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园湖路小学(530023) 吕倩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价值。学习古诗词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诗词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要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当前,部分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诵读引导不充分、重视知识点学习而忽略情景体验、过度剖析诗句而影响整体感悟等。再加上古诗词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艰涩难懂,以及现今各种网络语言的冲击,使得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调整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优化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本文以《示儿》《题临安邸》的整合教学为例,探讨古诗的教学理念和操作要领。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其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示儿》《题临安邸》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文,对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两首古诗具有相互关联的时代背景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示儿》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题临安邸》则表现了诗人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讽刺以及忧国忧民的激愤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应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打破传统的“逐篇教学”和“逐环教学”模式,在整合教学方面下功夫,挖掘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与运用能力,以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在进行《示儿》《题临安邸》这两首古诗的整合教学前,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把握诗意的平台。教师可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设计前置预学单,布置学生在预习时读通古诗,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并聚焦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查找有关“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南宋偏安”等历史资料。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向进行指导,提醒学生要学会判断资料的准确性。这样既能使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体会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打好基础。
基于学生的预习基础,教师可分三步搭建把握诗意的平台。第一步,在理解诗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古诗的题目中提取信息,据此设疑,把从诗题中获取的信息和对古诗的理解联系起来,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古诗的大意。如根据注释可知,“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意思,可以明确《示儿》是诗人陆游写给儿子的绝笔诗,从而引出“父亲临终前为什么给儿子写诗?”“绝笔诗里写了什么内容?”等问题;从《题临安邸》这一诗题可知,写诗的地点为临安的一家旅店,随之引出“作者为什么要在那里写诗?”“写给谁看?”等问题。由解诗题引出学生的疑问,激趣导学。
第二步,在揭题后,教师可留给学生展示资料和相互交流的时间。无论是诗人陆游、林升的生平经历,还是与古诗创作背景有关的“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南宋偏安”等资料,都可由学生一一呈现。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受年代隔阂、基础积累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会停留在字面上,对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体会不深。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三步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搜集到的背景资料,关注对重点诗句的理解,直击诗句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如在理解《示儿》一诗中“但悲”一词的意思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北宋灭亡”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究竟是什么事情?”“诗人为何而悲?”“他是为自己即将离世而悲吗?”等问题;在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两句诗与前两句诗联系起来,进行关联思考:“人死后万事皆空,早已将尘世间的一切抛离,可陆游还要儿子在家祭的时候把王师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要借助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理解,如陆游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诗词风格等。教师还应抓住教学契机,在课堂上补充陆游为祖国的统一拼搏一生的相关资料,带领学生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情感共鸣——陆游生活在北宋灭亡这一内忧外患的纷乱年代,在他存世诗作的九千余首诗中,大多表达了希望收复国土的强烈爱国之情,他临终前无法看到祖国统一,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看似矛盾的做法,实则超越了个人情感、个人生死、家庭悲欢,流淌其间的是陆游浓浓的民族之情、家国之爱。通过搭建把握诗意的平台,学生借助题目、注释、插图和相关的背景资料,更好地理解了诗意,初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引导学生结合学习需要有的放矢地查找资料,还是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补充资料,都需要注意运用资料的时机;同时,资料不宜烦琐,篇幅不宜过多,切忌喧宾夺主,不能因为使用资料而降低了学生对古诗的关注。如在理解“为何而悲”“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教学难点时、在借助“山外青山楼外楼”想象南宋权贵们醉生梦死的骄奢生活时、在紧扣“西湖歌舞几时休”深挖作者悲愤质问的原因时,教师可以适时、恰当地引入资料,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效果,直击情感体悟的核心。
