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铁燕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下决心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1]。乡村治理如何开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乡村治理围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问题展开”[2]。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借助伦理道德作为发展动力和智力支持。探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伦理意蕴,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之美不仅体现在乡村本身的生态之美,还体现在乡村居民的心灵之美、道德之美。解读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伦理意蕴并充分发挥其伦理功能,对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王露璐认为:“中国乡村伦理的系统研究以乡村家庭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治理伦理为重点,聚焦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历史变迁和现代转型,厘清中国传统乡村伦理与现代乡村伦理的关系,把握中国乡村伦理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一般规律。”[3]当前,构建“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的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用乡村自治法律规范和伦理规范推进乡村治理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伦理意蕴体现为以共同富裕为基本目标的经济伦理、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诉求的政治伦理、以农耕文明为实践基础的文化伦理、以乡规民约为重要保障的乡村社会伦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要义的生态伦理。乡村经济伦理治理是乡村伦理治理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经济伦理治理的现实要求,实现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居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乡村政治伦理治理是乡村伦理治理的政治保障,建立健全乡村政治伦理规范体系是乡村政治伦理治理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推进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净化乡村民主政治生态是乡村政治伦理治理的现实要求。乡村文化伦理治理是乡村伦理治理的思想灵魂,进一步加强乡村伦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构乡村伦理文化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是乡村文化伦理治理的必然要求。乡村社会伦理治理是乡村伦理治理的实践土壤,充分彰显乡规民约在乡村社会伦理治理中的规制作用是乡村社会伦理治理的重要内容,把乡规民约内化为乡村居民的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是乡村社会伦理治理的价值归旨。乡村生态伦理治理是乡村伦理治理的价值诉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的是一种生态伦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念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质特征。总之,经济伦理治理、政治伦理治理、文化伦理治理、社会伦理治理和生态伦理治理五个方面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乡村伦理治理的核心内容。
在乡村治理中,重构现代乡村的道德伦理秩序,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把乡土伦理嵌入乡村治理中,形成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乡村伦理规范,已经成为乡村治理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新内容。吴青熹认为:“乡土伦理只有适应国家力量下沉、市场理性以及工业化浪潮,重新嵌入到乡村治理结构中,特别是要嵌入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主导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中,才能重建并成为现代乡村社会的黏合剂。”[4]换言之,乡村伦理是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加强乡村伦理治理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基于此,笔者拟从伦理学视域出发,围绕乡村伦理治理的基本目标、价值诉求、实践基础、重要保障、核心要义五大要素,探讨中国共产党推进乡村治理的伦理意蕴,以期为新时代乡村伦理治理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推进乡村社会共同富裕在乡村经济伦理治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体现了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劳动分配正义。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理论前提,把农业劳动者共同占有土地作为新时代乡村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劳动逻辑与资本逻辑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创造了客观条件,消除了资产阶级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物质基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运行规律进行了考察,深刻揭示了资本对工人的奴役,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控制活劳动,资本家利用手中的资本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导致劳动异化,工人劳动付出越多,获得的劳动果实越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资本的合理利用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了客观条件。
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还体现了分配公平,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新时代乡村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和同步富裕。新时代乡村社会共同富裕必然要求体现分配公平,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新时代乡村经济治理呼唤劳动正义的出场。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初次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是按照劳动贡献进行的收入分配;再分配坚持社会公平原则,是政府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的收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坚持道德原则,是高收入者以募集、自愿捐赠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新时代乡村治理应充分发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体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鼓励高收入群体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更体现了党对乡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新时代乡村治理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实现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最根本原则,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乡村经济治理体系,形成了乡村经济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在党的领导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给数量更加充足,农产品供给品种和质量更加契合消费者需要。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塑造了党员领导干部全心为民、廉政勤政的公仆形象。
