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迪
“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近日,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为代表的一系列文艺作品的爆火,带来了一阵国风文化的热潮。在潮流之中,这些优秀的作品也不时为我们提供借鉴和思考:如何做好时代化的传统文艺,如何植根于国风雅韵,绽放盛世繁华?
虽然这个问题仁者见仁,但有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文化之根、工匠之心、人文之情。兼此三端,方能承国风之雅韵,展盛世之繁华。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承国风之雅韵,需深扎文化之根。中华文明是柔软的,是坚硬的。他是日月星辰,挥洒光芒而不与萤火争辉;亦是坚实铁柱,为文艺作品提供最坚强的文化积淀。无论是李白月下醉酒舞剑的身影,还是创作《将进酒》的如梦幻象;无论是仙鹤、古楼、孤舟、舞剑等中国风元素的加入,还是东方美学的浪漫呈现,无一不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而这也在告诉我们,只有立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余韵悠长的深厚积淀中,才能绽放出“中国式浪漫”的时代化表达。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承国风之雅韵,需永葆工匠之心。“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只有葆有一颗工匠之心,才能打磨出时代品质的艺术佳作。从扬州的翠美到长安的辉煌,从江南的舞曲到邊塞的战歌,宏大的盛唐画卷下,是无数个精益求精的细节:无论是源自唐陶俑和画作的腰带和颊红,还是来自《韩熙载夜宴图》的“叉手礼”礼节,这些来自古文献,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专家亲自指导下打磨的细节,体现了制作组的匠心和坚守,而这也正是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秘密所在。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承国风之雅韵,需心怀人文之情。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充分尊重和维护,才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所在。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三登黄鹤楼,高适三入长安城,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们的赤诚和情谊从未改变过,人性的光辉在他们身上熠熠闪耀。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逝去,但总有些东西会永远闪着光芒,就像热爱,就像友谊,就像理想,他们指引着我们一直前行,从混沌走向澄清,从荒莽走向繁荣,从坎坷走向平坦,从蒙昧走向文明,这才是文艺作品爆火的精神内核。
国风文艺的复兴,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就像网友所说的那样——“许多顽强的东西并没有消失,它只是沉睡着,或者以另一种方式生长、打开达成另一种使命。”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我们相信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指导教师:吴国梁/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