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凯
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于1844 年9 月至1845年3 月在巴门写成,是青年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具体文本表征,表达了他在曼彻斯特时期思想的转变和理论创见,在恩格斯思想发展史乃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著作不仅是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而且蕴含着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学说的吸收,其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以及对青年德意志派、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扬弃,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恩格斯以大量事实材料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给工人造成的精神贫困状态,洞悉了工人阶级非人般遭遇的根源。这部著作的德文第一版于1845 年5月在莱比锡出版,德文第二版于1892 年出版,恩格斯为该版写了序言。作为一部完整定型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必须认真研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汲取理论智慧。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副标题为“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这里的“亲身观察”是发生在哪里?“可靠材料”指的是什么?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根据恩格斯思想发展的过程作出判断。众所周知,恩格斯于1820 年出生于一个富商之家,1841 年9 月至1842年10 月间在柏林服兵役,在为期一年的军事训练中,他不仅从事军事训练,而且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课程。一年兵役期满后,1842 年11 月,恩格斯前往曼彻斯特的欧文— 恩格斯公司从事商业活动,截至1844 年8 月一直在曼彻斯特。因此,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恩格斯思想发展的曼彻斯特时期。这一时期,恩格斯在经商之余,不仅参与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工人中走访调查,而且广泛研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研究各类档案、报纸、期刊、报告等材料,先后撰写了《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1843 年伦敦版》《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英国状况· 英国宪法》。因此,“亲身观察”是指恩格斯观察英国曼彻斯特的“工人阶级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可靠材料”指的是恩格斯接触到的“各种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文件”与他亲自撰写的关于英国状况的系列文章。笔者认为,恩格斯基于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深刻透视,抓住了工人精神贫困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进而触及了工业革命造成的市民社会与工人阶级的矛盾的根源,在逻辑链条上就形成了从《英国状况》系列文章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过渡。那么,恩格斯是如何描摹工人阶级精神贫困这幅图景的呢?这就要深入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文本内部,对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精神贫困的表现、根源与解放作深入解读。
恩格斯“站在了与英国资产阶级同处于市民社会之中并与其发生对立关系的那个英国无产阶级的层面上”[1],深刻透视了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精神贫困的真实表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于1844 年9 月至1845 年3 月,描绘的是1842 年11月恩格斯来到曼彻斯特以后的社会状况。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这段时间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初期,处于英国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的时代,科学进步推动了科技发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恩格斯来到曼彻斯特时,宪章派游行示威和工人罢工风潮还未褪去,经济危机爆发,在繁荣与危机交织的社会背景下,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给予了深刻的剖析。在“结果”这一节中,恩格斯把视角转向工人的精神状况。从总体上看,机器的使用导致了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的产生,造成了“社会机体的疾病”。对此,恩格斯从四个方面给予深刻描述。
第一是教育的缺失与变质。教育作为工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反观当时的曼彻斯特,教育却呈现出错位的状况。一方面是工人阶级自身教育的变质与缺失。由于教育经费投入少,加之教派之间为统治权展开的争夺,使教育设施极度匮乏,“没有一个地方实行义务教育”[2]423,造成了公共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缺失。每一个教派都成立了自己的学校,各教派的神职人员把控着受教育的权利,神学教育大行其道,“教条和神学上的奥义”代替了“理性的、精神的和道德的教育”[2]424-425,带来了教育的变质。另一方面是作为工人阶级后代的儿童的教育也存在着缺失,发生了变质。恩格斯以《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等大量翔实的资料向世人说明儿童教育的缺失,大批儿童在工厂和家里劳动,因而不能上学。即便到学校去,师资力量的匮乏和教学内容的断断续续也不会使儿童获得什么知识,“一个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很难在下一次上课时不会忘记他在上一次课上,即在一星期以前的课上学到的东西”[2]424。儿童在适龄阶段得不到正常的学校教育,给他们精神带来了严重的苦难,成年后不得不面对精神的贫困,重蹈父辈的覆辙。因此,儿童教育也发生了变质,在宗教教条的灌输下,什么也不可能学到。恩格斯以《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中的观点为证据,正面表达了资产阶级没有给儿童带来任何教育的事实。正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人变得愚昧无知,工人精神贫困在代际之间传播。