制度伦理体现为对乡村居民日常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伦理规范要求。制度伦理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要义,以正义为首要价值。首先,在乡村经济伦理建设中,制度通过权利—义务关系分配,为乡村居民确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责任与义务,维护特定的乡村社会伦理关系及其秩序。制度规范对维护乡村社会正常社会秩序起着关键性作用。其次,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注重发挥制度伦理的规制作用,构建了互助合作、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体现了乡村经济生活中的制度正义。制度的伦理规范性直接规定了乡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道德责任和权利义务的基本内容,并以强制的方式约束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要求对乡村居民的经济生活提供道德价值和精神指引。最后,制度伦理在乡村居民参与商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是一种以地缘和业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商业伦理和职业伦理社会。城乡融合发展呼唤良好的商业秩序,城乡居民的商业伦理精神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把健全商业伦理和职业伦理规范作为乡村居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道德支撑和智力支持,反映出制度规范对乡村居民参与经济活动的规制作用。
与此同时,制度伦理对构建乡村经济伦理共同体具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建立平等和谐的乡村社会关系是构建乡村经济伦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而制度伦理是构建立平等和谐的乡村社会关系的思想基础。制度伦理的规范性要求是乡村经济伦理共同体建构的理论基础,制度伦理的规制作用实现了乡村居民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思想认同,对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保证乡村社会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注重全面协调经济发展与农村生存安全的关系,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利益观、发展观。以乡村企业为例,部分企业入驻乡村在带来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短期的经济效益可能对乡村居民的基本生存安全构成长期威胁。刘昂认为:“在乡村转型过程中,村庄以经济发展作为宰制性目标并由此导致乡村人际关系的功利化、‘面子竞争’的异常化等问题,不断解构着农民‘安全第一’的底线要求。”[6]在此背景下,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追求面子。这种超出乡村居民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面子竞争是一种不考虑自身经济能力的纯粹攀比,体现为片面追求“大房子”“小轿车”“高档婚礼”“豪华葬礼”等行为,进而导致乡村居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难以保障,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少,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难以应对。要消除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和面子竞争的异常化,就必须依靠制度伦理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例如,疫情期间厉行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重塑了团结互助、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疫情防控的制度规制,提倡婚丧简办,在乡村建立了“喜事新办、婚礼缓办”和“白事简办、丧礼小办”的新风尚。
乡村治理中的利益伦理是指在乡村经济伦理建设中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实现利益伦理的前提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乡村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重构了乡村经济伦理秩序。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坚持党对乡村经济伦理秩序的领导作用,坚守人民立场,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光荣传统。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更是乡村经济伦理建设的必然要求。换句话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构建新时代乡村经济伦理秩序的思想基础,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初心。习近平提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因此,人民立场是乡村经济伦理建设的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伦理建设应坚持人民立场与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把人民利益特别是广大乡村居民的经济利益作为构建乡村经济伦理秩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8]总之,重构乡村经济伦理秩序,必须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利益伦理的重要保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居民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实现了乡村居民共享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果实,体现出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看,共同富裕是实现利益伦理的生动体现。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乡村居民的主体地位,彰显了乡村社会劳动中的分配正义,体现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正义观。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体现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平正义观。从所有制结构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乡村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乡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形式保证了乡村居民平等占有社会生产资料。从分配制度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确保了乡村居民平等参与劳动分配,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客观条件。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则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学理支撑。乡村政治伦理治理的本质是实现基层民主,中国共产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乡村政治伦理治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乡村政治伦理体系的规范效应,为乡村政治伦理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乡村政治伦理建设把净化乡村政治生态作为根本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是发挥第一书记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换言之,乡村政治伦理建设面临很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重要引领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的权力制约机制。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乡村政治伦理建设高度重视农村居民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引领、农村居民充分参与的乡村政治伦理共同体。
乡村政治伦理建设要凸显村民自治的重要地位,在自治中推动构建乡村政治伦理共同体。传统社会政治伦理强调对帝王的效忠,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本身缺乏法律制度保障,而现代社会政治伦理强调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的高度统一。自治是法治与德治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法治是自治与德治的治理边界和重要保障,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理想状态和必然结果。自治、法治、德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要以自治和法治为基础,以实现德治作为价值诉求。
