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慈,谭克达,宋大伟
1.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王格庄镇畜牧兽医站,山东 烟台 264100 2.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畜牧兽医站,山东 烟台 264100
养鸡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行业进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阶段,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强。从雏鸡开口开始,一直到青年期,最后进入性成熟,药物对鸡的保护作用愈加明显,特别是大型养殖企业,科学、合理、方便、高效的用药方式必然会成为主流[1]。
对于家禽饲养来讲,在所有的用药方式中以饮水给药方式最为普遍[2],常用的药物剂型包括可溶性粉剂、溶液剂、颗粒剂、口服液等。饮水用药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与养鸡业的饲养背景分不开。首先,我国目前鸡饲养的品种大致分为肉鸡和蛋鸡,肉鸡又大致分为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肉杂鸡3大类。白羽肉鸡饲养几乎全为颗粒饲料,黄羽肉鸡和肉杂鸡大部分养殖场也是使用颗粒料。群体给药时,如果通过拌料方式就需要重新对颗粒进行破坏性粉碎和搅拌,这样不但费时费力,颗粒减小后还影响采食量,因此饮水方式用药更具优势。其次,饮水用药只需要将药物溶解于水即可,对于饲养员来讲基本不增加工作量,易于管理。再次,很多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鸡只都有采食量下降的表现,疾病越严重,采食量下降越明显,有些甚至完全绝食,拌料用药无疑会造成药物摄入不均匀,甚至有些鸡只采食不到。但疾病发生过程中往往对饮水量的影响较小,有些甚至发病越严重,饮水量越大,使得饮水用药优势更加明显。
对于群发性疾病的防治,饮水用药虽然整体比拌料给药方便,但实际生产中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如果使用不当不但导致药物减效,严重者还会产生危害。首先,饮水用药需要药物能溶解于水,不溶水、微溶水、难溶水的药物是无法通过饮水使用的,对于兽药企业,必须通过多种技术解决药物的水溶性问题才能将其制备成饮水剂型,常用的技术有微乳技术、改变晶型技术、包合技术、成盐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等,这些技术对辅料、工艺等要求较高,最终导致成品药价格较贵,增加了用药成本。其次,饮水用药时要想药效达到最佳,必须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方法,大多数药物是需要集中使用的,即让鸡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药物饮完,这个时间为2~4 h,用药前需要对鸡断水2 h左右,而断水本身就是一种应激,会对鸡群产生隐性危害。再次,有些药物尽管溶解度较高,但当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共同溶解于水后,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络合反应等,最终生成沉淀而堵塞水线。最后,有些营养类药物使用后很容易粘附在水线内壁表面,久之便形成一层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可能成为很多微生物的培养基,造成饮水中微生物超标,长期使用微生物超标的水容易导致鸡群肠道感染,也会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针对饮水用药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管理者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针对用药成本问题,建议尽量选择可溶水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同样是大肠杆菌感染,可以有多种备选药物,这些药物有的可溶水,有的不溶水,尽量优先选择可溶水的种类,假如可溶水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再使用通过制剂技术解决水溶性问题的抗生素。针对断水应激问题,尽量将用药时间定在凌晨5:00—8:00,因这个时间段气温不高,对于大多数养殖场来讲也不是上料时间,断水造成的应激影响最小。针对不同药物配伍发生沉淀而堵塞水线问题,由于现在国标药物很多采用了独特技术,选用的辅料可能存在差异,故建议使用前现场取水进行配伍试验,若发生配伍禁忌则应停止联用。最后,如果使用了营养类药物或饲料添加剂,如电解多维、鱼肝油、复合矿物微量元素、氨基酸、中药多糖等,建议停药后及时冲洗水线,最好先用0.1%的有机酸浸泡4~6 h,之后再用毛刷全线刷洗,确保水线无有机物残留。
拌料用药也是常见的鸡场群体给药方法,在我国,拌料用药方式多在蛋鸡的青年期和产蛋期使用,尤其是北方鸡场,几乎90%以上的蛋鸡使用自配料,小的场也有粉碎搅拌机。一般来讲,拌料用药对药物的要求比饮水用药要求低很多,大部分都是粉剂、预混剂、散剂等。当然,饮水用的溶液、口服液等也能拌入料中使用,只是拌料时必须确保均匀,同时拌入后短时间内必须采食完,防止水分过高而发生霉变。
拌料给药适用于自配料的鸡场,看似简单,实际操作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首先,拌料给药要求均匀,而现实生产中很多鸡场搅拌不均匀。大部分场主认为搅拌的时间在20 min以上,甚至达到30 min,不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但实际加药时,如果没有事先对药物进行预稀释,药物在饲料中均匀分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当添加量小于0.1%时,最好稀释的次数不低于3次,这样才能确保混合均匀。其次,拌料给药不像饮水给药,一般拌料后都需要采食1 d,无法做到集中摄入,同时药物在饲料间隙存在,很容易受到空气中氧气、水分以及饲料中多种成分的影响。再次,有些药物容易起浮尘,且粘料性非常差,采食过程中容易吸入鼻孔,对呼吸道形成刺激,比如延胡索酸泰妙菌素对呼吸道刺激性很强,饲喂过程中易导致病鸡出现打喷嚏、咳嗽等,而粘料性差的药物即使混合时间再长也难以拌匀。
