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杭演 (浙江深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企业管理创新需要依靠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为管理创新提供大量信息数据,通过深入分析数据价值并提升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力度,使得管理创新工作更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的机制支持,促进企业尽快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目标,更好地推进企业各项工作发展前行。信息化建设需要渗透到管理创新的各环节层面,让企业可以依托先进、雄厚的信息技术平台,不断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有效管理创新模式。从管理创新策略中可指导信息化明确的建设思路,使得企业以良好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更好地以管理创新精神来思索战略规划发展。可以说,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对企业长期可行性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与意义。
若想实现稳定经营发展,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资金的合理利用,尤其在现今时代背景形势下,若想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必然要结合先进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内部改革创新管理,为企业转型夯实根基。信息化建设是为企业高效运营活动而服务的,现代化管理对企业全面发展提出较高需求,企业必然要结合信息化建设来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创新化管理模式,因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只有两者保持协调发展,才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撑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在行业市场中保有竞争优势,从而实现战略发展目标[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提升运营效率。若想在行业市场竞争局态中实现持续获利,企业需要注重自身发展效率与水平、加大管理力度、探索创新模式,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来实现内部资源资金的统一规划与调配,确保资源在企业运营活动中得到最大化配置,资金在运营活动中得到良好周转,推动企业提升经营发展水平。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顺应时代需求。互联网时代背景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若想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扩大未来生存发展空间,企业必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时代机遇,结合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发展各环节管理效率,从中摸索出潜在管理创新因素,提升企业发展水准,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凸显核心竞争力。结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同步推进、深度融合,可促使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引入新理念、采取新手段、开辟新思路,既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发挥出应有价值,也可以完善现今的管理模式,促使在激烈竞争的行业市场局态下企业能实现持续性盈利目标。管理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共同融合可为企业注入创新发展新动力、增强企业运营活动环节的规范性、提升企业综合经营发展实力,实现企业整体、前瞻性统筹管理的需求[2]。
创新建设理念较陈旧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遇到的问题现状之一。第一欠缺重视意识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有高层支持,才能发挥出带动作用,进而组织企业上下职工围绕发展导向完成长期、艰巨、复杂的信息化工作,通过可行方案来融入日常经营活动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各项经营流程的有序开展。但目前来看,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大数据信息化局态认知不足、欠缺重视意识,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较为松散,无法在企业内部融入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开展工作。且多数企业会将精力放在市场探究、企业转型、创新技术层面,并没有从整体眼光思索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欠缺管理创新理念也会导致管理职能无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最大限度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作。第二认知片面。多数企业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存在采取信息渠道存在单一的弊端,数据信息无法得到全面掌握,自然无法科学、全面探究数据背后价值,难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精准数据判断方向。数据还具备一定即时性,若信息获取不够及时、精准,也会影响到后续经营计划的开展,不利于企业战略规划的调整,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把握数据信息的即时性,才能及时跟进数据的个性与多样变化。虽然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但创新建设理念不应当拘泥在技术创新层面,而应当多思索管理模式与机制层面的创新。只有深刻认识企业管理创新理念,才能避免一味照搬其他企业模式却不适宜企业实际发展的局面,从而摸索出真正契合企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建设创新理念、探索管理创新模式与机制,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准[3]。
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遇到的问题现状之一。现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内部革新必然是大势所趋,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及时把握到市场动向,推动企业适应时代发展脚步。但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第一支持不足。建设信息化需要较高成本,设备及资金需要提供充足支撑。如若经济实力不足,在建设完善信息化平台时会较为吃力,也不利于后续。资金的投入与运作。备用建设资金不足也会阻碍信息化建设进程。第二人员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技术水平的信息技术人员发挥人才职能作用,实际上人员思想观念、工作态度都会对建设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所影响。第三信息壁垒。企业内部应当保持信息渠道畅通、信息共享效率,如若企业部门之间各为独立个体,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或缺乏信息共享平台,会容易因滞后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进程受到阻碍,不利于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
和管理创新融合不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遇到的问题现状之一。目前部分企业存在两种状况。第一企业构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并没有同步推行管理创新。第二企业推行管理创新过程中没有与信息化建设做到相互融合。因此,融合问题应当结合传统分权管理因素来综合考量。只有促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相互推进、有效融合,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实现长久运营发展目标[4]。
针对创新建设理念较陈旧的问题现状,企业应当引入先进创新建设理念。
第一企业要转变理念。企业高层转变传统陈旧理念与看法,才能带动企业上下职工掀起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浪潮,落实后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工作成效,使职工提升对工作的积极性与热忱态度,促进企业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发挥。企业高层转变管理创新观念,才能从发展角度思索管理创新之路,不再过分关注眼前利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工作。经营管理活动会秉持市场化为原则,进一步扩增视野、转变思维、采取有效方法来明细管理目标,从而创新管理模式与机制,通过工作创新意识来带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企业应当思索创新途径。企业高层应当明晰自身经营实情,思索借鉴其他企业理念在自身实施的可行性,并且还要考虑以往失败教训、行业发展需求、行业市场变化形势等等问题,结合多种因素、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才能契合企业实际经营活动思索管理创新的有效性。企业还应当组织管理创新研究与研讨活动,鼓励每位职工对管理创新工作的评价、沟通、交流,对于优秀的管理创新办法及成果适当给予表彰,总结实际可行的经验并归纳有效的管理创新途径,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与热忱态度。企业高层还应当思索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层面,定期开展知识水平、应用实践相关的培训活动,通过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来创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针对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的问题现状,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