第二是道德观念错乱和道德面貌扭曲。道德与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的缺失和变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人道德观念的错乱和道德面貌的扭曲。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凝结着人们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将“炮制出来的道德灌输给工人”[2]427-428,企图把这些所谓的“道德观念”牢牢地套在工人阶级的头上,以满足自己自私自利的需要。这种对工人的破坏不断消解着无产者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更为糟糕的是,在高强度的强制劳动压迫下,一部分工人完全陷入了颓废堕落的状态,在资产阶级的“道德”引导下完全丧失了主体性,漫无目的地生存,“过一天算一天,酗酒,追逐女人”[2]432,在精神上死气沉沉,完全沦为了资产阶级的奴隶。当时,半成熟的资产者和托利党人艾利生和“反谷物法同盟的中心人物”安德鲁·尤尔博士目睹了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这些恶果,但是他们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过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甚至提出要教育他们服从资产阶级。对此,恩格斯给予了驳斥,坚决捍卫了工人阶级的权利。他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结合现代道德发展的趋势,对这种现象给予了辛辣的讽刺,通过文字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批判:“工人的整个状况和周围环境都强烈地促使他们道德堕落。”[2]428恩格斯以现实的人的生存境况及其发展状态为出发点,揭示了处于资本—权力压制下的工人是如何在道德观念上发生错乱和在道德面貌上发生扭曲的现实。可以说,这种强烈的对人的终极关怀不断推动着他的理论研究走向深处,并最终以政治经济学为武器,刺透资产阶级的谎言。
第三是酗酒、纵欲和信仰的缺失。工人整日生活在现实的羁绊中,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陷入了贫困的漩涡,不得不依靠酗酒、放纵的途径享受畸形的精神生活,造成了正常精神生活的缺失。表现之一就是酗酒。恩格斯列举了具体的喝酒人数、酒店数量、酒产量、纳税额等数字,“曼彻斯特有1 000 多家小酒店”,“这种酿酒作坊仅在曼彻斯特就有100 多家,它们的年产量至少达156 000 加仑”[2]440。更可怕的是,还有妇女和儿童深陷其中,当他们没钱了以后就去当铺当掉仅有的一切。恩格斯坦言:“我在这样的夜晚从曼彻斯特走出去的时候,很少不遇到一大批东倒西歪的或躺在水沟里的醉汉。”[2]441表现之二就是纵欲。“付出了艰辛劳动却只能得到极少报酬和最低限度的感官享受的”[2]442工人阶级深陷纵欲的泥潭,只顾眼前行乐,使得自己在精神生活中遭受的苦难程度逐渐加深。换言之,酗酒和纵欲对工人阶级的精神健康起到了非常坏的破坏作用,导致了工人精神生活的虚无、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除此而外,信仰的缺失问题也显示出恩格斯对工人精神贫困的关注。现实的制度将工人的信仰全部打碎,“只是为尘世而活着,力求得到尘世上的生存权利”[2]439。私有制使社会迅速发生裂变,深受压迫的工人阶级不再具有个性,而是彻底沦为了物,“贫困也将迫使工人抛弃信仰”[2]472。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无产阶级的信仰教育,打破资产阶级的精神束缚。在欧洲暴发1848 年革命后,恩格斯就将这一思想推向了深处。
第四是盗窃、打架斗殴等犯罪事件时常发生。资产阶级建立的社会秩序不会给工人阶级带来正常的社会生活,这就使得日常生活中犯罪、盗窃、打架斗殴等事件时常发生,给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为了透彻地了解社会原貌,恩格斯描绘了这样的具体情景:“丈夫整天做工,也许妻子和大一点的孩子也是这样,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怎么会有家庭生活呢? ”[2]443恩格斯将自己善于分析材料、擅长实证分析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表”为抓手,深刻分析数字背后的本质。从1805 年到1842 年的37 年里,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因刑事罪而被捕的人数从4 605 增加到31 309 人,足足增加了六倍,且绝大部分罪犯属于无产阶级,大多数是因为侵犯财产。为了更加有力地证明工人在精神贫困上的表现,恩格斯还以1844 年10 月30 日《曼彻斯特卫报》的消息为例,阐述了工人的犯罪情况。不仅如此,打架斗殴乃至杀人案件也时有发生。恩格斯援引1844 年9 月12 日《泰晤士报》报道的妻子毒死丈夫的案件,更加详细地描述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犯罪数字背后是阶级之间的对立,正常生活缺失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强制性”,恩格斯鞭辟入里地批判了这样的现实。
综上所述,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工人阶级”这一概念的使用是在工人的肉体和精神贫困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与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通过力透纸背的分析,恩格斯深刻揭露了工人的非人化处境和在文化上遭遇的非人性对待,折射出工人“异化”的精神生活现实。恩格斯以德国人的身份考察英国工业革命及其进展,通过英国“从等级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3]过程中工人精神生活贫困的深层次揭示,透视了时代转型中的工人命运。在此过程中,他并没有止步于对工人精神贫困现实的指认上,而是由现象到本质,致力于发掘工人精神贫困的根源。
恩格斯对工人精神贫困问题的批判不是对作为“后果”的问题表象的批判,而是对事物本质的“前提”的批判。这主要表现在恩格斯在洞悉工人精神贫困在曼彻斯特的表现之后,致力于对精神贫困根源的揭示。恩格斯把工人精神贫困问题的理解放在了社会历史观的层面予以把握,充分认识到了工业革命对于英国的形塑作用,他认为:“产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像政治革命对于法国,哲学革命对于德国一样。”[4]工人阶级的身体和精神双重意义上的贫困不仅仅是某种制度造成的后果,也是工业革命以来市民社会变革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概言之,市民社会变革的矛盾造就了工人阶级的精神贫困。
