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基因图谱”解析与表达*
——以杭嘉湖地区茧站为例

2023-03-05 12:34刘抚英宋智强贾玉冰胡顺江
南方建筑 2023年2期
关键词:堆场图谱历史

刘抚英,宋智强,贾玉冰,关 崇,胡顺江

1 历史建筑基因内涵与“基因图谱”体系架构

1.1 历史建筑基因内涵

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基因作为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指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并将亲代生物性状传递给子代的遗传因子,具有物质和信息的复合特性[1,2]。本研究以广义的历史建筑1)为对象,引入生物遗传学基因概念,借鉴建筑类型学理论、基于形态类型研究和空间发展理论的空间基因[3]理论等研究成果,提出“历史建筑基因”内涵为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意义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建筑“遗传因子”,包括具有遗产价值、承载文化记忆和场所精神、与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建筑类型构成要素及其组织方式。

历史建筑基因的属性特征可以解析为:其一,历史传承载体属性。历史建筑基因凝结了从历史文化传统中承继信息并作为信息传承载体的建筑形式及其组织结构。其二,独特属性。即历史建筑(单体或建筑群)在功能空间组合、形构与形式、技术系统、装饰细部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建筑整体系统生成起决定作用,并作为对建筑特征进行差异性识别的判据。其三,价值属性。历史建筑因由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而具有被经久保存的意义。其四,建筑类型学属性。历史建筑基因具有与建筑类型相关涉,其形式构成要素、组织规则与逻辑等或根植于文化心理深层结构中积淀的集体记忆“原型”,或源于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准化与效率,或与特定场域历史文脉的视觉感知和心理意象关联耦合[4]。

1.2 历史建筑基因系统逻辑结构与“基因图谱”

(1)历史建筑基因系统逻辑结构

历史建筑基因系统的逻辑结构涵括系统结构框架、构成要素及其关联关系。在系统框架与构成要素上,基因系统由“基因表型”(性状)、“基因编码”(遗传)、“基因修饰”(变异)3个子系统及子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组成;在关联关系上,表征为子系统之间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和作用机理。其中,“基因表型”(genetic expression,GE)原指生物体遗传性状,这里指历史建筑所承载遗传信息的表观形态集合;“基因编码”(genetic code,GC)原指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本研究指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历史建筑全要素“类型”;“基因修饰”(genetic modification,GM)也称基因改造,原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修改DNA序列以改变原基因,在本研究中指由自然或人文因素变化引致历史建筑的基因编码、基因表型的特征改变。

历史建筑基因表型、基因编码、基因修饰3个子系统构成要素见表1,历史建筑基因系统逻辑结构见图1。

图1 历史建筑基因系统逻辑结构示意图

表1 历史建筑基因表型、基因编码、基因修饰子系统构成要素

(2)历史建筑“基因图谱”体系架构

在生物遗传学研究中,基因图谱是对生物物种所携带全部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鉴定的图示表达方法;历史建筑基因图谱则是关于历史建筑基因系统的图示研究。研究根据历史建筑基因系统逻辑结构(图1),设定由“基因表型图谱”、“基因编码图谱”和“基因修饰图谱”构成历史建筑基因图谱体系架构。

① 基因表型图谱

在历史建筑案例样本属性信息调查、文献图像采集、现场影像摄制、建筑测绘以及数字化建模基础上,对基因表型10个类目构成要素(表1)的表观形态集合进行图谱绘制。图谱内容主要有:建筑测绘图、场地环境地图、摄影图像、视频、建筑形态图组(三维数字模型生成的室内外透视图、立面图等)、建筑动画等,图谱内容与图谱构成要素对应关系见图2。基因表型图谱作为历史建筑基因的基础性图形信息数据。

图2 基因表型图谱构成要素与图谱内容对应关系示意图

② 基因编码图谱

基因编码图谱是对研究样本的基因表型图谱中的要素形态和逻辑秩序进行识别、提取和解析,绘制出历史建筑基因编码11个“类型”(表1)的对应图谱,图谱内容见表2。基因编码图谱作为历史建筑基因的主体内容,是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对策选择的重要图像依据。

