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泽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向来因其特殊的材质,手工捏塑成型的特异性,更可根据制作者随心所欲创作的特质而闻名海内外。紫砂造型随心而作,艺人所想所思均可成为所形,因此在陶瓷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传统的紫砂壶以实用为主,现在的紫砂壶则在保留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造型的体现以及壶艺文化的输出。以前的紫砂艺人都囿于一地,创作的作品大多是传统的,生活中常见的;现在的紫砂艺人文化程度较高,再加上科技进步,吸收到了先进的陶瓷理念和美学知识,所以作品大多是创新的,具有超前的审美意识以及美学元素。因此,经过古今文化的融合,中西文化的碰撞,紫砂壶造型万千,壶艺语言丰富,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绚丽画面。
一件优秀的紫砂茶壶,不仅需要功能齐全,也需要造型雅致,并携带一定的艺术性,其中功能是宜兴茶具与生俱来的优势,造型则是它向世人展现自己的重要手段。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紫砂壶造型已经非常丰富和齐全了,或夸张或朴拙的造型具象化了艺人们的想象,并绽放出了一种自然之美。花器,作为紫砂壶中造型最为别致丰富的一类,以大自然为题材库,将各种美丽的、有正面意义的动植物纳入壶中,呈现出了区别于传统的造型特色。花器的美,体现在一把紫砂壶上,更是形、神的延伸,也是表达制作者精神的一种升华。
《延年益寿壶》作为一件非典型性的光素器,有着流畅的线条和光整的曲面,艺人通过别出心裁的点缀,将“桃”蕴含的自然气息和美好寓意体现得很彻底。壶艺是通人性的,它并非是呆板的死物。相反,它能通过紫砂语言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有人用壶来品茶,有人在喝茶时赏壶,但无论是“赏”还是“用”,紫砂壶都将自己的各种属性发挥到了极致。
此款《延年益寿壶》,与其说是一件典型的花器,不如说是在光器的基础上采用了捏塑的装饰技法来将茶壶与自然植物进行结合。壶身整体圆滑饱满好似熟透了的桃子,让人恨不得品上一口,整体的外观细腻和圆润更是令人爱不释手。壶嘴短小可爱,出水更是爽利,壶把线条光整流畅,弯曲成自然的耳形贴在壶身一侧。嵌式壶盖微微隆起,就像一顶小帽子盖在壶体上。盖面上一只小巧的桃钮是整壶最出彩的部分,可爱精致的形态惹人喜爱。小桃子的造型自然生动,在逼真的桃叶烘托下,更显韵味悠长。底部的桃枝做得也非常用心,枝叶的纹理褶皱栩栩如生,耷拉在盖面上,生动而形象。如此,既增添了趣味,又表现了桃子的诱人。
作者正是想通过《延年益寿壶》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仙桃向来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是一个美好的存在,是对未来更好的寄望,作者不仅在这把紫砂壶上用仙桃来作壶钮,桃枝为流把,壶身点缀飘动的桃叶,使得整个壶动静结合,有动有静,意趣盎然,让人在品茶赏壶的同时如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由让人心旷神怡。
桃子是寓意吉祥的果子,它的通身都是宝,又俗称“寿桃”、“仙桃”。在民间神话故事中桃有长寿的意味,更是频频出现在祝寿文化中,但凡家中有长者生辰,小辈就会献上寿桃,以表达对长者的尊重与敬爱。桃,这一美好事物,经过不断的艺术演绎,成为流传数百年的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中美好的愿望。从古至今,很多艺术作品中都会出现桃的身影,人们借桃的寓意表达了美好的祝福和真挚的期盼。紫砂壶,作为造型艺术和实用艺术的一种自然也不例外,将桃作为主题进行创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整体的观赏性,更是借助桃传递了美好的人文情感。人们在品茶时亦会赏壶,而在赏壶时更容易汲取其中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本,千百年来推进我们民族向前发展,繁荣昌盛。
紫砂《延年益寿壶》的壶钮就是一只饱满精致的桃子,其造型充满了生动趣味性,让人窥见了生活的美好。桃子成熟于夏天,这个季节在不少积极向上的人心里是奋斗的季节,也只有积极向上的人,才能攫取饱满肥美的果实。另外《诗经》中男女表达爱意的礼物多是桃子,因此才有“灼灼其华”、“宜家宜室”等诗句流传千古。并且桃子在古代是仙家食用的水果,可以为人们带来好运,辟邪消灾,让生活越来越美好。此外,寿桃乃延年益寿之物,传说服之可延年益寿。因此,《延年益寿壶》看似是一把小小的茶壶,艺人将深厚的情感蕴藏其中,待人们发现、品尝、回味。
《延年益寿壶》在圆器的基础上以模拟自然界中的桃子为主,不仅在壶钮上做足了功夫,还对壶把和壶嘴等进行了仿生的设计,饱满的桃子、茂盛的枝叶呈现在壶身之上,雕琢之中显示出了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也使得作品由普通茶具上升为精美的艺术品,带给人们唯美的体验。这样一件精美的作品,不仅在造型上满足了人们对东方茶具的审美要求,更是传递了古老而深入人心的祝寿文化和孝悌文化。百善孝为先,中国人的美德之一就是孝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孝顺长辈,这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格。在紫砂作品《延年益寿壶》中,艺人通过对桃的雕塑,引申出了“延年益寿”的主题,也让人们再一次重视祝寿文化和孝悌文化。华夏,古老的民族,其古老的传承正是通过点点滴滴的塑造得以不断延续,惠泽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