任何现象的生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内蕴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线索,因此,必须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揭示了工人精神贫困的根源。换言之,以工人精神贫困现象为逻辑起点探究其背后的根源,必须把握住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状况。1776 年,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首次出版,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彼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变革的前夜,亟待一门新的经济学说为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提供理论基础。显然,《国富论》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它不仅为国民财富的增加和人民追求物质财富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而且通过开创自由竞争理论为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创造了重要的实践条件。斯密改变了以往经济学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常规思路,主张“遵循自行调节的自然秩序即自由市场机制”[5]。这一观点又被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所继承。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技术革命与技术变革同步展开。归纳起来看,18 世纪40 年代的英国是自由竞争的时代,是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展开的时代,同时也是市民社会变革和工人阶级精神贫困的时代。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导言一开篇就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上个世纪后半期,随着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而开始的。”[2]388工业革命前后,工人阶级在精神上存在着不可弥合的裂痕。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工人“颇为愉快地度过时光”[2]389,道德水平、智力水平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尽管乡村与城市存在着隔离,但工人阶级精神生活非常愉悦,道德风尚良好,社会和睦。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完全变了一副模样,“机器剥夺了他们的生计,迫使他们到城里去寻找工作”[2]389。工人阶级在阶级对抗、劳动对抗强制下进行劳动,受着外在的、异己的、物的力量的统治,在生产劳动中肯定了他人、否定了自己,给资产阶级生产了财富,但是给自己生产了贫困。恩格斯认为,珍妮纺纱机、翼键纺纱机、走链精纺机、机械织机、铁路是使英国工人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机器劳动的使用和推广最终能战胜了手工劳动,工人被迫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一步步变成了简单的机器。对此,恩格斯强调,由于机器大工业的推广带来的变革,“一切都被卷入了运动的这个大漩涡”[2]400。这使得乡村从属于城市,农民不得不进城劳动,进而形成了工人群体,而且过度的人口涌入也就带来了工人物质和精神贫困的问题。恩格斯深刻思考了工业革命后机器的使用、分工的进行给工人阶级精神生活带来的戕害,在时间向度上通过历时性比较的视角详细描述了工人阶级贫困的画面。恩格斯从大历史观的视角,立足工业革命的展开进程,紧紧抓住这一问题的症结,深刻分析了在宪章运动与经济危机双重统摄下的英国社会工人阶级精神生活贫困的原因。但是,机器大工业的推广和应用只是表面的原因,只有深刻洞悉机器大工业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深刻分析工人阶级精神贫困的本质,而这就要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找。
工人精神贫困是恩格斯劳动——资本理论蕴含的重要主题。恩格斯沿着机器大工业给人带来的苦难这一结果出发,把工人精神贫困的原因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予以把握,以历史事实作为建构理论的重要资源,深刻透视了劳动现象及其背后的劳资关系,剑锋直指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给工人带来的灾难。但他并不满足于找到工人精神贫困的表层原因,而是深入到市民社会变革引发的社会矛盾中去寻找工人精神贫困的根源。他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英国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是英国社会的根本规定和建构原则,构成了英国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工业革命的进程就是英国社会结构由等级社会进入市民社会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民社会变革带来的矛盾才是英国工人阶级精神贫困的根源。新兴的无产阶级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市民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是在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意义上来谈论的。在恩格斯看来,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市民社会的变革。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恩格斯把贫困问题提升到市民社会内在矛盾层面上予以把握。基于市民社会变革的视角,所谓的自由竞争原则只不过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掩盖,自由竞争只是一种假象。进一步讲,贫困在英国历史上各个时代都存在,但是精神的非人化状态却诞生在现代市民社会中,与历史上的贫困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换言之,处于现代市民社会关系中的工人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产物。
恩格斯从市民社会变革史视角的深入解读,为理解英国工人阶级的精神贫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重要的方法论支撑,迅速开启了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恩格斯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现了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扬弃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观点的扬弃,走向了实证研究,几乎与马克思同时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变革。
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一节中,恩格斯强调,资产阶级看到工人阶级肉体和精神贫困的现象后,不是致力于改变这种现象,而是“用最卑鄙的伪善把它遮盖起来”[2]478。这让人们看到,资产阶级拼命盘剥工人的事实,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新济贫法的颁发更让人们看到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历史本性。因此,联合工人、改变社会制度是工人阶级摆脱其精神贫困的必然选择。
