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实现路径研究

2023-03-05 07:47厦门华厦学院图书馆
文化产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区块智慧图书馆

曾 涵 厦门华厦学院图书馆

高校智慧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应将用户体验作为建设的着力点。通过构建用户体验智慧图书馆设计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量化,包括智慧图书馆结构模型、智慧服务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智慧图书馆设计模型层级框架进行分析,包括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并生成智慧图书馆部分应用方案。

为了进一步确保用户的信息隐私安全,高校智慧图书馆基于区块链构建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形成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块,确保用户可以有效维权,从而为全方位保障用户隐私权益提供技术支持。智慧图书馆是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智慧图书馆资源整合效率和运行效率更高,在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对用户需求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高校智慧图书馆消除了时间和空间造成的资源隔阂,使图书馆实现了资源的高度有机整合,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运行水平,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良好的服务体验。高校智慧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用户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对图书馆运行方案、发展方向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去中心化处理,将用户信息加密植入到节点中,使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得到保障。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智慧资源

高校智慧图书馆运用物联网技术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数据资源化。高校智慧图书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对数据进行充分挖掘,使数据资源更加完善。这些资源数据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智慧资源[1]。智慧资源展现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高校智慧图书馆在转变传统、被动、单一图书馆资源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尊重用户体验需求构建出更加协调的图书馆运作体系。

智慧技术

信息技术为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创造技术条件,使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上升到高级阶段。现阶段,高校智慧图书馆使用的智慧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以智慧技术为支撑,对用户需求进行充分分析,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高校智慧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以智慧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智慧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高校智慧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智慧服务,可以全面提升知识价值,使用户在阅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用户资源是高校应用智慧服务实现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基础,高校智慧图书馆以智慧图书馆馆员为支撑,以智慧技术为驱动,以用户体验为导向,获得了更多的用户资源,在此基础上,综合使用多种新型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智慧化、多元化的服务。高校智慧图书馆的馆员使用“线上+线下”的综合办公模式,进一步促进服务定型化,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的服务体验。

智慧图书馆馆员

智慧图书馆馆员是高校智慧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重要主体,代表着智慧图书馆最前沿的服务意识。智慧图书馆馆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高校智慧图书馆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服务覆盖,因此无须过多的工作人员,只需少数智慧图书馆馆员运营整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馆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包括空间协调员、数据管理员、资源规划师、技术指导专家等,由此可以第一时间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确保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保障图书馆的运行效率。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慧图书馆设计模型构建与层级框架分析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慧图书馆设计模型构建

在构建智慧图书馆设计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将用户体验要素与智慧图书馆建设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模型构建的相关注意事项。高校智慧图书馆应基于用户体验构建智慧图书馆设计模型,将提供优质的智慧服务作为智慧图书馆设计的最终目标。本次研究中的高校智慧图书馆设计模型实现了框架层的高度整合,框架层包含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其中用智慧管理表现层替换了视觉设计。高校智慧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图书馆的存储特性、传递特性两个主要特征。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存储特性、传递特性在实际表达的过程中主要为以智慧图书馆馆员为服务主体的智慧资源、智慧管理、智慧技术、智慧服务,而智慧图书馆馆员需要将用户作为服务对象,明确框架层导向[2]。

基于用户体验视域的智慧图书馆设计模型层级框架分析

战略层

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应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并将其作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战略层导向。从战略层角度出发,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依据,并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用户在使用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同时拥有馆员、读者双重身份,其中用户的读者身份是智慧图书馆战略层的最终用户。战略层要调查和研究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高校图书馆设计的主导理念并在建设中予以执行。

范围层

当高校智慧图书馆战略层的建设目标明确后,应开始范围层建设。建设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范围层,要求将智慧服务与用户需求转化为给用户提供的有效信息。因此,应围绕智慧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进一步确定范围层。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范围层设计不设定上限,这是因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范围层会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范围层不仅是为了接收战略层当中已经明确的用户体验,还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差异性需求,并明确这种需求的差异性是否在智慧图书馆范围层当中。

结构层

高校智慧图书馆打破了资源壁垒和时空限制,使用户可以在高校智慧图书馆当中获取更丰富的资源,而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层也会因此发生变化。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层主要按照服务类型、内容类型进行区域划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结构层主要包括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享受智慧图书馆带来的服务。

智慧图书馆部分方案应用

智慧图书馆建设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需要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中融入物联网技术。高校智慧图书馆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可以实现图书馆范围内“物与物”的有效互联。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高校智慧图书馆,进入智慧图书馆页面后查阅目标信息。高校智慧图书馆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包括检索信息、借阅信息、下载信息,从而更加了解用户实际需求,明确发展方向,以此更加合理地分配馆内资源,满足用户的差异性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