表2 历史建筑基因编码图谱表达对象与图谱内容

③ 基因修饰图谱

解析在7种引致因素(表1)作用下的历史建筑基因表型和基因编码的特征变化,并用图示语言表达变化过程或变异后的状态,辅以差异比较分析和变化成因解析的说明文本,形成图文结合的基因修饰图谱。历史建筑的基因修饰图谱实质上是对编码图谱的逻辑补充和内容拓展。

2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发展历程、属性特征与现状问题

2.1 区域丝绸产业历史背景下的茧站发展历程

浙江省具有悠久的蚕桑种养和丝绸产业发展历史,自唐崛起后逐渐兴盛,宋代时已成为全国丝织生产中心,至明清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浙北的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所产蚕丝质地上乘;明中叶后,该地区成为浙江丝绸产业的重点区域;及至清末,杭嘉湖地区首开中国丝绸业近代化进程,其后历经百余年的盛衰起伏,投射出中国近现代丝绸文化发展史[5-8]。受20世纪末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家于2006年推行的“东桑西移”战略部署的影响,杭嘉湖地区的丝绸生产企业开始进行空间迁移,引致该地区富集的多类型、多尺度近现代丝绸工业建筑被废置,涵括了桑蚕种养-蚕茧收烘-制丝(缫丝)-丝织-染整-丝绸成品加工等丝绸产业链条的全系列、全环节、全要素的建筑类型,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区域性丝绸工业遗产群,茧站即是其中的典型类型。

茧站是用于鲜茧收购、烘干加工和临时储存的建筑设施[9],清同治初年(1862年)年茧行(或称茧厂,建国后称茧站)首先在浙江嘉兴出现,其后在江浙蚕茧产区普遍设立[10]。1895年,杭州、苏州开埠成为通商口岸,洋商进入江浙地区设立茧行或租行购茧,烘干后直接运往国外[11]。清末,随世经丝厂、大伦丝厂、合义和丝厂等新式机械缫丝厂相继创办,茧站数量显著增加。据文献记载,1934年杭嘉湖地区已建有茧行335家[12]。抗战爆发后直至解放前夕,浙江省丝绸业遭受战争重创,凋敝不堪。新中国成立后,浙江丝绸产业逐渐复苏,茧站建设也随之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杭嘉湖地区茧站设置数量达到了峰值[13]。近年来,区域丝绸业衰退引致大量茧站被废弃且部分已被拆除,但既有遗存仍能为茧站历史建筑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

2.2 茧站基本属性及其在杭嘉湖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1)茧站构成

茧站作为丝绸工业生产体系中的原材料采集和初加工设施,由称场、烘房、堆场等生产储运建筑以及办公、宿舍、食堂等生活服务建筑组成[14]。其中,“称场”建筑主要用于鲜茧收购、评茧、过磅、支付茧款以及将烘干后的干茧运出,是茧站资源输入、输出的节点空间,称场外多搭建售茧棚;“烘房”建筑(含“川堂”2))是在利用蚕茧干燥设备对鲜茧进行干燥加工的操作车间;“堆场”建筑是临时储存蚕茧的场所,按堆放茧别的差异又细分为鲜茧堆场、半干茧(蚕茧经过一次烘干)堆场、干茧(蚕茧经过二次烘干)堆场等类型;其他生活服务建筑根据茧站规模、场地环境和主要生产储运设施的空间布局形态等进行规划布置,蚕茧收烘需要煤工、茧处理工、烘工、保全工等多工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一般需设置员工办公和生活设施,包括办公用房、食堂、活动室、员工宿舍等;小规模茧站一般仅设办公设施而不设居住、餐饮等用房[14]。茧站构成形态参见湖州金城茧站总体布局和鸟瞰图(图3)。