在常规教学中,部分教师会让学生先自读古诗,要求读准确、读流利;接着,在读得准确、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练习读好古诗中的停顿、轻重,读出诗歌的丰沛情感和音韵美。然而,要想让学生真正体悟诗情,古诗教学不能止步于此。俞平伯先生曾说:“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可见,言由心生。要表现古诗词蕴含的丰富意境和醇厚情感,吟咏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通过比照,不难发现《示儿》和《题临安邸》这两首诗在内容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因果联系。陆游临终前“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憾和悲愤,源于南宋权贵忘记了国家的耻辱,忘记了自己收复中原的使命,只顾醉生梦死、苟且偷安。从情感上看,林升的诗以愤起首,陆游的诗以悲作结。初看,一悲一愤,情感各异;细品,无论是“示儿”还是“题壁”,内容勾连,情感延续,蕴含其间的都是诗人浓烈、炙热的爱国情怀。教学时,教师可巧妙地淡化讲解,通过交替吟咏,引导学生体悟诗情。如在学生通过《示儿》的前两句诗初步感受陆游之悲后,教师先启发他们思考陆游因何而悲,并通过问题引读:“那些本应挥师北上、收复失地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那些本应挥斥方遒、决胜千里的南宋皇帝和权臣们又干什么去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齐声诵读《题临安邸》,进而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首诗的教学。随后,教师结合课文插图和“南宋偏安”等相关资料,让学生想象诗人在临安城看到权贵们纸醉金迷、苟且偷安的情景,体会“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中的嘲讽、痛心、愤怒,并让学生反复地、激情地诵读此句,从一次次振聋发聩的呐喊中体悟诗人郁结在心、无法释怀的情感。具体过程如下:
教师首次引读:“北宋灭亡,中原沦陷,南宋的权贵们却醉情山水,一片歌舞升平。诗人不禁长叹道——”学生接读:“西湖歌舞几时休?”教师第二次引读:“权贵们今朝有酒今朝醉,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诗人愤怒地问——”学生接读:“西湖歌舞几时休?”教师第三次引读:“他们不是卧薪尝胆,努力收复失地,而是在杭州偏安一隅,醉生梦死,难怪诗人要痛心疾首地再次追问——”学生接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在此群情激奋之际,教师大声追问:“像这样的王师能够让九州大同吗?”学生悲愤地摇头应答:“不能!”教师话锋一转:“于是,临终前的陆游有了这样的祈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接着,师生共同进行古诗配乐朗诵,以《英雄的黎明》这首乐曲为背景音乐。乐曲以圆号开场,悠长的号声仿佛把人带到了遥远的战争年代。教师沉重而坚定的声音响起:“祖国统一,这不仅仅是陆游临终时的愿望,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和梦想……”此时,乐曲中男生的吟唱已然而至,那气吞山河的气势中糅杂着悲壮的男儿情怀,配以大提琴的低吟,更让人无限回味。同时,多媒体画面中出现年少不羁、豪气冲天的陆游。教师动情吟诵:“《观大散关图有感》一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岁的陆游立下这样的志向——”学生接读:“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未几,曲中电子和声适时点缀,不仅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更抒发出无尽细腻的感情。多媒体画面中的中年陆游满脸病容,踌躇满怀。教师接着吟诵:“五十岁的陆游,因主战而被罢官,大病不起,却仍在《病起书怀》中坚定地说——”学生接读:“位卑未敢忘忧国。”而后,乐曲中的小提琴严肃又柔和的声调翩然加入,更是加重了这种忧伤而又矛盾的气氛。这时,多媒体画面中的陆游已双鬓斑白,形容憔悴。教师继续道:“古稀之年,老人终日缠绵病榻,可他魂牵梦绕的却依然是——”学生接读,“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八十五岁,这位老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教师几乎哽咽道,“他留下了临终绝笔——”学生接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最后,乐曲中的长号倾情加入,在收尾处更是令人有一种历史虽已久远,但英雄豪气依然历历在目之感。教师话锋一转,扼腕控诉:“但是,被陆游寄予希望的王师们啊,却忘记了国家的耻辱,忘记了自己收复中原的使命。西湖边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学生接读:“《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曲终,吟诵声止,却仍余音绕梁,情浓不化。此环节整合之精髓,就是将陆游生平所创作的最能表达其强烈爱国情怀的代表诗作和林升的《题临安邸》串接在一起,在极具冲击力的乐曲和画面中,引导学生比照参读、内化感悟、再现情感。
课堂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交替吟诵,就如同织女手中游走自如的梭子,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因果索解、交替吟诵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张力。《示儿》中“不见九州同”的沉重、阴郁和对“北定中原”的渴求、期望,《题临安邸》中对南宋权贵“歌舞几时休”的悲愤质问和对“杭州作汴州”的焦心忧虑……学生就在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在教师着意穿引的交替吟诵中,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这两首诗的强烈爱国情怀。
古诗的情味和意蕴不止在诗句的字面上,还在诗句的背后,即“言约而意丰”,看似寥寥数语,实则意味深远。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与诗人所处的国家动荡和分裂的年代落差过大,仅靠生涩地咀嚼字面意思,很难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古诗词提供的意象,引导学生融情想象,艺术地再现诗歌意境,让学生深刻领悟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独到匠心。
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插图、注释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结合“山外山”“楼外楼”,想象在临安城所看到的场景,初步感受权贵们奢靡的生活状态;其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理解“熏”字,想一想什么东西会“熏人”,明确作者是想借助这个“熏”字,抨击南宋权贵们不思进取、沉迷享乐的风气;再次,抓住“醉”字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借助插图和“南宋偏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将“醉”字化为这样的画面:南宋皇帝和权贵们不是在临安城商讨收复失地的大计,而是醉情于美景,沉醉于歌舞,高谈阔论,纸醉金迷,简直把临安当成北宋都城汴州。同时,课件中出示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那鼎鼎有名的《清明上河图》,随着一帧帧、一页页极具代表性的画面的切换,当时汴州那“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空前繁华景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可是,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从金兵攻破城门起,就不复存在了。不,或许它残存于达官贵显们歌与酒的昏昏记忆里。”在教师声情并茂地引导下,寥寥几行抽象的文字通过融情想象,生成了一幅幅真切的画面,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悲愤质问的原因,明白了“南宋偏安”的缘由,充分体悟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悲愤情怀。
综上所述,《示儿》《题临安邸》古诗整合教学,以资源整合、交替吟咏、融情想象等策略,引导学生借助诗题、注释、插图等相关资料以及想象画面等方法,在两首古诗的交替吟咏与融情想象中,了解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和意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强烈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