中国共产党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以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了以乡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政治伦理评价体系,把乡村居民的获得感作为乡村政治伦理建设的重要评估指标。中国梦是对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价值诉求的完美解读。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是为了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的梦想。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体现了以乡村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以乡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政治伦理导向,彰显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政治伦理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农村富裕、农村基层政治民主、乡风文明、乡村和谐是对乡村伦理的完美解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目标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农村基层政治民主为基础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公民享有了政治自由和政治平等,在自由和平等基础上构建了公正、法治的理想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目标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彰显,成为每个公民共同遵循的道德标准。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基层政府官员的政治道德修养提升是乡村政治伦理建设的主要内容,各级党组织担负着引导农村基层政府官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任,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是乡村政治伦理治理的重要内容。此外,习近平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成为乡村治理的实践品格。党员领导干部通过调查研究能够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从而更好地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同时,乡村居民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是乡村政治伦理建设的进言献策者、监督者。
中国共产党政治伦理建设以“民利”“民富”“民有”“民享”为主要内容,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乡村发展的第一要义。所谓“民利”,就是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把乡村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谓“民富”,就是把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政治伦理建设的价值诉求;所谓“民有”,就是充分保障乡村居民对私人财产的所有权;所谓“民享”,就是充分保障乡村居民对乡村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权。
中国共产党政治伦理建设注重发挥基层政府在乡村政治伦理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始终把以“民利”“民富”“民有”“民享”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政治伦理精神作为基层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在乡村社会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把乡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基层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农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基层政府工作的评价标准。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政治伦理建设建构了以价值理念、治理目标、治理方式、治理原则、治理制度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政治伦理规范体系,体现了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诉求的乡村善治,乡村居民充分参与政治治理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彰显,顺应民意、体现民和、追求民利的治理目标得以实现,崇法守纪、崇德尚善、政治自觉的治理方式得以落实,以乡村居民为中心治理原则的科学性得以确证,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政治伦理制度得以确立。
中国共产党是乡村文化伦理治理的主体,担负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基,为中国共产党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进农耕文化为实践基础的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文化伦理治理中起着引领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坚持把乡村伦理文化作为乡村文化伦理建设的重要载体,以乡村伦理文化为乡村文化伦理铸魂。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治理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平台的重要作用,农耕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农耕文化网络社会调查研究得到了充分展开,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各类礼仪、民俗风情、传统习惯等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治理注重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打造数字乡村博物馆是推进乡村文化伦理治理的重要载体,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数字文物资源库是实现优秀乡村历史文化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渠道。
乡村伦理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乡村文化伦理建设的重要依托。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治理注重完善乡村伦理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重构了乡村伦理文化的生存空间,用农耕文化书屋、农耕文化大讲堂、农耕文化展览馆等拓展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空间。农耕文化大讲堂定期推出农耕文化讲座,对中华农耕文化的优秀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广大乡村居民深刻感受到中华农耕文化的思想魅力。同时,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是乡村文化伦理建设的重要实践方式。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治理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传承农耕文化,常态化组织乡村居民庆祝节日丰收,举行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让广大农村居民共享丰收的喜悦,在庆祝活动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三大文明”是指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注重协同推进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在乡村文化伦理建设中不断建立健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之所在,乡村文化伦理建设只有坚持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注重深挖乡村伦理的文化特质,才能构建新时代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深度融合发展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中华文明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个阶段,农耕文明是工业文明的实践底色,信息文明是工业文明的理想状态。换言之,农耕文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作为重要的发展特征,工业文明以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等作为重要的发展特征,信息文明以信息经济为基础、以文明的信息化和信息的文明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特征,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样态。今天,只有让“三大文明”融合发展,才能为重塑乡村伦理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实践支撑。
