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2023-03-05 06:5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经营财务分析

王 云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既是参与者,也是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受益者,各行业并存构建形成微观经济体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行各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比较良好的经营成果,但随之也面临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财务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但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科学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详细了解各项经营活动的真实状态,保证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是目前社会企业值得深度思考的话题。本文针对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剖析。

一、财务分析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新时期企业为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重要财务管理手段,即将企业财务与业务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核心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运用,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带领下,进行未来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在这一系列流程中,财务分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财务分析不仅仅针对财务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在做好企业偿债能力、资产结构、资金运作等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业务(生产、经营、销售等)深度分析,详细了解各部门的实际经营情况,由此进行财务报表制定,便于企业各项经营成果的真实体现。在此过程中,需要各职能部门协同财务人员完成业务信息的搜集、分析与处理,定期交流业务,打破以往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各项业务信息的高效传递。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可以准确掌握业务进展,便于财务决策的落实;而就业务层面而言,可以详细了解财务战略,及时调整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将财务内容与业务内容进行整合,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精准的业务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财务变化形势,结合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资金、资产的利用率。

(二)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决策。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典型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将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面临破产危机。因此,财务管理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严格把控投资决策质量关。而这均离不开财务分析的有效帮助。

通过加强财务分析,掌握财务状况与企业资产情况,对各项经营工作做出正确判断;加强利润表分析,详细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盈利能力、经营效率以及资产负债能力,这对企业的行业发展、行业竞争地位、核心能力提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深入分析现金流量表,对企业本身的现金获取与现金等价物能力进行深入了解,由此展开客观评价,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作出科学预测,制定合理的财务分析报表,促使企业领导者准确掌握自身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既保证其决策的科学性,又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规避融资决策风险

融资决策是指为企业并购筹集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定出最佳的融资方案。融资决策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科学、合理地进行融资,可以使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得到保证,而分析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对于企业会计报告使用者至关重要。在进行融资方案制定与决策落实时,需要通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来实现,帮助决策者了解自身经营状况、经济实力以及偿债能力,与目标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查看其实际价值、是否存在可行性,以便做出正确的融资决策,避免因盲目融资、投资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

(四)揭示经营管理问题,保证利润合理分配

在经营管理问题揭示方面,财务部门通过对各部门经营业绩指标的分析、计算、比较、考核以及评价,梳理并评判各项管理流程,找出经营管理中的管理漏洞与现存问题,及时报告给管理者,以便及时做出改善措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利润分配方面,通过实施财务分析,保证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盈余分配、股利分配、收益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股利分配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加强盈余管理环节的财务分析,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每股收益率,在此基础上优化利润分配,使各股东的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充分运用财务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账务处理方面。在进行账务整理处理时,财务人员要恪尽职守,着重加强财务记录的核算力度,保证账目记录清晰、一目了然,保证账目与实物相符,不得出现账目混乱、与实物存在偏差。例如,针对固定资产的信息,要跟随固定资产变化而修正信息内容,在进行计提折旧时,要将各项数据信息精准记录,保证计提范围的合理性。在财务数据分析时,可以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者方法进行,以财务数据为基础,对财务状况与企业盈利状况做出精准判断。

其次,数据对比环节。一般情况下,数据对比的方法包括实际数据与同期数据对比、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对比、环比和同比等。为保证财务分析的有效性,企业可以通过历史数据与当期数据的对比分析,借助同行业比较成熟的对比经验与数据,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财务数据合理性进行判断,在数据对比分析中找出是否存在数据漏洞、丢失等现象。

最后,数据信息的分类汇总。在数据分析中,分类汇总时比较常见,也是比较简单的分析方式,属于统计分析中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分类求和法”“指数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法”等是财务工作广泛应用的一种数据分析手段,财务人员经过采集一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方法与分析测量的双重保障下,完成数据计算。同时,分析人员还需要立足于实际,建立相应的数据指标与比例,深入分析数据重点,通过纵向横向的综合比较方式,发现分析对象中的规律。例如,对于办公用品的使用情况来说,可以通过个人月消耗量进行计算,以此来掌握办公用品的实际消耗与浪费情况,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杜绝浪费现象的出现。

(二)强化基于财务报表数据的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中所记录的数据,是开展财务分析最有效的分析手段。众所周知,财务报表中蕴含大量的数据信息,详细记录着企业每笔账目的收支情况,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中至少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同时,银行存款账与现金日记账也属于其中,而现金日记账则是会计人员逐步登记的账单,企业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科学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两种方式进行,其中“静态分析法”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而“动态分析”是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它能系统地了解经济运动的全过程,能较好地揭示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为实际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础。对于这两种方法,无论是分析内容还是分析对象都大不相同,能够保证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完善性,使财务报表内数据信息得到高效运营,逐渐转变为具有利用价值的经济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在使用财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格外注意数据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与报表制定者进行密切沟通,详细了解各项数据信息真实情况,以便更好地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与帮助。