针对药物在拌料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如果药物的添加量低于0.1%,建议先用3~5倍量精料人工预混合5 min左右,之后再加入10~15倍的精料再混合5 min,最后将预混完的药物以“少量多次”的形式加入到混合罐中,混合时间不低于20 min。预混过程可增加药物的体积,利于混合时药物的分散。如果药物拆封后易被氧化、分解,或吸潮作用较强而不利于治疗,则建议将药物拌在少量饲料中进行集中采食,即将药物高浓度拌入少量饲料中于2 h内采食完毕,这样可有效控制降解率。针对某些药物刺激性大和粘料性差的问题,建议拌料前先将药物加入少量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棉油等,以增加药物的粘料性,同时也能降低粉尘的影响。
注射方式用药费时费力,不适合小体格的家禽,但注射用药也有自己的优势,药物注射后相对生物利用度非常高,几乎接近100%,对于急性病的治疗效果更好。鸡养殖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注射类药物种类,以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中药多糖类使用最多。头孢类主要为头孢噻呋钠、硫酸头孢喹肟。喹诺酮类主要为恩诺沙星注射液。氨基糖苷类以硫酸庆大霉素、链霉素、硫酸安普霉素等使用最多。中药多糖最常见的为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药物。在注射方式上,家禽一般不进行静脉注射,主要为腿部、胸部肌肉注射,也有皮下注射的情况。
对于鸡的饲养来讲,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群体给药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选择注射方式用药,因过于费时费力,对鸡的应激也非常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尽快治疗疾病,所用药的种类往往不止一种,采用对因和对症配合治疗时至少需要2种或以上的药品,考虑到需要将注射应激降至最低,就必须将这些药物进行合针,这样就将多针变为一针,相对更省事省力,对鸡的应激也更小。但这样做就对药物的配伍要求更高,必须确保共存于一个液体体系中不产生浑浊、沉淀,不发生化学反应,对药效不产生影响,药物进入机体后还要确保药效协同,且符合相关药代动力学特点。有些疾病在进行药物预防时也可以和疫苗一起共注射,这就要求和疫苗混合后不对抗体的产生造成负面影响。
针对注射用药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笔者建议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前先进行体外配伍,如果合针后未发生浑浊、分层、药物析出、变色等不稳定情况,则表明可以进行合针用药。对于预防性用药,也可以配合疫苗共同使用,但糖皮质激素类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不可联用,因这2种药物对免疫可产生暂时性抑制,最终影响抗体的生成。如果配合使用的是油乳疫苗,则不可使用水溶液体系混合,因油乳苗的外相为油剂,和水溶液体系混合后很容易出现分层而导致疫苗破乳或用药不均。
雾化用药也是鸡场疫病防控常用的方式之一,多用于呼吸道类传染病的防控,或进行全场带鸡消毒时使用。另外,有些疾病能导致病鸡的采食、饮水都受到影响,雾化给药则起到省时省力的群防群治作用。雾化和普通的液体喷洒方式不同,雾化后液滴的粒径更小,一般为0.5~10 μm,微米级的粒径能使药物的比表面积变大,同时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这样有利于病鸡的吸入,而喷洒用药的液滴粒径很大,在空气中无悬浮过程,瞬间因重力作用掉落地面,无法被吸入。对于呼吸道疾病来讲,雾化给药使得药物直接进入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这种靶器官直接给药的方法可使疾病恢复得更快,药物进入机体后的实际利用率也会提高。
雾化给药方式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最常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雾化给药不是所有药物都适用,至少药物的水溶性应满足溶解后澄清透明、无颗粒沉淀、水溶性达标,同时吸入后不能对呼吸道黏膜及肺泡产生危害性刺激。其次,雾化过程中鸡舍的湿度瞬间增加,如果是夏季,则舍内会形成高温闷热环境,冬季则因空气导热性增强而湿冷,对鸡群的应激较大。再次,尽管雾化后的药物能直接经呼吸道吸入,但这种吸入必定是有限的,大部分雾滴最终与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结合后降落到地面,存在浪费的情况。
针对雾化过程暴露的问题,在给药时建议选择易溶于水的药,水溶度越高,形成雾滴后药物越不易析出,雾化后很容易吸入气管,最终所起的效果就越好。在湿度管控方面,雾化后舍内湿度很快增加,但还不能通风除湿,建议将给药时间确定在10:00—15:00,这个时间段视线良好,用药时容易看到鸡的行为变化,也是一天之中温度最高、鸡的抵抗力最强,受应激影响最小的时间段。针对药物存在的浪费问题,建议用药时对鸡群进行适当的驱赶,鸡受到驱赶后会出现炸群,呼吸加快加深,有利于药物的吸入,另外,雾化管头尽量对准鸡笼,雾滴粒径尽可能小,以增加悬浮时间。
除了上述用药方式外,鸡场在防控疾病过程中还有其他方式,比如灌服、滴鼻、点眼、涂抹等,不同用药方式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管理者应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水溶性、疾病状况、发展阶段以及鸡的临床表现等进行针对性选择,总体原则是在确保药效的基础上,使鸡群受到的应激最小,投入的治疗成本最低,同时兼顾用药的便捷性而选择适合本场的方法[3]。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用药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疾病的发展在变化,前期采食量影响不大时可通过拌料用药,但若病原存在耐药性,导致疾病加重,采食肯定会受到影响,可改为饮水的方式用药。再比如对于呼吸道类传染病,在扩散期可优先选择雾化用药,这样药物即使未被吸入呼吸道,在环境中也可杀灭排出的病原,进而起到阻止疾病扩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