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娟
(兰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
(1)在冬季施工过程中,由于周边环境温度较低,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冻害现象,这将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整体安全性,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严重制约混凝土施工区域道路的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
(2)冬季温度控制效果较差,混凝土水化后热量会很快消散。一般而言,混凝土在发生水化反应后,表面热量最先完成消散作用,此时,内部热量会呈现出缓慢消散状态。但冬季温度较低,就会导致内外热量急速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硬度,甚至不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强度水平。
在混凝土施工中,沉降裂缝也较为常见,究其原因是施工作业人员忽视了浇筑面的处理环节,导致了空气和水量超出指标参数范围,受到温度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裂缝问题更加严重。另外,要想保持冬季道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效果,规范化的养护处理也非常关键,若是施工作业人员责任机制落实不到位,缺乏规范化养护处理意识,就会严重制约混凝土浇筑处理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效果。
基于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要求,施工部门要整合具体的资源体系,建立健全完整的施工管理框架,并保证施工准备工作落实到位,为后续施工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施工前,相关部门要结合工程项目具体要求落实现场勘察分析工作,及时汇总施工现场的具体数据,并收集施工区域冬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历史数据,从而结合实际情况优选更加适宜的技术措施,维持工程项目统筹安全管理的效果。在资料汇总工作中,主要的资料信息包括冬季温度变化情况、风力强度参数、湿度参数等,在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后,要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处理。另外,要结合工程项目获取的相关资料整合后续施工作业的具体管理制度,确保能够结合制度要求选取最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案,引导施工作业人员按照工序落实施工环节,为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工作提供支持。
完成资料汇总工作后,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编制施工计划,且项目负责人要确保编制的施工文件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和意义。同时,结合施工计划书完成制度管理方案,将施工预算、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全过程管理机制、施工进度等作为核心,共同构建较为科学且全面的工程项目指导平台。
基于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的具体要求,为更好地提高作业质量,应在施工项目开始前完善材料以及施工作业设备的审核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具体环节,尤其是对相应材料和设备在低温环境中应用效能的审核,确保能更加贴合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环境要求,减少隐患,为施工过程的顺利落实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提高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质量,应在施工作业开始前完善准备环节,并联合设计部门、施工部门和监理部门完成技术交底,共同构建完整的施工作业监督管控体系,以实现全过程管理目标,促进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开展。
基于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具体要求,按照规范标准落实技术方案,提高阶段性作业质量,全面优化道路的应用效能。
3.1.1 水泥
在保证水泥质量合格的基础上,选取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采购水泥后进行试验检测分析,确保质量符合工程项目规范材料使用要求,并满足相应检测要求,更好地发挥材料的应用价值,减少隐患。目前,比较常见的水泥就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早强型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42.5。同时,要对不同批次水泥进行规范化质量校验分析,避免出现参数不足问题。
3.1.2 骨料和水
在冬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骨料含水量进行检查,避免骨料中存在活性材料制约水泥水化作用。并且,在施工作业中要对水资源的使用量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着重完善施工处理流程,避免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或是pH 值较小的酸性水。要保证水的用量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当添加减水剂的同时维持混凝土施工处理作业的科学性。
3.1.3 集料
按照就地取材的施工作业原则,在道路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作业环节,要积极落实管控机制,并及时进行颗粒集料硬度和膨胀系数的检测分析,更好地维护施工作业环境。
3.1.4 防冻剂
结合工程项目对材料的具体要求适当添加防冻剂,在保证混凝土结构重量的同时还能减少工程施工作业中霜冻问题的产生。正是因为冬季气温较低,使混凝土建筑施工材料的脆弱性增加,为减少内部结冰、膨胀等问题,对后续施工处理环节产生的影响,就要合理应用防冻剂,以维持施工处理环节的可靠性。