图3 茧站构成示例——金城茧站总体布局与构成形态鸟瞰图3-1 金城茧站总体布局;3-2 金城茧站构成形态鸟瞰图

(2)茧站分类

茧行按早期的运营方式分为“屯庄”、“抄庄”与“包庄”三类。“屯庄”是指茧行行主自行出资收烘茧并存入茧行后向收茧商(以丝厂或洋行为主)贩售。“抄庄”是由收茧商向茧行行主租用房屋与设备收烘茧,也称“租灶”或“租行”。“包庄”又称“包烘”,是指由收茧商与茧行行主签订合同,议定茧的质量、数量和价格,茧行行主负责组织收烘茧后,按合同交付干茧[15,16]。新中国成立后,茧站运营方式与管理体制发生改变,杭嘉湖地区的茧站运营方式主要为两种:其一是茧站为缫丝企业代收代烘,蚕茧收烘后先置放于蚕茧仓库,再根据蚕茧需求合同交付给各缫丝企业;其二是茧站将鲜茧烘干后根据市场行情自行销售。

茧站按规模分类(依据春期收购茧量)可分为小型、中型与大型三类,其收茧量、称场面积、堆场面积指标见表3。据此,可通过案例样本的相关信息数据判断茧站规模。

表3 茧站按规模分类及相关指标

(3)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对杭嘉湖地区现存37个茧站历史建筑的调查筛选,形成了“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名录”(表4)。在空间分布上,这些茧站主要集中于杭州、嘉兴、湖州三市相邻接的区域,即杭州市东北部、湖州市东部和嘉兴市中西部(图4),尤以杭州市余杭区、嘉兴市辖的海宁市和秀洲区、湖州市南浔区和德清县的分布最密集。文献调查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为达成蚕茧生产与收烘的均衡,地方政府对茧站建设制定了统一规制。例如,1924年《农商公报》曾记载:“浙江省规定,方圆50里内增设1个新茧行、灶10乘,1茧行可附设2分行”[17];再如,1933年春,浙江省政府规定各县市除获批准添设的烘茧机外,一般距离原茧行20里以内的茧站不准添设新烘茧机[16]。新中国成立后,该区域茧站空间分布密集度进一步提高,据文献记载,拟建新茧站(分站)要与毗邻老茧站相距5km以上[9];对此研究选取了茧站遗存保留较完整的湖州市南浔区和德清县,经测算发现,相邻茧站之间的距离确为5km左右。

表4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名录

图4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空间分布图

2.3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现状问题

我国于2000年提出并于2006年正式启动的“东桑西移”战略使杭嘉湖地区的丝绸产业发展趋缓并出现显著衰退,引致该地区37座茧站案例样本(表4)中仅有斜桥茧站、袁花茧站和余杭县塘南茧站等3座茧站尚在运营,其余茧站的原功能都已废止。

在功能再生方面,部分茧站已得到或拟开展活化利用,例如:下舍茧站再利用为下舍村文化礼堂,义皋茧站再生为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仓前茧站旧址更新为杭州青新贸易有限公司用房,瓶窑茧站旧址活化利用为蚕桑文化馆,陡门茧站用作新塍城市客厅,云龙茧站再利用为云龙村蚕桑丝织文化载体,下汤村蚕室旧址改造为蚕茧文化陈列馆,栖真茧站拟更新成为农民画体验馆,等等;但其余大部分茧站仍处于废弃闲置状态或作为临时仓储用房。

在茧站建筑保护状态方面,现存茧站建筑的整体信息保存较完整。调查表明,杭嘉湖地区已纳入保护范畴的茧站主要有:湖州义皋茧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兴的王店茧站、栖真茧站为文物保护点,杭州祥符茧行和湖州金城茧站为市历史保护建筑。除上述保护建筑以及已得到功能再生的部分茧站建筑之外,其余大部分茧站废置后,由于年久失修,存在不同程度的建筑材料破损、构件毁坏等,亟待进行整理、加固和修缮。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是地域丝绸文化、时代工业文明、场所空间肌理与传统建筑形式耦合形成的近现代丝绸工业文化的物质表征,为避免建筑类型特质突出、遗存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茧站建筑遗产资源在城市更新中消逝,应将其作为地域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对此,本研究探求对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基因进行辨识、提取和图谱表达,形成历史建筑类型特征逻辑读解的理论方法、研究范式和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对策选择的依据。

