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巴氏杆菌病的科学防治

2023-03-04 05:47谭克达宋大伟肖惠慈
畜禽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羊场氏杆菌病羊

谭克达,宋大伟,肖惠慈

1.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畜牧兽医站,山东 烟台264100 2.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王格庄镇畜牧兽医站,山东 烟台 264106

0 引言

羊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又称“羊出血性败血症”“卡他热”,是一种发病较急的全身性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病,临床以绵羊发病率较高,日龄越小感染后越易发病,成年羊即使被感染症状也较轻,容易耐过。文章对该病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阐述,以期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地认识该病,保障养殖效益。

1 病原简介

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小杆菌,表面无鞭毛,不可运动,未形成芽孢,对病料直接染色能观察到两极浓染的特征,早期该菌又称“两极杆菌”。该菌体外可培养,但对营养有一定要求,培养基中需要加入血清才能良好生长,需氧或兼性厌氧,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非常弱,即使不使用消毒剂,自然状态下的病原体在数日内也会自然死亡。如果环境温度较高,且相对湿度低于30%,则仅能存活数小时。高温对巴氏杆菌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在60 ℃条件下不到30 min即可失去毒力,90 ℃条件下5 min内就会失活,沸水中不到10 s就会死亡,油炸羊肉食品或烧烤类羊肉食品基本没有巴氏杆菌病原存在。被污染的饲养器械在阳光下暴晒2 h以上即可起到彻底消毒作用。兽医临床最常见的消毒药,如苯扎溴铵、戊二醛、84消毒液、碘伏、过氧乙酸、过硫酸氢钾、消毒酒精、甲醛、漂白粉和火碱等,都能轻易将其杀灭。除了羊之外,牛、猪、家兔、鸡、鸭、鹅等常见畜禽也能被其感染,绝大部分的野生动物也能被感染发病,只是不同动物症状表现有较大差异。

2 流行特点

羊巴氏杆菌病呈世界流行,在我国以地方散发为主,尤其在养羊较为集中的牧区报道率较高。病原携带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病羊、隐性感染羊和康复不久但体内菌还未完全清除的羊,主要流行于哺乳期羔羊和断奶不久的幼龄羊,日龄越小,感染后发病率越高,症状表现越急,绵羊发病率显著高于山羊。放牧羊群、舍饲羊群感染后流行性差异不大,但生物安全管理严格且规范的羊场较少发生。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出现,春季报道率较高,可能和该季节是母羊产仔高峰期有关。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接触、伤口以及血液等途径都能传播该病,尤其是管理水平低、消毒无规律、饲养密度大的羊场。引种不慎常会导致该病在单个场短时间内群发,特别是羊群未及时接种疫苗的情况下,整体对该病无抗性,一旦羊场有传染源存在,容易加速扩散。应激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这点和部分体质较强的羊的病原在其体内呈条件性携带有关,应激刺激使免疫力出现暂时性下降时,巴氏杆菌可乘机快速繁殖而发病。常见应激因素有日间温差大、长期高温高湿、气候转冷、暴力转群、长途运输、滥用药物、频繁断水断料、饲料及饲养员变更等。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以哺乳期的羔羊发病率最高,由于该时期幼龄羊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全,一旦感染,病原进入机体后容易不受抑制而快速扩散,引发菌血症。病原繁殖和代谢过程中释放的毒素使得感染羊在数小时内就表现症状,全身寒战,机体虚弱,无哺乳行为,痛苦眸叫,后期呼吸困难,整个病程仅有数小时,甚至有发病几分钟就死亡的报道。症状出现前无典型表现,突然发病,在症状出现后仅仅持续较短的时间就死亡。由于最急性型治疗时间非常短,常常来不及用药或用药后药效来不及发挥,导致死亡率在90%以上。

3.2 急性型

急性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类型,症见精神不振,呼吸加快,采食量下降,同时鼻镜干燥,眼结膜前期充血,后期因呼吸困难,血液中氧化型血红蛋白含量不足,导致发绀发紫,同时眼角处常滞留黏性分泌物;舌头发黑,表面无光泽;体温升高,大致维持在40~42 ℃,后期体温会下降,临死前甚至可低于38 ℃,此时已经很难挽救。发病过程中,病羊排粪量减少,有时便秘,有时腹泻。巴氏杆菌可对血液造成一定破坏,导致粪便带血。持续腹泻的病羊体表干燥,毛发无光泽,眼睛凹陷,有脱水表现。整个病程为3~6 d,病羊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会因机体虚脱而死,也有部分病羊转变为慢性型。