充分考量运输环节的温度变化,根据施工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有效提高运输管理的基本水平,在综合考量温度变化情况下,挑选最佳运输路径,确保节省混凝土运输时间,且能更好地维系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效能。另外,在浇筑施工作业现场也要关注运输车辆的情况,避免车辆在现场拖延施工作业。及时完善清洁处理工序的同时,减少杂质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更好地保证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效果。
从温度、施工作业细节等方面确保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各个环节衔接的紧密性,提高阶段性作业管控水平,以便能更好地保证工程项目统筹管理效果,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共赢的目标。
3.3.1 满足温度要求
对于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项目而言,温度合理化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5℃时就属于冬季施工作业范围,一旦温度降低到-15℃以下,就要停止施工。也就是说,为更好地提高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工作水平,就要掌握和管理施工作业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行动态化施工监督机制,一旦周围环境温度超出标准,就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因为道路施工作业的工期较长,一味追求施工进度难免会影响施工流程,为此,应整合具体的作业内容,实行全过程温度管理规范作业,提高综合质量效果。
3.3.2 满足质量要求
结合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和规范,确保相应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和可控性,构建最基本的质量管理约束机制,以保证工程项目的相关施工作业内容能严格按照工序逐步推进,提高阶段性施工处理控制的基本水平。
①浇筑处理环节要根据周围情况进行动态化调整,维持相应流程的科学效果。在室外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要将直径在25mm 以内的钢筋直接放置在暖棚中进行加热处理,保证工程项目施工作业顺利开展,且不会影响工程项目阶段性成品质量。
②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整洁度,及时清理表面结构,避免冰雪等杂质影响其质量,指派专人进行维护保养,提高阶段性作业的基本水平。
③为更好地提高作业效果,要尽量采取不中断、持续性混凝土灌注处理工序,按照分层施工作业的基本要求保证相关操作流程的可控性和科学性。同时,机械振捣后混凝土层的实际厚度要在20cm 以上,维持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
④结合工程项目标准,针对细薄截面的混凝土结构浇筑作业环节,要保证施工环境温度在-10℃以上,以提高阶段性作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⑤在新一轮混凝土施工作业处理环节,要对混凝土结构中砂和灰的配合比进行控制,将其维持在指定数值参数范围内,更好地满足配合比标准。在施工细缝位置铺设水泥砂浆后,要及时进行过程化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动态化施工作业监督体系,及时了解固结效果,只有在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质量稳定后才能开展新一轮浇筑处理。
结合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的实际作业要求和标准,施工部门可适当利用电加热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其质量满足要求,更好地提高阶段性作业质量水平。结合冬季施工作业现状可知,混凝土搅拌处理是保证后续应用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施工搅拌站和变压器要用匹配电缆进行连接,定期检查电缆的应用情况,从而保证电加热技术处理控制的科学性,减少隐患。另外,工作人员在搅拌过程中要避免机器出现漏电等问题,从根本上落实规范可控的防护要求,减少安全隐患。若周边环境温度较低,则混凝土搅拌处理要保证水达到适宜的温度,一旦水温降低,就要及时进行加热处理,避免温度较低造成水冷却速度加快等问题。
在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作业中,要按照成品保护的具体要求和规范,积极落实保养机制,以提高整体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水平。
(1)施工部门要对现场施工作业环境进行调研分析,了解气温动态特征后,依据施工作业工期规定,尽量在温度不低于5℃环境下施工,提高阶段性作业占比率,更好地满足工程项目施工要求。
(2)工程项目中要使用塑料薄膜、土质草垫等进行外保温防护处理,避免混凝土内部结构和表面温差较大造成的裂缝问题。并且,在顶板和混凝土上部施工作业中,要尽量建立恒温态浇筑模式。而对于一些边角结构容易受到侵蚀的位置,则要加装草垫保温保湿措施。在墙柱结构施工作业中,校正模板后要在外侧添加EPS 保温板,以便于工程项目多元化管控工作顺利进行,更好地提高阶段性作业的质量。
(3)结合施工作业区域户外日平均温度,合理设置薄膜结构,避免潮湿超标对后续施工作业产生影响,更好地落实保温性能就能强化混凝土凝结效果,满足工程项目阶段性质量管控的具体要求。
(4)施工作业人员要重视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要点,严格按照规范工序进行施工,确保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工作能落实到位,从而提高冬季道路施工作业综合质量,降低温度对施工的影响。
总之,冬季道路施工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施工部门要建立全过程管理机制,从材料管理、运输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养护管理等方面入手,共同构建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相应管理内容都能落实到位,降低冬季施工对质量的影响,为道路施工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