3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基因图谱表达

研究确定拟采集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数据内容、质性描述方法和定量指标精度,可据此开展信息数据调查工作。其中,属性信息数据调查内容详见表5,图形信息数据通过图纸档案查阅与复制、建筑实体现场摄录、扫描、测绘等方式采集获取。在“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名录”中,选取整体信息保存较完整的14个茧站案例作为基础研究样本(表6),通过对样本典型性、完整性和深入研究可行性的研判,筛选出5项案例,包括:杭州仓前茧站,湖州金城茧站、钟管茧站、戈亭茧站,嘉兴诸桥茧站等,作为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基因图谱表达具体和深入研究的重点研究样本。

表5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信息数据采集表

表6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调查基础研究样本表

3.1 基因表型图谱表达

根据基因表型图谱构成要素及内容,对案例样本进行信息调研,包括现场测绘、图像和视频拍摄、数字化建模、图形文件绘制、建筑动画制作等,根据表1和图2完成基因表型图谱绘制,并对其进行编目,据此构建具有存储、查询、展示、补充、更新等功能的信息数据平台。茧站历史建筑基因表型图谱可以作为“基因编码图谱”和“基因修饰图谱”研究与绘制、建筑属性认知与特征解析的图像资料。图5所示为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基因表型图谱中“建筑形态图组”的部分图谱,为茧站建筑形态分析提供了基础图系。

图5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基因表型图谱中“建筑形态图组”的部分图谱

3.2 基因编码图谱表达

基于对案例样本从整体到局部、从实体到空间、从形式到功能、从结构体系到围护系统等全要素特征解析和逻辑识别,编绘完成的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基因编码图谱涵括4个图谱组群(表2),本研究选取其中部分图谱阐释基因编码图谱的表达逻辑、内容和方法。

(1)场地环境与布局“类型”图谱

① 茧站场地选址与水道关系图谱

杭嘉湖平原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具有便捷的水路交通运输条件[9]。茧站建设选址邻近水道,既便于当地蚕农经由水道及时将鲜茧运送至茧站售茧,也便于茧站将收烘打包的干茧运抵缫丝厂。

茧站建筑场地与水道的空间关系可分为临水型和近水型。临水型是指茧站场地与水道在空间上相邻接,其间留出缓冲空间,作为进出茧站货物的装卸场地或蚕农售茧的室外集散空间;近水型则指茧站场地不直接与水道邻接,其间布置有其他建筑,通过道路连接茧站场地与水道运输码头。在选取的14个案例样本中,戈亭茧站、龙山茧站和钟管茧站采用近水型空间关系,其中钟管茧站与水道距离最远,约为100m;其余案例都采用临水型空间关系。杭嘉湖地区茧站的场地选址与水道关系图谱见表7。

② 茧站与环境肌理图谱

对杭嘉湖地区近现代茧站(茧行)运营模式的调研表明,茧站经营者和生产者多为被官办、商办机构派驻茧站工作[13,18]。为便于收烘鲜茧,茧站场地大都靠近蚕桑种养区和蚕桑养殖农户聚居区,研究选取的14个茧站中除“千山一茧站”和“射中茧站”外,其他茧站都位于乡村居住聚落环境中。茧站建筑组群布局紧致,各单体建筑间或围构、或接贯、或贴附,建筑实体与院落空间形成的舒张关系与民居聚落的空间肌理相协调,而尺度稍大,形体呈横向延展,且建筑群体组构关系比乡村聚落更有序,在整体融合中也略显嵌入感。茧站与环境肌理图谱见表7、图6。其中,表7中的图谱是将建筑实体与重要环境要素(水体等)用抽象图示进行表现;而图6中的图谱则利用建筑测绘后构建的三维模型生成的总图与卫星地图叠合形成。

