足、适可而止。荀子对这一观点作了更加细致的阐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鼋鼍鱼鳖鳅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荀子·王制》)。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反对不合时宜的开采自然资源的做法,更反对下毒等对生态造成毁灭性破坏的做法,唯有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才能源源不断从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中满足自己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儒家思想认为人也是自然万物之一,《孟子·离娄下》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种思想后来发展为宋代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可见,中国古代智慧注重人与自然的平衡,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形成默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与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特别是“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23生态环境的恶化从本质上源于人类过度的物质需求、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索取,源于人类对物质与精神、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认识的不足。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所以中国传统社会从文化上就限制了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追求财富增长而牺牲生态的情况发生。针对现代人类文明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为现代经济社会有效遏制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经济主义,进一步探究精神与物质的平衡、自然与人为的平衡,避免未来世界以物质财富为目标从而引起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生态灾难,具有极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如今的现代文明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人类正面临生态意义上的生存危机,未来人类文明必然由工业文明转为生态文明,“两山论”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跳出了西方现代化对自然先破坏后治理的窠臼,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走向生态文明、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念指引。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生态与民生的关系,作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的重要论断,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6]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老百姓判断生活水平的关键指标,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稳定繁荣的有力支撑。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民生才能获得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确定为人民生活幸福与否的标准,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看作“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7],视“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有机构成”[8],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自身奋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科学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50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生态思想相结合,进而提出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人道德之美的提升结合起来,既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又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

2.在新时代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推动实践创新

“两山论”是在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具体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深化。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关于人类物质实践活动对自然历史的影响提出许多真知灼见。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人类无视自然规律,无休止地索取自然资源,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实践如果不依据自然规律,只会带来灾难。在1868 年3 月25 日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说:“弗腊斯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二者的历史》(1847)年一书十分有趣,这本书证明,气候和植物界在有史时期是有变化的……他断定,农民非常喜欢的‘湿度’随着耕作的发展(并且与耕作的发展程度相适应)逐渐消失(因此,植物也从南方移到北方),最后形成了草原。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树木等等,最后会使土地荒芜……结论是: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他作为资产者当然想不到这一点)——会导致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9]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人与自然相对立,主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历史与自然相统一,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批判了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对立观点,他认为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点是荒谬的,人类早晚能够学会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可见,人类改造世界正是在自然历史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恩格斯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物质实践才能改造世界,但是社会实践形成的历史与自然是协调统一的,人类改造世界的历史与自然世界的历史并不是对立的,然而,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设想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没有也不可能付诸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提倡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正是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将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辩证结合,成功地化解了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使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成为现实,在人类实践劳动中同时确保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

我国在生态建设中所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第一个阶段是以绿水青山为代价追求金山银山,这是新中国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限制而走过的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起步探寻阶段,全体人民拥有相同的求生存和摆脱贫苦生活的决心,在大时代背景下人们虽有生态保护之心,实施了“绿化祖国”方针,可因技术条件与发展进程的制约没有收到应有成效。在此发展阶段中,工业建设过度依赖开采资源获利,开创的产业多半为重工业,起初我国得天独厚的资源占有量的确在发展中显现优势,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粗放型产业发展的过渡性与暂时性,超负荷的资源消耗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慢慢显现,改革传统产业模式、探索新型建设方略势在必行。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留下绿水青山,这是现阶段我国的发展指向。现实生态困境与优美环境需求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建设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意义。从国家层面,以“两山论”为根本理念和线索,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党章,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绿色发展理念和任务,明确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任务,再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国家逐渐扭转建设目标,从快速实现经济建设目标,主要以GDP论输赢,到现今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更注重生态影响,以法律规制产业污染排放,以制度引导传统工业转型,以政策资助创新型项目发展,全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化进程;企业逐渐将生态建设融入文化理念,并结合生态保护实施产业建构,以绿色为导向的策划项目成为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方向;个人由内而发更改陈旧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效处理生活垃圾降低污染,并大力推行共享单车践行节能减排低碳出行,在日常琐事中公民逐渐填补居家环保常识,实现资源的重复有效利用,上下联动全民一心共创良好生态。绿水青山代表的自在自然不可能独自转变为经济利益,但国家、企业、个人齐力协力,必定能够既留下绿水青山又创造金山银山。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这是我国发展的目标与追求。在现行政策驱动下,我们正逐渐实现此目标,生态旅游业的形成与蓬勃发展,正是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我国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南北广阔造就了差异性的地貌与气候分布,不同地域独具一格的特色风貌是扩展旅游业的招牌,生态文化旅游业更是将人文资源与绿水青山相结合。这一方面抓住了人们对原生态的追求,化偏远乡村的不利条件为宝贵的生态资源,带动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转变旅游产业的人为改造趋势,将人文风土情怀融入时代需求,细化落实生态践行,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正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现实为基础的发展升华,使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建设的核心目标得以在规划中稳步实现,并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在党的领导与人民的齐心努力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美丽中国的实践将会越来越和谐。

在生态建设中秉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既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科学与正确的根本,也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基础。“两山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视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基点,结合我国生态发展具体国情,熔铸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以“两山论”为重要内容的习近平生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生态思想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汇聚着全民齐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体现了中国沉甸甸的大国担当,为我国及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思维和新视角,为解决我国及世界生态环境发展的困境、构建环境友好清洁美丽世界及拓展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贡献智慧。

猜你喜欢
两山论银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读者欣赏(2022年8期)2022-09-16 10:25:00
绿水青山
黄河之声(2021年6期)2021-06-18 13:57:24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公民与法治(2020年3期)2020-05-30 12:29:48
绿水青山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4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海峡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1:16
绿水青山
海峡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0:50
读懂习近平在安吉首倡的“两山论”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论“两山论”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