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一块田”:山区种粮新路径

2023-03-03 14:15陆骏
决策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整村种粮村干部

陆骏

安徽省黄山市人均耕地少且土地细碎,山区机械化难以大面积推广,严重制约着山区粮食生产。随着人力成本攀升,种粮比较效益降低,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

黟县渔亭镇汪村,在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自2016年起,该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全面流转村内耕地,带动撂荒地整治,推行机械化种粮,发展特色农业,提升种粮效益,实现了村两委领办。合作社经营的“整村一块田”模式,走出了整合耕地资源、解决山区土地零散化的新路径,对推进粮食生产,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有借鉴意义。

“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

汪村辖有6个村民组,共276户,1115人,现有耕地1535亩,其中水田643亩。随着外出务工和从事本地乡村旅游产业人员的增多,农业种植劳动力减少,为避免田地闲置撂荒,村两委积极动员全村有水田的270户农户全面流转土地,其中269户农户同意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流转水田640.7亩,占全村水田的99.6%,基本实现了“整村一块田”的经营模式。

通过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种,降低种粮成本;通过“企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增加粮食生产附加值,实现了农户、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首先,针对农村劳动力少的问题,解决“谁来种”的困惑。当前农村青壮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居多,同时该地旅游资源丰富,“五一”、“十一”等乡村旅游旺季,也是粮食种植、收割重要时段,旅游服务相關行业招聘短工,加剧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田地“谁来种”问题很突出。

对此,汪村村两委成立了黟县渔亭汪村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全村田地交合作社经营,合作社日常由6人负责运营,农忙时节聘请周边农户种植,2022年,合作社带动30户周边村民和脱贫户务工,既解决了田地“谁来种”的问题,每年还增加务工收入12万元。在此基础上,土地流转每年给每户带来400元/亩的流转费,有力地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

其次,针对种粮成本高的问题,指明“怎么种”的方式。汪村人多田少,人均水田面积不足1亩,传统每家每户单独粮食耕种收益较低。对此,该村依托专业种植合作社利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等资金,购买高速插秧机、水稻育苗播种机、农业无人机、收割机、拉拖机等10台农机,实现水稻从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目前该村机械化种粮的成本为1165元/亩,亩均成本较人工种粮下降近25%。2022年,该村合作社水稻年产量达42.6万余斤,黑玉米年产量达2万余斤,农作物种植收益30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收益4万元,占村集体收入54.6万元的62%。同时,种粮效益提升还带动了撂荒地整治,2022年,村合作社整治村内撂荒田36亩,通过社会化服务,整治周边撂荒田150亩。

第三,针对农业种植效益低的问题,探索“种什么”的出路。为增加实施“整村一块田”后的粮食种植效益,汪村打造“企业+合作社”运营模式,与太古风华酿造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种植,种植黑稻50亩,实行不打农药、人工除草的无害化种植,水稻成熟后由企业收购黑稻深加工成黑米酒,黑稻亩产量400斤,每斤3.8元,为村集体增收7.6万元。该村还在特色种养上探索,试点“荷渔共养”“荷虾共养”“西瓜玉米套种”,利用周边农户和脱贫户进行务工和荷塘管护,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周边8户农户务工。

“三不”难题

汪村“整村一块田”模式既解决了田地有人种,又保障了种田有收益,是山区农业推进规模化种植的有益探索。但在调研中发现,还存在着如何激励村干部推进产业发展、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少、粮食深加工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一是激励村干部从事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够。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在农村推动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离不开村两委干部的主动作为,甚至是领衔牵头经营,但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够。

汪村村两委反映,村干部在领办合作社,协调农户开展耕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进而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上付出不少精力心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村干部在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奖励政策上却没有具体明确,使一些村干部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同时有的村干部本身是种粮能手,又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但因村干部身份,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不能从中获得相应报酬,长期以往,势必减弱村干部在协调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社、带动集体经济发展上的积极性。

二是新型有技术能力的新农民不足。当前农村劳动力多为60多岁的老年人,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力地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缺失的困难,但有技术能力的农村青壮劳动力缺少,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的推进。

调研发现,目前汪村合作社的农机手均需外聘,农忙时节农机手不足问题尤为突出,尽管农机手收益尚可,但田间工作较为辛苦,年轻人不愿意学。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特点,农机手全年工作时间大约5个月,工作稳定性不够,也加剧了农机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当前乡村农业发展的需求。

三是乡村产业的加工产业链不长。当前乡村集体产业发展主要依托前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辅以整合村集体房产等闲置资产,流转田地、茶园,推进集体产业发展,但产业多集中在一产种植业,后续二产的精深加工不够,产业链不长。

以汪村为例,该村由于缺少水稻烘干、大米加工设备,粮食深加工不足,目前水稻收割后直接销售湿稻,收购价格不高,难以从粮食精深加工增值中获益。同时由于缺少专业化运营人才、技术,当地农产品优质的生态价值未能体现,品牌效应也不明显。

培养新农民

近年来,黄山市各地加快耕地流转,推进田地适度规模经营,培养出一批特色农业种植大户,推进了山区粮食产业发展,不少乡村已具备了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整村一块田”的条件。

一是因地制宜推广“整村一块田”小规模精致农业。中小规模化经营是黄山水稻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目前全市现有50亩以上水稻经营主体共325户,其中50亩到300亩之间的243户、約占总数的75%。建议从市级层面支持中小规模户加快耕地流转和整合,在粮食精深加工、标准化建设、品牌营销、农产品上行、培育全产业链粮食企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引导发展更多“一块田”优质专用水稻基地。

二是落实发展集体产业的政策激励。细化落实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策奖励,激励村干部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种植业等专业合作社,推动集体产业发展。根据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量、增量和经营状况综合评定,明确落实对村集体增收有贡献村干部的奖补政策,鼓励村干部带头参与粮食种植业的产业发展。

三是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队伍建设,加快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行农技人员对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技术定点帮扶,加快培养既热爱农业,又懂现代农业种植的新农民,激发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支持服务组织创新服务领域,从生产型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链式服务转型,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是推进山区乡村特色的产业融合。巩固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以有实力的农业加工企业的订单,改进合作社经营种植品种,增加一产种植业的增加值,继而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农户,盘活撂荒地资源,扩大种植规模与种植效益。挖掘谷物、豆类、薯类等粮食作物开发价值,推出具有特色的黑稻、黑玉米、黑豆以及豆制品、山芋粉丝等多元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徽州田园风格的精致粮食生产经营产业链,增加粮食产业附加值。鼓励农业种植业与观光农业、生态旅游、摄影产业、民宿产业融合,通过大会大展、直播平台,加强与外界互动,展示山区休闲农业的优美生态、文化底蕴和绿色产品。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黄山调查队)

猜你喜欢
整村种粮村干部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农村商业银行整村授信实践及其问题与对策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画画就如种粮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吕梁石楼金融扶贫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