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审思、突出问题与实践进路
——基于集群优势竞争理论视角

2023-03-05 07:16褚金星李博
教育与职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集群院校高职

褚金星 李博

加强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教育主动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动能、新产能力量不断集聚,行业、产业边界日渐模糊以及知识技能交叉频繁背景下,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自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并首次提及“专业群”建设以来,历经“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国家骨干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有力地提升了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但在2022年“双高计划”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中发现,代表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最高水准和未来方向的197家高职院校及其所承担的253个专业群建设,依然存在着与产业发展适配度不高、资源共享度不高、组织协同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借助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集群优势竞争理论,试图对专业群建设的理论逻辑、突出问题及未来路向进行重新审视和再次梳理,以期为推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一、集群优势竞争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审思

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提出的集群优势理论中指出,集群其含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利益主体,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的洼地。集群本身不具有竞争力,集群竞争力的大小是由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所决定的。知识存量是集群竞争力的初始条件,而知识增量是集群生产和获取知识能力的表现,是源于集群内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簇群的竞争力,即通过共享资源、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等成本,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竞争力。这种因素相互影响的本质是集群从封闭到开放的知识系统的转变。当集群处于开放系统的状态下,集群内各主体生产上分工协作、技术上互动创新、资源上互补共享、竞争密切协调,发生知识转移、共享、创新,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增量,提升集群竞争力。高职院校专业群作为集群的一种类型,具备同样的形成路径和特征,是一种聚焦某个区域现代产业发展,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群落,群内专业交叉融合,相关主体相互支撑,集聚共享资源,节约办学成本,形成集群竞争优势。基于集群优势竞争理论,专业群是否保持高竞争力同样取决于集群是否具有开放性知识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群外部对接的适应性。高职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是与产业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然而,区域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各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产业发展周期、产业类型以及产业集中度等产业特征各异,这对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专业群竞争优势首先体现在是否具有对外部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高适应性,以人才培养为中介来平衡教育与产业的供需关系,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作为教育功能的最终实现形式。同时,由于集群生命周期(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存在,专业群竞争力也体现在应对群内群外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能力。

2.专业群内外资源的共享性。在以问题导向、跨界行动和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新模式下,专业群建设在对接产业外部需求的同时,也要遵循教育本身跨越学科和机构边界的发展规律。相近或相通的专业基础是专业群形成的“基质”,高度整合的教学资源是专业群发展的“养分”。以知识生产关系为纽带,以知识开放共享和知识统一为目标,资源的开放集聚是专业群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既包括群内课程资源、实训资源、教师资源等教学资源的内部统整,也包括群外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对校内外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人才、知识与技术的外溢扩散,使得无论是专业群内部组织还是支撑专业群发展的外部组织,既是内外部经济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有利于集聚效应的有效提升。

3.专业群组织的协同性。专业化分工合作是集群形成的重要力量,专业群竞争优势还体现在跨越组织边界的协同合作。专业群作为产业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社会组织和专业组织,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愈加频繁,建立以管理决策柔性化、弹性领导关系、决策权分散、横向沟通增加、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对外开放等为特征的柔性组织机构,构筑起开放式、矩阵式、交互式组织体系,以柔性开放的组织行为,迅速且有效地配置专业群资源、生产知识和管理知识。在这种互嵌融合、共同参与的组织架构下,专业群建设就好比“住在房间里的人,从敞开的窗户里探出身去,与周围的邻居愉快地交谈”①,挣脱刚性管理模式的束缚,群内成员通过规范内化,达成认识和行动自觉,具有互惠共生性和合作竞争性,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合作与信息共享,形成发展内驱力,以“团队式有效合作”实现专业群融合发展。

二、集群优势竞争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突出问题

相较于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重元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工程。基于集群优势竞争理论,在“双高计划”驱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实践中,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专业群外部对接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根植于集群区域经济社会特征是集群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充分考虑区域制度环境、政府政策、技术基础、市场结构、产业因素等根植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传统院系分治的办学模式下,专业设置就已经将专业基础知识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进行了组合,以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为纽带自发性地形成了专业协同发展的雏形。这种以学校内部现有优势专业为核心,以内部资源整合为出发点进行的专业物理集合仍然是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群的主要模式。但因为缺少对产业发展需求情况、动态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专业群与产业需求相关性的考察,导致专业群难以与区域产业统筹布局相匹配、与重点产业产业链相匹配、与产业链岗位群对技术技能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相匹配。同时,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动态发展伴生,需要通过不断的优化升级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所带来的产业需求变化。由于动态调整机制的不完善,专业群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导致其不能很好地适配区域产业发展的动态需求。

