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谷一
脑卒中(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又被称为脑中风,其发生与患者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有关,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为降低发病率,减少脑卒中患者家庭负担以及社会医疗资源压力,需要对脑卒中进行三级预防干预。
一级预防也称为源头预防,是指要在发病之前引起重视,有效控制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出现,属于根本性预防或是病因预防。对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如果只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一种或几种,不存在脑血管病变,将此类人群列为一级预防对象。
首先是对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普通人群要注意每6个月测量一次个人的血压,查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或是配备简易器械,在家中随时掌握个人的血压情况,一旦发现高血压,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少40%以上。
其次,注意心源性脑卒中病症的预防。主要分为两点:1.心房颤动,非风湿性房颤属于心源性脑梗塞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现阶段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大,由于房颤导致的脑梗塞病例也逐渐增多;2.患有风湿性心膜瓣病或心肌梗死的患者是心源性脑梗塞病症的高危人群之一,需要长期口服抗凝类药物或是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以尽可能预防脑卒中病症的发生、发展。当此类人群出现明显的手术指征时,要尽早去到医院接受手术展开针对性治疗。
再就是血脂异常的防治。高胆固醇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大脑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间接引发脑卒中,因此尽可能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对于轻度的胆固醇增高,可借助减少饮食脂肪和开展相应的运动来进行合理控制;针对中度胆固醇和重度胆固醇升高,则需要在飲食和运动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药物开展治疗。
最后是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会导致微血管病变,严重时促发大动脉的粥样硬化,也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做好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做到积极治疗,以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二级预防也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在于尽可能减缓疾病发生、发展,适用范围为存在脑中风先兆、已经出现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的患者,需要及时对脑卒中患者及时诊断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并将患者列为二级预防对象,全面进行危险因素干预。除了控制高危因素,还需要对脑卒中的不同原因进行加强预防。对于曾经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当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曾经发生脑卒中,则需要使用抗血小板治疗,尽量避免复发。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在发病后的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相关并发症和后遗症,促使功能恢复。在脑卒中的急性期(发病14天内),病情较为复杂,常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压疮、肺炎、吞咽困难等,因此在治疗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相关并发症,如避免头颈部过度扭曲、激动、用力来预防脑水肿;瘫痪者定期翻身来预防压疮等。在这一阶段还要加强康复护理,根据肢体发病情况,采取相应的康复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此外,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沟通与陪伴,改善其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