图6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部分案例环境肌理图谱

表7 杭嘉湖地区茧站场地选址与水道关系及环境肌理图谱

③ 茧站主导系统布局结构图谱

根据系统分析可将茧站建筑群划分为主导系统(主要功能区)和附属系统(辅助功能区)。其中,主导系统由生产功能的烘房和仓储功能的堆场构成,居于空间核心;附属系统指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围绕主导系统布设;由此形成主辅关系逻辑明确的群体空间秩序。烘房(含川堂)建筑多采用规整矩形平面或其变形(见表8中红色块),堆场建筑平面则采用“口”字形、“山”字形、“二”字形、“U”形、“H”形、“F”形、“L”形等7种基本形及其变形或组合形(表8中黑色块)。烘房和堆场的空间关系一方面因循“鲜茧堆场—烘房(烘茧加工)—干茧堆场”的工艺逻辑,呈围合、半围合、拼接、串联等多种组合模式(表8);另一方面,在环保逻辑下,为避免在收烘茧时节的季风影响下,堆场中贮存的蚕茧受烘房排放的烟尘污染,烘房建筑多布置于堆场的西北侧3)(表8)。

表8 杭嘉湖地区茧站主导系统(烘房与堆场)布局结构图谱

(2)形构与形式“类型”图谱

① 茧站主导系统形体组构图谱

在水平向度上,茧站主导系统的形构源于遵循工艺逻辑和环保逻辑的布局结构。在垂直向度上,主导系统中的烘房(含川堂)为单层坡屋面建筑,双面灶烘房或采用同坡双坡屋面,如金城茧站的烘房和川堂;或采用跌落式同坡双坡屋面形成的“分离式屋顶”,例如钟管茧站烘房。单面灶烘房则多采用不同坡双坡屋面,例如戈亭茧站烘房。堆场大部分为2层建筑,以便于将干茧、半干茧、鲜茧等根据茧别分层贮存;在堆场面向内庭院一侧多设置檐廊,作为干茧运输的室外通道。茧站主导系统建筑形体组构图谱见图7。

图7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主导系统形体组构图谱

② 建筑立面形式图谱

杭嘉湖地区现存茧站的建筑形式朴拙、粗犷,鲜有艺术性装饰。烘房和堆场建筑立面构图简约,屋顶采用小青瓦坡屋面,外墙根据功能要求均匀开设窗洞口和通风口,砖砌外墙面采用涂料,也有局部采用清水砖柱或木隔扇的做法。堆场建筑外墙根据结构需要多设置壁柱;烘房建筑在进深方向的两侧设置檐廊,用于布置烘茧灶(如金城茧站烘房)或作为运输廊道(如钟管茧站烘房),部分烘房建筑在烘茧室顶部设出屋面砖砌烟囱。茧站建筑立面形式图谱见图8。

图8 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立面形式图谱

③ 茧站堆场外窗系统解析图谱

堆场建筑的外窗系统采用了江南地区近现代丝茧仓储建筑中典型的多层复合式外窗建构方式。以系统构造最完整的戈亭茧站为例,其外窗系统分为首层外窗、二层外窗、防潮气窗等3种形式。其中,首层鲜茧堆场外窗重点考虑防盗要求,由内到外分别设双扇平开木框架玻璃窗、固定钢筋防护栏、固定木防护栏以及最外侧双扇平开防护木板等4层,当最外层防护木板关闭时形成严密封闭的外窗系统。二层干茧和半干茧堆场的外窗除了为防盗而设置钢筋防护栏外,重点考虑干茧防潮,其做法是在阴雨季将油毡纸与塑料薄膜密封在玻璃窗扇内侧,并用木条或竹条压实。在室内地坪架空层的防潮气窗设置上,为防鼠而加设了铁质防护栏,其孔隙尺寸约为在2cm。堆场外窗系统解析图谱见图9。

图9 堆场外窗系统解析图谱(戈亭茧站)