(三)加强财务报表之外的数据分析

财务分析是一项较为繁琐的任务,贯穿于企业各个环节,并不局限于财务三大报表,而是与其他业务项目有着密切关联,需要财务分析人员合理运行信息化财务系统,重点加强企业的资金运作分析(现金流、资金使用情况)、经营管理分析(产于生产、销售、预算执行分析、业绩分析)、投融资管理分析(参与投资与融资项目的财务测算、成本分析、敏感性分析等),保证财务分析深度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

例如,当企业的当月毛利率不能与预期目标及去年同时期数据保持一致,出现持续低下趋势时,需要财务分析人员从多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毛利率的下降原因。具体包括销售价格下降还是成本提升,如果是售价出现变化,则需要从市场角度出发,重点分析是客户群体、市场发展规律、产品销售结构等原因导致,还是因汇率下降而使外销产品的人民币价格受到影响,或者是行业处于衰退期、自身缺乏竞争力、特殊的会计处理等;相应地,如果因成本问题影响到毛利率变化,则需以生产原材料、人工成本、产品损耗率、物流运输成本多方面为切入点,由此分析造成毛利率降低的根本原因,又或者因中间商为自己利润而压低原产地收购价等,进而导致产品的毛利率日渐低下。无论是哪种因素影响企业的实际经济情况,都需要财务分析人员恪尽职守,由果溯因,准确找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实质,以便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帮助企业取得更理想的经济利润。

(四)坚持业财融合,加强财务分析流程管控

首先,注重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借鉴成熟的“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法,构建全面预算编制体系,对企业盈利状况、长期投入成本和资产优化进行预测,以此为基础进行年度预算。同时,以每月经营情况为依托,以季度或半年度为期限进行预测,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中的偏差,及时调整预算目标,保证预算管理契合实际。另一方面,实施财务分析。业务部门应给予财务分析高度重视,协同财务分析人员深入挖掘出具有高价值的数据信息,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解读与分析,通过财务分析找寻影响经营结构变动的因素,对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展开分析,以便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掌握更准确地数据信息。

其次,健全财务分析管控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财务分析控制与管理机制,严格规范财务分析流程,明确各项分析要点须知,并配套落实相应的财务分析责任制,将各项职责准确划分至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进而严以律己,推动财务分析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

最后,强化财务分析评价。要求各部门负责人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财务分析提供帮助,并进行适当的追踪管控,在此基础上落实财务分析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所在,对财务分析过程、最终结果进行整体考核与评价,以便找出财务分析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及时做出纠正处理。

(五)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报告制度体系

制度是治理之基,是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工作流程,约束人员工作行为,带领各项工作走向正确、科学化发展道路。企业应因地制宜,构建目的明确、具备集中性、完善的财务分析报告制度体系,为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作为财务分析的执行者、参与者,工作人员应从自身做起,认真解读分析对象的重点内容、分析范围以及要求等,梳理脉络和思路,搭建完善的分析组织框架,并明确定期分析目标,按照“分析研究-问题发现-原因解析-整改措施”等步骤,对企业各项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并妥善处理,实现业财融合,确保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得到真实体现。

实践证明,合理选用适度的图表,可以使数据信息更加清晰透彻,摆脱以往枯燥、重复的数字的局限性,促使使用者更详细、直观地理清问题,结论将更加真实、具体,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在实际工作中,以近三年内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为突破口,找出三大报表中的主要财务指标与重要变化,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妥善选择“垂直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解读,筛选出其中重点要素指标,精准聚焦多种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在充分考虑例外情况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析结论报告。

针对上期财务分析报告中指出的问题,要做好追踪处理与汇报工作,查看其具体整治程度效果,集中阐述重点问题,将各项零散信息进行集中化分析,根据最终结果制定相应的分析报告,为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依据。同时,作为企业的掌舵者,领导干部要给予财务分析高度重视,加强工作扶持与推广力度,确保将财务分析准确落到实处,使各部门经营成果得到真实反映,为自身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语

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在做好生产经营建设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工作,正确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开展具体实践推广工作,结合自身经济实力、经营规模,妥善选择财务分析方法,对各项数据信息做出合理分析,严格遵循“业财融合”发展观念,推动业务与财务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将财务分析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财务分析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经营财务分析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水利财务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