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构建

区块链实现了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智慧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抵御网络攻击,从而为高校智慧图书馆运行提供更加周全的保护。

模型构建原则

1.主动性原则。在智慧图书馆中应用区块链,可以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并且这种保护属于一种主动预防,具体表现在主动抵御外界对用户隐私的攻击,因此区块链的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构建需要遵循主动性原则[3]。

2.整体性原则。智慧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相应的用户隐私信息保护贯穿于信息采集、信息创建到信息编辑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以实现对用户隐私的全过程保护。

3.应用性原则。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展现出用户隐私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具体表现在可以同时对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效果展开有效性、可行性评估,进一步实现对智慧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的调整和完善。

4.可扩展性原则。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功能水平会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提升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水平与功能水平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应用更多新技术,这就要求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具备可扩展性,从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

模型结构设计

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由利益相关者模块、信息生命周期模块、隐私风险识别模块、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块组成。

1.利益相关者模块。利益相关者模块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基础,由此进一步分析主要服务对象,并将主要服务对象视为智慧图书馆的利益相关者。模型需要进一步明晰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在此过程中由智慧图书馆员负责信息的传播和采集,用户与服务商在去中心化的理念下对利益信息进行存储,以此实现智慧图书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平衡。

2.信息生命周期模块。信息生命周期模块的主要任务包括:分析智慧图书馆运行过程中相应的用户个人信息生命周期形成机理,配合数据挖掘、系统分析方法对图书馆用户信息流动内在特征进行分析,随后借助系统动力学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演化过程进行录入,从而使用户个人信息生命周期模块化[4]。

3.隐私风险识别模块。隐私风险识别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智慧图书馆运行过程中用户的潜在隐私风险进行识别,在通过调查、访谈获悉用户潜在信息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用户的知情权风险、真实性风险、访问权风险、关联性风险、所有权风险、操控权风险。

4.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块。高校智慧图书馆区块链用户隐私保护模型需要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智能合约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等,在对这些技术原理与应用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块。

基于区块链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实现机理

信息采集创建

高校智慧图书馆为了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对用户信息进行采集,并在采集的信息过程中提取敏感信息,再使用哈希函数对敏感信息公钥进行加密处理,将加密后的敏感信息存储至用户节点,使用户完全掌握敏感信息的处置权,相应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共享水平。

信息组织加工

隐私保护模型通过写入脚本代码,配合智能合约处理将信息上传至用户节点,由用户进行信息组织加工。将用户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后,用户可以实现对信息的永久存储,进一步保障智慧图书馆中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

由用户自主进行信息组织加工,真正实现了高校智慧图书馆用户信息组织加工标准的统一。隐私保护模型通过脚本代码,将用户信息上传至图书馆区块链,从而使用户信息组织加工实现脱敏处理。

信息传输存储

高校智慧图书馆需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智慧图书馆在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成本。智慧图书馆需要一种更加高效、实惠、安全的途径作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式,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模型能够实现信息传输存储,其可以在用户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区块链信息传输存储可以将用户的需求信息植入到节点,由此提升数据库的安全度与容错率,同时也降低了智慧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区块链信息传输存储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恢复,即当某个数据节点被攻击后造成数据损毁,但并不会对其他用户节点当中存储的数据信息产生影响,而被攻击损坏的节点只需从其他用户节点中重新收集信息即可恢复数据。信息传输存储表现出高度的保密性,存储在节点当中的数据信息已经被非对称加密,此时只有获取密码才可以访问对应的信息内容,即节点信息与密码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从根本上提升了智慧图书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信息侵权反馈

用户在使用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其个人信息也会被“共享”,而这种“共享”实质上是一种信息泄露。当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就会造成对用户隐私的侵权,当发生侵权事件后,用户需要完整的反馈维权渠道来保证自身的隐私权益[5]。智慧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区块链的发行分配机制搭建高校智慧图书馆用户隐私维权平台。用户在发现个人隐私被侵犯后可以向维权平台发出申诉,申诉被受理后,用户有权要求侵权者撤回侵权行为并予以道歉。建设高校智慧图书馆符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智慧图书馆能够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优质且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智慧资源、智慧技术、智慧图书馆员是构成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基本要素,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登录高校智慧图书馆页面,在智慧图书馆中获取海量的、有效的信息资源,并由智慧图书馆员运用智慧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高校智慧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应保护好用户的隐私安全。高校智慧图书馆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用户隐私保护模型,该模型由利益相关者模块、信息生命周期模块、隐私风险识别模块、区块链基础架构模块共同组成,模型可以为用户提供信息隐私侵权反馈维权渠道,全方位保护用户在使用高校智慧图书馆过程中信息隐私的安全。

猜你喜欢
区块智慧图书馆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