2.专业群内部知识体系封闭,难以整合内外资源。创新能力提升是集群优势升级的内驱力,是通过集群内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而获得的。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国家专业目录制度,品牌专业评审、项目立项等专业建设均是按照专业目录进行,导致专业群专业设置存在简单套用的现象,不同专业虽有专业群之名,但却各自建设发展,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知识体系和相对固定的专业圈层文化。同时,由于专业群建设的政策引领和产业需求方的利益驱动,部分专业群片面追求对产业链的全面覆盖,致使与岗位“零距离对接”过度化失范,专业群专业只是存在于产业链上,而不能形成基础相同、领域相近及岗位相关的知识体系,进而导致专业之间缺少交叉、融合、关联度等系统化的分析与设计,专业设置割裂或松散,师资资源、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碎片化的问题严重,跨专业、跨学院、跨领域的模块化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实施能力较弱。此外,由于行业企业参与专业群建设的深度不够、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缺位,导致专业群内外资源的共享整合优势发挥不充分,难以形成专业群集聚优势和品牌特色。

3.专业群组织协作不畅,难以形成建设发展的合力。灵活专业化是集群的重要特征。集群内各相关主体相互集中在一起,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能够有效提升集群协同效应。专业群组织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以院建群”,因分专业而治所构建的封闭组织体系;另一种是“以群建院”,即依靠行政力量的刚性治理机构。前者,在校院专业三级纵向治理架构下,各专业跨院分散,单专业建设发展较强的惯性和范式引起的知识文化冲突、专业间横向开放共享机制的缺乏,以及跨学院跨专业成果归属及利益分配等问题,造成群内各专业组织难以达成共享共建的相互认同和平等对话,专业群建设发展合力不足。后者,从“双高计划”实施以来,部分院校进行了先行的实践探索。一般情况下,“以群建院”的前提是二级学院现有专业设置具有现实的不合理性,需要开展大范围的改革,重构治理组织和教学组织。但在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产业融合发展与产业生命周期不断更迭的大背景下,这种“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是否能够满足专业群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建设发展需要,是“以群建院”成功与否的关键。

4.专业群知识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构成持续的竞争优势。集群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处于成长和成熟时期的集群,其知识学习与创新能力最强,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集群竞争力培育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培育基于根植性的外部知识吸收能力,强调对集群外新知识源的吸收与集群内部知识、文化等特征的集合;二是提升集群内的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强调在吸收外部新知识的同时,需要关注知识在集群内成员间共享与创新能力的培育。高职教育界对专业群建设的高度关注,其背景是“源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产业领域技术融合”②。因此,技术协同创新应成为除了资源共享、专业分工协作外,专业群各主体形成紧密联系的新纽带,也是今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重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主要还是以教学为主,对于跨学科的应用型研究还不深入、平台还不成熟、技术研发服务项目还不多,不利于专业群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育。

三、集群优势竞争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进路

面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群逻辑、群资源、群组织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迫切需要专业群以构建开放性知识系统为突破口,在外部对接机制建立、教学资源整合、管理组织重构、知识共享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专业群建设,提升集群竞争力。

1.强化组群逻辑,构建专业群开放性知识系统。一是遵循市场需求,强化专业群与外部产业对接。围绕区域重点产业产业链各环节需求,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产业部门、企业全体以及关键岗位加以系统梳理,绘制区域现代产业链全景图,明确专业群与产业(链)关键岗位群对应关系。二是寻求知识内在联系,强化专业交叉融合。结合技术领域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绘制《岗位群知识、能力、素养综合分析表》,遵循一定的基础性连贯性知识逻辑,以相对独立的技术和职业为连接点,根据专业间内在知识联系的强弱和支撑作用的大小,全面梳理知识体系,选择对应同一产业链上岗位群且知识紧密融合的专业方向组建专业群。三是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强化专业群动态调整。首先,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基本维度,开展招生和就业市场的跟踪调查与研究分析,建立由“就业质量”“社会需求状况”和“生源状况”三个方面组成的市场需求指标体系。其次,以专业建设水平为基本维度,构建覆盖“对接产业需求”“教学团队”“教学经费与设施”“过程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专业认证评估指标及标准体系。最后,借鉴波士顿矩阵分类方法,依据两个维度的评价结果,构建九宫格分类发展图,将专业群专业划分为五类,即“A类为高水平专业(群),争建国际或国内一流;B类为重点投入、品牌发展专业(群);C类为加大投入、加速发展专业(群);D类为调整错位发展专业(群);E类为逐渐分流、淘汰出局专业(群)”③,进行聚类管理。