3.3 慢性型

慢性型以成年羊发病为主,由于性成熟后免疫系统发育完全,病原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对抗状态,导致发病时间长,整个病程多数在15 d以上。期间病羊采食减少,呼吸不畅,偶尔咳嗽,鼻孔处常有鼻液,鼻液为黄色带脓样。颈部、胸部的皮下组织因前腔静脉回心血液流通受阻而水肿。舌头表面有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部位不同的青紫块,大斑块数量越多、颜色越深,则预示着疾病越严重,或者已经发展至后期,即使治疗,完全康复的可能性也较小。疾病发展至晚期时体温下降,最终可因机体营养不良导致衰竭而死亡[1]。

4 剖检病变

对病死羊尸体进行解剖检查,主要见到头部、颈部和胸前部显著肿胀,皮下有液体浸润,指压留痕,分布着针尖样出血点。胃肠道黏膜增厚,内壁充血、出血,肠腔内容物中有血液混合,胸腔呈现胸膜炎病变,腔隙中充满黄色渗出液,有些渗出液水分被吸收后,在肺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膜,疾病拖得时间越长,纤维素膜越厚,颜色越发黄。此外,整个肺表面有些区域充血、出血,有些区域呈肝脏样实变,有些区域出现空泡化,大部分区域有淤血的病变,偶尔能见到豆粒至核桃大小的化脓灶,切开后有脓液流出,滴上3%双氧水溶液能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脾脏外观正常或轻度水肿,表面有小的散在样出血点。急性和最急性病例尸体与发病前差别不大。慢性病例可见尸体消瘦,皮下有胶冻样浸润,严重营养不良,血液稀薄,犹如皮肤覆盖在骨骼表面,心包也有纤维素性渗出。肝脏出现器质性病变,表面分布着大量坏死灶。肾脏水肿,体积变大,切面紧张,双肾的皮质部或整个肾组织有严重淤血,外观呈黑色[2],牧民称其为“黑腰子”,有些羊场直接将羊巴氏杆菌病称为“黑腰子病”。

5 预防措施

5.1 科学接种疫苗

疫苗免疫被视为预防羊巴氏杆菌病的最佳手段,接种疫苗的羊体内会在2~3周内产生合格滴度的抗体,能有效预防野毒感染,对体内条件致病菌携带者也有预防功效。目前该类疫苗以灭活苗为主,临床通过肌注的方法接种,对于经常发生该病或处于疫区的养殖场接种剂量需要加倍。在免疫时间上,由于该病主要危害羔羊,故接种时间越早越好,推荐在1月龄以内完成接种。对于繁殖羊场,羔羊断奶需要出售时,建议上车前的3 d再统一免疫1次,以防运输应激对该病造成影响。

5.2 做好母羊的管理

表面上看羊巴氏杆菌病是发生于羔羊的疾病,但实际上羔羊未断奶前,其行为是受母羊影响的。母羊产后应饲养在通风、干燥和洁净卫生的地方,及时清理羊粪,同时肌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常用药物有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土霉素注射液等。母羊分娩后应加强营养的供给,尤其是蛋白类、维生素、钙磷元素等须尽早补充,促进产奶,充足的母乳能为羔羊提供良好的营养保证,可显著降低发病率。此外,母羊需要接种疫苗,1次/年,以维持高的血清抗体,这些抗体能通过母乳传授于羔羊,从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5.3 降低应激对羔羊的影响

应激有促发羊巴氏杆菌病的作用,羔羊出生后第一时间清理体表羊水,防止着凉。遇到气温骤降的天气须提前采取措施防寒,地面铺上干垫草,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转群时应提前做好防应激措施,运输距离尽量不大于500 km,确保运输过程的平稳。规模化羊场在入冬前备足草料,防止出现断料和饲料频繁变更的情况。新建羊场选址时应远离铁路、公路、闹市、工地、机场等噪声较大的地方。夏季如果连续出现35 ℃以上高温,就需要在饮水中加入VC可溶性粉或藿香薄荷液来抗热应激。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减少员工的频繁流动。断奶时可提前使其接触育雏料,以降低断奶应激的影响。