(3)功能空间与结构“类型”图谱

① 茧站主导系统功能空间模式图谱

根据烘茧设备的布置方式,烘房分为“单面灶”型和“双面灶”型两种功能空间模式。“单面灶”型在烘房单侧设烘茧室和烘茧灶,并行设置烘茧通道,建筑总进深约15m(含外廊);“双面灶”型在建筑中部设烘茧通道,通道两侧布置烘茧室和烘茧灶(或一侧布置烘茧室和烘茧灶,另一侧布置开放的通风川堂),建筑总进深约20m(含外廊)[14]。在本研究的案例中,戈亭茧站2号烘房采用“单面灶”型,其他烘房都采用了“双面灶”型布局。基于茧车双向通行工艺流程(进烘、出烘)的尺度要求,“单面灶”型和“双面灶”型空间模式的烘茧通道宽度均为约7.1~7.2m;在垂直向度上,烘茧通道空间高敞,有利于室内热气流和废烟气排出。烘茧空间(烘房)和通风空间(川堂)可以分设,也可以合设。例如,金城茧站、戈亭茧站分别设置了烘房和川堂两座建筑,而钟管茧站则将两种空间设置在同一座建筑中。烘房建筑功能空间模式图谱见图10、11、13。

堆场建筑功能空间(平面形式见表8)多采用3跨进深的2层全面空间,二层的坡屋顶空间不设吊顶,利于空间内的热气流上升。堆场依据存放蚕茧干燥程度差异分为鲜茧堆场、半干茧堆场、干茧堆场,其中,鲜茧需设置在堆场首层,干茧、半干茧多置于堆场二层(也有部分半干茧堆场设于首层)。堆场建筑功能空间模式图谱见图12、13。

茧站主导系统的工艺流程逻辑将烘房和堆场的功能空间联结为整体。隐含在空间中的工艺流程为:收购的鲜茧入首层鲜茧堆场 → 鲜茧进入烘房经通风处理后进行第一次烘干成为半干茧 → 半干茧运入二层堆场的半干茧储存区 → 半干茧进入烘房进行第二次烘干后成为干茧 → 干茧运入二层堆场的干茧储存区。

② 茧站主导系统结构体系图谱

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烘房建筑多采用由木柱、砖柱、砖墙混合承重的单层砖木混合结构,屋顶大部分采用三角形豪式木屋架,屋架之间设有剪刀撑;在木屋架与两端木柱之间加设斜撑(图10、11);屋架上搭设木檩条、木椽,在木椽上铺望板再铺设屋面瓦。也有烘房采用由砖柱和钢筋混凝土梁构成的砖混结构,例如戈亭茧站2号烘房,但其屋面仍采用木檩条、木椽、望板、青瓦构造系统。烘房建筑的结构体系图谱见图10、11、14。

图10 烘房建筑功能空间模式与结构体系(剖透视)图谱

堆场建筑多为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内框架采用木柱、砖柱,承重外墙采用青砖砌筑并多设有壁柱,楼板多为竹制或木制楼板;屋顶结构为三角形豪式木屋架,在木屋架与两端木柱之间不设斜撑;大部分屋架之间设剪刀撑,屋面主要由木檩条、木椽、望板、屋面瓦构成。堆场建筑的结构体系图谱见图12、15。

图12 堆场建筑功能空间模式与结构体系(剖透视)图谱

烘房和堆场建筑的屋架构造节点多采用适宜性技术,屋架各构件间的构造方式主要为两种:其一是以扁铁片、铁钉、螺丝等加以连接固定;其二是沿用传统榫卯结构连接固定。

(4)环境适应“类型”图谱

①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组织

烘房建筑的烘茧室设有烘茧机、烘茧煤灶等设备和装置,在烘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余热等通过风扇、通道、烟囱等排出;除烘茧室外的烘房建筑空间为与外环境相连通的开放系统,可利用“分离式屋顶”、屋面风孔洞、未设外围护结构的开敞柱廊等(图7、10、11)组织自然通风。

堆场建筑打开进深方向两侧的窗户即可形成穿堂风;二层楼板采用竹木等材料铺设形成,楼板构件间留有缝隙,再加上楼板上开设的干茧和半干茧“投放口”,加强了两层空间之间的空气流动,在垂直方向上也形成良好的通风效果。图16所示为基于风环境模拟后简化的烘房和堆场建筑的自然通风分析图谱。

图16 杭嘉湖地区茧站主导系统自然通风分析图谱

② 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

区别于烘房建筑采用开放空间系统,堆场建筑因蚕茧存储功能,其外围护结构需满足保温隔热的性能要求。调查表明,堆场建筑大都采用200mm厚青砖外墙和多层复合式外窗加强绝热性能和气密性;建筑屋面采用具有良好热工性能的小青瓦,用以减小太阳辐射热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堆场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图谱参见图9、12。

