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晓芳 辽宁省西丰县文物管理所
文物管理所承担着对文物的保护、抢救、修缮,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销、展演等多项工作。要想保证机构职能的顺利发挥,妥善保护文物安全,就要从硬件设施、人才队伍、管理制度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现以西丰县文物管理所为例,首先指出现阶段文物保护工作和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次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做好文物保护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以期为新时期文物管理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指导。
目前,基层文物管理所存在的经费投入不足、设施配备不全、人员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限制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人才建设方面,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才匮乏、质量不高、流失严重等问题使得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面临多方面的阻力。基于此,文物管理所应当以人才建设为核心,以增加经费投入为基础,以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科学、可行的文物保护策略,为新时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创设良好条件,让珍贵文物得以流传下去。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顺利开展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必要前提。西丰县文物管理所虽然有上级部门拨付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但是面对不断提升的文物保护标准、日益增加的文物保护要求,经费不足成为阻碍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对文物工作者的培训、文物保护技术的引进等,也都需要经费保障。在经费来源单一、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许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导致文物保护力度不够,许多珍贵的文物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保管而受到损害。
文物保护作为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文物管理所的软、硬件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调查情况来看,西丰县文物管理所由于缺乏经费支持,技术更新速度慢,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例如,库房环境是决定文物保护水平的主要因素,西丰县文物管理所虽然投资建设了文物库房,但是库房内的配套设施不齐全,温湿度自动调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均未配备。由于文物保护条件差,导致部分珍贵文物在保存期间被腐蚀、虫蛀等,缩短了文物的寿命。
文物的特殊价值决定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必须体现出法律的约束力和威慑力,从而严厉打击破坏文物的行为。目前来看,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文物抢救、修缮、保护等工作的法律体系[1]。但是,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这些法律法规没有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尤其是在打击破坏、盗掘文物行为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缺乏严厉的惩戒条款,没有充分发挥出法律的威慑力,这也是造成文物破坏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目前,西丰县文物管理所在人才建设方面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文物保护人才的数量不足。基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环境较差、薪资待遇较低,因此难以吸引优秀专业人才的加入,人才匮乏问题严重。县文物所编制为3人,这3个人担负着全县296处文物保护单位检查巡视工作,还担负着日常公文处理、文物档案整理、库房安全、野外考古等工作,现有人员数量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工作进度。其二是文物保护人才质量不高,由于培训机会较少,加上一线工作繁忙,文物保护工作者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性的在职培训,导致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难以胜任文物管理所的工作。
1.深刻认识文物保护的意义
保护文物不仅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强化思想认识,以极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各项文物管理规定,确保本职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例如,西丰县文物管理所制定并实施了《文物库房值班制度》《文物安全保卫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要求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制度内容,落实上级工作安排,做好文物库房值班与交接班工作,避免出现文物库房无人值守的情况,从而切实保护文物安全[2]。
2.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
传统宣传渠道是印制宣传手册或宣传单页,然后发放给来馆群众,让公众能够认识到文物保护对文物传承、文化传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而自觉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当然,除了馆藏的珍贵文物以外,地处郊野、零散分布古墓葬、古遗址等田野文物也是重点文物保护对象。通过开展有关文物保护的相关宣传工作,让群众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尽量避免对田野文物造成破坏;同时还能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田野文物的工作中,积极检举盗挖、破坏田野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真正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利用新媒体、互联网进行线上宣传,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可以制作有关文物保护的短视频,除了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类珍贵文物外,还可以宣传保护文物的意义以及破坏文物的严重后果。将与文物保护相关的短视频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平台上,在用户的转发、评论中,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文物保护价值的认识,积极配合文物管理所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3.建立文物保护长效投入机制
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国家对文物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基层文物管理所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完善文物保护的软、硬件设施,以及开展对文物保护人员的专项培训,从而保证新时期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高标准开展。因此,文物管理所要建立长效投入机制,通过逐年增加经费投入,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稳定开展。首先要摸清家底,根据辖区内文物的种类、数量、保护要求,以及现阶段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制订合理的文物保护预算方案,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所需要的资金进行准确的估算。其次向上级部门申请财政拨款,文物管理所还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例如充分发挥馆藏特色文物的优势,定期举办特色文物展览。还可以争取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的捐赠。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才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1.完善文物保护的硬件设施