当前,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注重统筹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和融合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乡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乡村发展成为生态保护的实践支撑,二者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体而言,在工业文明视域下注重发展市场经济,把经济利益摆在发展的首要位置,但是不能忽视生态效益,而应兼顾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实现两大利益的平衡。在农耕文明视域下注重发展生态经济,把和谐共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在信息文明视域下注重发展信息经济,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整体性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注重发展智慧农业,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此外,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注重用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引领乡村伦理建设,构建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深度融合的协调发展机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充分发挥了生态智慧的引领作用,切实转变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以城市文明引领乡村文明发展,通过产业融合、城乡要素融合、城乡文化融合和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首先,为保证乡村居民离土不离乡,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大农村转移,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其次,注重积极引导技术、人才、资金、产品等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有机整合城乡资源,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把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支撑,通过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的共建共治共享。通过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了医疗卫生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网络文化资源等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再次,把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向乡村转移,实现了城乡文化旅游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带动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为地方经济创收提供了发展动力。最后,通过建立城乡生态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站,协同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注重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规划设计专题研学旅游线路。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伦理文化治理共同体。基层党委和政府是乡村文化伦理的核心主体,在乡村文化治理中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农村居民是乡村文化伦理的实践主体,决定着乡村文化伦理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趋势。当前,随着乡村文化伦理建设的持续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将会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伦理治理机制,在“变”与“不变”中体现出新时代乡村伦理的特征。对此,李冰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加速,乡村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显现出多种不同的类型,甚至有的已经不再具备乡村的基本特征。”[9]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中村”,已经不再具备传统乡村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伦理建设就应注重从“城中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变迁中去把握乡村伦理治理的基本目标、基本方法和治理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乡村社会伦理治理的主体,担负着建设法治乡村的重要使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乡村居民的规则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中国共产党推进以乡规民约为重要保障的乡村社会伦理,在乡村社会伦理治理中起着保障性作用。
地方性道德知识是乡村社会伦理建设的理论基础。地方性道德知识是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代际传承的一种文化符号系统,体现了当地居民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解释。中国共产党的乡村社会伦理治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乡规民约。乡规民约本身属于民间法的基本范畴,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乡规民约,它是乡村居民共同制定的文明公约和居民守则,具有历史性、特殊性和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乡村社会伦理治理坚持从乡村社会的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构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乡规民约。一方面,新时代的乡规民约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保持高度一致,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乡规民约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乡村社会伦理治理坚持以现代社会乡规民约为准则,吸收传统伦理文化精华,借鉴现代伦理文化精神,塑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乡村伦理文化,构建了乡村社会文化共同体。传统乡村伦理文化是维持传统乡村社会文化认同的婚姻家庭观、孝道观、财富价值观、民俗观、人伦观等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出现日渐衰落的迹象。张燕认为:“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式微,不仅意味着乡村社会共同体精神家园的失落与离散,也会为中国社会有机体的不稳定埋下负面的种子。”[10]为了解决这一隐患,中国共产党乡村社会伦理治理坚持礼治优先和法治兜底相结合,构建了乡村社会德治与法治共同体,旨在形成一种以乡规民约为重要保障的礼治秩序,并在礼治秩序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法治秩序。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把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建立了乡村居民充分参与的乡村社会治理制度。一方面,以自然村作为基本治理单元,构建自然村治理共同体,实现了乡村治理中心的进一步下移,建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制度,构建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另一方面,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为乡村社会伦理的兜底性制度安排,为发挥村委会在乡村社会伦理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和乡村居民在乡村社会伦理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提供制度支撑,为乡村居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基本权利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为进一步理顺村委会与乡镇之间的关系以及“两委”关系等实践难题提供制度基础。总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凸显了乡村居民在乡村社会伦理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乡村居民自治体系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乡村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实现了乡村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社会伦理建设以乡规民约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乡村法规体系和伦理规范体系。首先,注重加强乡村居民的道德法律修养,实现了乡规民约的法治化和道德化,把乡规民约内化为乡村居民的实践品格。乡规民约成为一种教化民心和稳定乡村发展的法律规则体系,又是一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传统的伦理规范体系。其次,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示范效应,注重加强乡村社会伦理教育,强调挖掘乡规民约的伦理教育功能,把乡规民约内化为农村居民的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最后,凸显道德模范的引导作用,通过道德楷模的榜样示范效应,唤醒乡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意识。在乡规民约中构建奖惩制度体系,通过建立道德红黑榜,对关爱老人、帮助他人、拾金不昧等行为进行奖励,对虐待老人、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行为予以警告;同时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对负面清单进行常态化的清理,鼓励列入负面清单人员多做好人好事,以抵消负面清单上的道德账。
中国共产党是乡村生态伦理治理的主体,担负着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使命。乡村生态伦理治理的本质就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居民的生态意识是乡村生态伦理治理的关键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加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要义的乡村生态伦理建设,在乡村生态伦理治理中起着示范性作用。
