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思想
——《沈志远学术思想研究》介评

2023-03-03 20:50:01
关键词:学术思想志远中国化

徐 斌

思想史是思想者主导的历史,是人的思想演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创造、阐发和传播的历史,其中很多人在不同方面做出了贡献。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被译介、研究、传播,其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翻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我们发现,思想界更多地关注政治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间的内在联系,而理论工作者们的学理性贡献和创造性阐释,往往被遮蔽在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意识形态话语之下而不被熟知。

沈志远就是一位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性人物。他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早期的引入者、传播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在20世纪上半叶孜孜以求且卓有成效地宣传和阐释着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学术轨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演进的历程,他的学术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不能忽视沈志远的贡献。但很遗憾,学界对沈志远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极其有限。王延华十多年来,致力于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野下研究沈志远的学术思想,取得了不少成果,她所著的《沈志远学术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一书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力作。该书是王延华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以沈志远生平“史”的轨迹为线索,对沈志远一生传播及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展开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考察。该书以文本为研究对象,在历史境遇中,通过对沈志远在各个研究领域所遗留的代表性著作进行深入的文本解析,客观、严谨地呈现了沈志远学术思想的全貌,并公允评析其在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贡献。

《沈志远学术思想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研究、传播的重要人物沈志远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也是对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透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充分彰显。该书主要阐释了以下内容:一是结合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语境,以历时性视角梳理沈志远学术思想历程,从微观上再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演进的历史逻辑;二是阐释了沈志远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三是从比较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进行研究和阐释;四是对假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深刻批判,澄清了一些错误认识;五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阐释和传播。总的来看,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鲜明的时代性和深邃的思想性的统一。黑格尔认为,哲学是思想所把握的时代。时代主要指一定历史境遇下的物质条件、客观存在,思想要反映时代、把握时代。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将时代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沈志远的学术时代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当时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迫切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它,需要逐步传播、研究它,还需要和各种错误认识进行斗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该书清晰地梳理了沈志远学术思想发展脉络,深入阐述了沈志远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从经济学视角对资本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并立足于革命要求对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等重要哲学著作进行研究和阐述。中国革命的时代性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深邃思想的期待和要求,沈志远的学术思想是对革命时代性问题的积极回应,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性品格。该书在二者的统一中体现了作者把握时代问题和沈志远学术思想的较高的研究能力。

第二,严谨的逻辑性与厚重的历史性的统一。恩格斯认为,逻辑的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是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的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历史表现为历史事件、历史细节、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它们构成思维逻辑的基础,而思维逻辑则是具体历史的思想升华,是主线、主导因素的展现。历史和逻辑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思维方式,前者遵循时间序列,后者把握内在必然性。该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研究沈志远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思维逻辑和理论成果,体现了思想逻辑与现实历史的统一。作者以历史思维在时间序列中考察了沈志远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从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在理论上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到在实践中传播、践行马克思主义,从打破旧世界的思想阐释传播到建设新中国的守正创新,展现了沈志远学术思想发展的连续性,为读者呈现了生动的历史映像。但这种历史呈现不是历史还原和历史叙事,而是思维把握的历史。该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在考察沈志远学术思想历程的基础上,研究了沈志远传播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历史观、经济学、社会观和人生观,以及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大贡献,特别是概括阐释了沈志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较早引入和传播苏俄马克思主义、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野和思想贡献。

第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是人的活动的两个基本尺度,科学性反映事物本身的客观性和内在必然性,体现为“真”,它表达以客体为中心的主客体一致性;价值性则表现人的行为的根本立场、价值追求和精神意蕴,体现为“善”,它表达以主体为中心的主客体一致性。该书以科学理性态度考察沈志远学术思想生发的历史境遇、发展的客观过程、沈志远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活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建构了对沈志远学术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完整结构,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的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精神。同时,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充分肯定沈志远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体现了作者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品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意志。创新性是学术研究著作得以确立的根本。对沈志远学术思想研究,当前学界的重视程度非常不够,有限的成果也多侧重于从某一具体维度或侧面展开,缺乏对沈志远学术思想进行宏观把握和整体的批判性解读,这些某一方面的零散研究很难把著述宏富的沈志远之思想全貌呈现出来。《沈志远学术思想研究》一书的出版表现了作者很强的学术开拓精神和探索意识。该书的主要创新和学术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选题视角看,该书对沈志远的学术思想作出了“整体性”的解读,突破单向度研究的不足。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挖掘其中重要人物的学术思想,系统完整地呈现其理论体系和历史贡献,非常必要。该书整体性地呈现了沈志远学术思想研究成果。作者从沈志远学术思想变化过程出发,按照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历史观、经济学、社会观、人生观研究的逻辑理路展开,最后以沈志远从总体性上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阐释和宣传结束。该书结构安排紧密、逻辑性较强,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二,从研究内容看,作者以文本为对象,以真实资料为支撑,通过对沈志远的原始著译进行深入解读,对其学术思想进行充分挖掘,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其理论观点和价值立场进行深度研究,有效地突破了当前学界对沈志远及其学术思想研究仅限于观点转述、陈说罗列、话语转换等流于简单介绍的境况。在充分客观研究的基础上,该书还对沈志远在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独特贡献作出中肯的评价。

第三,从研究成果上,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我们更完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引入、传播和研究的过程。沈志远著述颇丰,其学术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该书深入研究沈志远的学术思想,这对于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过程,以及完整书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都有较大的学术贡献。

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不可能完美,尤其是对沈志远学术思想研究这样一项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来说,更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本著作需要完善的内容主要是:一是阐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沈志远学术思想的独特价值,特别是阐明他和李达、艾思奇等同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不同的学术思想、理论贡献;二是进一步挖掘沈志远学术思想的实践意义,如对经济问题和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在哪些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由此,将更能凸显对沈志远研究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志远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2:00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我最喜爱的玩具①
Atom interferometers with weak-measurement path detectors and their quantum mechanical analysis∗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香喷喷的年哟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FURLS algorithm for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positive feedback①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