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 等
“整顿”向来有板着面孔的严肃,令人轻松不得。无论是自行整理内务,还是被勒令服从规范,都有一种紧张的气氛弥漫。特别是“整顿”多由上而下施压,波及者惊慌失措、奔走相告的情形常有之,加上这其间权力的脾气不时发作,更增添了人们的惊慌和担虑。如果不是“新新人类”“不按规矩出牌”,沉闷的“整顿”恐难有机会“转忧为乐”,其峻肃之气也不易消散。正因为沉重难转轻松、刻板难转生动,“整顿”的摇身一变才引来“看客”心里惊艳的轻呼。在微博题为“00后开始整顿学术圈”的帖子中,围观者在忍俊不禁中愉快地接纳了“整顿”的新意——导师言:“你手里的实验要尽快做,做不完的话我就换人做。”师妹:“换谁?”;老师:“你们写的东西根本看不下去,写的都是些什么?”师弟:“写的都是中文,怎么会看不懂。”;导师:“你在说啥啊,我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师妹:“老师,其实你说的我也一句没听懂。”……
00后对导师的回话“真诚”得令人吃惊,没有俯仰唯唯的卑微,没有小心翼翼的试探,也没有噤若寒蝉的保身,快人快语,不管不顾,以至笑果迭出。这种面对训话“接茬”的直接,虽有一些傻气冒现,但也是真性情的流露,甚至可解读为有着不畏权贵的勇敢。虽然这些“淘气”的答话多是胸无城府,但这份简单质朴正为网友所珍视,更有可以想见的现场“效果”令网友欢乐多多——话音刚落,导师的惊愕,尴尬,哑口无言,甚至可能的扑哧一笑都与以往严正的“学术氛围”大相径庭——“整顿”新解正是由此获意。00后“师弟”“师妹”,无须深思熟虑,更无霹雳手段,不仅“整顿”了不苟言笑的“学术圈”,还连带“整顿”了“整顿”一词本身。虽非真有整顿之功,然正因此而得幽默之效。
如果说00后的“四两拨千斤”令人印象深刻,香港、台湾艺人参加内陆节目展现的别样“画风”也叫人过目不忘。来内陆参加节目的港台艺人不受节目原有风格约束,言辞犀利,不留情面,为内地娱乐圈带来不一样的气息。这种港台艺人的恣肆无拘对节目的冲击也被称为“整顿内娱”。
如今,那些改变固有氛围的行为都可被戏称为“整顿”,虽说走的还是网络流行语“大词小用”的旧路线,但因其卸解了权力坚硬的外壳而展露平民式的柔软,便显得有些可贵。正是见惯了巧饰者,本色出演、不说套话、有一说一才令眼前一亮。在“整顿”中最可宝贵的其实是“真”,是人们对像个“大活人”一樣说话的希望。说到底,“整顿”的流行是对没有面具、没有表演的倾心。
心理学名词小辑
1.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他的研究中捕捉到积极思维的力量,并提出了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理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儿童和成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他们还生活得更健康,并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2.被关入笼内而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会习得一种无助感。之后这些狗就算处在其他可以逃避惩罚的条件下也只会被动地畏缩。狗如果学会了自我控制(成功地逃避开第一次电击),会更容易适应新的情境。研究者马丁·塞利格曼(Seligman)指出这种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在人类情境中也有类似之处。例如,抑郁或苦恼的人变得被动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作用。无助的狗和抑郁的人都遭遇了意志瘫痪,被动顺从,甚至死气沉沉的冷漠。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美]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