图11 烘房建筑功能空间内景图谱

图13 茧站主导系统功能空间组合模式(剖轴侧)图谱

3.3 基因修饰图谱表达

根据调查结果,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的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的特征变化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与建筑形构或空间关联的工业生产设施更替(如设备更新或移除等)引致建筑外观形态变化;其二,建筑本体被拆除,致使基因传承寄寓的物质实体要素消逝。由此,导引出与之对应的基因修饰图谱表达内容。

(1)生产设施更替图谱

以位于湖州市南浔区的金城茧站烘房建筑为例,在生产作业时室外烘茧煤灶燃烧燃料产生的灼热烟道气与适量空气混合形成适宜温度的混合气体后,通过供热烟道输入烘茧室。烘房煤灶位于东西两侧的檐廊下,最初与烘茧室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并通过一根斜向上的直管烟道相连,紧邻烟道设一根直方式排烟烟囱(图17左图)。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烘房西侧的烘茧灶改造为与烘茧室贴实,且供热烟道更换为1/4圆形弯管道(图17中图)。茧站废置后,于2020年对外出租作为仓库,由于烘茧灶等设施对檐廊下的货物运送流线造成阻碍,灶体及烟道拟相继拆除,烘茧室外墙与原供热烟道连接处的洞口将被密封(图17右图)。

图17 金城茧站烘房建筑生产设施更替图谱

(2)建筑数字化复原图谱

由于未纳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范畴,曾经于2014年调研测绘的嘉兴诸桥茧站,因由场地新的建设目标而于2017年被拆除。建筑本体消逝使基因图谱转化为历史建筑的影像资料和虚拟见证,具有了数字化复原的意义。在此语境下,基因修饰图谱不局限于对变异引致因素和变化特征的图示分析,而是将基因表型图谱和基因编码图谱都归并到基因修饰图谱中,包容全系列、全类别图系。即对于已损毁的历史建筑,在内容逻辑上“基因图谱 = 基因修饰图谱 = 数字化复原图谱”。图18所示为已拆除诸桥茧站的建筑数字化复原图谱。

图15 堆场建筑结构体系(剖轴侧)图谱

图18 诸桥茧站建筑数字化复原图谱

4 依据基因图谱逻辑读解的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类型学特征

4.1 空间组构逻辑的“范型类型学”特征

茧站作为丝绸产业链条中的过渡性生产环节,上承第一产业的桑蚕种养,下接第二产业的工业化缫丝生产,是产业整体系统前端的原材料初加工与仓储输配子系统。茧站作为一种专门化的工业建筑类型,其建筑空间布局模式,尤其是主导系统(烘房建筑与堆场建筑)的空间形态及其组织原则,具有明确的生产工艺流程适配性和“功能-空间”对应性,以理性而简素的空间逻辑凸显了茧站建筑的类特征,这种类特征可以看作是建筑空间对工业生产所需秩序馈应的结果,扣合了我国20世纪50、60年代传统手工业向近现代机器大工业过渡期间人工作业与机器加工相统合的生产模式,以及在该模式下既考虑人的行为尺度、也强调空间标准化和运营效率的“范型类型学”特征[4,19]。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功能空间模式图谱(图10、12、13)以图示分析的方法对该特征进行了诠释。

4.2 建造与形式逻辑的“地域类型学”特征

杭嘉湖地区茧站主导系统建造与形式逻辑的“地域类型学”特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研究案例中的烘房和堆场建筑都采用了“砖外墙-木柱内框架-木屋架”的砖木混合结构体系,并应用了低成本、周期短的施工方式,既契合了地域传统民居的建造模式,又因应了建国初期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应用适宜性建造技术的现实诉求。

(2)充分利用地域性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结构主材的木料可以就近取用加工,而砖、瓦等建筑产品也由杭嘉湖地区的砖窑、瓦厂烧制,通过茧站邻近的水路交通运抵施工场地。

