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演练——文字失语

2023-03-03 13:31申龙石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34期
关键词:慎思新词话语

申龙 石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下,一边是网络新词频频诞生,而另一边是人们时常缺少合适的话语来表达。某网站“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经常出现的提问是“怎么形容这种青春和夕阳结合的感觉”“怎么形容学校里大片的马鞭草开了”“如何表达大学毕业了对学生时代的不舍”“如何形容刚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之后心里的惆怅感”……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勿让话语失重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游敬恩

“我该如何表达对学生时代的不舍?”这是某“文字失语者”的求助,也深刻地反映出网络新词繁盛的当下,人们却匮于得体话语的窘境。看似矛盾,我却以为,前者正是后者的症结所在。

心理学上,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而正是网络用词的兴盛造成了思维滑坡,进一步导致了我们的话语匮乏、失重。以下为两大原因。

首先,从社会学角度,网络新词的狂欢实则泛滥于表情达意。诸如“绝绝子”“666”等词大多是对情感词的简化、合并或加强。对于年轻的孩童,在低学段常年暴露于如此语言环境难免使之缺乏正常情感描述的能力;对成人而言,这样的热词恰巧填补了情感抒发窗口的空缺,终有一方之地能畅所欲言,于是我们义无反顾地加入喧嚣大军,肆意狂欢。这本是难得良机,但随着趋势大潮,我们越发难以抽身,深陷其中任其侵占原有话语体系,最终使话语失重。

此外,从媒介学角度,“媒介即隐喻”“技术不中立”亦是解答。随着媒介向着高速、娱乐、通俗奔去,我们更多地暴露于一个不需要也来不及思考的媒介面前,太多的信息挤占了思考的时间,很多时候便不得已唯有用空洞的网络新词应对。

考察现实,这已然造成了严重后果。一方面,表达者苦于词穷文贫,难以产出高质语言;另一方面,语言的失重意味着话语失去了原有叙事、抒情、言志的功用,引发共鸣的力量也有衰减。于是人们浸泡于虚幻的唾液中,或是失语或是复诵,这都指向精神养料的匮乏。我们不知为何而说、说什么,最终失去自我在社会中的定位与声音。更甚者,话语失重实则是沉思缺失的体现。注意到了吗?那些“文字失语者”能表达出基本的情感,如“不舍”“惆怅”,但缺乏细致的刻画。这种细节感的缺失实则是对生活缺乏细腻的观察及对生活的体悟、思索再加工。“终极的完全的幸福包含在沉思之中”,倘若失去沉思,生活不过是流水账,没有内化的认知又何谈幸福。

由此观之,话语的失重,追本溯源来自于内心的空洞。因此改善的第一要义是构建新的生活秩序,有意地将自己从网络的狂欢中抽离,或是冥想思考,或是阅读经典,来丰盈自己的心。

想过去,鲁迅先生掷地有声的笔调便是最好的榜样。我们应让话语重获重力!

时代变换,慎思不变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李博

随着网络新词的频频产生,我们好像丧失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带来的无数美好事物的联想,这使得我们更为趋向简短、幽默、带“梗”味的话语方式。在如此循环中,人们恍然惊起文艺之思:似乎缺少合适积淀表达美感。对此,我以为要接受语言交替变化的过程,但不能丢失慎思之欢愉。

首先,网络新词的兴起是现代人快餐文化的产物:一种短时、有极强概括能力、年轻调侃的话语以其富有诱惑力的身姿让新一代青年在网络媒体甚至日常交往中乐此不疲地运用和再创造。正如最近“余华又火了”的热议,便是将网络文学的HE、BE安装到那些震撼人心、意难平的文学创作上,简化成类似于“一个老人一头牛BE”或者“余华又刀我”的风气。这种套路化言辞表露出一种危险的陷阱:昔日由少数品读经典、发表回味言论的人的美的欣赏变成每个人都想掺合一脚甚至抖机灵的即时性快感。人们趋利避害,由着本性而忽视对心灵情感的“沉重”的打磨。

对此我们不禁提出雅俗之思,究竟怎么了?对此,波兹曼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提出“媒介即隐喻”的议题,即我们社交环境逐渐將我们变成一种追求快餐的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随着信息社会的便捷似乎也自动简化了。对此有正反两方面辨思:首先,网络新词的研发也有其积极的表象,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是对语言的再革新,同时随着时光的推进淘汰而成为一种烙印;然而,新词是情感的浓缩而非替代,它不能成为人们放弃更深层次表达的借口。康德早在《审美论》中提出我们追求美、追求艺术是因为它们给我们精神心灵以抚慰,是一种精神归宿。若抛弃对词和情感的推敲,何谈美以及真与善的追求?恐怕导致更甚如砸坏工艺品、在蒙娜丽莎脸上喷漆一类精神荒芜带来的毁灭性虚无,这将是一种哀鸣!

因此,纵使时代无限发展,文明不断推进,人类乃至文明的出路都必将是重新扎根于人的本身情感所需。我们固然可以创造我们的流行,但切莫丢失慎思的能力,变成芸芸众生中迷茫的悲小个体。我们要慎思,不仅是找寻本性的归宿,更是要继承青春与夕阳的自由洒脱,马鞭草亲吻暖春的怦然心动,还有每个人对母校的情怀、对成长的足迹的不舍!不是所有精神都需要即时性的满足,只有那些在深思、慎思中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来路才是最欢愉的,它们属于每一个个体,每一次共鸣,它们在未来等待每一个人,等待每一场旅途终点的邂逅,此为文明之大美、人类之大美。

放下快节奏碌碌无为,关怀经典与深思!这是价值所在,是慎思之所托,是宝贵的财富,切莫让它在时代的悲歌中化作“伤逝”!

(编辑:于智博)

李博同学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指出网络新词迭出与情感体验薄弱、文字失语等现象之间的矛盾,亮明观点:接受语言交替变化的过程,但不能丢失慎思之欢愉。在此基础上,文章较为客观地分析了“网络新词”的特点,是现代人快餐文化的产物,简短、形象而富于调侃性、娱乐性。作者进而化用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中的核心观点“媒介即隐喻”来揭示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网络新词强大的渗透力由信息社会的传播方式、社交环境催生、滋养,并在潜移默化间简化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写作训练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激活所“学”,形成识见,自然表达心中的想法,这是修辞立诚的基础。(石莉)

游敬恩同学从材料入手,直接建立起了“网络语言”与“文字失语现象”之间的关联,亮明观点:网络新词繁盛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人们陷入了话语失重的困境。而后从社会学与媒介学两个角度出发,分类析因。析因过程中既联系了网络语言实际,又分析了现象所产生的后果,同时还有诸如“媒介即隐喻”“技术不中立”等理论支撑。接着进一步分类阐释“话语失重”最终将引发何种恶果,即缺乏精神养料、缺少深度思考。针对前文的原因分析、后果分析,文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构建生活新秩序、阅读经典、丰盈内心。结尾处更是掷地有声。(申龙)

猜你喜欢
慎思新词话语
慎思·慎言·慎行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华淮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慎思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