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紫砂壶艺作品《踏浪》的创作解析

2023-03-04 15:48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期
关键词:云帆济行路难浮雕

杨 笛

弃世,不是自己的风格,济世又深感世情险恶,迷茫、彷徨、愤怒、悲恸,李白忍不住感叹行路太难。但他是积极的、乐观的,是有着人生理想与远大抱负的倜傥才子,所以有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奔腾不息的生命力与困境中不绝的希望。“踏浪而行”是他骨子里的信念,是他不服输、不服软的底气,这样的人性光辉成就了他的诗仙之位,升华了他的诗章之味,从而赋予了其诗歌极为震撼的艺术表现力与强烈的艺术张力。

紫砂壶艺作品《踏浪》的创作背景,正是品读了李白“行路难”的有感之作,作为紫砂壶的从艺者,特别期待可以通过紫砂壶艺这种永恒的表现形式呈现“踏浪而行”这种困境中依然保持不灭的希望,或者说将这“踏浪而行”这种奔腾不息的生命力融入生生不息的紫砂壶艺术中。可以通过自己擅长的艺术形式去表现自己对诗歌的读后感,进而产生的对生活的顿悟,对生命的赞歌,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于是,几经易稿,有了《踏浪》这件作品。

紫砂壶艺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的,就器型来说,素器、花器、筋纹器,其中素器中又有圆器、方器之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且常有陶刻、泥绘、堆绘、镶嵌等多种装饰技法予以装饰,或锦上添花、或相辅相成,这样就构成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在这或多姿、或多彩的紫砂壶创作中,《踏浪》反其道而行,选取了看似较为简约的造型设计,一把光洁的素器,只是在壶身的一侧以浮雕为饰。但这种简约中却并不简单,其工艺中有着精妙的技法,其造型中有着丰厚的深意。

其一,以紫砂浮雕的工艺技法在壶身上雕刻出翻滚的巨浪,刻画中通过泥的薄厚堆砌的变化建立起层次感与立体感,细节上线条的细腻处理使之形象逼真。这时候,巨浪涌起,浪花四溅,让人感受到人生之浪的凶猛,从而表明“踏浪而行”的决心。这里用到的“浮雕”,是紫砂装饰艺术的一种,它集紫砂艺术、浮雕艺术、书画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1]它既要有画的美感又要有雕的逼真,因为其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它在创作过程中让泥有了薄厚不均,所以要保证其高温烧制下的完好无损,并不容易,这也是对紫砂手制工艺技法的考验。

其二,主题明确。选择以素器为造型基础,可以更突出壶身上的浮雕。浮雕的位置与占比合适,这样的布局既没有夺紫砂壶主体之位,又不会被轻易地忽略。不仅明确主题,且极富设计感,这样就增加了欣赏性与工艺性,从而丰富了艺术性。

其三,形色相依。论形,饱满厚实的壶型中透着端庄、雍容的气度,极富东方韵味;论色,原矿紫泥的选用,质地纯净,色泽润目,不艳不媚,低调中透着奢华、内敛而稳重。这样的形与色,可谓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一把简约素雅却不失高贵的紫砂壶。

其四,细微处见真章,集巧思于一壶。饱满敦厚的壶身中巧妙地融入一些设计,壶把与壶嘴采取了比较明显的见方,为了自然地过渡,壶肩处的急平快收就是圆中藏方了,这样的方圆相济,是中国文化中的大道。似倔强而清醒的李白,看透这圆融的世俗,却又坚守着方正的底线。壶钮中圆圈的层叠,与壶盖、壶肩、壶身、壶底相互呼应,似水中的圈圈涟漪,又是人生之行中的数次回旋,而这数次回旋中又何尝不是人们对圆满的期盼?

《踏浪》的简而不单不仅在于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体现在它对“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演绎与解读。其身为素器而饰以鲜明的浮雕,圆中又见方正,简练中凸显着奔腾的浪花,低调而不失端庄大气,内敛中透着高贵的奢华……这就是这件作品的独具匠心,它将简与繁、圆与方、刚与柔、低调与张扬等等很多的对立面衔接起来,且形之有效而过渡自然,将美学中“对立而统一”的至高境界层层渗入作品中,在东方美学的韵味中内蕴着东方的哲学,《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美学的至高境界,也是人生永远的命题。

读李白,品踏浪,尽管“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且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猜你喜欢
云帆济行路难浮雕
行路难
浮雕圆圈
两手
朋友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错的浮雕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谈一轮复习的方法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记中海工业(上海长兴)有限公司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My Opinion on Exerc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