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姚雨
回想一下,你和身边的同学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朱同学暑假去了“人山人海”的迪士尼,队伍那个长啊,排队那个久啊!一些热门项目,等待时间长达两三个小时,真正上去玩儿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你忍不住大声说:“这哪是去玩儿?简直是去受罪嘛!太不值了!”
可朱同学却说:“不啊!虽然排队很久,但我见到了最爱的玲娜贝儿,玩了最期待的极速光轮,离开前还看了烟花表演,回忆起来还是很美好的!”
“吃货”王同学在暑假打卡了网红烧烤店。排了一个多小时队,胃都给饿痛了!好不容易排到了,位置还不好,吹不到空调,吃得人汗流浃背。你大声说:“哪儿不能吃烧烤?偏要吃这家,根本就是饥饿营销嘛!”
可王同学却说:“我觉得很值啊!服务员一开始就提醒我们要等很久。等我們吃的时候,还特地给我们送了许多好吃好看的甜品。对了,为了弥补我们的等待,结账的时候还给我们打折呢!”
为什么明明很“不值”的体验,在别人口中都成了“美好回忆”?是当事人在努力“挽尊”吗?
其实,这是行为经济学理论中的“峰终定律”在起作用。
所谓“峰终定律”,是指人们对某一次经历的记忆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的感觉(包括正面和负面)以及结束时的感觉,而过程的体验对于记忆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发现这个规律的人,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对朱同学而言,虽然游乐场排队很久,天气很热,但最终定格在脑中的是“游乐项目”的峰值体验,和“烟花表演”的终结体验。对王同学来说,他牢牢记取的也是“甜品”的峰值体验和“打折”的终结体验,至于排队很久,吹不到空调,早就忘光光了。
再如,看一场90分钟的爱情片,前40分钟都在讲男女主如何相遇,第50分钟,男女主角终于在一起了(峰);可后来男女主又遭遇挑战,最终女主和别人结婚了(终)。相信你记住的是:他们曾经在一起过,但他们最后分开了。这就是影片最突出的情节记忆点,也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海底捞在排队时提供的零食、美甲等服务,宜家商场出口处的1元钱冰淇淋,亚朵酒店退房时的矿泉水……这些都在用户体验的高峰或终值时刻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最终冲淡负面体验,留下正面的回忆。
了解了这个神奇的经济学理论,我们该如何加以运用呢?
首先,回忆一下令人烦躁的作业——你是不是往往先完成喜欢的、擅长的学科,再去解决不那么喜欢和擅长的?很显然,擅长的学科可以带给你正向峰值,不擅长的学科给你带来了负向峰值。我们除了要让正向峰值多出现,还一定要确保它出现在结尾,那么,做作业的过程就会非常愉快了!
具体做法是:把擅长和不擅长的作业轮换着写,不擅长学科写一会儿之后,可以适时换到擅长的学科作业,或休息一下,以便让正向峰值不断冲刷负向体验。
同时切记,一定不要把不擅长学科的作业放在最后!而要把容易带来成就感的作业拿来收尾,长此以往,做作业就会变成一件在你心里感觉格外幸福的事情!
是不是突然开始期待做作业了?赶紧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