从整体上看,虽然近几年西丰县文物管理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文物管理所要在建立长效投入机制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和完善基础设施,在硬件层面上为文物的抢救、修缮、保护提供有力支持。例如,为了有效保护国有珍贵文物,可以由省、市两级政府投资建立的区域性文物中心库房和文物保护工作室负责对辖区内基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进行技术保护。针对不具备文物保护条件的博物馆,可考虑暂时实行文物代管制,实行文物所有权和保管权的分离。针对分散在郊野的古建筑、古遗址等田野文物,则需要安装远程电子监控设备,可以将现场监控视频实时传输到文物管理所,这样就能让文物保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地了解田野文物的情况,从而严厉打击盗挖田野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2.提升文物保护的软件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西丰县文物管理所加快了文物保护信息化建设速度,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许多文物管理所运行使用。从功能上来看,该系统支持文物数据的采集和录入、文物的查询和预览、文物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等,除了能够减轻文物管理工作的压力以外,对珍贵文物资源的共享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文物管理所要继续投入资金用于提升文物保护的软件开发水平,通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来减轻一线文物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切实保护好珍贵文物。要加快推进文物保护软件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加强文物管理所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保证系统兼容,实现信息共享,让文物保护工作能够协调、高效开展。
其二是加强基层文物管理所与上级单位之间的联系,实现对藏品数据、业务数据、人员数据、关联数据等全部数据的联动,体现出新时期文物保护的规范性、智能性、开放性和安全性[3]。
3.完善法律法规,使文物保护工作规范化
基层文物管理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辖区内故意破坏文物、盗掘文物的行为,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其作出相应处罚,利用法律武器确保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对踊跃检举文物破坏行为的群众或者是在文物保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群众,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表彰。
4.重视人才建设,组建复合型文物保护队伍
(1)提高文物保护人才选拔标准
文物管理所除了要做好馆藏文物和田野文物的保护、修缮等工作外,还要负责辖区内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址的维护、加固、迁移、修缮等工作,协同有关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以及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销展演、对外交流等工作。由此可见,新时期文物管理所的任务艰巨复杂,对文物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文物管理所必须要提高人才选拔标准,通过设立明确的招聘要求,招聘相关人员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做到“专人专岗”,彻底解决以往多岗位兼职、临时借调和串岗的问题,体现出文物保护的规范性、专业性。
在明确选拔任用标准的基础上,要尝试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文物管理人才。一种渠道是面向高校,从相关专业院系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这种人才虽然工作经验缺乏,但是他们在校期间学习了先进的理论技术,进入文物管理所后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另一种渠道则是由上级单位选派一些能力较强、表现较好的年轻干部,以挂职锻炼的方式到基层文物管理所任职,这也能提升基层文物保护队伍的专业水平,为顺利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人才支持[4]。
(2)定期组织开展文物保护专项培训
文物保护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文物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从而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始终保持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就需要文物管理所定期开展在职培训,帮助文物工作者更新理论知识、提升业务技能。考虑到每个人的专业能力、岗位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必须要提前进行调研,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通过认清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专项培训,帮助文物保护人员补齐短板,以高标准完成文物保护工作。比较常见的具体培训模式是将本单位文物工作人员送到优秀文物管理所、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及专业学校进行培训和学习,进而提升这部分学习者的专业素养。
(3)优化文物工作者的绩效考核机制
西丰县文物管理所受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因素的限制,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这是导致基层文物保护队伍中高端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在文物保护人才建设方面,除了要采取措施引进优秀人才以外,更应当考虑如何才能留住人才。为此,西丰县文物管理所要创新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与成长环境。将平衡记分卡(BSC)应用于文物管理所的绩效考核中,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内容设置考核指标,保证考核结果能够如实地反映文物工作者的工作成果,从而起到约束、督促和激励文物工作者的效果[5]。
除此之外,还要根据考核结果,实行相应的激励措施,并且要做到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的有机协调。拓展基层文物工作者的晋升渠道,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诉求,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并且让人才真正发挥出价值,从而推动文物管理所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新时期基层文物管理所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实施人才战略,重视人才建设,成为提高文物保护水平、确保珍贵文物安全的必要举措。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必须立足实践,客观看待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长效投入机制、完善软硬件设施等措施,破解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难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建设,在提高准入门槛、组织开展专项培训、优化绩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使基层文物管理所吸引并留住人才。通过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为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的创新、高效开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