2.整合教学资源,提高专业群资源共享性。一是重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基于现代区域产业链全景图和专业岗位群对接度分析,按照“能力本位、实践导向、岗位群统整”原则,以“模块化、菜单式、多方向”为组合思路,构建“通识课程+平台课程+岗位群核心+专业拓展课程+职场过渡课程”五层课程体系。在岗位融合课程模块中,通过岗位课程统整促进专业交叉融合;在专业群课程模块中,设计跨专业、跨学院、跨大类的专业群选修课;在职场过渡课程模块中,设计岗位实习套餐模块供学生选择,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融入课程思政、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等内容,使专业群课程体系具有职业性、现代性、融合性、开放性和前瞻性,满足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需求。二是打造协同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师资源。强化专业设置、课程衔接、能力培养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系统化设计,引导不同专业领域的交叉与协作,不同类型及专业背景的专兼职教师相互合作,通过多专业间知识、技能、方法、视角、素养的相互渗透,寻求专业交集点。实施跨部门、跨专业、跨领域的课程开发师培养工程,通过高访、研修、项目、集训等培育模式,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大赛参赛等可视化成果约束,培养一支由课程开发师、首席课程开发师和课程开发专家组成的课程师开发队伍,分类负责专业群课程模块开发,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以课程开发师队伍为主体,组建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开展合作教学。经过职业岗位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设计和课程内容开发等课程资源建设步骤,整合专业资源,形成专业群教师团队凝聚力。三是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整合实训资源。以专业群为单位,与政行校企多元主体共建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将产业链岗位群上相互联系的多个专业实训内容、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进行有机组合。通过仿真岗位群生产运营环境,设置模拟企业和服务机构,设计跨专业、跨大类综合实训项目,组建跨专业、跨学院、跨领域的实训指导教师团队,提供复合岗位实训演练,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生态系统,提高专业群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

3.重构管理组织,提高专业群合作竞争性。一是宏观层面,重构多元化治理组织。以专业群为单位探索混合所有制等合作形式,在理事会领导下组建校企混合专业群管理团队,深度参与专业群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活动,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政行校企多元治理格局,提高专业群内外资源的互补度与耦合度。二是中观层面,重构柔性化管理组织。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学校成立了大部制式“专业群教学部”,采用项目制、联席会议制等管理方式建立管理协同机制,突破行政组织较强的刚性约束,负责组建专业群、研究制定专业群发展规划、开展专业群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规范教学管理等专业群管理建设工作,统一调配专业群资源、统筹推进专业群建设。三是微观层面,重构网络化基层教学组织。打破原有以“教研室—专业”为单元调配师资资源的局面,采用项目组或矩阵式治理模式,实施专业群课程模块小组负责制,建立“专业群—模组”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将专业教师按照课程模块归入一个或多个模组,使专业教师成为专业群教师,形成跨学院、跨专业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网络,协同完成专业群教学任务。

4.开展有组织科研,提高专业群知识共享创新能力。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对推动高校科研工作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将高校作为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专业群作为典型的网络组织,在知识共享和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专业群层面开展有组织科研,有利于提升集群持续竞争力。一是依托专业群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跨专业、跨院校、跨领域的科研组织。以专业群为基础,积极挖掘引进跨专业、跨领域的教科研项目,围绕跨专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核心工作内容,构建科研创新组织,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创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等知识生产活动,黏合专业群成员组织,提升专业群科研组织能力,实现知识生产、价值创造等功能,将专业群打造成区域产业现代服务中心。二是打造科研创新平台。以专业群为单元携手区域龙头行业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产业园区等,搭建技术创新平台,通过深度参与区域产学研一体的公共实习实训平台建设,打造混合所有制“双跨”平台、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现代产业学院,开展跨学院、跨专业的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基础应用研究等合作育人及科研活动。通过行业企业的全过程、全要素投入,促进校企双方各类要素在群内群外、校内校外交叉渗透和高度整合,实现产教双向对接,提高专业群外部知识吸收能力。三是推进应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成果转让与核心技术产业化,并公平分配专业群教师知识生产的劳动成果,并将技术积累成果充分转化为教学资源,从而促进专业群教师团队实质性合作,建立紧密性知识生产关系,反哺专业群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

专业群作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精准对接的重要载体。专业群建设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需要专业群外部对接有效机制的建立、群内群外多元主体的分工协作,课程、师资、实训等多种资源共建共享,以及基于有组织科研的知识共享创新能力提升,才能实现专业群建设由内部整合转向内外部对接,专业资源由分立转向融合,管理模式由刚性转向柔性,组织体系由封闭转向开放,建成开放性知识系统,形成专业群持续竞争优势。

[注释]

①(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

②张铮,刘法虎,陈慧.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演进动因与发展机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4):159.

③马成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之“五型”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5):17.

猜你喜欢
集群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