5.4 加强羊场的生物安全管理

引种时种源一定要来自于非疫区,如果需要从较远的外地引种,则应签订生物安全保障合同,同时做好引种后的生物安全隔离,确保无病原携带后再进入生产区。巴氏杆菌对常用的消毒剂都敏感,建议动物消毒1次/d,同时把控好外来车辆和人员,尤其是其他养殖场人员、兽用产品销售人员、屠宰场人员、活畜交易市场人员、生羊肉销售摊贩等务必禁止进入生产区。羔羊转群时所用车辆须彻底消毒,运输途中经过疫区时不可停留。注射药物时应做到1只羊1个针头,或做好针头的消毒工作,以防病原经针头扩散。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羊之间的相互接触频率。发现病羊第一时间隔离,防止病原同群传播。

5.5 药物防控

当羊群中发现有病羊时,同圈舍的其他羊可能还未被感染,也可能已经感染但处于潜伏期,为彻底排除隐患,建议对整个羊群进行净化处理,药物防控是最佳净化方法。羔羊按照体质量0.08 mL/kg注射2.5%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或者按照体质量0.2 mL/kg注射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羔羊由于食管沟的存在,也可以进行口服用药,将复方新诺明片按照体质量10 mg/kg灌服,1次/d,连用3 d,保护羊群免受感染。药物防控适用于发现病例后的紧急预防,必要时和灭活苗接种配合使用,以确保羊群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6 科学治疗

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羊巴氏杆菌病的最佳药物选择[3]。用磺胺嘧啶钠按照体质量0.1 g/kg颈部肌肉注射,同时每只羊灌服5.0 g大黄苏打片,1次/d,连用3~5 d,直至疾病康复。庆大霉素按照体质量1 500 IU/kg,每天上午、下午各用药1次,连用3 d,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有较强的肾毒性,故不建议用药周期超过3 d。氟苯尼考按照体质量20 mg/kg肌注注射,连续使用3~5 d。恩诺沙星按照体质量2.5 mg/kg肌肉注射,连续使用2~4 d。由于抗生素对瘤胃微生物菌群有破坏作用,对于羔羊来讲不利于前期益生菌的定植,加上巴氏杆菌主要存在于机体内环境中,因此,用药首选注射类剂型。如果需要口服抗生素,建议疾病康复后再用益生菌制剂进行瘤胃菌群再平衡,以防影响后期生长。

康复后的病羊中含有高含量的血清抗体,对巴氏杆菌具有良好的中和作用,可用于该病的治疗。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为发挥最佳效果,须将血清抗体进行注射使用,不可口服,以免消化酶对抗体结构造成破坏。抗体类制剂不要和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尤其是酸碱类药物制剂,防止蛋白发生变性。此外,抗体在保存时须置于4 ℃的低温环境中,温度越低保质期越长,治疗效果越优。

除了抗菌用药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体温上升的羊应配合肌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或氟尼辛葡甲胺。采食量不佳的羊建议用葡萄糖生理盐水复配维生素进行灌服,以防营养缺乏。慢性病羊很容易出现因免疫力下降,机体虚脱而继发感染,建议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来提升免疫机能。病羊由于内脏会发生多处淤血和水肿,尤其是肾脏部位,水肿后不利于排尿,极易出现机体中毒,故不可进行静脉输液,因输液后过多的体液得不到及时排出,反而会加重水肿病情,导致死亡。此外,该病的治疗须尽早,用药越早病原菌越易被彻底杀灭,病死率就会更低。

7 结束语

羊巴氏杆菌病虽然可通过敏感抗生素治疗,但在实际生产中还是需要以预防为主。使用药物预防时应遵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和疗程,或者遵照执业兽医师的指导,不可随意增加剂量,更不可随意延长用药时间,滥用药物会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增强,不利于后期疫病的防控。规模化羊场建议采用同期发情、同期妊娠、同期断奶的方案,以便做到统一管理。发现可疑病羊须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作出诊断,若有实验条件,建议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从而尽快确诊。

猜你喜欢
羊场氏杆菌病羊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羊咳嗽怎么治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
十招巧识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