危机是革命的前奏。置身于剥削和压迫之中的无产阶级必须打碎现实的束缚,而这必须依赖工人阶级自觉的联合。在恩格斯到达曼彻斯特的当年5 月,伦敦工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运动,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在此之前,各地宪章派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在曼彻斯特期间,恩格斯强调,工人运动不仅仅是打碎某一部机器,也不是某一地区的工人联合,而是工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社会层面上反抗剥削和压迫,“工人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反抗形式”[2]45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培养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工人运动”一节的最后,恩格斯集中论述了无产阶级意识的问题。他强调,曼彻斯特是宪章运动的中心,是社会主义者最多的地方,无产阶级可以而且能够在自觉地唤醒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情况下投入到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而且工人阶级与资本家越对立,“工人中的无产阶级意识”[2]475就越发展。当所有工人都卷入到这场对立中,工人运动的目标就会实现。在对立中,工人阶级不仅需要政治上的革命意识,同样也需要科学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指引。恩格斯指出,宪章运动的失败启示我们,工人阶级必须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之下,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此时,恩格斯还没有具体表述工人联合的目标是什么,但在随后与马克思合著的《神圣家族》中,恩格斯旗帜鲜明地将工人联合凝练和表达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2]262,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在《共产党宣言》中则表述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6]。
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赚钱,从工人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这种状况就不会得到根本改变。在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初步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但是被资产阶级无情地镇压,工人阶级提出的条件也没有实现。正是这种惨痛的事实告诉工人,面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时,不能有丝毫的退缩和怯懦,要摒弃一切幻想,英勇斗争去争取胜利。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 年英国版序言”一文中指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欺压现象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7]恩格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旗帜鲜明地从工人阶级利益出发,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工人阶级精神贫困的根源,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才有可能摆脱贫困的命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作为必然环节。为此,恩格斯致力于社会主义和宪章主义的合作,积极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斗争,坚决反抗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化领域中的剥削和压迫。他认为,只有这样,工人阶级才有可能成为统治阶级。具体来讲,就是必须要废除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废除新济贫法、建立普遍的政治权利和平等的社会关系,等等。总之,工人阶级要想彻底摆脱这种束缚,就必须在自觉联合的基础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
综上所述,在恩格斯看来,工人阶级要摆脱精神贫困,必须在现实的斗争中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武装自己,必须在共同理想目标的指引下塑造工人的革命性,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进行工人运动,进而建立起最广泛的工人阶级联合体。在此基础上,工人阶级应利用资本的“文明面”,合理地调节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合理地调节收入分配,建立自由平等基础上的真正共同体,为人的解放和精神文化的解放奠定充分的物质基础与主体保障,使社会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批判的理论旨归在于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以更加合理的共产主义制度取代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的转变。总之,联合工人、改变社会制度是摆脱精神贫困的必然选择,只有消灭私有制,破除私有制的消极影响,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实现无产阶级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共同发展。