第一加大经济投入。现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行业市场竞争呈激烈局态,若想凸显有力竞争优势,必然要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信息时代的适应力。因此企业应当配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这也是信息化建设得以有效开展的刚性需求。现今互联网时代背景对设备的更新换代要求较多,因此传统老旧的配套设备不足以适宜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大信息化建设设备投入,可增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使得企业可以完善信息化建设环节,凸显持续性竞争优势。
第二,提升人员素质。企业应当注重人才引进与能力提升层面。在人才引进层面可通过完善薪酬福利及绩效考核机制来吸引高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性人才,考察人才的全面、综合能力,为信息化管理团队增加新鲜血液。在能力提升层面可通过线上与线下形式组织培训工作。线上形式可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信息化建设法律法规、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信息化技术要点、信息化问题处理、行业新资讯等等内容,使得人员经过系统知识培训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学会以前瞻性、长远性眼光看待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将所学的信息化建设有效、科学指导思路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去。线下形式可定期开展实践研讨活动,就企业实际经营实情探讨技术处理方法及有效问题策略,还可以借助外来人才力量开展专家座谈会,分享信息化建设的权威指导意见,或与其他企业达成有效交流合作,分享先进技术与经验心得,使得人员可以保有现代化思维看待信息化建设工作。此外,线下培训可引入企业相关案例,培养人员对问题的敏锐度与判断力,提升实际面对问题的突发应急处理水平。只有提升职工人才素养水平、增强职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与热忱态度,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在岗位的职能作用,为企业长远战略目标努力做出贡献。
第三,加强灵活沟通。企业应当增强内部沟通的灵活性,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共享平台、打造高效的信息共享渠道,解决信息传递慢、反馈不及时、信息壁垒问题,促使信息数据充分发挥价值作用,提升企业运营工作效率,增强内部凝聚力。信息灵活沟通一方面促进内部信息的准确传达。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职工明晰自身在信息化管理的责任,积极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完成领导安排任务,避免传统职责重叠或能力不匹配岗位的缺陷问题出现。另一方面可实时跟进外部环境变化。现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使得企业需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来挖掘大数据资源背后的价值信息,并结合企业运营实情有效开展实施跟踪与控制管理工作,更好地凸显管理有效性、创新性、权威性。
针对和管理创新融合不佳的问题现状,企业应当有效融合管理创新工作。
第一关于同步问题。企业应当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与管理创新的同步融合管理,结合企业自身运营发展设置各功能板块并完善匹配的风险防控机制,做好信息化事前预防、信息化事中补救、信息化事后反馈,深度挖掘出全方位、全面的数据价值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并通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可使得企业及时、精准了解行业市场变化局态,进而认清企业自身定位与优势、找出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不断创新探索适宜行业市场经营的管理模式,使得信息化建设可与管理创新实现同步。
第二关于融合问题。企业高层应当明晰信息技术结合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推动影响与意义,结合信息化建设增强多元化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提升企业上下职工的忠诚度与凝聚力,保持企业发展以创新理念为持久动力的精神,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需求。在信息化建设下,企业管理观念陈旧、经营模式落后、管理基础差等缺陷可进一步得到改善,创新管理工作可促使企业在激烈行业市场中凸显自身优势,获得长远良好发展。
将信息化建设渗透到企业管理创新的各层面,如内部管理体系、软硬件设施配置等可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技能与业务处理的岗位价值,摸索出适宜长久发展的管理策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会更加优化与完善,利于企业结合信息平台功能与特色实现经营全过程、全方位创新管理,从经营实情中挖掘出潜力发展的进步空间。因此企业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相互做到融合与同步推进,是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有效举措[5]。
企业实现持续性运营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策略,管理者应当充分挖掘自身企业信息化建设价值与优势,找出管理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面对遇到的创新建设理念较陈旧的问题,企业应当转变信息化理念与看法并思索实施创新的有效管理途径,将先进创新建设理念合理引入到管理工作中;面对遇到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的问题,企业应当从加大经济投入、提升人员素质、加强灵活沟通三方面来增强信息化建设力度;面对遇到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融合不佳的问题,企业应当注重同步管理与渗透融合层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共同协调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凸显行业市场竞争优势,更好地实现长远经营发展目标。
相关链接
品牌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品牌2.0理论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品牌母体树冠部分的支持网络,庞大的品牌识别系统必须对应有强大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如果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品牌识别系统的要求,品牌识别系统也将受到伤害,会自动调低到现有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可以支撑的大小,这是品牌母体的自我调整过程。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种现象:为什么有的品牌进行了很好的品牌识别系统设计,初看起来是一个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品牌,但却不能持久,并马上出现了负品牌效应(品牌的负面元素暴露进行损害品牌的美誉度)。信息化建设包括了企业规模,企业在电话通讯、网站、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情况,在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成就等。信息化建设是品牌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的核心支撑平台,并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的不断深入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甚至许多企业就是只依靠信息化建设而生存。
品牌指数数据模型中的信息化建设权值为10分,当品牌在企业规模、通讯系统、网络、电子商务、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有正向的建设内容时,品牌指数将给予加分。
在品牌2.0理论体系中,信息化建设作为品牌母体树冠部分的支撑物,同属自触点,也就是品牌母体可以主导的部分。如果说ERP是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次革命”,那么MES 的兴起将会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二次革命”。MES 将信息化“触角”深入到车间底层,使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