(3)为适配冬冷夏热的地域气候特征,茧站建筑的主导系统采用了以下对策:利用组合式建筑体量围构形成小尺度院落,以实现建筑体量自遮阳和外环境局域自然通风组织;烘房和堆场外围护结构采用便于组织自然通风的构造做法;堆场采用保温隔热外墙并在复合式外窗中设置防潮层;等等。

(4)将灰墙黛瓦的浙北民居建筑形式与水平向延展、开放(烘房)与封闭(堆场)并置、立面构图理性均质的工业建筑形制叠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类型辨识度的乡土工业建筑形式。

“地域类型学”特征的图解涵括了杭嘉湖地区主导系统的结构体系图谱、形体组构图谱、窗系统解析图谱、自然通风分析图谱、建筑形态图组图谱、立面形式图谱等多类型图谱内容,见图5~12、图14~16。

图14 烘房建筑结构体系(剖轴侧)图谱

结语

随历史性城市景观(HUL)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国际性宣言、建议的发布4),对城乡历史街区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一般历史建筑,作为城乡历史文化景观的基质和层积要素,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20]。由此,我们将研究视角投射到遗产价值并不凸显的区域性专题化工业历史建筑上,选取作为集体记忆[21,22]寄寓客体的杭嘉湖地区近现代茧站历史建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索历史建筑基因理论和“基因图谱”表达方法。该研究的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借鉴生物遗传学、建筑类型学和空间基因理论,提出历史建筑基因内涵与属性特征,建构完成历史建筑基因系统逻辑结构与“基因图谱”体系架构。据此,形成了历史建筑基因的基础理论框架,以及针对历史建筑类型学特征的分析方法、表达模式和研究范式。

其二,选取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根据基因图谱的构成逻辑和表达内容,对杭嘉湖地区近现代茧站历史建筑具有保护价值与传承意义的关键要素和逻辑秩序进行辨识、提取,汇集多尺度、多类目的建筑图像,编制完成基因表型图谱、基因编码图谱和基因修饰图谱。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历史建筑价值评估、基因要素重要性序列测度和分级、保护与再生对策选择和方案设计的学理和图语依据。

其三,如果将历史建筑基因图谱置于建筑数字化建构与多态展示[23]、历史图像解析[24]、图构视觉体验和心理知觉[25]等语境下,其可作为现实环境中的建筑实体在数字化情景中“镜像”对应的图形符码,通过实体与图谱相互观照、协同共生,可推演生成新的历史建筑保护认知结构和阐释话语体系。

图、表来源

图1~5、图7~18:作者绘制、拍摄;图6:作者绘制,地图来自于百度地图;表1、2、4~8:作者绘制;表3:浙江供销学校. 蚕茧收烘技术[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90.

注释

1) 本研究中的历史建筑泛指具有一定的历史经久性和年代层积性的建筑。其外延既包括已纳入到法定保护范畴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不可移动文物等等建筑遗产,也包括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2)川堂(也称穿堂)一般指对鲜茧进行通风晾晒的用房,而采用专用设备烘干蚕茧的用房多称为烘房。也有文献认为川堂为烘房的俗称,二者为同一类设施,参见参考文献[14]。在本研究中,将川堂作为烘房建筑的一种,专指未设烘干设备仅用作鲜茧通风晾晒的建筑。

3)建国后浙江省烘茧设备(烘茧灶)柴灶改煤灶,主要以煤作为烘茧能源。烘茧设备在对鲜茧、半干茧等进行干燥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烟尘。杭嘉湖地区收茧时间自5月末至11月中下旬,该时节以偏南风为主,将烘房布置在堆场的北、西等方位能有效避免蚕茧受到烟尘污染,保护茧质。参见参考文献[13]、[14]。

4)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第15届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上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ric Urban Landscape);201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2016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发布了《历史性城市景观方法实施指南》(The HUL guidebook: Managing heritage in dynamic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urban environments)。

猜你喜欢
堆场图谱历史
轧花厂棉花堆场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绘一张成长图谱
考虑码头内外堆场竞争的集装箱堆存定价模型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新历史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