恩格斯关于工人精神贫困的重要论断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科学认识工人阶级及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来源。现实的个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其中,精神属性是一种与动物的心理结构不同,由认知、情感、意志构成的属性,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今天的工人阶级所处的环境早已与18 世纪中期的英国有了极大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人仍然处于资本逻辑的强力统摄下,资本主义文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恩格斯关于该问题的观点,认真梳理他的研究方法、论证过程,洞察时代问题和历史变迁,准确把握当下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无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8]。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对资本的认识非常深刻。一方面,他认为资本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产生顺应了生产力变革的需要。由于资本的驱动,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迅速从封建时代过渡到资本主义时代。另一方面,恩格斯也看到了资本及资本集中给工人和社会带来的苦难。恩格斯在“大城市”一节中强调,由于资本的扩张,导致工人阶级被集中在大城市,不得不从属于资产阶级,成为机器的附属物,进而被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由于资本的集中,致使大批小生产者破产,沦为无产者。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矛盾会造成经济危机,给工人阶级带来更加严重的苦难。170 多年过去了,资本的形态、面貌、作用方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但是,恩格斯关于资本的分析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结合时代条件的变化正确看待资本及其作用。
恩格斯在曼彻斯特亲身体会了资本的负面作用,并且以犀利的文字描述了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表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今天必须深入到恩格斯论述的细节中,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得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也带来了一些现实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9]这启示我们,必须扬弃资本主义制度的负面影响,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通过制定制度法规,提升资本治理效能,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为各类资本的发展提供健康有序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又要规避资本的负面效应,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使资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结合、良性互动。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是康德关于道德原则的绝对命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经过德国古典哲学浸润的思想家,因此,将这一观点纳入到了自己的理论中。《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及各序言文本都鲜明地把人的主体性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恩格斯的理论视域中,他的全部理论旨归在于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探寻构建“生产——生活”共在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生活,拯救出被遮蔽于精神文化生活异化中的工人阶级。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方面要抑制资本主义文明的增值逻辑,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市场调控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用好“看得见的手”,引导资本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克服资本逻辑下带有某种奴役性的异化劳动,不断提升最广大劳动群众作为人的尊严”[10]。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倡导共享原则,建立更加合理的分配制度,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可能。
恩格斯深入工人生产、生活场所,以真实的文字记录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物质和精神贫困问题,发现英国工人阶级连最起码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就在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工人阶级失去的便是资产阶级得到的,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资产阶级享受到了各种福利,而无产阶级处于苦难之中。这启示我们,必须推动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的问题。接下来,还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精神上的共同富裕,在精神文化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的需要。对此,我们党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不断增加精神产品的供给,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的就在于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无论是对工人精神贫困表现的关注、对工人精神贫困根源的揭示,抑或是探索工人自由解放之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得多么清新、热情和富于大胆的预料”[11],深刻揭示了工人作为无产阶级存在的命运,细致描绘了工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和走向的分析更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完全称得上是继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后的又一力著。这不仅有助于批驳恩格斯是一个没有哲学思想的实证主义者和技术决定论者的错误观点,而且更有助于发现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总之,《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通过对经验素材的分析,详尽地阐述了工人在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上的遭遇,表达了他对未来工人联合起来反对不合理制度的强烈期盼,彰显了恩格斯资本批判的理论锋芒,在170 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审慎、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客观、正确地关注工人的需求,从而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