制度建设是推动乡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强大动力,建立和完善乡村伦理生态制度体系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乡村生态伦理建设注重协同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生态伦理建设,构建了乡村生态伦理保障体制机制,为乡村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首先,注重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将乡村环境保护工作站变成乡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依托,为环境保护提供宣传工作平台和组织领导机构。其次,坚持把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引导乡村居民树立生态伦理幸福观,乡村居民对生态伦理的理性认知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再次,启动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的修复和再生工程,实现生态平衡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发展。最后,明确乡村生态伦理主体责任,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村委会始终把乡村生态伦理治理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伦理的督察长效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把乡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着力点,注重积极补齐乡村生态伦理治理的短板,乡村生态伦理监督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成为助力构建美丽乡村、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保障。
多元主体在乡村生态伦理治理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国共产党乡村生态伦理建设充分体现了党的各级组织、各级政府、乡镇企业、乡村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全面参与,构建了乡村生态伦理治理共同体,基层政府的指导作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在乡村生态伦理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党的各级组织是乡村生态伦理治理的引领者。党的领导是乡村伦理治理的最根本原则和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乡村生态伦理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政治伦理思想为指导,构建了以乡村居民为中心的伦理规范体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发挥第一书记在乡村生态伦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各级政府是乡村生态伦理治理的主导者。有为政府是进行乡村生态伦理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乡村生态伦理治理注重发挥有为政府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乡村生态伦理治理,引领乡村社会自治,村民委员会在基层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乡村生态伦理治理的相关工作。再次,倡导企业参与乡村伦理治理。把生态伦理嵌入乡镇企业伦理文化建设,从而带动企业发展生态产业,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又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最后,强调乡村居民在乡村伦理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乡村居民是乡村伦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居民参与乡村伦理治理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中国共产党乡村生态伦理建设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生态伦理建设中,始终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生态伦理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跳出自然界看自然界,把和谐共生作为乡村生态伦理建设的核心要义。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乡村伦理治理目标和最终价值诉求,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坚持辩证思维,就是把自然和人类看作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的整体。换言之,人和自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坚持历史思维,深化了对生命共同体的理性认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命题,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党的十九大则正式提出了“生命共同体”思想。这一过程体现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历史演变,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由总体布局到战略布局,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历史思维,善于汲取历史智慧,在生态实践中不断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些均为乡村生态伦理治理提供了根本原则、宝贵经验和实践方略。
中国共产党乡村生态伦理建设注重发展以生态农庄为重要依托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把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作为统筹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南。首先,乡村旅游在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开发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农家乐。地方政府把做好乡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生态农庄周边的道路建设纳入政府统一规划,把乡村历史文化嵌入生态农庄建设,为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农庄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其次,注重生态资源开发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乡村生态资源丰富的地理优势,实现了生态农庄经济效益与乡村社会整体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生态农庄建设既注重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又注重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最后,注重充分挖掘乡村文化旅游中的生态资源,从而体现乡村气息的人文关怀,彰显乡村文化旅游的本质和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关键,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文化乡村是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可以充分带动乡村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共产党推进乡村伦理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面临的诸多困境都可以通过伦理治理破解。对此,姜珂认为:“以伦理为鉴投射后脱贫时代的诸多困境,不仅为解决来日的相对贫困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亦为保证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期性、稳定性打开了新的局面。”[11]当前,重构乡村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乡村伦理治理的内在要求,王露璐就此指出:“转型期乡村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应通过村庄经济发展、人际关系协调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操作和有效整合,构建一种建立在有机团结基础之上并与乡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新型乡村共同体。”[12]换言之,乡村伦理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而在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治理中,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五个方面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乡村伦理治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充分挖掘其理论内涵,能进一步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